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西风吹书读哪页-纽约时报书评 100年精选 >

第4部分

西风吹书读哪页-纽约时报书评 100年精选-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2:第一批四卷本适合女学生阅读的健康的平装本系列《保姆俱乐部》
问世,安?M?马丁著,现在该套书已有包括作者自传在内的250 种。
1983:M?斯科特?匹克所著《较少彼旅行的道路》自10 月16 日登上畅
销书排行榜。此后在榜上停留数星期。这周该书已在平装书排行榜上出现672
次。远远超过其它的书。
1983:明尼阿波利斯城市委员会通过一项条例,规定色情文学是对妇女
性犯罪的一种形式。
1984:1 月1 日“书评”推出“摘要版”,“新书好书”和“乐趣摘记”,
重新设计畅销书排行榜,包括一个独立部分,建议和入门书。
1984:船舶研究出版社推出汤姆?克兰西著《追踪红色十月号》,已售
出36 万册。
1985:克里斯?冯?奥斯伯格所著并插图的儿童读物《南北极解释》在
成年人所读书一栏上榜。
1985:安杰丽卡?加尼特的回忆录《为善良所欺》给布卢姆斯伯利集团
一个新的解释。
1986:《两个世界的陌生人》连续上榜3 个星期,该书是吉恩?哈里斯
的自传,他于1980 年谋杀了另一本畅销书《药物节食完全疗法》的作者海尔
曼?塔诺沃医生。
1986:罗伯特?本?沃伦,迄今唯一一名荣获普利策小说奖和诗歌奖双
奖的作家,被授予为美国第一位桂冠诗人。
1987:托妮?莫瑞森的小说《被爱》没有获全国图书奖,引起48 位黑人
作家发布一份抗议声明,l988 年1 月24 日在“书评”上登出。
1987:布里莫?列沃伊被发现死在他家中的楼梯井脚下,显系自杀。
1988:伊安?汉密尔顿出版传记《寻找塞林格》,塞林格胜诉,不许汉
密尔顿使用他未发表过的书信,该书于是被大量修订。
1989:作家沃克拉夫?哈维尔当选为自捷克斯洛伐克总统。
1989:2 月14 日,霍梅尼宣布,因为《撒旦诗篇》,萨尔曼拉什迪一定
得死。
九十年代
1990:小说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在决定性竞选中失利,他想成为
秘鲁总统的企图落空,之后他声称:“我决不再为任何原因卷入,我决不再
中止写作。”
1990:哈罗德?布鲁姆提出,在《约伯书》中,被称做“约伯”或“崇
拜耶和华的人”的古希伯来学者,即《圣经》的作者,是位女性。(见塞缪
尔?勃特勒,1897)
l990:《米里埃的书》在非小说类的排行榜上位居第一,这得归功于住
在布什白宫里的一只英国小猎猫。
1991:南丁?戈迪默成为南非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1993:6 月6 日,“书评”第一次使用彩版印刷。在夏季阅读一期发行,
其标志是一幅很大的有斑点的蛇的图片。
1994:书评”评论了它的第一张“光碟—CD”《艺术之谷软件》,3 月6
日出版。
1994:9 月,已回到俄罗斯的索尔仁尼琴成为他自己电视访谈节目的主
持人,不久,他撤除了所有参与的客人,自己做全部谈话,1 年后,该节目
由于收视率过低而停止。
1995:到处都在阅读简?奥斯汀的书。人们通过电影发现(或重新发现)
了奥斯汀的作品。
1995:马丁?阿米斯震惊了伦敦文学界,他把近80 万美元的小说《信息》
的预付款全部吃了。
1996:曼哈顿一家法庭判决兰登书屋得额外加付给艺员、作者琼?柯林
斯100 万美元,因为它违约收回了该给她的120 万美元预付金。
1996:不出名的作家乔?克雷恩因其作品《原色》出人意料地畅销而致
富。
西风吹书读哪页
《纽约时报书评》100 年精选
一切在海上──《吉姆老爷》,
约瑟夫?康拉德著
我们不得不承认,像大不列颠一样,康拉德先生也是大海的主宰。其他
作家也讲过关于那些“在巨洋间做事”的人们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并写下了
大海狂暴和平静时的生动画面。但当我们打开康拉德先生的书时,那些东西
就不屑一谈了。“大海那大声的呼唤”立刻使我们和作者一起扬帆去经历那
伟大的冒险。我们了解了“天海之间伟大而单调的存在”;我们感受到生命
平凡的流逝;同时,我们也被海上永远飘荡着的神秘而有力的力量所吸引了。
所有《吉姆老爷》中的这些,我们在康拉德先生无与伦比的杰出短篇《青
春》中都能读到,但是,《吉姆老爷》不仅仅是一部海上的罗曼史。据说作
者只想让它成为一部叙事体小说,但作品却依自己的意愿发展,而成为对心
理现象的深刻研究。如果这是真的,我们真应该感谢这种传说中的主宰力量。
《吉姆老爷》的主人公是出生于一个宁静的英国教区的男孩,但他却充
满了对冒险的渴望,并很早就成为一名水手。他极富年青人的自信,这是一
种年青人对自我的悲剧性的信心,一种不愿相信生活中还有失败的乐观,总
而 言之,这正是青春的源泉和本质。但是最终,当24 岁的他 作为一名年
青水手航行在星光照耀下宁静的东方海洋上,而800 名安静的朝圣者还在熟
睡时,“带着面纱的机会女神”——这正是他一生的梦想——悄悄地来到了
他身旁,而他却退却了
从这里,康拉德先生开始了对一个灵魂的剖析。他并不是直接从人物内
心来展开故事,而是把故事交给了一个并非全知全能的只不过对这一切感兴
趣的叙述者来讲述。他探索着这颗虽能感觉到事物全部的意义,但却时常是
混乱而狂野的心灵,就如同在黑暗的房间中一步一步摸索着前进一样,而这
正是一颗时刻能感觉到自己的胆怯,却又设法用自己非凡的潜能将自信拼凑
在一起的心灵。
这本书的心理描写使我们时常想起亨利?詹姆斯。他对每一个情景都描
写入微,把每一种情感都分析透彻。他把一个问题反复地拿出来,直到我们
能看到其方方面面,但他又从来不会帮我们解决它。吉姆就是个例子,而这
正是故事发展的动因。这对吉姆会有什么影响?这对一个人的荣誉会有什么
影响?吉姆未来的希望在哪儿?他还有救吗?所有这些,在这里都没有答
案。我们只有读下去,读下去,读到一个又一个描写精致而又细微的场景,
直到我们不无罪恶感地感觉到,对这众多的细致刻画的复杂细节已有一点点
厌倦了。
这时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们抓不到任何确定的事?而且,这些
理论化的东西究竟值么?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已被请到了法官的座位上,踌
躇着、衡量着可怜的吉姆的好意及糟糕的表现。最后不得不问,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结尾?对他的挚友来说,也许很难劝告他,“孩子,你已经碰得头破
血流了,也许这是因为你太自信了。站起来,再试一次!不要胆怯!不要躲
避!在阳光下,谦虚但又充满希望地活下去!”这样,或者类似这样的事,
才是简单而可行的出路,但是,纵然书中的描写是如此美丽,我们也不禁对
迷宫般的心路历程失去了耐心。
虽然,读者也许会对书中扑朔迷离的心理描写感到厌倦,或干脆完全不
能理解此书的悲剧意义,但是书中每一页都有精妙而深刻的补偿。没有作品
能比得上康拉德先生在此书中展现的措词之巧妙和气氛之营造了。他所面临
的危险和詹姆斯先生一样,那就是,也许会太迷恋于自己高超的艺术手段,
为技巧的完美而牺牲了简单和直接的目的。
然而,像《吉姆老爷》这样稀有的文学杰作还是值得我们以感激和喜悦
的心情来接受它的,当然,也许读惯了罗曼史的人们会觉察出一种很不同的
意味。
(佚名,1900 年12 月1 日)
觉 醒──《我生命的事情》,
海伦?凯勒著
一个女孩,在极幼小的年纪,还没有来得及运用通常的交往手段对外界
有所了解的时候,便被剥夺了所有这些与他人交流的普通手段,而一步步唤
醒她心灵的则是一个乏味而冗长的过程。这本讲述海伦?凯勒一生的书便取
材于此。书中一部分内容是海伦?凯勒亲手撰写的。这个过程的科学价值是
巨大的,它不仅仅在于这个过程本身,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无意识且未
被留意过的认知过程——这个不到2 岁时就又聋又瞎的女孩,通过艰苦的努
力,学会了其他正常孩子应学的所有东西。而且,这个故事在人性方面的价
值也是同样巨大的。
从知道一件或几件东西的名称到认识到每件东西都有名称是一个漫长的
过程,下面一段便描述了恍然而悟的那一刻:
“有人在汲水。我的老师把我的手放在水龙头下。当清凉的水流冲洗着
我的一只手时,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中写下‘水’这个字,先是慢慢的,然后
渐渐加快。我在那儿,一动不动,全部精神都集中在她手指的每一次移动上。
突然我觉得好像模模糊糊记起了一些已经遗忘的东西——我感到一种往事重
来的颤栗,那语言之谜一下子迎刃而解。我知道了‘水’就是指流过我指掌
的那美妙凉爽的东西。这是个活生生的字,它唤醒了我的心灵,给了它光明、
希望和欢乐,使它重获新生!”
由于许多文章都记述了这位不平凡的年轻女子和她身处逆境中所取得的
成就,毋庸赘言大多数人也都知道她进入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学习希腊语、
拉丁语、法语、德语、数学、文学、历史——所有别人可以修习的课程。她
承认,和福尔摩斯博士一样,她也不喜欢数学。当她找不到盲文编写的教科
书时,就由沙丽文小姐用手语把课程读给她听。上课的时候,沙丽文小姐就
坐在她身边,把老师所说的用手语转述给她。凯勒小姐这样写道:
“从这方面来说,我觉得自己并不比记笔记的女孩们差。如果大脑完全
被边听边一字一句记录这个机械过程占据,一个人就难以注意到正在讲解的
问题或者它是通过何种方式表现出来的。我在课堂上无法做笔记,因为我的
手在忙于听讲。”
(佚名,1903 年3 月21 日)
时代的悲剧──《黑人的灵魂》,
威?爱?伯?杜波依斯著
人们普遍同意布克?T?华盛顿代表了美国黑人的最高希望这个看法。确
实,在他的人民的所有领导者中,他是为他同胞做得最多,而同时又与那些
跟他们紧紧相关的白人、那些南部白人们之间摩擦最小的一个。这里要讲的
是另一位黑人“教育学家”,让我们用这个当前的术语来这么称呼他。跟华
盛顿不同,他并不是在南部的黑人中长大的,也没养成南部黑人的举止习惯。
他是在新英格兰接受的教育——在直到长大成人并且作为一名老师走进与他
同肤色的人们中间之前,他都从来没见过黑人的野营布道会。自然,他看待
事物的方式便不完全与布克?华盛顿相同。可能,他不象后者那样能在他同
胞的自然状态下去理解他们。当然,他也不能象塔斯克吉所持的原则那样理
解南部白人的观点。不过,这点倒是可以同样确定的:《黑人的灵魂》一书
较清楚地阐明了黑人问题的复杂程度,因为它说明至少一些黑人的渴望中的
关键处仍然还是要求取消种族隔离。是因为黑人车厢,因为在南方,他不能
与白人在一起抽根烟或喝杯咖啡的事实,使得亚特兰大大学的杜波依斯极为
恼怒并转而支持黑人。这位作家坚信,总有一天这个种族界限终究会像早晨
的薄雾一样消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