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

第37部分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第37部分

小说: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造反(入侵)好不好玩啊?说来听听!说啊、说啊、说啊、说啊、说啊、说啊、说啊、说啊、说啊!为什么老是、老是、老是、老是、老是不说话呢?”注意,在问的时候声调伴着竹板的打击起伏顿挫,摇曳和谐。
  可怜的周文王被挤兑得面红耳赤,是否进行了检讨不得而知。但据司马迁说,周文王在“羑里”蹲监狱时期没有闲着,他和现代服刑人员一样,也攻修了专业课程。他那时比现在好,没有什么书可看,文科就是一些政府文件(后来被整合成《尚书》),理科呢,是“八卦图”。西伯脑子好使,蹲监狱期间潜心揣摩《八卦》,终于研究出了“八八六十四卦”每卦的喻意,期间熔炼了物理、化学、医学、天文、社会、宇宙的大知识,成为继那个半真半假的妖怪“伏曦氏”(始作八卦者)之后我国又一学术带头人。
  不过,“周文王演易”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当时的文字还相当不够完备,一些卦辞如“伯和篡位立”是周文王死后才发生的事情。周文王虽然被后人说作是“长着重瞳子和四个乳头”的异人,但也未必就能预见身后,否则他就不会被抓进监狱里来了。周文王最遗憾的事,就是自己草率兴兵,孤军深入,鸡蛋碰石头,大败于山西黎城,被抓进了监狱。而且论者认为,最终他被英明的纣王“卡嚓”一声杀掉了
  周文王的儿子发,在陕西岐山老家听说老爹被卡嚓了,立刻哭着接了老爹的班,是为周武王,在未来的伐商战役中总是携带着老爹的木主(灵牌)在车上,借木主以激励战士。并且周武王给战士训话一再疾言其父无罪,反复嚷嚷道:“予克纣,非予武, 惟朕文考无罪;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意思是,我若能战胜纣王,并不因为我武功强大,而是由于我父亲文王本来无罪(纣王杀了他,我们来报仇);纣王若战胜了我,并不是我父亲有罪,而是出于我的无能。总之是一再嚷嚷我父亲无罪。如果周文王是向主流史书写的那样,安享天年地死在老家岐山,当不必拼命辨说他无罪。
  周文王战败死于“羑里”监狱,周人以为奇耻大辱,不忍言之,后来就采取避讳的办法,在史书里费了好大的劲,把周文王“弄”出监狱,回老家去驾崩(这就类似耶稣被钉死以后,人们出于好意,又传说他的复活一样)。
  具体让周文王出狱的办法是,他蹲监狱期间,各国诸侯纷纷自我捆了,也要求住进监狱来。纣王于是乎害怕了,一看文王人缘这么好,赶紧把他放了吧,放猛虎归山吧。这个说法来自《左传》,谁信才怪呢。
  到了汉朝,一个爵号为淮南王(刘安)的人给出另一个solution,他请周文王的属下拿着玄豹、黄罴、青豻、白虎的皮子一千条去赎周文王。纣王见财起意,抱着这些皮子舍不得不放,下令释放西伯。几十年之后,另一个学者司马迁觉得刘安的这些山货拿不出手,就把礼单改成了美女和宝马。于是纣王见色起意,放了文王,整天骑着美女搂着宝马乐(对不起,说反了)。还是司马迁一笔改的高明,一下子就把纣王的高大形象给搬倒了,成了贪恋女色的蠢徒。不愧是大手笔。
  到了晋朝,热心的晋朝人又在帮周文王想更有创意的脱身办法。一个叫“皇甫谧”的医生写了一本史书,叫《帝王世纪》,书中设论说:“圣人是不会吃自己的孩子的肉的。”(这大约是这位医生的研究成果)。
  “我们请把周文王的儿子烹了,做成肉羹给监狱里的周文王吃。如果他吃了,说明他不是圣人。既然不是圣人,那对我朝也就没有什么危害,您大可以放了这个俗人回老家去。”有人建议说。
  于是,纣王命人烹了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送给周文王吃。周文王一闻不是味儿,含着眼泪,还是把儿子肉吃了。纣王一看,他是个俗人啊,居然吃儿子肉,不是圣人来的。那就放了回周国去吧。周文王于是侥幸脱身了。这个故事更是不可信,因为提建议的人到底是想帮文王还是害文王呢?帮的话,却牺牲了文王的儿子,古往今来还没见过这么帮人的,而且把文王儿子杀得那么残忍。害的话,任何人都知道文王必是吃不出那是儿子肉的,势必将被释放,则又害不成。
  不管怎样,纣王的形象越到后代越被糟蹋的厉害,体现了人们想象力的进化。晋朝医生“皇甫谧”的这一神来之笔,立刻使纣王没了人性:逼着人吃儿子肉,活生生地烹人。其实,烹人不算什么狠事,历朝历待都有烹,不管是名气好一点的坏一点的帝王,都有。
  后来到了唐朝,人们还在关心周文王蹲监狱的事,想帮他逃出来。大散文家“韩愈”先生也动了脑筋。此人自己当奴才不算,还在诗中替1800年前的周文王写“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的乞活文字给纣王看,要求纣王饶了他,放他出去。结果把后来的鲁迅先生给气得要命,大骂这是“奴才文学”。
  其实,周文王已经称王,属于公开反叛,与纣王平起平坐,纣王抓住他是不会轻易释放的。到底周文王是被纣王杀了,还是按照“送礼送山货、送礼送美女、吃儿子肉、写乞活文章”等几种方式侥幸出了狱,随便您自己挑选。这些事情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披开那些令人心乱如麻难以解读的典籍文字上覆盖的灰尘,对纣王的所谓“荒淫无道”要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知,对周文王的“来远怀众、仁名远播”也要保持审慎态度。崔永元不是教育我们吗,不要轻信别人的话。
大周天子 四 
  现在我们说说姜子牙。据《封神演义》说,姜子牙一直在昆仑山“元始天尊”驾下当道士,不过当时还没有道教,姜子牙当了四十年“道士”到了七十二岁才闹明白这一点,只好放弃当神仙的想法,下山了。姜子牙来到纣王的朝歌,经人介绍与一个六十八岁的老处女相恋并结婚,然后从事无照贩卖工作。因为不了解市场行情,第一次贩卖笊篱(捞饺子用的)失败,因为当时还没有饺子,也就没饺子可捞。第二次改卖面粉,再次失败,因为当时的麦子是粒食(就是蒸麦粒吃),还不磨成面,姜子牙的面太前卫,老百姓不接受(唉,“许仲琳”老先生净瞎指挥)。对于粒状的饭食,商人是用手抓着吃的,菜和肉才用筷子、双齿或三齿的叉子,以及可切、可刺可舀的匕来吃。
  接着姜子牙又从事屠宰工作——杀牛。牛是农夫的好助手,按理说不许杀,但商朝时候牛还不会拉犁,不是农夫助手(犁用人拉)。牛于是被放到草坡上吃草玩儿。养牛和养猪的目的在当时一样,都是为了杀了吃肉,而且小牛好,肉嫩,也用于祭祀。于是姜子牙开始屠牛。牛的浑身都是宝,牛骨头可以做梳子,簪子,针,筷子,还可以用做士兵行军的衔枚。牛角可以作箭头、弓弭。然而牛奶没利用上,中国人不喝牛奶,只有北方“胡人”才喝牛奶。牛最后一个有用处是牛皮,可以吹——炼铜鼓风的皮囊。牛皮还可以做马的挽具,拉车的皮带,以及车上的坐垫,车上载的战鼓的皮面。坚韧耐磨的牛皮还是甲胄的材料,当时的战甲都是牛皮的,比较轻便。后代士兵就惨了,穿着沉重的铁铠行军,不但沉重,里边的衬衣(防止铠甲磨破皮肤的)还容易长痱子。
  姜子牙杀了几天牛,突然纣王祭祀要求雨,禁止民间杀生,结果生意全没了。于是姜子牙又盘了一个没生意的饭馆开张,依旧没生意,有的只是他老婆日益难看的脸色。姜子牙急了,利用自己的专长干起了看风水的职业,也从事凶宅捉妖,并且参加了鹿台的总体施工建设,因缺少团队精神而被罢免。他老婆急了,干脆也炒了他,主动提出离婚申请。这反映了当时婚姻家庭不稳固的事实,再婚、离婚婚不算个什么,还没有后代那么封建。多数家庭不能白头到老,能白头到老的,死后夫妻各有一个棺材,男左女右埋在一个坑里,棺材上各留一孔,供夫妻灵魂相通,仍可在阴间过幸福生活。
  这时候的夫妻,多数是男人占主导,但是母系社会的残余势力也存在,就是以女性作主导。姜子牙就是一个例子,他其实是嫁到他媳妇家的——这是当时穷困潦倒男人的一项职业,叫做“入婿”。姜子牙所“入婿”的家族,媳妇是主导,姜子牙在那里没有地位和财产,他只是一个劳动力,甚至遭受打骂——这种职业到了后来的春秋战国时代还有呢,是很低贱的角色。在商朝,很多穷男人宁可不娶媳妇,也不干“入赘”的勾当,认为那是跟做贼去、作太监去差不多。
  姜子牙被老婆炒了,离婚分配财产,自然全是老婆家的没有他的份。姜子牙光身一人出来(跟现在被公司炒掉没什么区别),没有本钱,无法在朝歌发展,只好准备出国。他凭着自己的两条肉腿,拄着棘杖,背着行李走了一千多里路,向西跃过山西来到陕西,一路无比心酸。想着自己被老婆抛弃,姜子牙不禁流下了透明的泪水。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低。一路风餐露宿,终于跑到陕西渭水河边安顿,饿了就钓鱼果脯。当时周文王还活着,神色恍惚的周文王经常若有所思地在春风料峭的渭水河畔行走,他正有兵犯中原的想法,非常需要人才。周文王看见姜子牙钓鱼有特色,用直钩垂钓,觉得这个老头懂得玩阴谋,又是朝歌城里见过世面的,于是录用了姜子牙,派姜子牙返回朝歌,从事情报收集工作。这件事情被孙武记录在《孙子兵法》里说:“周之兴也,吕牙在商”,表示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姜子牙在中原朝歌收集情报,情报收集的非常错误,使周文王过于自信地兵犯中原。由于姜子牙生长自东海,是东夷籍贯,于是他进一步跑到东夷,挑逗东夷人去进攻商朝王畿,以配合周人西线进攻的战役。
  可是周文王非常之笨,他这次兵犯中原,黎城大战却是一败涂地(前文已述),亏得姜子牙鼓动东夷人从东边打劫王畿才免于全军覆没。周文王被擒以后住进了“羑里”监狱。姜子牙又伙同散宜生等人,拿着美女宝马(或者是刘安开的另一个礼单——皮子山货)去营救周文王。接下来的事情如大家所知有两种走向:现代学者有认为周文王被纣王卡嚓了,古代学者则认为这么好的文王圣人,当然要被纣王释放回国才好呢。但是不管哪种结局,周文王的政治生涯都算是结束了。放在医院等死,还是拉回家等死,都挨不了几天了呵。
  同意周文王被纣王卡嚓了的读者,请直接转跳到下数第三段有*处继续阅读。
  同意周文王被纣王释放者,请继续阅读。周文王释放回到故乡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他展现在陕西老乡面前的是一个日本忍者形象,一改以前政治上锋芒毕露的激进态度,停止与商帝国争短长,也不再大兴仁义收买人心了。这得益于他蹲监狱期间的《易经》研究,总结出“以阴制阳、以柔克刚”的深刻理论。周文王回到春风料峭的渭水河边,失魂落魄、茫然若失地行走。而这时,在东夷从事地下工作的姜子牙同志,因东夷被纣王制服,也只好携带着他的机关干部撤回了陕西。姜子牙也经历过无数失败(比如卖笊篱),意识到凡事不能急于求成、以柔才可以克刚。他向周文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