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

第13部分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第13部分

小说: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世纪的最后 
25年和 
15世纪的上
半期。他把“虔诚运动”从南方传到北方,“宗教仪式的简化,以及传统的
种姓条规的自由主义化是罗摩难陀对当代宗教问题的解决所作的最重要的贡
献。”格比尔是中世纪印度著名的改革家,他生活在 
15世纪。有人说:“格
比尔写下了一切教派都能接受的著作,而且,如果阅读时不怀偏见,它是有
利于全人类解放的。”他认为“种姓规则以及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清规戒律 


①参见印度《联系》周刊, 
1980年 
8月 
15日。

都毫无价值”。在宗教领域内,他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团结作了不懈地努
力。他抱撼地说过:“印度教徒向‘罗摩’呼吁,伊斯兰教徒向‘拉希曼’ 

呼吁,但双方互相残杀,谁也不理解真理。”纳那克是位改革家,又是锡克
教的创始人,有人说他并不企图毁灭旧秩序,而只是想改革它,使它适合当
时的需要。他得出了“没有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结论。

印度虔诚运动的出现绝非偶然,在穆斯林统治时期,那些统治者不只是

想统治这个国家,而且还想宣传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同时还反对偶像崇拜,

这些当然也影响到虔诚运动。

2。对种姓制度的影响。印度教徒为了防止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对种姓
制度作了更严格的规定。这样一来使种姓组织更加严格起来,婆罗门为了提
高自己的地位更是不遗余力,但其努力并未完全成功,因为当时受到强烈的
反对。而有些种姓,尤其是迦耶斯特、柯帝利种姓②以及刹帝利却受到穆斯林
统治者的保护。因此,这些种姓的社会地位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其地位仅
次于婆罗门。有些刹帝利种姓的人还在穆斯林统治机构中作事、当官,甚至
与穆斯林通婚。这样,有些拉其普特人与穆斯林王朝建立了联系。结果,其
社会威望仅次于统治阶级。这些重大变化使婆罗门的地位和威望受到很大冲
击,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因此,种姓规定更加严格化。婆罗门对
伊斯兰教的力量担忧起来,为了保持种姓制度和各种仪式的完整性,努力限
制同穆斯林发生联系。不过,这些做法,除对婆罗门和吠舍种姓的人起作用
外,对其他种姓作用不大。婆罗门的严格规定使低级种姓的人深受其害,结
果,他们为了摆脱困境而改信了伊斯兰教。因此,低级种姓的数量有所减少,
使印度教种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3。对婚姻的影响。印度教徒为了保护自己的宗教,有关种姓的规定比以
前更加严格和繁琐起来,在婚姻方面尤其如此。当时的穆斯林统治者们想霸
占印度教姑娘为妻,甚至想同印度教寡妇结婚,这当然遭到印度教徒的强烈
反对。于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想出了四种办法:第一,实行童婚。降低
女孩的结婚年龄,婚龄下降到 
8—9岁。不仅如此,“指腹为婚”也应运而生,
甚至流行起来。第二,在高级和中级种姓中戴面罩的习俗流行起来,以便不
让人看到自己的面孔,尤其避免同穆斯林发生联系,这样,就杜绝了与穆斯
林结婚的可能性。这种习俗流行的结果,除富人家庭外,使印度教女子的教
育受到了影响。第三,对寡妇再婚作了严格规定。为使规定更加有效,在规
定中还附加了一些宗教和道德色彩。结果,限制寡妇再婚的规定对高级种姓
的人起到一些作用,但对低级种姓的人效果不大,他们不理那些规定。第四,
大力宣传寡妇为夫殉葬。并把这种做法视为最大的贞节和最高的美德,这种
做法一度蔓延开来。
4。对建筑艺术的影响。当伊斯兰教的影响从公元 
8世纪初传入印度这块
国土时,那里已存在着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的艺术风格。随着伊斯兰教
在印度的不断传播,印度教艺术和伊斯兰教艺术的相互影响也不断加深。在
一些庞大建筑工程中,地方色彩的建筑形式和方法经过创造性改良、运用,
同伊斯兰教的建筑格调结合起来。穹窿室、圆屋顶、拱门、几何图案和题铭,
都为印度建筑所广泛采用。于是,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形式,例如带有高塔 
①意思是仁慈的,穆斯林称呼真主的形容词之一。 
②刹帝利中一种专门经商的副种姓。

的清真寺、圆形屋顶的陵墓等。这些新型建筑与印度原有雕塑华丽的建筑安
全不同,它的优点在于外形有精确的几何图形,内部开阔明亮,完美的对称
形式和各种颜色的巧妙配合。

的清真寺、圆形屋顶的陵墓等。这些新型建筑与印度原有雕塑华丽的建筑安
全不同,它的优点在于外形有精确的几何图形,内部开阔明亮,完美的对称
形式和各种颜色的巧妙配合。

兰教的信奉者,如阿拉伯人、波斯人或突厥人等,还吸收了西亚和中亚,北

非和西南欧各地的艺术。这些艺术根据宗教的需要与个人的喜好,同古印度

艺术的不同地区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些新的“印度式”的建筑风格,

这些风格在各地,如绍纳福儿、孟加拉、比贾普尔、古吉拉特等地又迥然不

同。在德里,由于穆斯林人数较多,所以,伊斯兰艺术的影响也大,而在绍

纳福儿和德干却以当地的风格占优势;在孟加拉,征服者却接受了用砖砌造

建筑物的方法,而且在建筑物上饰以凿状和线条状的装饰,这些显然是受到

印度教艺术的影响。在印度西部也有类似的情况。他们的建筑物既有圆顶、

高塔、拱形门等特点,也有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搬优美的古吉拉特风格的地方,

才建成了一些印度中世纪历史上最出色的建筑物,如此等等。

这种外国和本地建筑风格如此结合,绝非偶然,其重要原因是:①穆斯
林进行建筑时雇用了印度工匠和雕刻匠,这些人在工作中自然受到本国现存
传统艺术的影响。②在穆斯林入侵的初期,清真寺是用印度教和耆那教寺庙
的材料建成的,有时仅仅是将这些寺庙做某些修改,以适应征服者的需要。

③虽然印度和伊斯兰风格在某些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但两者之间也有相似
之处,使它们容易融为一体。许多印度教寺庙和穆斯林清真寺有个共同特点,
即有由房间或者柱廊围成的露天庭院,所以按这种平面设计建造的寺庙自然
便于改造成清真寺,征服者也确实是这样做的。④无论伊斯兰教艺术,还是
印度教艺术,本来都是装璜艺术。装饰对二者都同样重要,这是两种风格之
间共同纽带的基本特点,两者本身的存在都依赖于这点。
在突厥—阿富汗时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文化的相互影响,在社会、文
化和艺术等领域内造成了和谐一致和相互了解。这种“和谐一致”在莫卧儿
人阿克巴统治时期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到他的继承者和后期莫卧
儿统治者的时候也未完全消失。

在建筑方面,莫卧儿时期不完全是一个创新和复兴的时代,而是在突厥
—阿富汗后期已经开始的过程继续发展并登峰造极的时代。“是印度封建制
度末期的艺术最后高潮”,事实上,1526年以后一个时期的建筑和前一个时
期一样,是穆斯林和印度教的艺术传统和成分的巧妙结合。

印度莫卧儿统治者大多是伟大的建筑师。尽管巴卑尔①在印度的统治时期
很短,但是他还是抽出时间在其《回忆录》中批评印度斯坦的建筑艺术,并
想建造大型建筑物。据说他曾从君士坦丁堡邀请著名的阿尔巴尼亚建筑师锡
南的徒弟来印度修建清真寺和其他纪念物。巴卑尔也曾雇佣印度的石匠建造
他的建筑物。他本人在《回忆录》中说,“每天有六百八十人在亚格拉建造
他的建筑物,每天差不多雇佣一千五百人在西克里、比亚纳、多普尔、瓜利
奥尔和丘尔建造他的建筑物。”巴卑尔建造的大型建筑物大都已荡然无存,
至今仅留下三个较小的建筑物,一是位于帕尼帕特的卡布利。巴格的纪念性
的清真寺(1526年);另一座是位于罗希尔坎德的桑巴尔的大清真寺(1526
年);第三座是位于亚格拉的洛迪古堡内的清真寺。胡马雍统治时期的建筑, 


①莫卧儿王朝的著名皇帝( 
1483—1530年)。

一座是位于亚格拉的清真寺;另一座是在旁遮普的希萨尔县的清真寺,这座
清真寺大约建于公元 154O年,有波斯风格的加釉砖瓦装饰。尤其后来建于
1545年的德里城内的清真寺,以其鲜明的建筑特点而在北印度的建筑物中享
有盛名。舍尔沙陵建在比哈尔邦的沙哈巴德县的萨萨兰的一个湖中间,其设
计宏伟,是印度—穆斯林建筑的奇迹之一,显示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建筑思
想的巧妙结合。这些建筑物,在政治、文化和艺术上都为莫卧儿大帝阿克巴
建造庞大建筑物铺平了道路。

一座是位于亚格拉的清真寺;另一座是在旁遮普的希萨尔县的清真寺,这座
清真寺大约建于公元 154O年,有波斯风格的加釉砖瓦装饰。尤其后来建于
1545年的德里城内的清真寺,以其鲜明的建筑特点而在北印度的建筑物中享
有盛名。舍尔沙陵建在比哈尔邦的沙哈巴德县的萨萨兰的一个湖中间,其设
计宏伟,是印度—穆斯林建筑的奇迹之一,显示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建筑思
想的巧妙结合。这些建筑物,在政治、文化和艺术上都为莫卧儿大帝阿克巴
建造庞大建筑物铺平了道路。

锡坎达拉的阿克巴陵墓这座庞大的建筑是阿克巴在世时设计的,于公元
1605年至。。 1613年间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它由五层越高越小的平台构成,
最高一层上有一个拱状的屋顶。这一结构图样显然是受到印度佛教寺院的影
响。

查罕杰皇帝爱好艺术,其建筑风格具有高度的美学风味。查罕杰在位期
间建成的建筑物不多,与其父亲的建筑记录无法相比,但是有两座建筑物特
别重要,一是阿克巴陵墓,另一座是亚格拉的伊蒂马德—乌德—道拉墓,尤
其是后者,完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并饰以次等宝石的镶嵌工艺品。在乌代
普尔的戈尔·曼达尔寺中已发现有这种工艺品的更早样品(从公元。。 1600年以
后)。因此,这是拉吉普特的一种风格,或者很可能是印度一种较古老的风
格。

沙·贾汉皇帝是个多产的建筑家。他虽对绘画艺术兴趣不浓,但他的全
部注意力却集中在建筑上。因此,他的建筑物以“优雅美丽”而著称。他的
建筑术加强了装饰技巧和追求豪华奢侈的趋向。经过金饰玉镶的白色大理石
已成为最惯用的材料。在亚格拉、德里、拉哈尔、喀布尔、克什米尔、坎大
哈、阿季米尔、阿默达巴德、穆赫利斯普尔等地所存在的许多庄严而美丽的
大厦、宫殿、城堡、花园和清真寺都要归功于他。他花在这些建筑物上的开
支无法作出确切的估计,达数亿卢比则是无疑的。沙·贾汉的建筑在宏伟与
新颖方面虽不及阿克巴的建筑,但在炫耀豪华与丰富和巧妙的装饰方面则更
胜一筹,他在德里的建筑物,如勤政殿和枢密殿特别证明了这一点。在他统
治时期的另一座值得注意的建筑是泰姬陵。建于。。 1632~1648年,陵基连同台
基和尖顶的高度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