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西风吹书读哪页-纽约时报书评 100年精选 >

第8部分

西风吹书读哪页-纽约时报书评 100年精选-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
对这本小说的简单介绍并不能使读者对它有足够的认识,因为福斯特这
部作品最重要之处并不在于紧张场面本身,而在于最后造成这种紧张场面的
一系列平凡小事的不断发展变化。一个词、一句话、一笔性格刻画以及营造
准确的大环境——这些笔触使福斯特成为一个小说家。这本书的情节是围绕
着一个年轻的印度人阿齐兹医生展开的,他无辜地被一个神经质的英国女郎
指控为企图对其进行人身伤害,就这样他成了两种人——英国人和印度人—
—都要摆脱却又将他们连在一起的一片合叶。随着情节向前推进,一些事情
变得清晰可见。其中没有一件揭示了英国人的愚蠢,没有一个字提到这一点。
这是征服者定的制度,它不允许印度人加入白人的俱乐部;它自以为了解印
度人的思想,尽管那不过是建立在误解的基础上;它永远怀疑和鄙视印度人。
这些就是福斯特清清楚楚描绘出来的印度生活的剪影。其中一个小小的插曲
可以作为这方面的很好说明。菲尔丁是一个同情印度人的英国人,不肯盲目
地做出判断,与他的英国同胞为伍。在阿齐兹医生拜访他的时候,菲尔丁恰
好掉了一个领扣,于是阿齐兹便慷慨地把自己的领扣给了他。后来我们读到,
法官希斯洛普做了如下评论:“阿齐兹从头到脚穿戴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但是他却忘了扣上后领扣,从这一点你就可以看出,印度人都是这样:不注
意小节。这种根本上的疏懒显示了这个民族的本性。”这里,概括地说,福
斯特揭示了盎格鲁印度人对待印度当地人的态度,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疏
懒,英国人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
书中对印度人的描绘是无与伦比的。当然,阿齐兹医生的形象比其他人
更丰满一些,因为他体现了福斯特急于表现的印度的那个侧面——那就是,
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人虽然了解英国的文明,但他永远不可能在它当中找到
自己的位置。
实际上,《印度之行》似乎在宣称,印度和它的征服者之间是无望达成
一致的。当两个永远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的民族一起相处时,总会形成两个群
体。这座房子总要分成两个部分。上述所谈的几点充其量不过是这本书丰富
内容的十分之一二。刻画清晰的人物,对思想和生活的微妙变化细致入微的
传达,以及运用语言的功力,都体现出福斯特正在他创作的顶峰。当然除本
书外,《哈罗德区》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两部书也是如此,只不过这本
书的场景更宏大,寓意更深刻。成功的真正原因是作者不断地成熟,驾驭文
字的能力不断加强以及娴熟的技巧。利奥纳多?伍尔夫这样评论道:“福斯
特似乎已达到这样的阶段,在他的笔下,没有什么太简单或是太微妙的东西
能难得倒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印度之行》肯定会使他的读者人数
增加。而他原先的那些读者理应为自己的敏锐感到荣幸。
(赫伯特?戈尔曼,1924 年8 月17 日)
出 诊──《阿罗史密斯》,
辛克莱?刘易斯著
当像辛克菜?刘易斯这样声名卓著并拥有一大批聪明的追随者的作家,
终于打破3 年之久的沉默时,我们对它的结果都翘首以待,不含丝毫的担心。
从来还没人使小说成为社会讽刺的如此强大的武器,也没有人通过这种艺术
形式对国家的自我满足发动如此猛烈的攻击。仅从占领的地盘来看,他是前
无古人的。他的第一部严肃作品(他早期的作品只能当成习作),又表明他
的攻击已采取或将要采取的令人吃惊的方向。他的第二部作品证明它的背后
有某个信念,并很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因为偶然的机会,它为我们的语
言增加了一个新词,同时又为处境窘迫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射程广远的有效武
器。今天说“巴比特”——“Babbittry”这个词其意义蕴含了咒语的全部力
量。
刘易斯先生的新书现在又在召唤思考。甚至在打开它的封面,没进入它
广袤的空间之前,它就大体上规定了我们判断的方向:我们会问,《阿罗史
密斯》会像《大街》和《巴比特》一样,真正成为堪称“伟大”的三部曲中
的一部吗?
合上书时,人们会感到,如果永恒不变的真理是最终的目标,这本小说
就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刘易斯先生在精神上发动了进攻,但他没有前进,至
多只是向他主题上某个凸现的堡垒发起了猛攻,为他的前锋铺平了道路。许
多反对他结论的有效的批评都是从制高点发出的,如果他在使他一举成名的
小说里没有选取一个主人公医生来作对比,那些批评就绝对不会是它们现在
的样子。粗犷热诚的利尼科特医生开车奔驰在肮脏的大道上,后座上放着装
有医疗器械的箱子,他一次又一次被认为是对格弗草原和泽尼斯的那些不满
的唯美主义者最好的反驳。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阿罗史密斯》是对过于信
任他的人的反击。和福楼拜一样,刘易斯先生也出生于行医世家,他是内科
医生的后代,因此写的小说都和医生有关,且对美国现行的行医制度不留情
面地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相信希波克拉底誓言里有“神性”,相信有市场就有供给,由此期望医
生具有职业道德的人,在此得到提醒,即他们的信仰将受到严峻的考验。两
位男人,一个是缺少社会经验的德国老细菌学家,一位是他的美国弟子,科
学真理对两人而言就是宗教,他们进行了一场失败的战斗。刘易斯先生以此
为主题,向我们描绘了因理想的幻灭而令人不安的图画。我们以飞速走向失
败的速度穿越艺术的长廊,长廊里到处都是这些好医生的肖像,然而他们是
好人并不因为他们是医生。至于其他人,时而以诽谤作武器的卑鄙竞争,经
验法则以及对以此过时的方法作研究的厌烦。在真正的科学发现未得到证实
并采取保护措施之前就急于将其用于商业的欲望,渴求飞黄腾达以及对金钱
无节制的追求,瓦釜雷鸣,黄钟毁弃,这些构成了刘易斯先生充满了火药味
的图画里的阴影区。在这个充满了恶意、不公和喧嚣的大旋涡里,出于很偶
然的机会,在破碎的试管和曲颈瓶的废墟上,一束紫罗兰害羞地探出她的脑
袋,所有小说中最可爱的人物——无与伦比的荔娥拉诞生了。即使刘易斯先
生别的什么也没做,他也已差不多为我们描述了我们期待已久的婚姻之爱的
伟大故事。马丁?史密斯第一次邂逅荔娥拉是在泽尼斯总医院,巴比特的故
乡。
马丁出自寒微,他衣衫褴褛,个子细长,词汇量有限,但就像撒哈拉沙
漠渴望水一样渴求知识。14 岁时,他凭着“一副厚脸皮和一股子拧劲儿”,
成了艾尔克?弥尔思城负责出生和死亡登记的老酒鬼道客?维克松不拿薪水
的助手。18 岁时,他成了伟挪梅州立大学12000 名在校学生中的一员。在伟
挪梅,由开业或即将开业行医的医生组成的学会在不祥阴影的笼罩下开张
了。那里有罗伯肖医生,他总是“尖着嗓子告诉别人有关未婚姑娘的琐碎实
验”;有奥列佛?思达特医生,“他一遍一遍地重复许多有关左脚小趾的知
识,结果几乎没人爱听”;有利落得?戴维森,“他本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
店主。从他那儿你可以学会如何给病人开出合适的药,尤其在你不知道他出
了什么毛病的时候”;还有罗思客?捷科医生,他是个“小贩子,本可以在
石油股票上有一番作为的。他是个耳鼻喉科医生,相信人体内有扁桃体是为
了向专家们提供闭合式发动机”。马丁的同学也并不因为年轻、富于热忱而
令人感到有趣。“不论他们想些什么,他们都得去背下一连串的名字,以便
连滚带爬地通过考试,成为一个每小时能挣上5 美元的受过教育的人”。
从此时起,荔娥拉就不仅在故事中处于主宰地位,她成了故事的灵魂。
当她无谓地惨死时,它就结束了。剩下的很短的部分只是个枯燥的反高潮,
在社会野心及金钱的驱使下也堕落的那些人成了他们本人的讽刺漫画。她是
其丈夫可爱而无畏的批评者。
“你不是个会吹捧的人,”她告诉他:“你是个谎言的追求者? 。你应
该呆在实验室里,去发现事物,而不是为它们做广告? 。你以后还要这样,
笨手笨脚地撞进体面,然后又被人挖出来吗?”
如果说在这部杰出的小说中荔娥拉自始至终都栩栩如生,马科斯?帝爱,
那位德国的老科学家便像复仇的幽灵一样阴魂不散,他的声音时时像《圣经》
中先知的呐喊一样升入天空。他是科学良心的化身,和他近乎狂热的忠诚相
比,那此乐于接受骗人秘方的家伙,没等实验室研究出来的处方完全成熟,
就急于将其投放市场以期获利的家伙都是些巫医,都是些画符念咒的人。
如前所述,从思想性来看,《阿罗史密斯》表明刘易斯先生还是原地踏
步,这是说他仍然呆在那唯一的,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的全部潜力都丝
毫未受到损害。宗教的信念仍然是如此人道的行动的基础,但它没有被提及,
如果说被提及,它也只是以一个象小丑一样的狂热的清教徒的形式出现的。
它是为异教世界而写的一部异教小说。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阿罗史密斯》有了长足的进步。小说里崇高的幸
福的章节随处可见。以前通过对话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从来没失败过,巴比
特要么是一个属名,要么他什么也不是。
(亨利?龙甘?斯图亚特,19255 年3 月8 日)
告别时髦女郎──《了不起的盖茨比》,
佛?斯各特?菲茨杰拉德著
侪身于战后出现的大批引人注目的新作家的行列, 斯各特?菲茨杰拉德
的作品最为层出不穷,也最为引人入胜。自从他在《此岸天堂》中成为时髦
女郎哲学家以来,他就按一定的规律不断地推出短篇故事、长篇小说和剧本。
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爵士时代。现在他已经告别那些
时髦女郎——也许是因为她们已经长大了——而开始写那些已婚的姐妹们
了。然而婚姻并没有改变她们的世界,只不过改变了她们的活动场所而已。
用伯顿?洛斯卡的话说,就是,菲茨杰拉德的受了伤的浪漫情怀仍在寻找天
堂的那一岸。甚至可以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正是这一荒谬的追求的最后阶
段的幻象。因为菲茨杰拉德的那些时髦女郎们毫无疑问在走向中年。
在所有严重干旱的地区,大自然都会赋予一片绿洲。所以当法律严密地
封锁了大西洋的海岸线时,大自然就在长岛提供了一个出口,或者说是一个
入口。作为独具天然魅力的一方土地,它成为娱乐庆典活动的中心地而吸引
了众多的青睐,它变得豪华而奢侈。它代表了美国社会图景的极为怪诞的一
面,那就是幽默、讽刺、戏谑、哀凄和孤独。一种新的幽默——一种地道的
美国货——从这些互不协调之物的怪诞的融合中慢慢地衍生出来。那不是标
志着唐?马奎斯、罗伯特?本奇利和林思?拉德纳的作品的情感,而是一种
《赞美诗》和唐纳德?道格拉斯的《宗教法庭庭长》的精神,是一种为我们
的商业化的生活所牢牢围困的精神冲突,既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