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特工秘闻 >

第75部分

特工秘闻-第75部分

小说: 特工秘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息营的内部情况复杂,它的组织规模也相当庞大。尤其是在周养浩主持以
后,一再扩张,编制超过原来规定的几倍。周养浩接任不久,就提出“监狱学校化”、
“监狱生产化”两个口号,于“加强思想教育感化工作”的同时,也加强生产业务。
除了扩大教务所的组织外,又添设专门机构,来经营生产业务。在建立了一些工厂
以后,进一步更兼营商业和运输。而周养浩也投机发财,息营主任成为军统内部人
所共羡的肥缺了。
    周养浩很清楚,为了发财,就必须剥削囚犯的劳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思
想教育”工作,也需要一批知识分子。因此,他一面将全监的犯人组织起来,参加
生产劳动,一面又调动全监的知识分子来加入工作。当时组织概况如次:息营的最
高负责人是主任。在这个小王国里,主任就是一切。主任之下,有秘书室,是执行
工作的指挥所。某些特别性的工作,还是由主任直接领导的。此外,在主任直接指
导之下的,还有几个具体单位:第一组管总务和医务所。第二组管全营警卫、行动
和监房。第三组管给养。第四组专营生产业务,范围相当大,所有息营的工厂、商
业、运输业的经营,均由该组管理,工作人员也特别多。以工厂而论,有印刷所,
规模并不下于一个报馆。还有缝纫部、雕刻部、木工部、泥工部、草鞋部、洗衣部
等若干单位。同时还直辖汽车运输队和消费合作社。此外,还有特务队也直接对主
任负责,同时受第二组节制。
    与上述工作平行,而为息营重点工作一环的,则为思想感化与考核工作。这部
分工作基本上由教务所负责,第二组和秘书室也配合协助。教务所的组织,除所长
外,下设三股,即:教导股、编辑股、图书股。在编辑股领导下,有复活月刊社。
教务所原为教诲室,以后才扩大组织,工作人员也由几人增至十余人。
    关于息营的人事,首先从主任周养浩谈起,他是戴笠的小同乡,在上海一个野
鸡大学混混之后,即走上特务之路。凭借裙带关系,在军统局从法官干到司法科长。
为人阴险毒辣,是一名杀人出色的刽子手。在他的刀笔下,不知决定了多少人的死
刑,所以颇得主子的赏识,特派来担任此职。
    第二把交奇。秘书室主任邓文仪秘书李祖卫,都是清一色江山人,李且系军统
局秘书下调协助工作的。邓则是一个少壮派的特务干部,其职权仅次于周养浩。
    第一组组长卢某,也是江山人。组员有张明宪等多人,都是浙江籍,同为军统
特务班出身。医务所只有两个医生、两个看护。其中医师郭某,广东人,美国博士,
是一囚犯被提用者。
    第二组组长陈某,是浙江诸暨县人,军统特务训练班出身,只20多岁。配备的
行动人员很多,都是一些如狼似虎的打手,且有青洪帮人物。这一群杀人不眨眼的
小魔,都是穷凶极恶、无恶不作的人。在平时逮捕人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在审讯时
用毒刑是他们的专业;杀人时则是刽子手。在押的军统有名的杀人特务朱山猿(解
放后潜伏在上海被捕)也是该组组员之一。
    第三组组长徐某,江山人,因办事不力,贪污有据被拘办,提用在押的东北军
副军长黄显声担任,据说他是为与日正操同志的关系被捕的。吕在参加八路军之前,
是黄的团长。黄为人忠直能干。黄与我同住忠斋很久,颇为接近,无话不谈(解放
前夕为反动派屠杀)。至该组组员在犯人中提用者,计有宋绔云(杨虎城秘书)、
杨醒民(杨的警卫员)和张学良的副官张某,这几位后来也为反动派所屠杀。
    第四组为添设单位,组长人选也是提用在押犯人、军统干部、广东海军舰长郑
某。组员之多,仅次于第二组,除周养浩江山系的乡亲多人外,多在囚犯中提用。
如丁氏兄弟、王某等。丁某原在南京开汽车行,因会开车,所以调作司机。王某则
因干过报馆经理,调任印刷所职务。
    特务大队长,原系浙江詹某,后因事禁闭,改派吴某代理。
    至于教务所,自成立之日起,即由在押囚犯文光甫担任所长。文系四川人,法
国留学生,系邓演达的秘书,与邓同时被捕,为人沉默寡言。反动派认为他修养有
素,所以调充此职。教务所的工作人员,一般说来,都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多数
是在大学毕业或留学的;能通几种外国语文的,颇有其人。绰号“西班牙”的杨某,
通英、德、法、西以及希腊文。孙履平通英文,当美国人来参观时,即由其担任翻
译。周科征通英文,文光甫通法文,我通日文。所以外语班教员,颇不乏人。在教
务所长之下,设有3 个股。(一)教导股,股长系刘丕光,哈尔滨人,北师大毕业,
因从事救亡工作被捕。股员车耀先,是四川军人,中共党员(解放前被屠杀)。蔡
某,湖南人,原系党员。严守三,桂系分子。孙履平是CC系分子,同时与军统有关
系,在抗战时担任外交部驻沪工作,自由后当选伪立委。此外尚有军统干部李楷、
黄民魂、王某(鄂人,吴佩孚的秘书)等3 人。(二)编辑股,股长是我,曾参加
民主反蒋运动。我曾在息营作过一次关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学术演讲。股员有李
楷、周科征等。我受处分后,即由周负责。(三)图书股,由车耀先及王某主管。
以上这些人,完全是在监的囚犯被提出参加工作的。至于间接为教务所服务的知识
分子,为数更多,但主要系为几个刊物写稿。如后为反动派屠杀之罗世文同志和在
白公馆逃出之韩子栋同志等,都是复活月刊和读书指导的经常撰稿人,名义是特约
撰稿,一般都有稿费。至被提出直接参加工作的,则给以不同程度的津贴。
            从所谓思想教育到生产活动
    反动派从他们的特务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关和杀是不足吓倒中国人民的。他们
认为必须加强思想感化工作,要求一般人在一个党、一个主义和一个领袖的前提下
统一思想与行动,死心塌地地永远跟着反动派走。这是一方面。再则戴笠想广收人
才,为将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由于这样,所以戴笠才将息营的思想教育工作,提
高到第一位,同时并主动地去争取高级知识分子。教务所的扩大与充实,在他们的
主观愿望上,是完全为实现这种目的与要求而进行的。从教务所的工作内容概括起
来谈,可以归纳为两个重点:第一是思想感化工作;第二是思想考核工作。而其归
结点则为加强思想统制,使人们思想一元化。
    在具体办法上,关于思想感化工作方面,具体的措施是加强反动思想的灌输。
环绕着这个重心,有几个实施项目,主要为读书指导、笔记解答、学术演讲、集体
训话、个别谈话、文艺宣传等。一方面要强调反共,一方面则须研究封建主义、资
本主义的唯心哲学,为中国法西斯独裁找理论根据,以巩固其反动统治的基础。不
管他们采用什么方式方法,都不能离开这个宗旨。因此,总理遗教、总裁言论,就
成了息营必读的圣经,而最后则以《中国之命运》作为神圣的教材。即汉奸周佛海
的《三民主义理论的体系》、陶希圣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以及戴季陶的反共著作
等,也成为必读之书。同时又配合一些《四朝学典》、《曾文正公全集》之类,作
为参考的资料。周养浩是戴笠的代理人,每周必举行纪念周一次。除了讲解党员守
则或大事攻击共产党发挥其反共的理论外,就是宣传蒋委员长的伟大和老板戴笠的
英明。读书指导所指导的,复活杂志所宣传的,笔记解答所教导的,文艺活动所标
榜的,也不能脱离这个范围。试一检查多年来在复活月刊上,在读书指导上,在养
正周报上所发表报道的东西,可以说是一贯地灌输反动思想。而人们天天在笔记上、
日记上所写的,也是千篇一律的应景违心之语。在那种万恶环境之下,人们为了生
存,只有这种伪装来保卫自己,以待将来。因此,我可以总结一句话,反动派在思
想感化这个工作上,虽然用尽了心机,耗尽了心血,但所得的效果是相反的。连他
们的特务干部,在内心与行动上,都有不同程度在反对自己,如何能感化别人!
    至于思想考核工作,由于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很低,所以考核也是非常空虚的。
其主要内容,大致有个别谈话、修养报告。日记、笔记审查、奖励报告等。以个别
谈话论,一方面是灌输反动思想,但主要则为考核思想。这个工作,反动派是十分
重视的,而且抓得很紧。每天从主任起,到教导股的每一个干部止,几乎是夜以继
日地不断进行。有些人被提出来,往往一谈便是半天,要点都作出记录。教务所的
工作者,不止是在倾听对方的谈吐,同时也在说教,好似牧师要说服一个不信仰上
帝的人。所以,谈来谈去,决不能得出结论:对于个别谈话的人,已被谈得心说诚
服接受了感化,给以一个正面的肯定的考核鉴定。关于修养报告,那是在管理上一
种消极记录,主要是第二组提供的材料。同样,不能以这种材料为根据,就判断某
人思想的转变。一个作为犯人的人,只要不犯监视,不发牢骚,而又参加劳动生产,
被认为是好的表现,但决不能认为是真诚的内心转变,或在思想上解决了问题。至
于日记、笔记的审查,实际上也是不足为凭的。最后谈到奖励报告一项,主要是由
秘书室供给材料,附有他们的考核按语。看来,多是一些隔靴抓痒的话。此外还有
一点工厂方面的考勤记录,不过是请假与工作的登记表而已。
    反动派的手法,是麻醉与收买同时并行的,为配合教务所的思想教育工作,他
们有一套奖励制度。这种奖励大都为金钱、日用品与加菜之类。被提出参加工作的
少数人,包括教务所的工作者在内,一般都是久经考验、经过斗争生活的人,是不
容易被其麻醉软化的。所以整个说来,教务所干的教育思想工作,包括感化与考核
在内,从某一角度看,或者起了一点安定作用,但从反动派的政治目的与要求来说,
基本上是失败的。
    其次,说到息营的生产活动。
    在后一阶段(解放前两年)反动派对于生产业务,是相当重视的,而且大力在
干。这决非为了改良息营的囚犯生活,主要是周养浩想以息管为经济地盘来剥削囚
犯的劳动力——无偿的劳动力,以达到个人发财的目的。
    生产部门最大的业务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工厂,一个是运输和商业。工厂方面
主要为印刷所的经营。他们从贵阳买进了几副圆盘印刷机和几副全套活字,又从贵
阳聘来一些排字工人与印工。即在营内建筑工厂,训练工人。挑选大批有文化的比
较年轻的人犯参加排字与印刷的短期训练。从息烽、贵阳、重庆各处,接受大批印
件。局本部的文件表册,都由息营包办下来。至于息烽县府、息烽训练班一应公文
教材,也由息营一并承印。至于息营本身的东西,如复活月刊、读书指导、养正周
报这几个刊物,当然都一致改为铅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