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天朝落日:中国二十王朝覆亡全景 >

第35部分

天朝落日:中国二十王朝覆亡全景-第35部分

小说: 天朝落日:中国二十王朝覆亡全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建国前后,大批汉人进入草原地区,阿保机的统治灵活地兼顾契丹族等游牧人口与汉族等农业人口,使辽朝成为兼治蕃汉的多元政权。他不仅任命效忠于己的本族和妻族子弟控制契丹诸部,还积极网罗汉族的有识之士,如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等,协助他管理汉人并处理汉民族的诸项事务。
    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新兴游牧民族的首领,阿保机十分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建设。他命人参照汉字制定了契丹大字,参照回鹘字创制了契丹小字。契丹文字后来失传,解放前,考古学者在辽庆陵(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出土的“哀册”上看到了许多奇怪的文字,经过确认,古老的契丹文字重新为世人所认识。阿保机以其卓越的军事、政治才干,统一了草原各游牧民族和北疆大片领土,加速了契丹民族和北方各游牧、渔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天显元年(926年)七月,阿保机在由渤海国回军途中,病死于扶余府(今吉林农安县)。
    在辽太祖的政治生活中,有一个女人不能不提,这就是皇后述律平。述律平不仅多次帮助阿保机统兵作战,“名震诸夷”,而且还积极为阿保机网罗人才,辽朝佐命功臣之一的韩延徽,就是由她举荐的。辽太祖死后,述律平以皇后身份称制,掌握了军国大权。当时有元勋重臣不服管制,述律平以传统的部族礼仪为由,下令他们为太祖殉葬。汉人赵思温反驳她:“亲近之人莫过于太后,太后为何不以身殉?”述律平毫不迟疑,挥起佩刀,砍下自己的右手,放在太祖棺内,说道:“儿女幼小不可离母,暂不能相从于地下,以手代之。”臣下没有办法,只得为太祖殉葬;述律平因此得到“断腕太后”的称号。述律平称制期间,曾遣使与后唐修好;长期遭受战乱的各族人民有了暂时的安宁。阿保机死后,在述律平的主持下,次子耶律德光继位为契丹新皇帝,此为辽太宗。耶律德光在20岁的时候就做了契丹兵马大元帅,跟着阿保机立下赫赫军功。他继位之后,促进了契丹族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使辽国逐渐走向强盛。在巩固了自己的帝位之后,辽太宗着手将父亲阿保机的伟业继续推进,向南用兵,争霸中原。这时,后唐大将石敬瑭为了谋求称帝,向辽太宗求救。石敬瑭在给契丹的文书中,表示愿意称臣于契丹,并答应向耶律德光行父子之礼,而且在事成之后把雁门关以北十六州的土地献与契丹。等待时机已久的辽太宗喜出望外,赶忙亲自出兵相救。在辽军的帮助下,石敬瑭打败后唐军,接受耶律德光的册封为晋帝,他信守前言,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并约定双方永为父子之邦。当时石敬瑭45岁,耶律德光只有34岁。石敬瑭死后, 辽太宗为了继续南进,接连三次发动对后晋的讨伐战争,直到灭了后晋。会同十年(947年),辽太宗率领大军进驻后晋的都城开封,他穿上汉族皇帝的装束,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辽太宗在中原称帝,完成了他父亲阿保机的夙愿。随着辽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辽太宗为了更好地治理各民族的事务,他承袭阿保机“因俗而治”的原则,创制了颇具民族特色的北、南两套完整的官制,即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北面官制,即辽朝契丹族的官制,官吏一律用契丹人,掌握契丹的军政事务。南面官制,是十十六州等以南的广大汉族区域的官制,利用汉官管理汉人事务。 辽太宗重视人才,尤其注重选拔有才能的汉族人做官。在援助石敬瑭的战争中,辽太宗得到了后唐的翰林学士张砺,他非常高兴,让手下以礼相待。张砺非常感动,此后真心辅佐辽太宗,在攻伐后晋的战争中屡屡直言进谏,辽太宗从中获益匪浅。辽太宗还允准契丹人随汉族礼俗,可以和汉族人自由通婚,从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进一步的融合,也从根本上密切了契丹族与汉族的关系。作为一个草原中走出来的少数民族首领,此举难能可贵。然而,契丹人入主中原,蛮横习性一时难以改变。辽兵每到一处,经常骚扰百姓,抢夺粮草,一些汉人充当契丹人走狗,也借机搜刮民财,鱼肉百姓,这引起中原人士对辽军的极大不满,于是中原地区反抗不断。辽太宗驻留汴京不足三月,怏怏北返,途中病故于栾城(今河北栾城)。

    母子经略
    公元10世纪后期,辽国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契丹贵族女性,她就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生母萧绰,也就是我们在戏剧舞台上经常看到的“萧太后”。萧太后和辽圣宗当政时期,辽国历史进入鼎盛。
    辽应历十九年(969年),辽景宗即位以后,征召朝臣萧思温的女儿萧绰入宫。萧绰聪明机智,美丽过人,深受景宗宠爱,进宫不到半年,被册封为皇后。辽国在景宗的父亲世宗和堂叔穆宗治理期间,国势已日渐衰微。景宗很想将国家扶上中兴之路,然而他即位不久,就患上了严重的风疾,身体非常虚弱,于是他将权力委于聪慧过人的皇后身上。从此,萧绰开始代替景宗治理国家,推行全面的改革。在她的努力下,辽国军事日渐强盛,政治经济也步入正轨。辽与北宋的对峙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乾亨元年(979年),宋太宗亲自率军攻打幽州城,萧太后放权给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两位统帅,大败宋兵于高粱河上。乾亨五年(982年)9月,辽景宗在出猎途中,病卒于云州(山西大同)焦山行宫。临终之时他留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时年,年仅29岁的萧太后扶持幼子即位,并且很快完成了新朝的军政权力调整:战功赫赫的耶律休哥为南京(今北京)留守,总管南面军事,加强边防;另一员名将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事务,严管契丹贵族。萧太后当政期间,对辽国陈旧的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此时由于契丹族的势力扩张,与汉族的矛盾已经到了十分尖锐的地步。为此,萧太后注重调整各民族的法律关系和地位。在辽国原来的法律中;契丹人的地位明显高过汉人等其它民族。例如:契丹人打死汉人,只须赔偿财物牛马;如果汉人打死契丹人的话,不但本人抵命,亲属还要被没为奴婢。后来萧太后规定:只要是辽国子民,无论是契丹族还是汉族,都一律平等对待。萧太后还致力于缓和国内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对立。此前辽国的特权阶级违犯法律、损害百姓利益,往往能逃过追查。萧绰严格执法,规定即使是主人,也不可以擅杀奴婢,奴婢犯下过失,也必须交由官府审决。皇族贵戚耶律国留将出逃的奴仆擅自杀死,萧太后知道后便将耶律国留处斩。
    在选官用人方面,萧太后采取了诸多积极的措施。统和六年(988年),萧绰在辽国实行科举制度,为平民发挥才干、跻身上层社会开通了一条道路。萧绰知人善任,在她的亲信重臣中,有一个汉族官员韩德让。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父亲韩匡嗣先后受到太祖和太宗的重用。萧绰对韩氏家族格外优遇,韩德让的忠心和才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不但为太后和幼主想出了一个辖治宗室的绝妙计策,还“领宿卫事”,直接负责太后的安全。除了治理内政,萧绰还想尽办法发展辽国的军事力量。她对将士奖罚分明,辽国军人一扫从前的颓废之势,士气大振。通过诸多改革,辽国面貌焕然一新。据辽史记载,自变革之后;辽国“国无幸民,纲纪修举,吏多奉职,人重犯法”,一片兴旺的景象。这一时期,由于辽迅速崛起,因此在与北宋的角力中占得先机,获取了主动。辽宋之间有一个解不开的死结,这就是后晋皇帝石敬塘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这片土地不但幅员辽阔、经济发达,而且是交通枢纽、战略要地。辽国不愿退出,宋朝则耿耿于怀,意欲收回。统和四年(986年),宋太宗遣30万大军兵分三路直扑燕云,向辽国南境发起全线进攻。宋军初战连连得手,危急之下;萧太后率幼帝御驾亲征,她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气概,接连大败三路宋军,杨家将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北宋名将杨业就在这一次大战中遇难。辽军全胜而归,从此宋军再也不敢深入辽境。
    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萧绰看到宋朝多次丧师,畏惧怯战,再度亲率20万大军挥戈南下。辽师长驱直入,两个月便抵达与北宋都城开封隔河相望的澶州(今河南濮阳)。萧太后“亲御戎车,指麾三军”,在澶渊城下摆开阵势。北宋真宗惊惶失措,在宰相寇准力劝之下,真宗勉强亲征,宋军大振。此时,辽大将萧挞览在察看地形时中伏弩身亡,辽军士气受挫。在形势对宋有利的情况下,萧太后审时度势,顺势采取了与宋通好的建议,与宋朝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即宋岁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帝尊萧太后为叔母。宋辽多年芥蒂,终以一纸和约偃旗息鼓,此后宋辽友好往来达120年之久。当一切障碍俱已扫除,政权稳如泰山,国势蒸蒸日上之时,苦心经营了27年的萧太后终于放心地把权力交给她的爱子耶律隆绪,即辽圣宗。圣宗即位时,年仅12岁,他刻苦学习,文武兼修。他喜好汉族文化,向往汉族的先进文明,他曾亲自翻译了白居易的讽谏集,遍召臣下阅读。圣宗极为钦佩唐太宗,认为唐太宗是“五百年来中国之英主”。亲政后,辽圣宗大力选拔人才,知人善任;重用有才干的汉族官员,在他们的帮助下,进行封建化改革。他还审时度势,修治法律。他又实行赋税制度,建立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在他统治期间,辽国逐渐进入封建社会。
    萧太后和辽圣宗勤于政事;在他们母子执政期间,彻底扭转了辽穆宗以后的中衰局面,使得辽朝进入鼎盛时期。

    昏君乱政
    辽代历史上,昏君乱政的事例为数不少。在萧太后当国和辽圣宗执政之前,辽国就因为几位国君的昏庸无能险些丧国。
    在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后,世宗和穆宗相继统治辽国,由于二人统治腐败,辽国刚刚出现的强盛势头就渐趋衰微。辽世宗耶律阮时代,贵族争权斗争更趋激烈。耶律阮残酷镇压了异己力量,同时重用佞臣耶律察割等人。天禄五年(951年), 耶律阮召集各部酋长出兵攻打后周,酋长们由于连年征战,民力耗损,不愿意南侵。耶律阮强令他们按期南下, 自己也统率本部人马到达归化州(今河北宣化)的祥古山,晚上驻宿于火神淀。耶律阮设宴招待群臣和各部酋长,喝得酩酊大醉,深夜,耶律察割率人冲入内帐,刀杀了沉睡中的耶律阮。穆宗耶律是在权贵斗争中上台的,辽世宗死后,时为寿安王的耶律杀死耶律察割,登上大宝。辽穆宗在历史上有“睡王”之称,常常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然后一睡不起。穆宗在位时期,皇族的反叛夺位事件层出不穷,穆宗均予以血腥镇压。辽穆宗嗜杀成性;为了镇压反叛者;他设立了许多种毒刑,“或以手刃刺之,斩击射燎,断手足,烂肩股,折腰胫,划口碎齿,弃尸于野”。辽穆宗甚至对近侍吹毛求疵,近侍拿筷子和刀叉慢了些,穆宗就亲手将他刺死。野蛮的酷刑和残杀激起了身边人的无比愤恨;穆宗的残暴终于换来杀身之祸。应历十九年(969年),辽穆宗前往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