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 >

第4部分

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第4部分

小说: 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一心没有说话,他还没有完全明白“真格的”是什么意思。
  “现在,你应该立即想办法摆平此事或出去躲一躲。”李清模劝道。
  看着李院长严肃的表情,李一心明白这次不比往常,而且是周书记亲口所言,
怎会有假。匆匆道别后,李一心开车赶回了家。三十六计走为上,当天晚上,在将
这一消息告诉了其兄李一贤后,李一心逃离了县城。
  当晚7 点多,如坐针毡的李清模忍不住又给周永忠打去了电话:“周书记,要
不要我把李一心的事告诉一下吴家东、王红亦,要他们注意一点。”
  在征得周永忠的同意后,李清模当晚8 点多把周永忠讲的话又分别告诉了吴家
东、王红亦,并对他们说:如果与李一心有关系,赶紧想办法摆平。
  泄密。罪责难逃
  李一心跑了!李一贤跑了!其团伙成员10多人跑了!
  一次严格保密行动的结果,却是公安干警们扑了个空。而此时的李清模们却长
长地出了一口气,自以为逃过一劫的他们。暗自庆幸有人及时向他们通风报信。
  事发后,公安部、省公安厅命令在全国通缉李一心及团伙成员。公安机关为抓
捕李一心及其团伙成员,派出20多个追逃组。
  到了14个省、市、自治区,50多个城市,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2001年7 月18
日将李一贤抓捕归案,直到10月5 日,才将李一心抓捕归案,其时,李一心已外逃
长达9 个多月。
  是谁泄露了行动部署?一定要彻查到底。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市委成立了由
市委书记负总责,两名副书记直接负责的专案领导小组,市纪委、市公检法协同作
战,全力侦办此案。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及李氏兄弟的落网交待,泄密者很快浮出了水面。
  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周永忠在任县委书记期间,不但对李一心黑社会性质组织
犯罪打击不力,对一批党员干部严重违法违纪问题查处不利,更严重的是,在专项
斗争中,知法犯法,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事项,给案件侦破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
国法难容。
  周永忠的问题,被移交省纪委审查处理。   
                  “十佳民警”沦为阶下囚
                                 余 警
  刑警挨骂
  2001年4 月的一天,江西新余钢铁公司公安处院内突然传出一阵女人激烈的叫
骂,一个中年妇女指着一名穿警服的男子跺脚吼骂,那男子一声不吭迅速离去。
  挨骂的男子是新钢公安处刑警大队的刑警,名叫姚峰,往日敢说敢做、天不怕
地不怕的姚刑警如何给人骂得不敢吱声?有人在公安院内谩骂刑警,这可真算是一
件稀奇事。
  刑警挨骂的事后来传到新余市委政法委,骂人妇女也找到政法委申诉。原来妇
人姓郑,是家住新钢的一名普通妇女,开个店铺小本经营,她是为儿子的事来申诉
的。其子林国栋因故意杀人和抢劫,被法院判处死刑,2001年4 月被执行枪决。郑
某在申诉中反映,她在公安侦查阶段看到了儿子的卷宗,这引起了市政法委的高度
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一起公安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案件露出端倪。
  扫黑队员泄密
  1998年、1999年,新余市曾发生4 起涉枪、涉黑刑事案件。
  来江西投资的外商王某、河北商人朱某先后遭持枪歹徒抢劫,青年李某、黄某
因小事遭黑恶势力报复,李中枪身亡,黄被砍成重伤。1999年案件告破,9 名罪犯
落网,其中3 名主犯被判死刑,另一主犯林国栋逃往外地。
  2000年9 月,新余开展扫黑专项斗争,姚峰被抽调到扫黑组工作。10月,外逃
多年的林国栋被抓获归案,扫黑组将案件交给从警多年的姚峰办理。
  得知儿子落网,郑某心急如焚。为保儿子性命,她找到与儿子相识的无业人员
邓小米,求他设法救林国栋一命。邓小米虽然没有什么正经职业,却颇有些神通,
他长期在新钢做生意,在当地的交往比较广泛,和林国栋过去也有些交情。得知旧
友犯事。
  他二话没说,带着郑某先去找了律师咨询,接着便开始设法打听办案人员。当
得知姚峰经办林案,邓小米心中窃喜。
  邓小米与姚峰是多年的旧相识。几年前,邓小米的一位朋友在新钢运铁时被公
安扣留待查,邓小米出面与当时还是经警的姚峰初次打交道,后来朋友的车放了。
都是江西吉安人,又年龄相仿,邓小米与姚峰便开始交往,渐渐熟悉了起来。
  得知姚峰办理林案,邓小米就开始了活动。他先向郑某要了一笔活动经费,便
去找姚峰游说,要他多多关照。姚峰最初还保持了几分警惕,没给邓小米多说什么,
并拒绝了他的吃请。
  没过几天,邓小米又与姚峰联系,说律师要阅卷,再次邀请姚峰赴宴。姚峰推
辞说:“这可不好。”因为他知道,在公安侦查阶段,律师是不能阅卷的、邓小米
便说:“不要紧,某某律师也会在场,您务必赏脸。”
  邓小十所说的某律师,和姚峰很熟悉,也很有些交情,有一次见姚峰和他称兄
道弟,很有心计的邓小米便记住了。这次,邓小米就请了这位律师作陪。姚峰碍于
情面,便答应了赴宴,带着两本案卷,乘坐邓小米的车来到一家酒店。姚峰心里埋
怨某律师;哥们,你凑什么热闹!千万别给我惹出什么麻夙一下车,就看见某律师
迎了出来,亲热地拉住姚峰的手说:“老兄来了,够意思,扭扭捏捏干啥?满酒一
点吧,哥们还能害你?”回头指着身边一位女士:“这是刘律师。”姚峰心头一热,
脸不由红了:这老兄是多年的哥们,还能坑咱。连忙冲刘律师点点头,众人簇拥着
姚峰人了席。席间,姚峰将案卷交给了刘律师翻阅。酒足饭饱之后,刘律师说想把
案卷带回去研究,姚峰将手一挥,豪气十足地说:“行!”随后便摇摇晃晃地扶着
邓小米的肩,一边回头道别,一边上了车。
  林国栋案件属于重大刑事案件,两本卷宗包含了侦查所获的林国栋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抢劫的重要证据,姚峰未办任何手续就将案卷交给他人。两天之后,酒
醒的姚峰似乎意识到了不妥、便打电话让邓小米去向那位律师拿回案卷。           而此时的邓小米早成了一个诉讼损害的角色。他从律师手中拿到案卷,立即驱
车来到郑某的小店内,将两本案卷交给了郑某。郑某又惊又喜,立即和女儿翻看起
来,边看边析起部分材料,说某段证词对林有利。某段对林不利,并提出要拿去复
印。
  邓小水感到时间来不及,没有答应,郑某便让女儿赶紧抄下受害人王某在黑龙
江省哈尔滨市的住址。邓小米拿回卷宗后,赶忙开车到新钢公安处;交给姚峰,姚
峰终于松了口气,但是他哪里知道,郑某已经按照记下的地址去我受害人王某,企
图让王某改变证词,但是日王某出差而未得逞。
  这样的“十佳民警”
  林国栋参与持枪抢劫、杀害无辜、重伤他人,实属罪大恶极,2001年4 月20日,
新余市人民法院依法将其处决。郑某伤心之余,怒火满腔,跑到公安处院内大骂姚
峰白吃白喝。专案组查清了这起泄露国家秘密的严重事件,于2001年7 月3 日将姚
峰逮捕,关押在他再熟悉不过的看守所里。 2002 年1 月 18 日,新余市沂水区人
民法院依法做出判决,姚峰、邓小米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
年零六个月和一年。
  姚峰是从警多年的老刑警,屡破重案,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嘉奖,2000
年还被有关部门授予“十佳民警”荣誉称号,被组织上列为培养对象。但他却没能
把持操守,碍于朋友情面,置国法于不顾,违反办案纪律,泄露重大案件侦查秘密,
造成恶劣影响,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在审讯定,他悔恨交加:“我从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进入公安队伍,天天都
在和案件打交道,和罪犯做斗争,没想到今天自己成了罪人。在这件事中,我虽然
对保密方面的法规不很清楚,但自己的行为已经违背了办案纪律和职业道德,这一
点自己是很清楚的,可当时真是克迷心窍,生怕被别人看扁了,什么保密、纪律、
法律,通通抛到了脑后,是哥们地义气害了我,是保密意识太差害了我!”   
                   从“红”保安到泄密犯
                                 李卫民
  枪案疑云
  2001年1 月14日,离春节只剩短短10天,下午5 时许,S 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电
话,有人抢劫。县刑侦大队闻警而动,火速赶到案发现场。受伤者是大华烟酒行老
板张大华。现场有弹壳_ 二枚,与老张的伤势吻合,老张被抢货款9000余元。这是
一起持枪抢劫案。涉枪无小案,“1。14”枪案指挥部马上成立。侦查工作有条不紊
地进行,一条条有价值的线索迅速汇集到指挥部,案件很快有了重大突破。案发三
天后,有重大嫌疑、绰号“精狗”、“老猫”的无业人员胡斌、刘军纳入警方视线,
指挥部决定实施抓捕。
  然而,“精狗”和“老猫”似乎闻到了危险气息,发案次日起便不知去向。抓
捕行动只得按兵不动,刑警继续蹲坑守候,并暗访嫌犯常出没的地方。
  转眼到了大年除夕夜。据可靠情报,“1。14”重大嫌疑人胡斌、刘军将回家吃
年夜饭。当晚6 时,两辆警车悄悄驶出公安局大门,向两案犯家中驰去。抓捕刘军
的行动很顺利,“老猫,,刚入窝,就被跟踪而至的刑警堵住。这时,屋里的电话
突然响了,刑警按下免提键,传来一个气喘吁吁的男声:”老猫,快跑!〃 电话随
即挂断。
  是“精狗”胡斌!好险!就在抓捕警车出发后10来分钟。
  守候在胡斌住处外的刑警发现胡家的房门突然打开,一辆摩托车直冲出来,消
失在暮色中。刑警冲入室内,在卧室内搜到了一支自制手枪,与案发现场遗留的弹
壳相符,而胡斌已不见踪影。
  刑警询问胡斌家人,得知胡斌接了一个电话,转身就跑,站在旁边的父母听到
电话里是个男子的声音,听不清说什么,也听不出是什么人。经调查,电话是当晚
6 时15分——也就是抓捕警车出发15分钟,快到达胡斌家的时候打进去的,而且就
是从与公安局仅隔一条马路的电话亭打出的。指挥部开始检索行动疏漏。元月23日
上午,指挥部二位领导获悉嫌犯将回家的线索,为防止走漏消息,没向任何人透漏,
下午4 时,通知刑警待命。
  晚6 时出发,二位领导才分别在各自带队的警车上宣布抓捕计划,在场人员都
没有走漏风声的时间和条件。而当晚打往胡家的电话无疑是胡斌得以逃脱的关键。
打电话的人很狡猾,使用IC卡,其身份无法查明。那么,这个神秘的男子是谁呢?
  反复调查,毫无结果。
  一年后,胡斌在外地落网。随着对胡斌审讯工作的进行,那个通风报信的神秘
人物又出现了。
  塔楼黑影
  2002年元月21日晚上,公安局办公室的王主任像往常一样来到被当地人称作塔
楼的公安局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