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 >

第32部分

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第32部分

小说: 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厚度就是要浇注青铜的厚度。内,外范做成后使之慢慢阴干,当完全干燥之 

  后,再在炉中用进行焙烤,据分析,火焙烤的温度约在600℃左右,成为一 

  种软陶质,过高的焙烤温度会使泥范大量收缩变形,经过焙烤后,泥范成为 

  陶范。陶范上留有注口,大型的青铜器陶范上还要做排气和排渣的冒口。经 

  过焙烤的内外陶范对合后涂泥加固,在浇灌铜液前要进行预热,以确保青铜 

  溶液迅速流到待浇的每一处空隙而不会形成不均匀的凝固和冷隔,浇铸时器 



① 参见《河南临汝煤山遗址发掘报告》,1982 年第4 期。 

② 参见陈显泗《郑州商代城遗址》,中华书局1981 年版。 

① 参见仓孝和《自然科学史简编》,北京出版社,1988 年。 


… Page 116…

                                                                    ① 

  物是倒置的,待青铜溶液冷却后,打碎外范,掏出内范 。一件青铜器就制成 

  了。 

        分铸法是对范模法的一个发展,至迟产生于第二个阶段,这种技术多用 

  于需要分别铸出几个部件,而后经过焊接或铸合使其再合为一体的器物,如 

  司母戊鼎一次是不可能浇铸出来的,鼎的身耳足等各部分,都需要分铸出来 

  后再合铸在一起,完成这样一件器物是需要数百人的通力协作。 



① 参见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 


… Page 117…

                                    9。其他手工业 



         (1)冶铁 

       在河北藁城商代早期墓中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铁制品——铁刃铜钺,说明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中国人已认识和利用铁了。但中国人开始冶铁和使 

  用铁是自春秋时期,在甘肃灵台一座春秋早期墓中,考古学者发现了一件铜 

  柄铁剑,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炼的铁器。 

       中国的青铜铸造技术相当发达,它对中国冶铁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如中国在冶铁初期就很快产生了生铁的冶铸工艺,即采用铸型制作 

  铁器,而西方早期的冶铁均是采用块炼铁方式经过锻打成形,在铁器的初始 

  阶段,多生产一些凹口锄、削、刀等小工具。由于生铁含碳量高,虽硬但较 

  脆,易损坏。为了改变这种性能,在战国时期人们又发明了铸铁柔化术,它 

  包括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在氧化环境下对生铁进行脱碳热处理,使之变成白 

  心具有韧性的铸铁,二是在中性或弱氧环境下对生铁进行石墨化热处理,使 

                         ① 

  之成为黑心韧性铸铁 。这种技术的发明促进了战国中、晚期冶铁业的迅速发 

  展,并使铁工具在农业、手工业乃至兵器中逐步取得了支配地位。 

       中国冶铁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鼓风炉的使用,因为冶铁术比 

  冶铜术的进步之处是能够提高冶铁炉的温度,使比铜的熔点高出三分之一的 

  铁能够熔解。要使冶铁炉的温度提高,必须依靠良好的鼓风设备,使它能不 

  断地将足够的空气压入冶铁炉中,以促进炭的燃烧,提高炉温。春秋、战国 

  时期冶铁炉的鼓风设备是一种特制的大皮囊,两端紧收,中部鼓起,旁有洞 

  口,装有竹管,通到冶铁炉边。用人力将大皮囊压扁,空气从竹管吹入冶铁 

                                                                                     ② 

  的炉中,大皮囊上有个把手,用手拿把手来鼓动,使空气不断压入冶铁炉, 

  以促进炉内木炭的燃烧,从而提高冶铁炉的温度,当时是依靠人力来推动鼓 

  风设备。 《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中记载:铸造“干将”和“莫邪”两把 

  宝剑时是由“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然后“金铁乃濡,遂以成剑”, 

  可见当时冶铁鼓风炉是相当大的。 

         (2)玉器加工 

       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产玉,并有加工玉器的传统,但玉石加工在中 

  国有着最悠久的历史和最独特的工艺,中国人自古就对玉石有着特殊的偏 

  爱,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能制出精美的玉琮、玉铲、玉镯、玉璧等,良 

  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刻有细密弦纹和兽面纹的玉琮,充满着神秘的色 

  彩,在缺乏金属工具的史前时期,它们的制作工艺确实令人惊叹。 

       史前的玉石加工是一种早已失传了的工艺技术,有人根据玉器加工时留 

  下的痕迹和文献记载,认为早期玉石加工是用石头中最坚硬的石英为工具, 

  对玉料进行锯截、琢磨、穿孔、雕刻和抛光制成,《诗经》中的“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可能就是指这种制玉的过程,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理。 

                                                                        ① 

  如需要打孔,则需借助于细石器,钻孔时加水加砂,反复磨搓 。 

       商、周时期玉石加工技术是在史前玉石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 

  进入了相当成熟的阶段,估计当时已采用了青铜制作的丝锯工具,这类工具 



① 参见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② 参见祝慈寿《中国古代工业史》,学林出版社1988 年版。 

① 参见王振铎《工巧篇》,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年版。 


… Page 118…

  相当于现代玉器加工的“锼弓子”。否则镂空透雕玉器的大量出现是难以置 

  信的。商周时期玉器成为奴隶主贵族统治者权威的一种象征物,玉石和玉器 

  的种类都比以往增多,如玉石的种类有:青玉、白玉、黑玉、黄玉、绿松石、 

  鸡血石。玉器的种类更加繁多,制作更加精细的有:玉铲、玉斧、玉戈、玉 

  梳、玉簪。人们更重视对佩玉和礼玉的加工如佩玉中的玉人、玉龙、玉凤、 

  玉虎等以及奴隶主用来祭天的璧和祭地的琮都雕刻得极其精致,如商代殷墟 

  武官村大墓出土的“虎纹大磬”,安阳西北冈出土的大理石雕坐兽”、“大 

                                                                 ② 

  理石鸮”,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玉鹿、玉虎等 ,都是采用浮雕、圆 

  雕和透雕的手法制成,代表了这一时期玉器加工的最高技术水平。 

         (3)纺织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以麻、丝等为原料纺织出成品,以满足 

  人们的衣着需要,其中的丝织业技术更为引人注目。 

        中国是世界上养蚕、种桑、织丝最早的国家,我国的先民们经过长期的 

  生产实践,不断提高这些技术,到商、周时期已生产出优秀的纺织品,并在 

  后来传往世界各地,因此中国在世界上自古享有“丝绸之国”的美誉。丝绸 

  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科学技术史的又一杰出贡献。 

       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和丝织的技术,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据 

  目前的考古学资料,最早的丝织物是在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 

  了距今约5000年的丝带、丝线和绢片。经鉴定它们是为家蚕丝织物,绢片为 

                                              ① 

  平纹组织,织物密度约为每厘米47根 。 

       到商代中国育蚕织丝的历史已达3000余年养蚕织丝的技术已经相当进 

  步。甲骨文中已出现了蚕、桑、丝、帛等象形文字,商朝的达官贵人常用丝 

  绸裹盖青铜礼器。1937年维维·希尔凡在《远东古物博物馆馆刊》第九卷发 

  表文章介绍了一件商代附有回纹图案的纹绮印痕的铜钺。至今故宫仍收藏着 

  商代玉戈及玉戈上留有的花纹丝织物(《文物》1979年12期)。70年代在 

  河北藁城台西材商代墓葬中发现了一些青铜器上有丝织器与铜锈粘连在一起 

          ② 

  的痕迹 。 

       科学工作者用全反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并拍下台西出土铜觚 

  上丝织纤维的纵面和截面的照片,从中可辨认出5种规格的丝织物残片,其 

                                                 ① 

  中有:纨、平纹纱、纱、罗和穀(绉纱),说明早在商代人们就懂得利用蚕 

  丝的独特性能,织出富有弹性,轻薄的高级丝织物,这些品种经过数千多年 

  的发展,仍是今天人们喜爱的丝绸品种。 

       夏鼐对商代丝织品进行研究后认为:“当时存在三种织法:(1)普遍的 

  平纹组织,经纬线大致相等,每厘米30—50根。 (2)畦纹的平纹组织,经 

  线比纬线约多一倍,每厘米细者经72根,纬35根,粗者经40根,纬17根, 

  由经线显出畦纹。(3)文绮,地坟是平纹组织,而花纹是三上一下的斜纹组 

  织,由经线显花。”(《我国古代桑蚕丝绸的历史》、《考古》1972。2。第 

  14页)郭沫若曾对《大盂鼎》和《毛公鼎》中的■字进行考证认为:“是经 

  字的初文,像织机之纵线形”。 (释“■”《金文从考》1952年第182页) 



② 参见中国历史博物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图录》(奴隶社会),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年版。 

① 参见中国历史博物馆编《简明中国文物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② 参见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台西考古队《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 年第6 期。 

① 参见高汉玉等《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纺织品》,《文物》,1979。6。 


… Page 119…

  表示了当时织机的经线上垂直,两端各有横轴,下轴以绳索悬一三角形或圆 

  锥形物,使经线下垂拉紧,为一种竖织机。夏鼐进一步考证认为商代丝织的 

  花纹虽然是简单的复方格纹,但已需要十几个不同的梭口和十几片综。织机 

  上的经线分为两组,交叉成剪刀口,从中穿梭引纬,这剪刀口称为梭口。牵 

  动两组经线,使彼此交叉换位的构件称为综。由此推测当时已有简单的提花 

                                                              ② 

  装置的织机,而且还有了平放式和斜卧式两种提花机 。李约瑟认为西方的提 

  花机比中国整整晚了4个世纪,是由中国传入的。 

       西周时期的丝织业,目前尚未从考古学资料中找到实物证据,但古文献 

  中有关这方面内容的记载很多,从中不难看出西周时期蚕、桑、丝技术得到 

  进一步的发展。如《诗经》中有《豳风·七月》的“蚕月条桑”、《大雅·瞻 

  仰》的“休其蚕织”、《卫风·氓》“抱布贸丝”等,并可知当时的丝织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