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古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

第16部分

世界古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16部分

小说: 世界古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后汉书·班固传》。 

② 《后汉书·张衡传》。 


… Page 54…

  晚年,他因与权丞公孙弘意见不合,被排挤出京任相胶西王,不久即辞官返 

  回故里,以授徒讲学为业。董仲舒的学生很多,他常采取“下帷讲论,弟子 

  传以久次相 授业”的特殊教学方法。 

       董仲舒的主要著作,一是《春秋繁露》,根据“公羊派”来解释《春秋》 

  的微言大义而把它应用于现实社会政治,又发挥了《易经》的阴阳学说,结 

  合金、木、水、火、土五行思想解释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创立了“天人感应” 

  的学说,提出了“性三品”的观点,形成了一套神学化的儒学新体系,为当 

  时的政治服务。他的另一本书是《董胶西集》,其中收录了著名的“三对策”, 

  该书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政治和教育主张。 

       董仲舒的书后来流散不全,今存的《春秋繁露》有82篇,反映了董仲 

  舒的基本思想。 

       ②董仲舒的政治观点和哲学观点。董仲舒的政治观点和哲学观点的核心 

  是将汉代政权神化。他宣扬《春秋》的“大一统”思想,认为这是“天地之 

  常经,古今之通谊”(《对策三》),提倡“君权神授”的学说:受命之君, 

  意之所予也。他强调“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也是《春秋》的大义。这 

  样就为君权神授找到了合法的依据。显然,神化君权的目的,是为了统治阶 

  级更好地统治人民,巩固统一的政权。 

       董仲舒为了强化他的政治主张,创立了“天人感应”的学说,使得先秦 

  儒家的原始思想蒙上了神化的面纱。他把“仁”和“三纲”都归诸天道,是 

  不能改变的永恒道德,“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将社会秩 

  序神圣化、绝对化。他认为,天的意志是通过阴阳五行的变化来实现的,而 

  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又和阴阳五行密不可分,宣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 

  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阳 

  性尊,阴性卑;阳在先,阴在后;阳是主,阴是附”。他又对阴阳五行解释 

  道:“木受水而火受木,土受火,金受土,水受金也。……故五行者,乃孝 

                   ① 

  子忠君之行也” 。这种将伦理纲常与阴阳五行拼合的观点,使得儒家的等 

  级制度和人伦关系笼罩上一层“天意”的神光,为中国以后两千多年的“礼 

  教”即政权、父权、夫权等奠定了神学化的理论基础。 

       为了体现天意,董仲舒主张“奉天法古”,即效法“先王之遗道”来“奉 

  行天意”。他虽发挥《春秋》中的“三世”之说,“有道可以伐无道”,可 

  以“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但是对于先王的大纲、人伦、道理、政治、 

  教化、习俗、文义等则是不能更改的。所以他说:“故王者有改制之名,无 

  易道之实”,这与其“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是相吻合的。董仲舒的这 

  种目的论的天道观,其目的在于使人们服从天意,符合“天道”。否则会违 

  反天意,遭上天的惩罚。这是一种维护统治政权的思想理论,一直统治中国 

  达两千年之久。 



① 《繁露·五行议》。 


… Page 55…

     ③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董仲舒的政治主张中是以儒学为主,以刑法为 

辅的,所以他非常注重教育,把教育作为实现他政治理想的工具,要“任德 

教而不任刑”。董仲舒在他三篇对策中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内容是 

兴太学、重选举和独尊儒术,都被汉武帝采纳,并付诸实施。 

     董仲舒鉴于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认为“专以刑法欲以制治”,统治 

是不能长久的,必须实行“教化”,要尽力“行道”,达到“德日趋而大有 

功”的结果,才能巩固统治。他说:“圣人之道不能独威势成政,必有教化。” 

他认为,古代圣王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都是礼乐教化的结果。所以王者的 

职责在于“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要“以教化为大务”,把“教 

化”当作“为政之本”。他又在《举贤良对策一》中论道:“夫万民之从利 

也,如水之趋下,不以教化提防之,不能止也。”可见,董仲舒的教化思想 

是维护统治者的长治久安来考虑兴办教育的。 

     董仲舒认为治理人事不仅要“求贤”,更重要的则是“养士”,“夫不 

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因此主张设立学校,培养贤士。 

而养士之法又以太学最为重要,“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 

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他建议汉武帝“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 

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兴办了 

太学。 

     董仲舒又认为当时的吏治有种种弊端,尤其是对纳资授官和积日累久的 

升官办法不满,认为这种选官办法根本不能选举贤才。于是他建议“使诸列 

侯、郡守、二千石,各释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然后通 

过试用,以便“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心 

求贤,不致埋没天下贤士。 

     董仲舒认为,兴太学和重选举这两项措施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如 

果思想不统一,那么仍然会妨碍政治的统一。他指出,“今师异道,人异论, 

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因此 

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是他的 

 “独尊儒术”的政策。只有这样才可以“邪辟之道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 

度可明,民知所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取代 

了汉初的道家思想,成了以后各王朝的统治思想。 

     董仲舒的兴太学、重选举以及独尊儒术的三大文教政策,均为汉武帝所 

采纳并实施,不仅影响了两汉的教育,而且对以后中国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④论人性、教育对象及作用。关于人性论,早有孟子的“性善论”和荀 

子的“性恶论”,但他们都没有进一步阐发。董仲舒则糅合了孟子、荀子的 

观点,将人性论神学化,他认为,人受命于天,那么人性则从天而来。因为 

 “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所以“身亦两有贪仁之性”。他又把 

人的性情比作天的阴阳。他说:“身之有性情也,若天地有阴阳也。”性即 


… Page 56…

阳,即善,情即阴,即恶。阴附于阳,情附于性,所以“情亦性也”。既然 

情也是性,那么性中有善也有恶。这就是董仲舒提出的性善恶论。 

     董仲舒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他认为,如果“民性已善者,是失天意 

而去王任也。万民之性苟已善,则王者受命尚何任也”。意思就是,如果民 

情已经善了,那么君王还要接受天命干什么呢?他认为性只是质材,人有善 

质,但他本身并不能说是善,必须“待教而为善”。性具有善的这种质材, 

在受到教育之后,这种性善的可能性才能变成现实。在 《繁露·深察名号》 

中说:“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 

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 

之性为任者也。……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与性。” 

他的观点强调教化的作用,显然比孟轲的观点要进步。 

     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的思想。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 

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他认为“圣人之性”有仁无贪, 

是善的。“中民之性”是“两具仁贪”,善恶俱有,而“斗筲之性”则有贪 

无仁,这类人的性完全是恶的。所以圣人是不需要教化的,他的性是善的, 

社会的“善”的标准和内容也是他们代天制定的,他们的任务是完成天交给 

他的“受命教民”的任务。董仲舒用“天人感应”的理论来阐述人性,其目 

的是要其他人把王者当成圣人,俯首听令于王者。董仲舒的人性理论,强调 

了教化的必要性。正因为“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中有恶的人性,如果 

不用教化去提防,就会导致“恶”的泛滥。而教化则是“防水之溃堤”的工 

具。另外,他认为民性犹如陶土,而教育犹如制陶的陶模,指出教育的重要 

性。 

     ⑤论知识和教学。董仲舒从他的“天人感应”学说出发,认为天有阴阳, 

人也有阴阳,天与人间是可以相互呼应的,人心与天心是相通的。因此,人 

心有什么想法,对天要什么要求,天就会作出相应的回答。他认为“天命” 

是人认识能力的源泉。真正的知识,并不是“众物”的知识,而是事物的“本 

心”。而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即事物的本少,就必须通过“内视反听”的内 

省方法,才能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他认为“名”就是“真”,因为“名”是 

来源于“天”的,因此“名”就是要学习的对象。 

     既然“名”取之于天,那么“名”的具体内容又由谁来制定呢?他认为 

 “名”是由圣人体会天意而制定的,体现在诗、书、礼、乐之中。人要学到 

 “名”就必须学习诗、书、礼、乐。而对于鸟兽之类的自然知识,是不必去 

学的。他说:“能说鸟兽之类者,非圣人所欲说也。圣人所欲说,在于说仁 

义而理之……不然,传于众辞,观于众物,说不急之言,而惑后进者,君子 

所甚恶也,奚以为哉?…… 

     故曰:于乎,为人师者可无慎耶。”可见董仲舒所要求学习的是圣人所 

说的那些东西。在学习和教学方法上董仲舒也提出了许多值得肯定的东西。 


… Page 57…

  在教学上,他特别提醒做教师的,“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齐时 

  早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 

  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圣化,吾取之”。也就是说,作教师的要以身作则, 

  要注意受教育者的才性,慢慢引导,才能达到“圣化”的境界。这颇符合教 

  学规律,是孔子因材施教,循循诱导的教学原则的具体发展。 

       董仲舒还要求认真学习儒家的六经,因为“《诗》、《书》序其志,《礼》、 

   《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但他又认为六经各有所长,“《诗》 

  长于质,《礼》长于文,《乐》长于风,《书》长于事,《易》长于数,《春 

  秋》长于治人”,所以学者应“兼其所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