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佛教知识 >

第126部分

佛教知识-第126部分

小说: 佛教知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没有见佛。所以,佛陀既不是创世主,也不是主宰神,佛陀只能教导众生离苦得
乐的方法,佛陀自己虽已离苦得乐,但却不能代替众生离苦得乐。佛陀是大教育家
,人天导师,而不是幻术家及魔术师,他用不著骗人家说「代人赎罪」,他是教我
们一切要自己对自己负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陀是甚么?

    佛陀,这是古代印度梵文的音译。

    佛陀,含有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而无所不知无时不觉的意思,所以
,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偏知觉。

    佛陀,简译为佛是在我们这个世界,距今约二千五百八十九年(西元前六二三
年),生于印度迦□罗卫城的释迦太子,成道之后,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是族姓,
意为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对于圣者通用的尊称,意为寂默。这就是佛教的教主。

    但是,从释迦牟尼的言教中,使我们明白,在现有历史的记载中,虽然只有释
迦一人是佛,可是过去久远以前,这个世界曾经有佛出生,未来的久远以后,这个
世界仍将有佛出生,现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多佛的存在。所以,佛教不以佛陀是
独一无二的,佛教承认过去、现在、未来,有著无量无数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
人,所有的有情众生(动物)不论信佛与否,将来都有其成为佛陀的可能,因为佛
教相信:佛陀是以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圣虽有不同
,在本质上,佛性一律平等,所以,佛教不将佛陀当唯一的甚来崇拜,也不承认另
一个宇宙的创造神的存在。所以,佛教徒是无神论者。

§宇宙和生命是从那里来的?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
存在,也不容否定。

    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是永恒的,生命的原素也是永恒的,前者是物质不灭,
后者是精神不灭。所谓永恒,就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本来如此就是宇宙和生命
的实际情况。

    佛教相信: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那是由于众生所造的「业力」
的结果。

    业力是指有情众生(动物)使每一桩或善或恶的行为,像各种的颜色一样,继
续不断地薰染到生命的主体──识田中去,在从识田之中,等待外缘的诱导而萌芽
生长,正像播种在泥土中,等待日光、空气、水的诱导而萌芽生长,这在佛教称为
业力的现行。业的造作是业力现行的因,业力的现行,是业所造的结果,所谓「善
恶到头终有报」,就是这个意思的说明。

    业,有个人单独造作,也有与他人共同造作的;有的虽然单独造作,但也可以
和他人相同,有的虽然与他人共同造作,但也各有轻重不同。因此,业的种类,从
大体上说,分有「共业」及「不共业」的两大类。

    由于共业,所以感得同样的业报;地球,便是由于地球世界的众生──过去、
现在、未来的无数众生的共业所感,而有各类不同的共业,所以也感得各种不同的
世界,太空之中,宇宙之间,有著无数无量的世界,它们的成因,都是由于各类不
同的无数众生,所造各类不同的共业而成。所以,火星上如果真的有人,火星人的
形体,未必也和地球人的形体一样。至于那些无人的星球,乃至那些没有生物存在
的星球,虽不是众生活动的舞台,但却也是为了众生活动的舞台而存在;宇宙之间
,万事万物,没有一种现象没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太阳上不可能有生物,但如
没有太阳的话,地球上的生物也将无法生存;虽然上有许多的事物,无法用科学的
观点证明其存在的理由,但在佛教的解释,一切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所感,那就是
它们存在的理由。

    至于生命在地球上最出的出现,佛教相信是由变化而来,下至单细胞的生物,
上至人类,都是一样。地球形成之后最出的人类,是由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来,
他们是飞空而来的,那是由于他们的堕落,贪爱了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吃了之
后,身体粗重不能飞行了,就在地上安居下来(世记经、大楼炭经、起世经等)。
实际上,那也是出于他们的业报所致,天福享尽之时,必须要来地上随业受报。正
像以后所有的众生一样,既然先由共同的业力,感成了一个地球,岂能不来接受地
球生活的果报?一旦在地球世界的业报受完,又将往生应往的他方世界中去。

    又由于不共业的理由,虽然同样生在地球世界,品类的高下,也就不同,下至
昆虫,上至人类,人类之中,贫富贵贱,上智下愚,也有千万差别。

    事实上,共业,也是不共业的分类,比如地球众生的共业与他方世界众生的共
业相比,便成了不共业;同样的,不共业,也是共业的分类,比如非洲的黑种人与
亚洲的黄种人,是由不共业所感,但因彼此都是地球世界的人类,所以仍由共业所
感。以此类推,同在一个国家的人民,也有千万差别,乃至同在一个家庭,兄弟姊
妹,也各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成就,各有各的生活感受。

    这,就是佛教对于宇宙生命的来源及其存在的看法。

§菩萨怎么讲?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它的意思,菩
提早觉,萨□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那也就
是动物。萨□是觉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情一切众生的痛苦
,进而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所以,通俗都将乐善好施及扶困济恶的人,称为「菩
萨心肠」。 

    菩萨的本义,和民间的观念不大相同,菩萨是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
舍己救人的人。所以,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绝对不能称为菩萨。

    菩萨是众生成佛的必经身份,众生要成佛,必须先发大愿心,最主要的有四条
,称为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们无量誓愿学,佛道无
上誓愿成。」可见,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菩萨,并不容易。

    不过,从最初的发心发愿,直到成佛为止,都可称为菩萨,所以有凡夫菩萨与
贤圣菩萨的不同。通常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都是指圣位菩萨,菩萨共分五十二个
阶位,只有十二个阶位是圣人,那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其实,妙
觉菩萨就是佛,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中国人最熟悉的观世音、大势至、
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便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
法的对象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
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称为声闻的小乘;对于根器深厚而有
悲愿化世的听众,便是菩萨大乘。

    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
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综合五戒十善,称人天道;声闻是由于听法修
行而得解脱生死的,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称为
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
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

    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证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
圣人,因他们只顾自己乘著佛法而解脱,不愿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
小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
为大乘。

    从佛教的分布来说,通常说北传的梵文系佛教──以中国为中心而至日本、韩
国、蒙、藏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南传的巴利文系佛教──以锡兰为中心而至泰、
缅等国的佛教是小乘佛教。其实,这是出于北传佛教徒的区分法,南传佛教徒根本
否认这种区分法的正确性,因在根本有部律卷四十五及杂阿含二八.七六九均有大
乘之名,那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杂阿含二六.六○四以行四摄法为大士,增一阿
含卷十九明白载有大乘的六度。除了理论境界上的发挥,北传佛教,超过了南传佛
教,在佛教的生活实践上,北传地区未必全是大乘的,南传地区也未必全是小乘的
;北传的中国佛教,除了素食而外,没有什么比南传佛教更出色,尤其在中国大乘
佛学的成就,因了中国老庄思想所形成的玄学清谈,在魏晋时代特别风行,所以上
流社会的士君子们,也把佛学当做消遣及清谈的玄理,中国的天台宗及华严宗的理
路,确也受有这一风尚的若干暗示,所以近代有一位日本学者木村泰贤,批评中国
的佛教是属于学问的佛教,而非实践的佛教,实亦不无理由,事实上,天台华严的
思想架构,也多出于中国高僧的自悟境界,在印度的佛教思想方面,并没有足够的
依据。因此,中国真正的大乘精神,从未普及到民间去过,更说不上成为中国民间
生活信仰的依归了。所以也有人说:中国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为。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是的,因为佛陀不是某一民族的保护神,佛陀是宇宙的正遍知觉者,佛陀是属
于宇宙所共有,佛陀的正遍觉性,是遍满宇宙的,佛陀的慈悲之光,是遍照一切的
。所以,佛教的本质,就是世界性的,乃至宇宙的。

    因此,二千五百多年以来,佛教已在世界各处,渐渐分布开来。

    佛教,在佛陀入灭之后的三四百年之间,由于佛教内部的意见不同,所以分成
两大派系,年长而保守的一派称为上座部,年轻而新进的一派称大众部,后来上座
部的,向南传,传至锡兰,他们多以印度南方的方言巴利语记录经典,所以后来称
为巴利语系的佛教,另一派大众部向北传,虽没有直接产生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
产生,却在大众部胜行的区域。

    这就是大致上的区分,其实,从佛教的史迹考察,最先传至南方如锡缅等地的
,倒是梵文的大乘佛教,所以最先由海路传入中国的南方佛教,便是大乘系的。至
于向方北传,小乘佛的势力,更是事实了。

    大乘佛教的源头,是在释迦世尊的时代,但在佛灭之后,很少受到比丘僧团的
重视和宏扬,这段暗流一直流了四五百年,才因小乘佛教的分歧复杂而有大乘佛教
起而代兴的时代要求,先后有马鸣、龙树、无著、世亲等的搜及整理与宏扬发挥,
才产生了大乘佛教,这是以印度古代雅语梵文记录的,所以称为梵文系佛教。

    中国佛教之传入,是在东汉时代,相当于耶苏纪元的出期。

    中国的佛教典籍,多是由梵文原本转译成的。中国的佛教后来虽然盛行大乘,
小乘的经论也译的相当多,重要的小乘佛典,中国都有译本。

    经过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的阶段,乃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高僧辈出,中印
交流也频繁不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