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犹太人之谜 >

第38部分

犹太人之谜-第38部分

小说: 犹太人之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包括商品的选择到销售,而且投资也较大。

不过,犹太生意经里的第二个目标“嘴巴”,则是一般人,无论文化层
次多高,有无技术专长的人都能经营的买卖。例如:蔬菜店、鱼店、酒店、
百货店、粮店、水果店,以及餐厅、酒吧、俱乐部等都属于和“嘴巴”有关
的生意。夸张地说,只要是能人口的东西,不管干净与否,都赔不了钱或者
赚大钱。

犹太人之所以看重“嘴巴”生意,除了和其人生目的就是为了“吃”有
关外,最主要是因为,凡人口的东西,都必然要消耗排泄。一盒2 块钱的冰
淇淋,或者一份10 块钱的快餐,经过数小时后就被当作废弃物排泄掉。人为
生存和运动,就要不断地消耗和排泄。同时也就需要不断地“吃”东西。像
这样迅速就得到循环消费的商品,除了食品外,还有什么呢?而食品的生意
就是嘴巴的生意。

说起“嘴巴”生意,中国人倒可以大为得意一番,因为不管是海外臻富
的华侨,还是国内的许多大款,都是靠小小饮食店发迹的。无论是在美国唐


人街,还是欧洲,中国人开的餐馆随处可见,许多外国人把“美国的房子、
日本的妻子和中国的菜”当作人生最大享受。

但是,尽管如此,经营饮食业仍不如经营女性用品获利大,犹太人之所
以将“女人”的生意列为“第一商品”,而将“嘴巴”生意列为“第二商品”,
就是这个原因。同样,犹太人之所以被认为是“第一商人”而华侨被认为是
“第二商人”,主要是因为犹太人大多数从事“第一商品”的经营而华侨商
人则大多数从事“第二商品”的缘故。

当然,任何一种生意,要想做好它,光生搬硬套生意常规,还是远远不
够的,尚需商人具有聪明的头脑和深透的洞察力。日本人藤田经营汉堡包的
成功就深刻说明了这一点。

藤田先生刚开始经营汉堡包的时候,日本的商人都笑话他,认为在习惯
于吃大米的日本推销牛肉面包,无疑是自找死胡同,绝不可能赚钱。但他却
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日本人之所以体质弱、个子小,主要和吃大米有关,同
时他又看到,美国汉堡包正在世界上流行。所以,他认为汉堡包既然在美国
流行,为什么不能在日本流行呢?况且,按照犹太生意经,“嘴巴”生意也
是赚钱的生意,为什么不能试一试呢?结果大出他的意料,日本人不仅不讨
厌汉堡包,而且生意爆满,利润日日升高,藤田先生竟发了大财!

囗打开国际市场的敲门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将自己的目标瞄准国际市场,那么打开
国际市场的敲门砖是什么呢?

当然是外语啦,精通外语是犹太商人打开国际市场的必备素质。做生意,
最重要的是判断准确、迅速。一个商人,在国际贸易谈判时,假如下懂对方
的语言,二者又没有共同语言,而是借助翻译人员的翻译来理解对方,势必
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和速度。而要想使自己的决策没有误差,最佳办法就是
要懂对方的语言,即掌握外语,这是对做国际贸易的商人最基本的要求。

犹太人由于遍布世界,所以至少会两门以上的外语。在以本国语思考的
同时,也用外语思考,这就意味着其理解是从不同的角度,而且更深刻。因
而,犹太人比只会讲本国话的人所作的判断,要准确深刻得多。例如:在英
语中,有“nibbler”这个词,这是一个由动词(nibble)转化而来的名词。
“nibbler”的意思就是“吃掉鱼饵而逃走”的商人。但在日语中,由于没有
相应的单词,日本商人不理解“nibbler”的意思,因而很容易被“nibbler” 
吃掉鱼饵巧妙逃掉。犹太商人中,有不少这种“滑头鱼”,如果通过翻译来
谈生意,只会为“hibhler”们提供鱼饵。

在所有的语言中,英语最为普遍和广泛。我国的汉语虽然是全世界使用
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但却仅局限于我国,并非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商贸
中,商人们大多讲英语。此外,只懂日语和汉语的人,其思维一般多在儒教
和佛教的范围内展开,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很难沟通。一旦双方都会讲英语,
交谈和谈判就会顺利得多。

犹太人的富有和犹太人大多会讲英语关系很大,流利的英语成为他们赚
钱的基础和打开国际贸易的敲门砖。

囗怎样合法地偷税漏税?


好奇的读者一定会问:“作为世界第一商人的犹太商人是怎样偷税漏税
的呢?”这句话倘若被犹太商人听到,一定会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侮辱,因为
犹太商人有句经商格言就是“绝不偷税漏税。”

前文曾提到过的购买列支敦士登国籍的犹大人,并不偷税漏税,是合理
地利用列支敦士登国的优惠政策而减少自己的税金。在绝不偷漏税的前提
下,努力减少成本并寻找“税轻”的方法,以增大利润,是每个商人的共同
心愿,只不过是使用手段的合法与不合法的问题。

那么,犹太商人为什么以偷税漏税为耻辱呢?原来,犹太人认为交税也
是和国家订的一种契约,既然是契约就要履行,偷税漏税也就是一种违约,
违约是犹太商人最讨厌的。此外,由于犹太民族的长期流散,到处受迫害受
歧视,要想生存必须保证向居住国交税。千百年来,犹太人之所以赢得良好
的信誉并成为世界第一商人,和“绝不偷税漏税”很有关系。

正因如此,犹太商人在做生意时,要反复计算该笔生意是否划算,尤其
是计算扣除各种费用和税金之后的纯利润。通常中国人说赚了50 万,那其中
一定包括税金在内,犹太人则不然,赚了50 万就是指50 万的净利润,包括
税金在内的话,可能是70—80 万。

也许有人认为犹太人这种“绝不偷税漏税”的风格大“傻”了,能偷漏
税何不偷漏税?但这些人却不知,犹太人这种“绝不偷漏税”的风格正是犹
太人善于精打细算的体现,而且犹太人自有其精明之处。

某公司经理到国外学习考察,返回时暗带私货,企图不通过纳税入境,
结果被海关查出扣留,几乎差点被没收掉。

犹太人听到这种情况时,大为惊奇,为何不依法纳税,从而堂堂正正入
境?如果照规定纳税,然后在出售那些商品时按纳税的比率加价不就行了
吗?这样简单的数学计算,谁不会?可见犹太人的不偷税漏税的风格,实在
是一种明智之举。

当然,任何一个商人都希望多赚钱,少交税,犹太人也不例外。但犹太
人为自己减轻税金的办法是非常巧妙的,除了曾提到过的利用国籍来争取减
少国税的办法外,还采取轻俸的办法,国外许多公司的经理,年薪很高,少
则几十万美元。犹太人在这点上就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作个“廉价”
的经理,然后再通过福利等方式将因廉价而造成的损失补回来,这实际上就
是“偷漏”了一部分很大的税,只不过是因为犹太人的精明而使其合法化罢
了。

囗怎样收拾败局?

在犹太生意经里,“断然放弃赚大钱的机会”又是一句至理名言。

尽管犹太民族最善于等待和忍耐,但他们的等待和忍耐是有原则的。他
们最善于计算,如果认为某生意确实有利可图,他们就会耐着性子静候时机。
前文曾提到过的罗恩斯但,他看准了生产假钻石的斯瓦罗斯基公司大有潜
力,便耐心地一直等到二战结束,然后才“乘人之危”用巧妙手段取得了该
公司的销售代理权,并最终坐收渔利。这就是犹太商人特有的耐心,也是他
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犹太商人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情,一旦他们发现
某生意不合算时,即使是投资再大也要想方设法收拾败局,不用说3 年,哪


怕是半年也不会继续等待,这就是所谓的“断然放弃赚大钱的机会”。

犹太人在某项投资决定后,一般会制定投资一个月后、两个月后和三个
月后三套计划。

一个月后,即使发现实际情况与事前预测有相当的出入,他们也丝毫不
会感到吃惊,仍会一个劲地追加资本。

两个月后,实际情况仍不大理想,便进一步追加资本。

第三个月后,若情况仍与计划不符,而又没有确切的事实证明将来会发
生好转,那犹太人会毅然决定放弃这桩事业。所谓放弃这桩事业,也就是放
弃迄今为止全部投入的资金和人力,甘心认赔。即使这样,他们也不会唉声
叹气,尽管生意不尽人意,但也比在一堆烂摊子中大伤脑筋、进退两难要强
得多,而且是及时悬崖勒马,否则情况也许会更糟。犹太人这种适可而止,
见到大势不妙便掉头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参考。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则不然,他们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到黄
河心不死”的执着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但结果是越陷越深,直至“全军覆没”。
这种优柔寡断的人,最后受到的损失比当机立断受到的损失大得多,许多企
业家正是因为有这种思想,才使自己的企业陷入半死不活的状态。

中国人常说:“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认
为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必能成功。其实,凡事的成功与否都受主观、客观
条件的影响,客观决定主观,在客观条件未成熟的条件下,主观的努力和恒
心再大,也不可能成功。

犹太民族曾忍受了2000 多年的迫害和苦难,培养起顽强的毅力和耐力,
之所以连三个月也不愿忍耐,正是其在生意中精明的体现。这就启发我们在
商场中要学会随机应变,否则只能导致失败。

囗打破沙锅问到底

中国人读书时,许多人不求甚解,走马观花,看完后随手抛在一边,管
它希特勒为何要杀犹太人,管它诸葛亮为何放走曹操。

中国人旅行时,许多人喜欢参加旅行团,大家手拿彩色小旗、排着队,
在导游的讲解下,很快就看完所有风景。事后,去了哪几个风景点,有何典
故传说,一问三不知。这是一种还没有脱离小学生时代参观旅游的幼稚玩法。

犹太人旅游时就大不相同了,他们每到一处之前必定下很大功失去了解
该国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宗教习惯,乃至于旅游中出现的各国人种都
要分辨得清清楚楚,犹太民族由于2000 多年的流散和惨遭迫害,迫使他们出
于自卫的本能而不得不详细地研究各国的民族性,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求
得生存。正是这一历史的原因,使他们无形中养成了一种对任何事情都感兴
趣并“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因此,他们在旅行时不仅身心得到放松,
而且大长见识。一知半解和做事马虎是犹太人最厌恶的事情。

世界上我们熟悉和知道的东西太少了,但是一般人往往爱表面化看问
题,从不愿深入仔细地研究事物的本质。例如,有的人一看到和中国人肤色
和头发不同的人,就知道是外国人,但是具体是欧洲人、还是美洲人就一概
不知。如果你问他,他就会不耐烦地回答:“他们都是黄头发、蓝眼睛,我
怎能分得清是哪国人,知道外国人就行了!”其实同是外国人,既有白人,
也有黑人;既有欧洲人,也有美洲人。其历史、文化乃至于语言都各有特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