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燕南赵北的民俗与旅游 >

第30部分

燕南赵北的民俗与旅游-第30部分

小说: 燕南赵北的民俗与旅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碉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
也……”可见其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相传,1737年秋,乾隆皇帝到沧州一
带巡猎,途经献县,见路边风摇枣树,果实累累,顿时喜上眉梢,上前摘枣
一枚,剥开时金丝闪耀,食之甘如含蜜,喜言道:“沧州自古草泽之地,然
金丝小枣风味独佳,如是者鲜矣!”
     金丝小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糖量高达65。9%,每百克鲜枣含维生
素C300—600毫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无机盐、
磷、钙、铁、钾、钠、镁、氯、碘、尼克酸和维生素A、B、B等。民间相
                                                           1 2
传有“天天吃仨枣,一辈不见老”,“五谷加小枣,胜似灵仙草”之说。金
丝小枣除生吃外,还可制作各种传统的甜、粘食品,如枣粽子、枣切糕等。
其产区遍及沧州地区的沧县、献县、泊镇、盐山、河间等县。它是河北省出
口的名贵果品之一,为我国出口量最大、销往国外和地区最多的一种红枣。
     有趣的是,要想让枣树多挂枣,就必须在春天枣花盛开的时节给枣树开
甲——用菜刀拉树皮,否则,不管树多大,就愣是一个枣也不挂。这是为什
么?当地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家两口,没儿没女,精心照管院里的一棵枣树,照管了
一年又一年,就是只见它开花,不见它结果。老俩口心想:我们辛辛苦苦精
管了你这么多年,你长得粗粗壮壮的,年年开花却连一个果也不结,也太让
人心寒了。这一年听说来了一位英明的县官,老头就到县衙告状。他前前后
后向县官一说,那县官很是生气,就吩咐差役重重地打了枣树四十大棍。这
事也怪,自打枣树挨了这四十大棍,枣花谢后,还真的结出果来了。到了秋
天变得红红的,圆圆的,这下可把老俩口乐坏了,摘下果子一尝,崩脆稀甜,
到熟透后再尝,吃几个甜汁就能把上下嘴唇粘住,用手一掰,金色的丝线拉
老长都不断。老俩口把这个稀奇事告诉给乡亲们,乡亲们都赶来看稀罕。老
人就把这棵树过去怎样,县官怎以责打,后来这样树又怎么结出了果,一五
一十地讲了一遍,旁边有位老人一边绕树观察,一边听着讲述,眨巴眨巴眼
睛说道:“我琢磨着,这结果准是打那四十大棍闹的,不信你试试,你每年
在树开花的时候,打上它四十大棍准行。”老俩口子真的就按老人说的办了。
那棵树也真的年年结果。年复一年,后来人们又看出了门道,认为这树结果
准是那四十大棍把树的外皮和树干打离骨的原因。后来就变为不再用棍打,
而是用菜刀拉。因为枣树的树皮是黑褐色的,就像过去武士穿的铠甲,所以
后来就管这叫“开甲”。
                          名驰中外的吴桥杂技
     “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首广泛流
传的民谣,道出了杂技之乡——吴桥杂技发展的盛况真相。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沧州地区的南端,其杂技艺术历史悠久、艺人众多、
门类齐全、技艺精湛,是名副其实的“杂技之乡”。这里自古就有杂技艺术
萌芽。据汉代司马迁《史记·乐书》: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斗,
以角抵人,今冀州力蚩尤戏。”古冀州位于今河北平原的中部,当时吴桥尚
未设县,其位置就在“冀州”东部。这种“蚩尤戏”,即从黄帝与蚩尤之战
中演化出来,后逐步形成竞技角力的游戏,是谓杂技艺术的雏形。到了秦代,
 “蚩尤戏”又衍为“角抵戏”,此大致相近于后世的摔跤。至汉代,其内容
逐渐丰富,被称为“百戏”,即当时乐舞杂技艺术的总称。1958年,在吴桥
县东宋门公社小马厂乡村搞农田建设时,发掘出南北朝东魏时期(534——550
年)的一座古墓,壁画上有描绘蝎子爬、倒立、马术等杂技表演的场面。吴
桥杂技源远流长,但因其在历史上一向不为“士大夫”所重视,故缺少文字
记载。据近年调查所得,1917年,该县孙龙庄杂技艺人孙富有曾组成拥有120
余名演员的中国第一个大马戏团到俄罗斯演出。同时代的孙凤林,组成了“凤
林班”,到美国、古巴演出。无名树村的史德俊组成“北京班”,先后到东
欧、北欧各国演出。至于其他小型的杂技组和包袱班,简直数不胜数。表演
的节目大致可分为四大门类,即:武术、杂耍、驯兽(包括马术)、幻术(包
括魔术)。民国时期,有人将吴桥杂技内容分为13种类型:
     1。武术。包括筋斗、翻滚、拳术、对打、刀法、剑术、飞刀、马叉、气
功等。
     2。顶技。包括顶坛、顶碗、顶竿、顶桌、顶凳、顶其他器物等。
     3。口技。包括鸟音、兽鸣、乐器、以及各种器物音响等。
     4。蹬技。包括蹬坛、蹬缸、蹬大车轮、蹬伞、蹬棍、蹬人等。
     5。手技。包括杂拌子、耍帽、耍球、耍刀、耍圈、耍球拍、飞铁弹等。
     6。车技。包括平车、双车、定车、高台定车、高车、高车踢碗、群活等。
     7。马戏。包括单马、双马、单双镫子、站立、倒立、抱柳、镫里藏身、
八步赶船、关公劈刀等。
     8。高空节目。包括大小吊子、秋千飞人、火箭飞人、一字、十字、空中
飞人、浪桥飞人等。
     9。踩钢丝。包括软钢丝、硬钢丝、走立绳等。
     10。魔术。包括古彩戏法和现代幻术,如仙人摘豆、空中钓鱼、大变活人
等。
     11。钻技。包括钻木桶、钻圈、钻刀门等。
     12。口捻子。包括扦子、棍等。
     13。其他。如踢毽子、抖空竹等。
     新中国建立后,吴桥杂技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创建和改
进了许多新的节目,如狮子舞、龙灯舞、套圈舞、彩绸舞、中幡、飞钹、十
字飞人、双层秋干、脑担子、大飞吊子、飞走车壁、大型魔术等,其门类之
广,项目之多,不但在全国首屈一指,即使在世界杂技界中,亦当名列前茅。
     吴桥杂技历史悠久,不但锤炼出无数精美的节目,而且涌现出众多的杰
出人才。民国时期,孙龙庄孙富有率领马戏团,除国内各大城市演出外,还
曾到海外20多个国家献艺。在泰国,他受到国王和泰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并
获得金质勋章,被尊为“杂技大师”。其女儿孙玉香、养女孙占凤,擅长马
术,她俩在上海曾以惊人的技艺击败与其比试的英国哈姆斯格大马戏团,为
祖国赢得荣誉。张家圈张万顺,以马叉著称,他在舞叉时旋转如飞,令人眼
花缭乱,人称“飞叉太保”。彭家寺蒲英州,擅长气功,在日本演出时,他
曾用头把砖墙撞了一个窟窿,名震三岛,绰号“铁头将军”。七庄王玉林,
精通卸索之术,无论用麻绳或铁丝捆住手脚,不消片刻便能解脱而出,被称
为“卸索之王”。无名树村史德俊,身轻如燕,擅长轻功,他精通6国语言,
先后在欧亚30多个国家演出,曾3次到英国伦敦皇家大戏院献艺,受到王太
子的礼遇。姚庄姚振奎技艺超群,先后到过非洲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等国演
出,获得了埃塞俄比亚皇帝金质奖章一枚。申庄赵凤歧,艺名麻子红,曾与
世界著名幽默大师卓别林同台演出,他的“空中钓鱼”,堪称一绝。孙龙庄
于云龙,又名瓦西,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国人,均为杂技名流,他继承
了父母的传统技艺,把中、俄杂技艺术融为一体并发扬光大,自成体系。他
身强力大,能斗雄狮、战忙牛;他拉住开动的汽车,竟令其纹丝不动。在上
海滩,他曾一人击败帮会头子黄金荣的党羽30余名,为此得到“中国大力士”
之美称。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吴桥县先后输送至全国50个
杂技团的演员达1600余名。另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侨居国外的吴桥籍杂技艺
人不下400名,可谓遍布天下。因此,有人把吴桥县比做中国杂技的摇篮和
基地,实不过誉。1987年10月25日,中国首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河北
省会石家庄市举行,获得成功,两年一度,迄今已举办了三届。“杂技之乡
——吴桥”,越来越广泛地吸引着国内外友人。目前,吴桥县3个镇17个乡,
都有自己的杂技组织。全县429个自然村,村村都有杂技艺人。有些村几乎
户户都有杂技艺人。以仓上乡宁庄为例,全村128户,有杂技技艺的达114
人,在全国各地杂技团工作的有32人,在国外从艺的1户。据统计,现在全
县共有杂技团29个,其中演员最少的23名,多的50余名,共有演员900
余名。杂技艺术之花在吴桥县城乡各地竟相开放。
                                沧州落子
     落子是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它流传于沧州地区,尤以沧
县、南皮县为盛,据考查已有260年左右的历史。冬季农闲时排练,正月十
五前后演出,以表达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落子是一种秧歌型的
民间舞蹈,内容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人民生活的,如《茉莉花》、《放风筝》、
 《叹情郎》、《绣手绢》、《尼姑思凡》等。其表演形式灵活,演员的增减,
服装头饰的更换,完全根据人物、内容的需要而定。传统的落子,女的脚踩
寸跷 (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其舞蹈特点:
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线美,讲究韵味儿,扇舞的风格潇洒,板舞的
动作幅度大,节奏变化多,非常明快。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以歌为主,
舞的成份少一些,往往把几支民歌联起来表演。在道具的配备上,是鞭、板、
扇穿插,也有只用扇表演的。当地人民称之谓文落子或小风流。辛亥革命以
后,妇女缠足开始得到解放,落子舞中男扮女装的踩寸子也开始被淘汰。因
而,落子舞的动作相应的得到了丰富的发展,在文落子的基础上,适当的吸
收了一些戏曲中的动作和技巧,与落子舞的动作相糅合,增添了热烈、健壮、
欢快、豪爽的气氛,加强了舞和武的成份,使歌的成份相应减少。在道具配
备上,只用鞭、板,不用扇,当地人民称之为武落子或风秧歌。
     沧州落子有两大流派。一派以南皮县杨八庄子的梅盛林老先生为代表,
称为杨派落子。据传,约在260年前的1730年左右就有了杨派落子。那时只
有四鞭表演。后来改为四鞭、四板。1903年,传到第四代梅盛林等人时,又
增加了扇子的表演,分为五鞭、三板、二扇。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每代艺
人都对杨派落子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发展,使其日臻完美。另一派以孟
村回族自治县王帽圈村的于老先生为代表,称为帽派落子。约在1738年,帽
派落子就已经活跃在该村及其周围的村庄。那时只有武场伴奏,其后到1808
年传到王关祥等人时,加进了文场伴奏。帽派落子不用扇子表演,只用二鞭、
八板。孟村回族自治县是回、汉两族杂居的地方。因此,可以认为它是由回、
汉两族兄弟共同努力、逐渐发展完善而形成其独特风格的。
     沧州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