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盖世太保史 >

第28部分

盖世太保史-第28部分

小说: 盖世太保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奖在海德里希权力范围的等级制度里是很突出的,它使缪勒得到一个能独当一面
的特权地位,同时通过盖世太保的改组他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为了讨好海德里希,缪勒专心致志地研究每一项最细小的工作,暗中监视自己
的同志,并且帮助他的主子清除一些不称心的人。他参加由希姆莱想出来的一切勾
当,接受一些最“棘手的”任务。干这一切需要有一个心甘情愿的人,一个象他那
样不感到厌恶的人。他的第一个拿手好戏,甚至可以说他的杰作就是勃洛姆堡一弗
立契双重事件旷一九三三年春,对德国武装部队发布命令的大权掌握在三个人手里
:战争部长瓦尔纳·冯·勃洛姆堡大元帅,陆军总司令瓦尔纳·冯·弗立契男爵上
将、陆军参谋总长路德维希·贝克上将。这三位人物是具有传统主义思想的军官,
在德国受到全军的爱戴和尊敬。即使有时候也有人严厉地批评过勃洛姆堡,因为他
向纳粹分子“妥协”。虽然他压根儿不是第一个同情纳粹运动的人,但他却是将军
中间首先同情纳粹分子的人。一九三一年,当中间派和右派的政党还在反抗纳粹党
人的袭击的时候,他遇到了希特勒,而且掩饰不住他对希特勒的那种钦佩心情。当
时勃洛姆堡是东普鲁士第一军区司令。他的参谋长是瓦尔特·冯·莱希瑙上校。此
人的叔叔,前大使冯·莱希瑙是希特勒的狂热的崇拜者。他的政治信仰影响了侄子。
勃洛姆堡很有才华,但是意志不坚,易受影响。在德国军队和红色军队之间存在某
种合作的那个时代,他自己承认,已经是个“差不多的布尔什维克”了。在莱希瑙
的影响下,他同样轻易地成为纳粹党人。他以战争部长的身份建立了一个联络点,
目的是要同国家和党一起讨论武装部队的问题。这个机构在同陆军参谋总部打交道
的时候给他带来很大的困难,有人责备他对党太唯命是从了。
    勃洛姆堡对重新占领莱因兰起着重要的作用,他直接同党的首脑一起共同起草
该计划。为此,希特勒在进军以后提升他为大元帅,同时感谢勃洛姆堡在“粉碎罗
姆政变”
    的日子里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顺从性,因为他容忍别人去杀害他的两个同事施莱
彻尔和勃莱多夫,继而又向希特勒作了效忠宣誓。
    尽管如此,勃洛姆堡在有些军人中间仍然享有一定的威望。埃哈德·米尔契大
元帅在纽伦堡说,勃洛姆堡经常反对希特勒,而希特勒尊敬他,倾听他的话。他是
唯一的老兵,他才华横溢,因而能把军事问题和政治问题两者结合在一起。
    当伦斯德在纽伦堡以同事的名义对勃洛姆堡提意见时,他确实明显地减少了对
这位陆军元帅的批评。他们总觉得,勃洛姆堡有点儿陌生。他仿佛飘浮在其他的星
球上,有一点神通者的模样,其实没有一个人喜欢他。
    勃洛姆堡自己招惹得来的“橡皮狮”绰号在那些谴责他的同志们的眼里真是恰
到好处。    看来勃洛姆堡不是或者不仅仅是由于个人原因而被迫辞职的,他的职
位同纳粹的“元首原则”有矛盾。旧的普鲁士德国军队的领导传统不能与元首原则
协调一致,因为这种领导传统的核心是要让一个参谋总长有权使他的观点发挥效力,
并使它同他的司令的观点相一致。正象阿尔弗雷德·凯塞林证实的那样,这种共同
负责制在战争期间的部队里并没有实施,原因正是那种从上到下起作用的“元首原
则”。
    一般说来,希特勒不会容忍讨论他的命令,哪怕提出一点儿异议也不容忍。但
是他也不得不考虑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使是极小的可能性——(希姆莱利用这
“点并支持他)将军们一方面对他狂妄启大的计划感到吃惊;另一方面准备对该政
权发动一次政变,必要时依靠外国政治上的支持。甚至到处散播关于同法国大元帅
甘末林的秘密接触。
    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四日,勃洛姆堡作了一篇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它可以向
希特勒一手策划侵略政策的敌人提供论证。报告中这么说,一般的政治形势证实了
一种假设,即德国不必去考虑来自任何方面的进攻。除了明显缺乏这样一个愿望之
外,没有一个国家,尤其俄国要准备打仗。
    希特勒不喜欢这些与他计划格格不入的论述。不过他思想上早有准备,容忍希
姆莱和盖世太保在战胜将军们之后继续搞阴谋诡计。
    一九三八年初发生了一起双重性的阴谋案件,这种卑鄙行为遭到人们的冷嘲热
讽。希姆莱之流首次使用新技术来消灭重要的扰乱者——这种方法既不会象过去由
于暴力而造成流血事件时引起的骚动,又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二日的那次表演几乎象维也纳歌剧中的一首歌曲刊登在德国
报纸中的消息栏里,说什么战争部长勃洛姆堡大元帅和埃娃·格鲁恩秘密地结了婚,
证婚人是阿道夫·希特勒和赫尔曼·戈林。奇怪的是报纸对此既不登照片,又不进
行报道,这一定会在熟悉勃洛姆堡的上层人物中间引起惊讶。
    众所周知,勃洛姆堡是个鳏夫,而且是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的父亲,他的最小
的女儿嫁给了战争部国防局局长威廉·凯特尔的儿子。相反,有关勃洛姆堡的第二
次婚姻大家只知道这位年轻妇女的性格很朴实,与纳粹的宣传完全吻合。坐在柜台
后面和办公室里面的柏林姑娘感到十分高兴,一个来自民间的女孩子竟然占有了一
位真正的大元帅。
    然而这些浪漫的梦想很快就破灭了。婚后还不到一星期,奇怪的谣言就不胫而
走;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说这位年轻的“女元帅”原来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妓女”。
这些流言蜚语传到了官方人士的耳朵里。因此,人们不得不把这些谣言同某些奇怪
的情况作一比较。两人的结合是在匆忙和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举行教会婚礼,
这在教会遭到党的激烈攻击时当然是不会受到怀疑的。但是必须强调,这位年轻的
妇女免去了出示结婚所需要的无数证件,其中有警察局颁发的身世清白证书,父母
和祖父母的证书。最后这对新婚夫妇毫无目的地就立即去旅行结婚了。
    婚后几天,报纸终于刊登了一张他俩的新闻照片。有一个新闻记者在莱比锡动
物园里发现了这对夫妇,他有幸在猴山的栏杆前为他们拍摄了一张很漂亮的照片。
    这张报纸上的照片同埃娃·格鲁恩的一份档案材料恰好同时放到柏林警察局长
赫尔道夫伯爵的写字台上。赫尔道夫于一月二十日为“女元帅”谣言之事进行了谨
慎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就是赫尔道夫伯爵正在研究的这份档案,但是他对这份材料
感到有可疑之处。里面的情况是这样的:埃娃·格鲁恩于一九一四年在新克尔恩出
世,这是柏林的一个工业区,居住着工人和小市民。虽然她芳龄才二十四岁,但是
她的经历却很不平凡。她的母亲在新克尔恩的伊丽莎白大街上经营一家十分可疑的
“按摩院”。风纪警察监视着格鲁恩妈妈,她已受到两次处罚。长得颇为美丽的
埃娃步她母亲的后尘,因而被列入德国五个城市的警察局风化科的档案卡里。一九
三三年,早在纳粹政权时代,法院就跟她打过交道。主管“查禁猥亵照片和书籍科”
的刑事警察查获有人出售黄色照片,在被没收的照片中发现有埃娃。格鲁恩的模特
儿的照片。当时她才十九岁,为了给自己辩护,她振振有词地说,她的男朋友让她
一丝不挂地坐下来干这项((工作”,为此她得到了六十马克。她还说,她是由于
生活贫困才被迫接受这项工作的。
    赫尔道夫多次把档案里的这些照片同报上刊登的在莱比锡动物园里拍摄的照片
进行比较。毋庸置疑;微笑着站在猴山栏杆前面的年轻妇女就是照片上摆着姿势的
那个妇女。为了增加档案袋里的份量,刑事警察的拘留登记簿上还有埃娃·格鲁恩
的指纹,当她卷进一起偷窃案时(以后并无材料证明是她偷的),她被拘留了。
    赫尔道夫的混乱思想稍许平静之后,他决定向凯特尔汇报此事,凯特尔是勃洛
姆堡的最亲密的同事和朋友,由于他们孩子间的婚姻,他俩结成亲家。这样一来他
犯了一个严重的和极其危险的双重过错,冒犯了工作条例。他本来应该把这份档案
呈交给他的顶头上司的,因为这位顶头上司就是德国警察首脑,将军们的死敌希姆
莱。另外,他违反了严格的保密指示。赫尔道夫伯爵固然希望凯特尔会警告勃洛姆
堡,也许会请求毁掉这份案卷。但是凯特尔讨厌这种过硬的材料,想方设法避开这
件事,所以他把赫尔道夫连同案卷一起送到戈林那里,也就是说偏偏送到大家都知
道的一心想当个战争部长的那个人手里。
    戈林神经紧张地接受了这桩揭露性的案件。他看来十分震惊。因此,他坦率地
向赫尔道夫说,勃洛姆堡在婚前告诉过他和希特勒,他的爱人“过去有些问题”。
十分清楚:他和元首都猜不出“过去的问题”是些什么。所以希特勒没有反对这桩
婚事。戈林答应赫尔道夫采取有效措施。
    在一月二十二日这——天,希特勒在上萨尔斯堡逗留。次日,戈林、希姆莱和
海德里希在卡林霍尔举行了一次秘密的军事会议。这样一来,清除罗姆的联盟重新
得到了加强。
    一月二十四日希特勒回来了。戈林迫不急待地把这条新闻告诉他。希特勒作出
决定,勃洛姆堡必须立即离婚,最好是宣布因严重受骗上当,此婚姻无效。根据戈
林的建议,他又禁止勃洛姆堡穿制服到总理府来。戈林唯命是从地把元首的这一决
定转达给勃洛姆堡。他担心,在勃洛姆堡离婚或者甚至取消婚姻之后,希特勒可能
会忘掉这次事件,这样一来,一切又得重起炉灶。所以他急急忙忙跑到勃洛姆堡那
里,象在一九三四年六月三十日所做的那样,“扩大”了他的任务并略微修改了元
首的指示。他对勃洛姆堡说,他必须立即去国外作一次长时间的旅行,以此忘掉这
件事情。
    这位陆军元帅对那些揭露首先感到沮丧,继而又被那件具有威胁性的丑闻吓了
一大跳。他已经不能离开他的那位年轻而又如此迷人的妻子了。当戈林让人给他一
笔很可观的外汇作为路费时,他愉快地接受了戈林的建议。这并不是希特勒作出的
安排,不过这倒也是一个比较诱人的解决办法。
    希特勒吩咐勃洛姆堡必须在国外住上一年。于是勃洛姆堡夫妇就在一月底去罗
马和卡普里旅行。
    勃洛姆堡的事情逐渐在上层军官当中明朗化。大家在想,怎么可能出现这样一
桩婚事。警察局既然知道这位陆军元帅爱人的过去,那么为什么会同意他们结婚?
希特勒又怎么会当证婚人?具有传统观念的军官,更不用说一位陆军元帅和战争部
长一般是不会到象埃娃·格鲁恩这样的人家去的,更不会同这种人家攀门亲事!当
然,这位年轻貌美、诡计多端的妓女对获得这个意外的宝贵的猎物感到十分高兴。
但究竟是谁派她去盯住这位老兵的呢?
    希姆莱、海德里希和缪勒本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