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 >

第35部分

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第35部分

小说: 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人体各个部位射出的光线,直线射过小孔 (端)并在此相交,从人体 

下部射来的光线射到高处,从上部来的则射到低处;如足部射出的光被 

低部的屏所遮蔽,因而只能成像于高处;首部的光线只能成像于低处。 

因而屏后的幕上就得到一个倒立的像;像的大小则与交点(小孔)的位 

置有关。文中的“照若射”,用“射”字形容光线的径直疾进,是十分 

形象和确切的。墨家还利用光的直线前进的性质,讨论了光源、物体和 


… Page 107…

投影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光源的照射时出现 

的重影现象和半影现象等。 

      《墨经》中对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问题,作出了非常深入的论述, 

反映了当时在这一研究中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关于平面镜成像,《墨经》中有如下一个实验及其光学解释的记载: 

 “临■而立,景到(倒);多而若少,说在寡区”;“临:正■,景寡, 

貌能 (态)、白黑、远近、杝正、异(映)于光。■(者),景当俱就; 

去亦当俱,俱用背。■者之臭 (糗),于■无所不■;景之臭无数,而 

必过正,故 (估)同处。其体俱然,■分”。对这一条文的解释,目前 

还有不同的意见。谭戒甫、钱临照先去作平面镜成像解。经文指出,一 

物 (如人)俯视一平放于地的平面镜,在镜中得一倒像。由于镜面较小 

 (“寡区”),观察者从一个方位只能从镜中看到不大范围内的景像。 

任何物体在镜内只能有一个像;物的形态、明暗、距离、斜正都由光线 

映于镜。当人(物)走近或远离镜子时,其像也同时走近或远离。人(物) 

朝向镜子的表面上的一切点 (“糗”),在镜中无一不被映出,人(物) 

体表面之点无数,其像的点也无数。像与人 (物)分处于镜面二侧,相 

对应的点估计与镜面的距离相等。 

     墨家对凹面镜成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墨经》 

中记载了一个凹面镜成像的实验及其光学解释:“鉴位(洼),景一小 

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鉴:分鉴。中之内:鉴者近中, 

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起于中缘(燧) 

正而长其直 (置)也。中之外: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 

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直 (置)也”。“鉴洼”即 

指凹面反射镜。经文说凹面镜所成之像有两种,一种是物在镜面球心之 

外时形成的比物小的、倒立的像;一种是物在镜面球心之内时形成的比 

物体放大的、正立的像。在后期墨家所作的更准确的进一步说明中,把 

这一实验分为“中之内”、“中之外”两种情形(“分鉴”)。“中” 

指“中燧”(焦点)到“合于中”(镜面球心,物与像重合之处)之间 

的这一段。如果物体在“中之内”,即焦点之内,就得正立的像,其大 

小随物离焦点的远近变化;如果物体在“中之外”,即在球心之外,就 

得倒立的像,其大小随物离球心的远近变化。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个实 

验的记述中,墨家已经明确地区分了“球心”和“焦点”,而且还知道 

了物体和他的像在球心处重合(“合于中”)。这种准确的描述是与他 

们所进行的多次周密精确的实验分不开的。 

     此外,墨家还对凸面镜成像作了实验研究,作出了基本正确的描述。 

      《墨经》中关于光的直进性以及各种面镜成像现象的叙述,是一部 

系统完整的关于几何光学问题的实验记录和理论说明;其内容和近代光 

学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墨经》的论述比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的《光 

学》早约一个世纪,在世界光学史上应占有崇高的地位。 


… Page 10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