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2006-01 >

第20部分

2006-01-第20部分

小说: 2006-0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诙暮呕箍橇恕兑多E园殁后之消息》。这两篇文章对研究叶德辉大有裨益,而世无知者——《辽东诗坛》传世颇稀,故转录于此(原文无句读)。
  叶德辉传略
  叶德辉,字焕彬,号郋园,湘潭人,光绪乙酉科本省乡试举人,壬辰科进士,授吏部主事。中国故重科第,而科第尤以翰林、吏部为清要之选。明以来,文称台阁体,盖朝廷典章铨选所从出。居是官者,率自矜贵。郋园观政未一年,拂衣归隐。其先世自祖以上,本江苏人,江苏叶姓为华族,自宋叶梦得,元叶颙,明叶盛,清叶树莲、叶林宗、叶方蔼、叶奕苞、叶燮,皆以藏书、著作名重当时。郋园家雄于财,少承庭训,又多先世遗书,朝夕披吟,遂精考据之学。湖南人士言儒学最晚,远者祖濂溪周氏,阐明性理;近则王船山一派,以议论解经,略参古训;迨邹汉勋、魏源、曾国藩、周寿昌出,与江南人士往来,遂变其学,然不尽宗汉法也。郋园家富楹书,所藏多江浙经师遗集,故其为学与诸老不同。同治、光绪中,湖湘文学士多游郭嵩焘、王辏г酥牛E园笃守家学,未尝一执雁焉。幼好汉许慎《说文》,以许所居里在汝南之郋地,因自号“郋园”,以志私淑。又号“丽”,取《说文》“丽辏鳌敝澹掌洳厥槁ァ3⑽担浴袄觥奔础袄肼Α敝
  ”与“楼”又通用。其笃嗜小学如此。平生著书极富,以《说文解字故训》为最精博。舟车行旅,必以书目数帙相随。凡所藏官私目录,大都墨涂朱校,考辨授受源流。其自藏书,编《观古堂书目》四卷,折衷汉、隋两《志》,损益古今。收藏书画、古器、泉币,游历湖南者皆得见之。所著《郋园书画题跋记》六卷,兼赏鉴考订二事之长。泉币之富,则见所著《古泉杂咏》四卷。又著《消夏百一诗》二卷,专论所藏明清两朝闻人字画、折扇。二书均刊入《观古堂全书》。近著有《藏书十约》一卷、《游艺巵言》二卷,自述收藏之甘苦,欲以昭示来学也。郋园大而经史四部,小而词曲,无书不购,无学不通。东京盐谷温从之间曲二年,于南北曲剧之变迁、声律雅俗之分辨,手书口授,语焉必详。家有梨园部,承平歌舞,游客恒得饫闻。辛亥鄂变后,不免有“子弟散如烟”之恨矣。所著刻书曰《观古堂所著书》、《观古堂汇刻》、《丽丛书》、《双梅影闇丛书》。又撰宋赵汝愚遗事为《赵忠定别录》八卷,辑《忠定奏议》四卷。又著《六书古微》十卷、《说文读若字考》七卷、《同声假借字考》二卷、《经学通诰》一卷、《观古堂诗录》一卷、《郋园北游文存》一卷、《郋园六十自叙》一卷。又校刊《金虏海陵王荒淫》一卷。先是康有为、梁启超唱新学于湘垣也,郋园纠合旧学同志,大驳议之,编《觉迷要录》二卷、《翼教丛编》二卷。辛亥革鼎后,屡遭少壮者之厄,或触司牧之忌,幸得免之。迩来专心著述,王辏г恕⑼跸惹⑵の鹬钊迤乐螅隙来驵E园耳。今年丁卯三月,为×××所戕害,其藏书三十余万卷没入广东中山大学云。
  鹤雄亲炙郋园,出入观古堂者九年,今闻噩耗,茫然自失,信不能之。此时湘省邮电不相通,裁书问北京清华大学杨遇夫教授,始得其实。殻ъふ呔弥
  杨信录左:(上略)郋园先生事,数月前即有风传,后知其不确,最近果为乱民所执。弟有家书已言之,被难之说,弟尚未直接得信。昨家兄(家兄去年来京)晤见萧子升君,云易寅村(培基)在汉口有信与萧君,已证实其事,并云易君早劝先生他避,先生不肯云云。据此,事近真确,痛心之至!弟初以寅村诸君在湘,必可无事,故未缄请先生北来。乃寅村他适,湘中社会大乱,竟令先生遭此不幸,曷胜怆痛!(中略)弟杨树达再拜,四月二十九日。
  杨树达(1885~1965),字遇夫,长沙人,著名学者,叶德辉高定,1935年作《郋园全书序》论其志行学问。易培基(1880~1937),字寅村,号鹿山,长沙人,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萧子升(1894~1976),字旭东,湘乡人,曾任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
  田冈正树在1927年6月《辽东诗坛》第二十四号发表叶德辉之子叶尚农复松崎鹤雄函,题为《叶郋园殁后之消息》,全文如下(原文无句读):
  叶郋园殁后之消息
  湖南老儒叶郋园之传略及相关介绍,已载于本刊上期,今将其子叶尚农复松崎柔甫函刊发于此。函中描述当时状况之惨烈及阖家之不幸。
  (上略)今将先父遇难被害各情节涕泣陈之。先父于夏历三月初七日晚六时被农工界在家捕去,送押长沙县署内。当即遍恳有力各要人出为救援,均归无效。初十日由长沙县转送特别法庭,于下午三时提讯一次,所犯刑律“帝制嫌疑”。四时遂往浏阳门外识字岭枪决,身受两枪,一中头部,一中心部,是遭惨死。呜呼痛哉是日全家大小恐被逮捕,均皆逃避,妻离子散,惶惧万分。家中所有藏书以及金石、字画、古铜、遗稿、应用金银珠玉、衣服器具等之要件,均被彼等抢劫一空。家中仅存少数书籍、碑帖、书版,充为中山图书馆所用。现恳友人疏通,故未搬移他处,住宅充为馆址,并设办事处管理,有人闻有散失。家藏宋元及善本书籍,计存无几。现事仍未解严,棘人合家大小、男女人丁至今隐逸,逃往四方,仍未团聚。霎时家败人亡,不知所犯何律先严近撰《观古堂藏书记》、年谱、诗稿、经学各书,均被没充。刻在托友说项,不知能否发还。棘人遭此大故,现使流离失所,寝馈难安,神精恍怫,如若癫狂。一切苦衷,罄竹莫宣。知我如兄,其将何以教之,而将何以救之耶﹖棘人刻间碍于事未解决,仍旧猬居避别,不敢问世。至若先严丧祭,未能顾及,悉由原先义仆处理,于心亦未苟安。且俟贱躯略适,拟当稍尽为子之孝,遵礼治丧。(下略)
  叶家流离失所之惨痛遭遇,读之令人扼腕切齿。语云:人定胜天,魍魉魑魅必遭扫荡压服;今则天地晦冥,日月闭塞,尚不知何时得见常态旧观也。比阅《郋园学记行》——郋园以数千言自述学行。欲知郋园其人,手此一编足矣。
  由此可见,叶德辉之死的现行说法都不很确切翔实。
  《辽东诗坛》第十九号(1927年1月)刊田冈正树《叶郋园老学见访赋此书怀并序》,云:“叶郋园(德辉),湖南硕学也。十月二日余介糟谷领事访之。以诗为贽。次日郋园枉驾见答焉。诗以记之,并志向往:地灵人亦杰,天人未可分。张朱曾到此,前躅尚腾芬。二王近日出(指王先谦、王辏г耍Ь憬ㄑS粲糁恿榈兀稳巳蔚浞丞t岳云又湘雨,佳气日氤氲。干戈今满地,殷勤护斯文。”第一百零八号(1934年10月)又刊野村柳洲《赠田冈淮海》:“暗中时事不堪多,岳麓寻秋岁已过。一去郋园呼不返,读书种子竟如何!自注:淮海去秋过长沙,访叶郋园(德辉)。郋园,湖南大儒也,今春为乱民所戕。”
  第八号的《辽东诗坛》(1925年5月)刊登叶德辉《题箕仙画赐魏阜瓯司长夫人傅彩云墨牡丹幅四首(录二)》:“无端笔墨化云烟,幻出金陵色相天。此是瑶台真种子,缟衣月下斗婵妍。”“菩萨化身金锁骨,太真新浴玉梳头。飘茵坠溷寻常事,千古佳人一莫愁。”傅彩云乃世人艳称之赛金花也。
  《辽东诗坛》1929年6月第四十五号所刊许崇熙《郋园先生墓志铭》,则已收入汪兆镛《碑传集三编》卷四十一。

  格兰特陵园启示录

  
  ? 盛禹九
  一个偶然的机会,参观一座陵园,听到不少故事,由此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那是2003年仲夏,一次去哥伦比亚大学参观访问,出来时已是下午五点。该校地处纽约曼哈顿上城,不远处便是哈德逊河。途经河滨公园时,笔者看到一座巍峨的建筑:下层为希腊神殿式方形,上层为陶立克柱圆形,高约一百五十米。建筑物上方刻有“让我们拥有和平”一行大字;门前两侧,两只巨大的石鹰展翅欲飞;石鹰旁,矗立着美国国旗和四星军旗。一位不相识的游客给我介绍:这是南北战争著名的北军统帅、美国第十八届总统尤利乌斯·格兰特将军的陵园,内涵丰富,很值得一看。当时行色匆匆,而且参观时间已过,只好带着遗憾离开了。
  2005年初春,笔者重返纽约,没有忘记去格兰特陵园参观。登堂入室,发现陵墓非常考究:整个内室用洁白的大理石砌成;格兰特夫妇深紫色大理石石棺停放在地下室中央,周围陪伴的是格兰特的六位著名部将(如谢尔曼、谢里丹等)的半身塑像。上层大厅仿拿破仑巴黎陵寝,呈十字形,两旁陈列着和主人有关的照片和文物。四周墙壁上几幅硕大的马赛克半圆形壁画,再现格兰特当年战场上的风采。其中正面最醒目的一幅是,格兰特在阿伯马塔克斯接受南军统帅罗伯特·李投降。那是一幅非常动人和有趣的画面:在士兵群众簇拥和欢呼的背景下,两位将军紧紧握手。满头银发的罗伯特·李,一身崭新军服,腰系皮带,脚蹬长筒皮靴,手持佩剑,十分英武;而格兰特则是一身便服,胡子拉碴,据说当时他的皮靴和裤子上溅满了泥水。从这幅画面上看不出,究竟谁是胜利者,谁是投降者。人们说,这是历史的真实。
  宽容化解了战争创伤
  这一天参观的人比较多。面对着上述画面,一位身穿黑制服、留着大胡子的讲解员娓娓动听地给大家讲述着如下的故事:
  罗伯特·李和尤利乌斯·格兰特是美国内战时期的双方统帅。他俩原来是好朋友,都毕业于西点军校,都在联邦军队服役,并且一同参加过对墨西哥的战争:当时,罗伯特·李是上校,而格兰特不过是一名中尉。可是,在后来南北战争的战场上,这对好友却成了两军对垒的敌人。
  内战爆发时,罗伯特·李已是联邦军队中的一位声名显赫的将军,林肯曾有意让他担任北方军队的指挥官。当时,罗伯特·李的心情非常矛盾:他反对奴隶制,不赞成南方脱离美国独立;但也反对北方对南方采用武力,去攻打他的家乡弗吉尼亚。他说:“我不能举起我的手,去反对我的亲人、孩子和我的家园。”最后,他义无反顾地脱掉身上的蓝色军装,加入到南方军队,并且成了南军的统帅。
  内战开始后,起先,李将军凭着他军事上的经验和才能,曾使南军处于优势;后来,林肯起用格兰特担任北军总司令,形势才发生根本变化。格兰特将军其貌不扬,不修边幅,嗜酒如命,可在战场上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他的口号是:“攻击!攻击!再攻击!”在弗吉尼亚大会战中,南军被北军包围,伤亡惨重。罗伯特·李不愿意看到更多的士兵伤亡,他的家乡遭受更大破坏,于是选择了投降。惟一的条件是,希望北军能确保每一个南军士兵的安全和尊严。
  1865年4月9日,根据林肯总统的指令,格兰特将军仁慈地对待了他的敌人,在谈判中答应:不惩罚战俘,每个放下武器的人都可以自由地回家,可以把马和骡子带走,以便重建自己的家园;军官们还可以体面地保留他们的手枪和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