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落日:邓贤 >

第40部分

落日:邓贤-第40部分

小说: 落日:邓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如果日军攻破山西,然后强渡黄河沿八百里秦川进人四川、云南和贵州,南京政府将被切断后路束手待毙。这条路线正好是七百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南宋的进攻路线。
  山西第二战区紧急调集六个集团军三十万部队进人恒山、五台山、太行山及忻口地区进行防御,平型关正好处在敌人第五师团攻击的中央位置上。需要说明的是,平型关一带皆是绵延数十里的高山大壑,中央军和晋军共有三个主力师又一个独立旅已经布防在广灵、浑源、灵丘一线与日军激战,因此平型关四周到处响彻隆隆的枪炮声。正是在这种激战氛围的掩护下,擅长游击战运动战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神不知鬼不觉悄悄进入平型关下的西桥沟,在敌人必经之路的两侧山头设下埋伏圈。枪炮都穿上伪装,骡马戴上辔口,万余名八路军官兵伏在阵地上一动不动,把灰布军装同岩石和草木的颜色融为一体。天色大亮起来,林彪看看手表,时针己经指向早晨五点。他再次举起望远镜,焦急地察看隘口下面那条渐渐显露的狭窄公路,和远处灵丘县城的敌人动静。箭在弦上,引而不发。虽然身经百战的八路军指挥官表面不动声色,但是他的的心分明还是感受到一种强大压力的无形挤压,因为这种压力不仅仅来自责任,更来自率师入背后的一连串特急电报。
  电报均来自延安总部。
  〃我军应坚持既定方针,用游击战斗配合友军作战,红军此时是支队的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要避免在战争初期阶段与日军进行大规模作战。〃〃……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在目前是毫无结果可言的。目前情况与过去国内战争根本不同,不能回想过去的味道,还要在目前照样做。〃
  电文传达的警戒意义十分清楚,党中央不赞成第一一五师进行消耗实力的正规战。八路军的任务应当是挺进敌后开辟根据地,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而任何企图与日军正面作战的想法和举动都是错误的和与上述方针背道而驰的。洛川会议并没有完全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当第一一五师作为八路军主力和先遣队率先开赴山西时,身为这支面貌一新的共产党军队的最高军事长官,林彪的内心重新充满打个大胜仗以张扬国威军威的强烈愿望。如果第一一五师在全国人民殷切期望众目睽睽之下却无所作为,他林彪或者说八路军怎样解释自己的神圣使命呢?难过八路军同那些无能的中央军地方军阀一样抵挡不住日本人的正面进攻吗?译电员脚跟一碰,又送来一份中共中央北方局转来的延安急电。
  “……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华北正规战如失败,我们不负责任;但游击战争如失败,我们须负严重的责任……〃
  电报署名中央主席。电报口气之严重,前所未有。
  林彪又开始原地走动。不难想象,此刻的林彪同志无疑被推上军人和政治家的十字路口上徘徊。在林师长被种种利益层层包裹的灵魂深处,军人的职业荣誉与政治家的个人得失正在发生激烈冲突。
  参谋长周昆看过电报,他担忧地望望林彪。 〃师长,如果现在撤退部队还来得及,我是否通知担任首攻任务的部队暂缓进入突击阵地?〃
  林彪没有答话,却转向副师长聂荣臻和政治部主任罗荣桓问道: 〃八路军总部朱总彭总有指示没有?”
  〃电台正在加紧联系。〃罗主任答。
  九月中旬,周恩来与朱德、彭德怀共赴山西二战区行营与阎锡山会谈,素以积极反共同时又积极反蒋著你的〃山西王〃阎老西此次态度极为友好,欢迎八路军入晋作战团结御敌。会谈结果,双方达成〃八路军全力配合友军阻止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以运动作战进行重点防御〃的协议。八路军终于不再是游击队而是正规军,国民党军也不再是敌人而是友军了,第一一五师广大官兵正是在这种扬眉吐气万众一心的大好形势下转进平型关战场的。延安来电却分明不同意这样部署,那么仗打还是不打呢?林彪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此时主要作为民族军人而不是政治家的林彪,他对战争本身的关注程度显然远远超过对政治谋略的兴趣,如果日本人到处战无不胜,把中央军打得落花流水,那么共产党八路军或者具体说林彪站出来打个胜仗不是更有政治意义吗?古往今来,谁不梦想当英雄?谁不梦想纵横天下顶天立地?毛主席不想?〃……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诗词》第一四六页)不想打胜仗的军人不是好军人,那么不想扩大胜仗的统帅也决不是好统帅。凯撒、拿破仑、彼得大带的名字都是同那些历史上最辉煌的著名战役联系在一起的,英雄主义难道有什么不对吗?!军事家与政治家的分歧在这里产生了,并且这个裂痕一直延伸到许多年后的那场〃文化大革命〃,终于酿成当时家喻户晓的党内第若干次路线斗争。
  林彪走了一会儿,然后站住,慢慢蹲在铺了油布的地上。
  这个以自信和体弱多病著称的共产党将军十分清楚自己肩上的千钧重担:此战若胜,天大的错误也是小错;他领导的第一一五师将从此名扬天下并大大提高共产党八路军与国民党政府对话的地位。但是此战若败呢?……他当然明白他将为此承担的严重后果。那么打胜仗究竟有多少把握呢?林彪在脑子里飞快地运筹帷幄。
  我兵力占据绝对优势,这是其一。根据已有情报,来犯日军为坂垣第五师团一部约三千余人,多为后勤辎重部队,而我军则为第一一五师主力一万五千人。在以往国内战争中,红军常常以一个团击溃国民党一个甚至一个半师,而现在我方兵力数倍于敌,占据〃以多打少〃的绝对优势。其二是险要的地形。 西桥沟长达十余华里,山势陡险,八路军居高临下,敌人被夹峙在山沟里,其优势的机械化部队和装备无法展开。
  出其不意的战机,这是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按照林彪的部署,战斗开始,第一一五师将以猛烈火力向毫无防备的沟内之敌发起突然攻击。首先切断敌人退路,扎紧口袋,然后将敌人打乱,剖开包围,干净、利落地结束战斗。等敌人援军赶到,第一一五师已经迅速转移。古今军事家最看重的就是出奇致胜。只要能够准确把握战机,少亦可胜多,弱亦可胜强,小亦可胜大,何况骄横的日本人犯了分散兵力孤军深人的兵家大忌,而八路军则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优势!
  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天赐良机!战机之于军人,有如赌运之于赌徒,民心向背之于政治家,那是他们的生命意义之所系,其诱惑力几乎没法抗拒!但是冥冥之中那只命运之手还是无情地压抑着他的自信心,他需要获得支持。十多分钟后,一份由八路军正、副总指挥朱德、彭德怀联名签发的命令送劲师首长手中,电文寥寥数语:〃第一一五师应……果断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此战关系重大,祈盼胜利。〃林彪重重松了一口气。 他站起身来,挺直腰杆,向其他师领导咧了咧嘴唇。这是不善表达的林师长心情高兴的难得表示。
  八路军两位总指挥在关键时刻站在他一边。
  〃……八路军一举歼敌多少多少!〃不难想象,作为八路军统帅的朱、彭也渴望立刻打个大胜仗,鼓舞民心士气,树立八路军的抗战形象。在全国一片风声鹤唳谈日色变的时候,一条像八路军这样的胜利消息将会产生多么巨大的社会反响和政治作用!而他,共产党常胜将军林彪,为了这个扬名天下的辉煌战机己经等待了多少年!……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人生难得几回搏,如果你处处患得患失顾虑重重,你将永远同成功失之交臂!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和等待中一分一分地过去。当一轮朝阳在东方天际冉冉升起的时候,侦察兵气喘吁吁地回来报告:敌人出现了!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少将旅团长三浦敏事慢慢举起望远镜。三浦将军个子不高,浑身肌肉十分结实,蓄仁丹胡,脸上始终有种日本人特有的容易冲动和好斗的傲慢表情。第五师团为广岛师团,日俄战争时期建成,其官兵均从广岛县招募。当时日本师团多以地域组建,如著名的福冈师团、熊本师团、九州师团、东京师团,等等,日本军方认为这样可以消除家乡观念很重的日本士兵的地区隔阂,从而达到亲密无间增强战斗力的目的。这是公元一九三七年九月下旬的一天,也就是南方的淞沪大决战已经进行了一个半月,阎海文、姚子青们已经战死数十日之后的一个云层稀薄的早上,在中国北方多山的山西省灵丘县境内,日本的三浦旅团正高举燃烧的太阳旗,快速并且不可一世地向前挺进。我们看到,在日本侵略军的前方耸立着一片绵延百里遮断视线的高大山峦,这就是中国著名的恒山和五台山山脉。晋东北山区多岩石而少树木,因此不用望远镜也能看见断断续续的万里长城在荒凉的山石间婉蜒起伏。据报告,前方地名畔西桥沟,距著名的古长城关隘平型关约五公里,沟长上公里、两旁高坡夹峙,(北)京(太)原公路从沟底经过,地势十分险要。如果日本的三浦将军多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的军事知识,他就会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宋朝的汤家将们誓死保家卫国的古战场。〃旅团长满意地放下望远镜,他没有发现别的动静,山沟里只有许多发黑的石头和稀疏的灌木丛。薄雾渐渐散去,一轮红日从天边露出脸来,湛蓝的天空霞光四射,一只兀鹰像剪纸一样贴在天上一动不动,于是他看见他的尖兵小队正在山间公路上行进的闪亮的钢盔。〃……前面地形险要,是否暂停前进,请空军派飞机侦察或向两翼山头派出警戒部队?”参谋长建议。旅团长目光炯炯,沉思数分钟。
  第五师团进人华北战场以来一直作为后备师团,没有遭遇重大抵抗,飞机侦察报告:中国军主力都集中在忻州和太原一线进行防御,浑源、灵丘一线不可能遭遇大规模抵抗。加上三浦将军相当蔑视中国人,他认为武器简陋的支那军队根本不配同皇军作战,所以他对自己旅团的长驱直人和快速推进丝毫没有顾虑。〃我军必须在今晚天黑之前占领繁峙县城,后天接应师团主力会攻战略要地代县。〃旅团长断然否定参谋长的建议,〃……时间紧迫,命令部队成战斗队形快速通过,遭遇敌人阻拦就坚决消灭他们。〃
  于是第二十一旅团三个步兵大队,一个野炮大队护送辎重车队于二十五日凌晨通过灵丘县城抵达平型关下的西桥沟口。为防万一,日军行军队列作了如下变动:步兵成战斗队形梯次进入沟内,辎重车队居中,三浦将军的旅团部和野炮大队尾随行进。早上五时左右,尖兵小队顺利通过西桥沟,未遭遇任何阻击。五时二十分,旅团部和野炮大队也相继进入沟底公路。日本将军骑在一匹栗色东洋马上再次举起望远镜:对四周山头和可能埋伏敌人的可疑地方仔细观察了至少一刻钟。〃开路!……〃旅团长一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