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红卫兵曰记 作者:郭济生(反思文革) >

第16部分

红卫兵曰记 作者:郭济生(反思文革)-第16部分

小说: 红卫兵曰记 作者:郭济生(反思文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揭发这位工人在解放前给国民党军队做过一段时间饭,是帮助反动派打我们的解放军,而
且从来没有向组织上交待过,属于隐瞒反动历史,已经被揪出来批斗了。长新不仅是不能进京
的问题,以后还要列入黑五类狗崽子一类了,不知道他能不能承受这个打击。
  晚上,火车站灯火通明,各单位都组织人敲锣打鼓为我们送行。有的老大娘还直往我们挎
包里塞熟鸡蛋,让我们身受感动。
  一直到上火车,我都没有看见两位好朋友韦连和长新。下午,我都去找过他们,但都没在
家,我猜想是有意躲了起来。长新家院子里、大门外贴满了大字报,他父亲在家中也挂着黑牌
子不敢摘,见了我低着头立在一旁,如同罪犯一个样,我眼里的泪水差一点掉了下来,一句话
没说,转身跑了出来。
  火车长鸣一声开动了。我这是第一次乘火车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心里不免有些异样
的感觉。我把头从车窗里伸出去,想看看家乡的道路房屋,没想到在站外铁路一侧明亮的灯光
下,韦连和长新呆呆的站在那里,我高兴的大喊一声,他们望着我招了招手,长新立即用袖子
捂住了脸,不用说他哭了。

串连(3)——到达北京
  我们乘坐的火车到达北京时,已经是下午了。下了车,站台上到处是拥挤的人流,天有点
阴,弄不清东西南北。墙上挂着红底白色大字横幅:“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战友
们”、“北京的红卫兵向全国红卫兵战友们问好”。不知安在什么地方的高音喇叭,一遍一遍
的播放者“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站台里也到处贴满了大字报,落款都是北
京各单位的造反组织和红卫兵。看到这一切,我确信是来到日思夜想的伟大祖国首都了,来到
了毛主席住的地方了。
  领队招呼我们先不要出站,等别的单位人走的差不多时,让我们以连队为单位清点人数,
由各对负责人向团对负责人汇报。然后排着队,举着我们的红旗,缓慢的出站了。
  没想到站外的人比站里更多,广场上到处是站着、坐着、躺着的人群,无论向那里看,都
是摇动不清的人头,都是乱糟糟的声音,同宣传广播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压抑的气
氛。我回头一看,四座高高的钟楼映入眼帘,同我在学校里看到电影上的照片一模一样,一个
实实在在的北京城印在了我旅游记忆几乎是空白的脑子里。
  我们队伍停在了车站广场一角,告知不准随便行动,等候安排。大概有人已经去联系了。
远处有个高大的牌子上面醒目的写着:“外地进京红卫兵接待站”,那里排了几条长长的队
伍。我摸摸挎包,带的馒头和咸菜已经吃光了,只有《毛主席语录》和钢笔在里面,肚子一阵
紧一阵的叫起来。有个卖北京市地图的人走过,我花了一角钱买了一份,和同学们围在一起研
究起方位来。
  车站钟楼上的钟响过好几次了,天渐渐黑下来。
  好容易传下通知:“整队出发”。前面的人走动了,我们跟上去,从人流中穿过,向外走
去。不多时,来到一条非常宽的马路上,汽车多得数不清。不知为什么路中间刨出了一些土,
堆的高高的。有的同学介绍说,这就是有名的长安街,天安门就在这条街上。
  我们又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一个机关样单位。稍微等了一会儿,有人领我们分配房屋。
我们几十人来到一个大房子里,里面有用木板和长凳搭的床。墙上贴着欢迎的标语。大家由负
责生活的同志一一安排下,去走廊上洗刷间洗了手脚,我就躺在床上不想动了。
  不一会儿,有招呼吃饭。我们来到院子里,排队领了碗筷,打上一勺菜和两个馒头,几口
就下去了。又喝了两大碗稀饭,肚子才有些缓过劲来。
  吃过饭,我赶紧招呼我的宣传组员们,每人取了些宣传品,分头去各房间分发,并要求他
们组织学习。不久,从各房间里传出了齐唱毛主席语录歌的声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
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
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也有的房间唱起了“革命造反歌”。我找到了老吴,问他还有
什么工作,他对我的宣传工作比较满意,鼓励了几句。
  我们这些学生、老师,谁也没来过北京,走了一下午,也弄不清是什么地方、什么街道。
不过大家都十分兴奋,对未来的活动,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幻想,当然最关心的,是能不能接
受毛主席的接见。哪怕远远的只看上一眼,这辈子也就知足了。
  领队挨房来查看时,下令一律关灯睡觉,明天要早起跑步。毕竟坐车有点累了,一关上
灯,鼾声就响起来,我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串连(4)——在“新北大”
  一睁开眼,天已经大亮了,外面哨子在响。我看看大家都在大睡,就下地一个一个摇醒,
让他们赶快洗脸后下去集合。
  不久,又传来通知,早上不操练了,因为周围没有空地方了,马路上人又很多。接待单位
建议我们取消了。
  吃过简单早饭,接待单位开来几辆大客车,将我们拉着顺马路开去。天气不错,太阳照在
地上亮亮的。北京秋天的早晨已经有些凉意了。
  我们大家都伸长了脖子,拼命向车窗外看。看到有些红墙闪过,大家一阵议论。司机告诉
我们,那就是天安门。我们都叫了起来,又一起扭过头去往后看,只见一个城门楼样的建筑在
阳光下闪闪发光。虽然是高大一些,不过也就跟我们家乡的那些庙宇差不多。因为家乡的玉皇
阁、天后宫、文昌阁等都是二层大楼,也是琉璃瓦顶金碧辉煌的。
  我从小学就在书本上读过“雄伟的天安门”,常常想象着天安门非常非常高大壮丽,象山
一样巍峨,高耸如云端,需要仰视才能看清楚。每当东方发亮,天安门上就会响起音乐,毛主
席站在上面指挥着千军万马。
  眼前这现实中的天安门实在太不伟大了,我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车子拐了几个弯出了城,路两边是同我们家乡没有什么两样的庄稼地。我们又唱起歌来,
一个红卫兵女战友站起来打着拍子,不想汽车一刹车,她差点摔到,气得坐到了座位上去。汽
车缓缓停下了,我从车窗里伸出头去,几个让我心动的大字就在眼前“新北大”。这是前几天
报上用套红大大的登在首要位置上的毛主席的手书。北京大学是我们几个月来万分向往的地
方,不亚于想象中抗日战争中的延安。这里出了让毛主席支持的全国第一张大字报,这里的红
卫兵带头赶走了工作组。听说中央首长经常到这里来看大字报,有时还在群众大会上讲话。这
是多么让人激动的地方啊!

串连(5)——参观中国军事博物馆
  参观活动安排的十分紧张。今天上午参观了中国军事博物馆。
  来来回回走了几次,对长安街有些熟悉了。其实,我们住的地方往外一拐就是东长安街,
走不远是一座古代的观象台,上面安放着黑乎乎地观象仪等,跟《十万个为什么》书上的插图
一模一样。
  说起街道上的房子,除为数不多的高楼大厦外,绝大多数建筑并不比我们住的城市强多
少,有的胡同破破烂烂,还不如我们家住的地方好。但这毕竟是首都,是我们每天高喊“毛主
席完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真正所在地,其所具有的代表和象征意义,是什么地方
也无法比拟的。
  军事博物馆从马路上看去并不是很宏伟,可是当穿过前面的广场进到里面时,却仿佛置身
于一座宏大无比的迷宫,光是宽大的前厅,就让我们仰着脖子看个不够,里面简直就是个广
场,成千上万的红卫兵们却仿佛置身于一座宏大无比的迷宫,光是宽大的前厅,就让我们仰着
脖子看个不够,里面简直就是个广场,成千上万的红卫兵们出出进进一片纷纷扬扬,我想起有
首歌中的词句:“革命洪流势不可挡。”但不理解的是,我们这些洪流光是写大字报、喊口
号、打人斗人,共产主义就会实现吗?列宁有句名言: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但目
前即使是伟大祖国首都的农田里也很少见到拖拉机,我们住的临时招待所里晚上经常停电。这
一切使我们感到与电气化的距离。苏联听说是电气化了,毛主席又骂他们是修正主义,是“卫
星上天,红旗落地。”我们参加的文化大革命目的之一,就是避免走他们的道路。现实是,我
们正在做的完全是浪费和破坏,工厂停产、铁路交通秩序打乱,生活物资什么也不足,需要票
证领取一点点,常常有票证排队也买不到东西。共产主义的蓝图变得十分渺茫。
  各个展览大厅都空阔无比,墙上是图片,玻璃橱中陈列着各种各样实物,包括烈士的遗
物、手迹,各种战争时期的文书、武器,还有些著名人物的衣物、著作等。过去在课本上读过
的事情,在这里得到了验证。如朱德的扁担,贺龙的手枪,方志敏的用品等。
  使我感到意外的是,展览图片中竟然有我们城市在解放战争中的许多画面。不过照片一片
狼藉,很难在现在的城市中与它们对上号,图片下的说明文字十分详细地介绍这是什么时间,
在我们家乡的什么地方的什么战斗,使我们倍感亲切。
  在抗美援朝馆,我们仔细地看了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过的武器,缴获的美国士兵
的望远镜、手枪等。让人肃然起敬的是罗盛教、黄继光等烈士的遗物。他们的事迹在小学课本
上我就读过了,也是多年来我所接受的革命教育中宣传最多的英雄人物之一。
  院子里展览着各种大型兵器、飞机、大炮等。从山炮、迫击炮到火箭炮、高射炮、导弹,
品种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在飞机展品中,许多在战斗中立过战功的飞机,也在这里亮相,
还有缴获的敌机。甚至还看到了击落下来的美国无人侦察机U—2型飞机。那飞机实在小,里面
按着自动照相机,翅膀打烂了,护皮在风中抖动着,同纸做的一样。
  下午参观天安门广场,幸亏接待站有专车。街上的公共汽车都塞的满满的,有的人身子在
车里腿或胳膊夹在车门外是常有的事。我们每人也发了一张免费乘车证,一次也没用过。即使
挤上似乎要撑烂的交通车,也根本无法伸手掏证,何况有些车已经看不到售票员了。一车一
车,尽是戴袖章的学生,有票也不能卖了。
  站在空阔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显得更矮小了。我们走近前去,跨过金水桥,从高高
的门洞走过去,到了紫禁城里面。故宫的大门禁闭着不开放,旁边的售票处写着“门票0。1
元”。我只好到附近小卖部买了一个《红卫兵日记》本,有的同学买风景画片。
  我们本来想在天安门前留个影,可是排队的人太多,一问票价要五角钱,觉得有点贵,排
了半天队,不断有人加塞,当看到有人拍完离开,却不见队伍前进。又听人说,有的照相的人
收了钱根本不给寄照片。我拍照的念头就打消了。
  花了一角钱,买票进历史博物馆参观了中国革命历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