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中国古都北京 >

第12部分

中国古都北京-第12部分

小说: 中国古都北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经而死。韩氏临死,顾谓金黑(丽妃韩氏乳母)曰:‘娘吾去!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

  这是一幅惨绝人寰的生人殉葬的黑暗图画。明初的宫人殉葬,前五朝除建文帝不得其死外,其余上述四朝,皆有宫人殉葬。至第六朝明英宗,始遗诏废除宫人殉葬之制。清朝后妃与明朝不同,后文另有叙述。

  永寿宫是西六宫中东面最南的一座宫殿。在这座宫殿里,上演过一出皇妃争宠的宫廷历史剧。

  明成化帝朱见深,有一个宠妃万氏。万氏4岁被选入宫中,做孙太后(朱见深的祖母)的宫女。长大后,侍奉太子朱见深于东宫,日夜厮磨,感深情密。朱见深16岁即皇位,这就是成化帝。时万氏已经35岁,但她长得丰满艳丽,为人机警,善于迎合帝意,早已博得成化帝的宠爱。皇后吴氏曾抓住万氏早先与见深有越礼的过错,打棍子处罚了她。但是,成化帝竟把吴后废掉,另立王氏为后。万氏愈益专宠,六宫鲜得进御。成化帝每次游幸,万氏均戎服前驱。成化帝登极的第二年,万氏生下皇第一子,帝大喜,遂封万氏为贵妃。但皇子未满周岁死去,万氏从此以后不再有孕。万贵妃宠冠后宫,日益骄横,为了使自己不失宠,发现哪个妃嫔御幸怀孕,就令人以治病为名,对其打胎,饮药堕胎者甚多,纪氏就是万贵妃企图用药坠其胎的一个。

  纪氏本是广西贺县少数民族土官之女,成化中出兵西南,被俘入宫。纪氏有容色,通文字,做看管内库的女史。纪氏偶被成化帝看中,宠幸后,有身孕。万贵妃知道纪氏怀孕后,命宫女把胎儿钩下来。宫女假报是痞块,没有打胎。于是,纪氏被贬到安乐堂去养病。后来生下一个男孩,纪氏让守门太监张敏将孩儿溺死。敏说:“帝未有子,怎能弃之?”便用粉饵蜂蜜偷着哺育,时吴后废居西宫,密知其事,往来哺养。一天,成化帝召太监张敏梳发,照镜叹道:“老将至而无子!”张敏伏地奏道:“死罪,万岁已有子了!”帝惊愕,问所以。张敏奏道:“皇子偷着抚养在西宫,今已六岁,匿不敢报。”成化帝派人将皇子抬至阶下,皇子长发披地,投入帝怀。成化帝立皇子朱樘为太子,颁诏天下,封纪氏为妃,并移居永寿宫。万贵妃知道这事后,日夜哭泣,骂道:“这群小子骗了我!”但万贵妃并不死心。不久,纪妃暴死,史载是万贵妃谋害的。万贵妃喂太子吃饭,抚养太子。周太后嘱咐道:“孙儿去,不要吃!”万贵妃向太子赐食,太子说:“已吃饱!”进羹,又说:“疑有毒!”万贵妃计不得逞,因恚成疾,后来病死。




紫 禁 宫 殿(7)




  在西六宫的西面,有一区三组宫殿—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是皇太后、皇太妃居住的地方。按照规定,皇后在当朝皇帝死后,就成为太后,从所居的东西六宫迁到这里。先朝的妃、嫔,称太妃、太嫔,随皇太后同居,同嗣皇帝都要年过50,才能开始相见。每年只有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圣寿(太后生日)等节日,皇帝照例到太后宫中行礼时,母子才得相见,此外则很少有机会见面。慈宁宫建于明代,明万历帝死后,曾贵幸一时的郑贵妃(前文已述)就居住在这里。她们都是老皇帝的遗孀,平日里黑夜接着白天,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幽居深宫,欢笑无颜,所以这一片宫殿被称为寡妇世界。

  寡妇宫院佛堂多。寿安宫北的英华殿,在明代就是皇太后的佛堂,清代仍把它作为皇太后礼佛的殿堂。在慈宁宫内,清代又把北边的二层大殿改为大佛堂,里面设有金漆雕花大佛龛,供奉着高大精美的三世佛。在寿康宫和寿安宫里都安设佛堂,就连清幽典雅、宁静肃穆的慈宁宫花园,也把亭馆楼阁改成佛堂,使它显出一种脱离尘世的境界。园中的主体建筑咸若馆,馆东边宝相楼,西边吉云楼,后边慈荫楼,以及园中的临溪亭等,都被用来供佛。这里常年焚香诵经,几乎是佛的世界。佛堂里香烟缭绕,经声朗朗,佛堂外草木疏寂,铎声咚咚—太后和太妃们在百无聊赖的守寡期间,只有从那虚幻的佛界中,寻求精神安慰,祈求来世幸福,捱过她们的风烛残年。

  奉先殿和东六宫在后三宫的左翼。奉先殿在东六宫的前面,与养心殿相对称。奉先殿为一独立院落,前殿后殿,各为七间,清初建立,为清帝奉祀祖先的殿堂,每月朔(初一)、望(十五),岁时节礼,出征凯旋,册封大典,都遣官至奉先殿告祭。

  东六宫在奉先殿的后面,也是妃嫔居住之所。东六宫是:东面南为延禧宫,中为永和宫,北为景阳宫;西面,南为景仁宫,中为承乾宫,北为钟粹宫。东六宫的名称和西六宫一样,屡有改动,略不详述。清制规定: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但实际上往往不按照规定办。康熙帝有名号的后、妃、嫔共有31名,另有贵人8名,常在、答应尚未包括在内。到了晚清,同治帝只有后妃4名,光绪帝也只有1后2贵妃。至于宣统帝3岁登极,6岁被推翻,他的1后1妃,不过是退位后聊以自娱的虚应故事罢了。

  钟粹宫是东六宫西面的一座宫殿。明代钟粹宫是皇太子的居所。它的前殿叫兴龙殿,后殿叫圣哲殿,其后小院称龙德斋。封建帝王自称真龙天子,太子是潜龙,所以如此来给太子居所命名。

  佛日楼和梵华楼在景福宫之北,紧依宫墙。两楼各自成院,相互毗邻,第二层有檐廊相通,中间有一座共同的楼梯,楼梯东为梵华楼,西为佛日楼。佛日楼是一幢二层小楼,有三进小院,由一条南北贯穿的轴线控制,整个建筑,颇有特色。梵华楼也是一幢二层小楼,面阔七间,前出廊,楼顶敷黄琉璃瓦。梵华楼和佛日楼并不是以其别具一格的建筑而闻名,恰恰相反,朴素的建筑和偏隅的位置,使它免遭庚子(1900年)的劫难,以所珍藏众多的佛塔和佛像而著称于世。以梵华楼来说,二层楼的内壁,全部布满佛龛,一间连着一间,一层接着一层,每个佛龛之内,都有一尊佛像,千姿百态,面容安详。同时还有喇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塑像,神态庄重,形象逼真。整个楼上,供奉着喇嘛教主要各佛的塑像,配以10900尊小佛像,金光四射,满壁生辉。楼下陈设着六座高大的珐琅佛塔,制作精细,工艺复杂,是艺术瑰宝。

  明朝北京宫殿,是个什么样子?多年以来,未见图解。明朝《北京城宫殿之图》,以古代缩绘方法,绘制北京的宫殿、城墙、庙宇、衙署、坊巷等,是现存最早的北京城地图。图约绘制于嘉靖年间,刻印于万历年间。全图纵99。5厘米,横49。5厘米。现藏日本宫城县东北大学图书馆。在图名下、舆图上有文字30行,每行9字。如“鸡声三唱晓星高,万岁山呼贺圣朝。御驾将军擎月斧,锦衣校卫捧金刀。丹墀拥立文官贵,玉阶列排武士豪。静鞭三下珠帘辈,大明皇帝正当朝”云云。然后叙述明朝自洪武、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至万历十二朝的历史。判定此图绘制于嘉靖年间的主要根据是,图中绘制了紫禁城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殿自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月十日兴工,至四十一年(1562年)九月初三日告成,三大殿的殿名做了更改:“更名奉天殿曰皇极,华盖殿曰中极,谨身殿曰建极。”是知该图绘于嘉靖四十一年九月之前。判定此图刻印于万历年间的主要根据是,图中题诗有“万历当今福寿正,四海无虞天下静。”文中“万历当今”明确标出时间。图中标明:自“端门至午门,直八十丈长,横六十四丈。”这是重要的历史数据。图中标明坊巷,在正阳门两侧,其东为“东江米巷”,其西为“西江米巷”。图中的西安门外“南城殿”旁,特别标明“景太(泰)在此养病。”说明“夺门之变”后,被废的景泰帝居住在西安门外的南城殿。




紫 禁 宫 殿(8)




  永乐帝登极后,做出两项既气度宏伟,又勇敢坚定,既意义重大又影响深远的决策:对内,决定迁都北京城;对外,派出郑和下西洋。其前一件,上文已经叙述;其后一件,下文略作介绍。

  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永乐帝、宣德帝派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比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好望角早82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87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4年。郑和等一行,从今江苏太仓浏家港起航,在“洪浪接天,巨浪如山”的浩瀚海洋上,云帆高扬,昼夜兼航,经东南亚、印度洋,航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他们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使者。郑和船队所经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仍保留和收藏着郑和下西洋的遗迹和文物。郑和以德为邻,后往薄来,下西洋时所带的物品有瓷器、丝绸等,沿途许多地方都发现了明代瓷器的遗存,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和巩珍的《西洋番国志》,都记载船队将丝绸带到那里,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当地以不同的方式,纪念郑和这位中华文化使者。从越南的占城到柬埔寨的真腊,从泰国的大城府到马来西亚的马六甲,从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垅到印度的古里,从斯里兰卡的锡兰到非洲东岸的肯尼亚、坦桑尼亚,特别是在泰国曼谷、马来西亚马六甲、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垅,都建有纪念郑和的庙。郑和所乘的一号宝船,长125。65米,宽50。94米,深12米,有9桅12帆,装载1000余人,排水量14800吨,而哥伦布航行的那艘海船的排水量为250吨。从宝船复原模型,可窥其见一斑。宝船的锚残高2。68米,残重758。3公斤,舵干长11。07米,这充分显示了明初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实力。

  明朝北京不仅皇廷宫殿雄伟壮丽,而且皇家御苑幽美秀丽。




皇 家 御 苑(1)




  紫禁城内的御园,今人能够看到的是,以坤宁宫后的御花园为主体,宁寿宫花园和慈宁宫花园为两翼,以及清建福宫花园为后苑,组成宫城中的内廷园林。园中的亭台轩馆,是为帝后妃嫔休憩游赏而建,众多的殿堂楼阁,是供其敬神、礼佛、藏书、颐养而设,从而成为独具一格的皇家御苑。

  御花园 在坤宁宫之后,明代称作宫后苑,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以后不断增修,但仍保持初创时的格局。园中不少殿宇和树石,都是15世纪明代遗物。全园南北深90米,东西宽约140米,占地12000多平方米。园内的主体建筑为钦安殿,坐落在紫禁城中轴线的北端。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黄琉璃瓦顶,屋顶中央设一鎏金宝顶。殿基为汉白玉石的须弥座,前出月台,四周环以望柱栏板,建筑造型别致,石雕尤为精细。殿有垣墙,形成园中独立院落。钦安殿后西北为延晖阁,东北为御景亭,亭阁峙立,相互对称。延晖阁背倚宫墙而建,站在红墙高阁之上,在雪后晴朗的日子,能饱览西山积雪的景色。正所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