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农产品 >

第1部分

农产品-第1部分

小说: 农产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疯涨sina  2010年12月10日 18:29  《理财周刊》
  文前提要:历来以直言敢谏而深得老百姓喜爱的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对农产品(17。70;…0。22;…1。23%)涨价风潮的前因后果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文:郎咸平

  有人说下半年以来,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涨价是多重因素所致,比如天灾减产、成本上升、通胀预期、游资炒作、国际价格传导等等。有人问我是怎么看的,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一些农产品炒家垄断了货源,大肆炒作,从而在农产品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炒家“四步走”炒高蒜价

  我就以这两年炒得最凶的“蒜你狠”(大蒜)来说吧。炒家为什么看上了大蒜呢?首先,大蒜不是很起眼,普通百姓一天了不起买一颗大蒜,就算涨了40倍,也没什么感觉。但如果是猪肉大米就不行。涨个10%政府就会调查。二是产量必须非常集中,这样才好操纵。全国70%的大蒜都产自山东金乡,交易量占到全国的90%。三是产量不能太大。产量太大容易失控,不好操纵。大蒜今年产量就不大,因为去年大蒜特别丰收,谷贱伤农的结果是今年种植面积少了三分之一,以金乡为例,那里有1000多个冷冻仓库,一个冷冻仓库可以存1700吨大蒜,只要拿出一半就可以把金乡所有的大蒜全部封存起来。

  选定大蒜为炒作对象后,炒家就开始一步步炒作了。

  第一步:低价建仓,控制上游。

  控制上游的花费并不大。2008年大蒜价格大概最高是1块钱一公斤,2009年跌到了4毛钱一公斤,炒家迅速建仓。2009年山东金乡的库存是95万吨,如果在2009年2月到5月入仓的话,控制1/3就可以控制价格,30万吨乘上4毛钱一公斤,你只要花1。2亿就可以了,非常便宜。最后翻了几番?4毛钱一公斤的大蒜,最高时卖到12块!每年6月是新蒜上市的季节,资料显示,在2009年5月26日山东金乡交易市场的大蒜开秤价还是每斤6毛多钱,然而仅仅到了6月5日就飙升到1。68元。这一价格已经是2008年时大蒜最低价(4分钱)的42倍了!所以炒大蒜比炒股票刺激多了。

  第二步:控制中下游。

  为什么要控制下游呢?如果上游建好仓之后,准备抛售,万一抛售被下游接了,都给你买光了,价格就打不下去了。怎么控制呢?搞代理,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三级经销商或者代理商。你对每一级经销商都收取很高的代理费、经销费,其实也就相当于保证金。你敢不听话吗?你不听话我就修理你,扣你的保证金。

  第三步:舆论造势。

  2009年9月,舆论造势,热炒甲流概念,拉抬价格。10月继续舆论造势,包括说大蒜是提高免疫力的天然药物;食用大蒜可以让感冒发生几率减少三分之二;2009年山东大蒜种植面积下降20%等等,再度拉高价格。

  第四步:对敲。

  就像股市一样。这些炒家拿出20%的货卖给自己人,就在2009年10月、11月期间来回对敲,把价格敲上去,说白了,就是火上浇油,自买自卖。最后在2010年5、6月间将大蒜拉抬到了猪肉的价格,立刻套现离场,让后来的资金接盘。所以你看现在金乡那些5、6块钱高价接盘的中小蒜商日子都不好过。今年大蒜种植面积又大幅上升了,等到明年6月新蒜上市前,老蒜可能又会像2008年一样跌到几毛钱,然后炒家又可以开始建仓了。

  其他像绿豆、生姜之类的农产品炒作也是一样的。

  鲜蔬炒作另有办法

  你可能会问,像大蒜这样的农产品可以长期囤积,但是像青菜白菜这种无法囤积的农产品价格也飞速上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最近研究发现,小菜贩子卖菜就像搞股票一样。其实这些菜贩子很可怜,拿出几万块钱进货,搞得自己每天心惊胆战的,他们总在不停地琢磨,进货价格高了卖不出去怎么办?可能今天价格涨了,明天就跌了,后天可能涨也可能跌。为什么价格波动得这么厉害呢?这是大中小批发商的博弈结果,这些批发商通过下面两步曲操纵了蔬菜价格。

  第一步:降价。

  大批发商用这个方式打跑对手,控制上游。假设大中小三个批发商刚开始的时候都是2元进货,然后大批发商用1。5元的价格在市场抛售,目的是要把中小批发商全部挤走,这样他才能垄断。垄断后他再回去控制菜源。怎么控制?他们跑去找种菜的农民,说,农民同志,市场价格一斤只有一块半,我给你2块钱收购你的菜好不好?农民自然很高兴地接受了。接着大批发商又说,不过你得答应我两个条件:第一,你的菜全部让我收购;第二,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我什么时候叫你去拔菜,你就拔菜,反正绿叶菜放在田里面多两三个礼拜也没问题。

  第二步:控制中下游,造成缺货现象。

  然后这些大批发商就告诉农民,不准他们现在拔菜,目的就是要造成市场缺货的现象,拉高菜价,套现离场。他们干的事情和炒绿豆、炒大蒜是不一样的,因为大蒜和绿豆是可储藏的,炒作的话要打持久战。但绿色蔬菜不能长时间储藏,只能走短线赚快钱,价格必须在几天之内大起大落。

  政府“限价令”难治本

  拿上面例子来说,农民种的菜卖给批发商是1块钱1斤,然后因为批发商控制了渠道,它就可以以10块钱1斤的价格卖给消费者,我们没有办法不买,因为没有其他人卖给我们,渠道都被这些大批发商们垄断了,已经没有竞争了。这样的话,批发商就一下子赚了9块钱。而政府仅仅是简单地提高收购价。就好比过去批发商收购价是1块钱,然后卖给我们10块钱,从中赚了9块钱。现在政府要求批发商把收购价提高到2块钱,透过这个方式,把批发商的利润压缩到8块钱。政府干的事叫什么?就叫做“下游不准涨价,提高农民的上游收购价”。我们的政府到现在还是在用这种古老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

  狠治炒家不手软

  那你可能又要问了,到底怎么做处理才能从根本上理顺农产品定价机制?

  农产品涨价,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农民。我们是既想要不明显增加消费者负担,又想要促进农民增收,所以我觉得政府必须要对这些炒家下狠手。我呼吁政府开始逮捕这些农产品炒家,因为他们操纵价格,形成了农产品的垄断。什么叫垄断?联合起来控制价格的行为就是垄断。我认为,《反垄断法》必须用在这些人身上。我呼吁政府立刻派出公安到农产品的集中产地,把那些大规模租用冷库的人全部抓起来,他们肯定都是炒家,不会错的,用《反垄断法》起诉他们,这些炒家就是我们农民和消费者的敌人。

  农业产业链加速整合

  还有就是要加速构建我国的农业产业链。

  我呼吁,学习美国的新奇士模式(新奇士模式是一种农业产业链,包括种子、种苗、农药、化肥、科技指导、股东、收购包装、仓储运输、批发零售),整合整条农业产业链。也就是说,透过政府或者是中间批发商和农民做整合。怎么整合?

  第一步,给农民股权。农民的股权不是看他们实际出资多少,而是根据每个农民生产多少农产品来配给股权。如果农民A有5个橘子,农民B有3个橘子,农民C有2个橘子,那这三个农民的股权就是50%、30%和20%。

  第二步,聘请职业经理人贯穿经营整条产业链。整条产业链的利润分配必须公开、透明。每一个产业链环节必须赚合理的利润。也就是说,农民不应该只赚1块钱,他应该赚3块钱,最后的利润应该按照50%、30%、20%的股权比例来分配这3块钱。把中间环节压缩到2块钱,最后零售价就不是10块钱,而是5块钱了。

  我们把这种新的农业产业链整合和《反垄断法》结合起来,结果是农民得到了实惠,消费者也得到了实惠。你不要看这个事情小,能做到这一步的话,就做到了我一再呼吁的藏富于民的第一步。

  本文根据郎咸平博客内容整理





索罗斯:把握投资机会的十二个绝密手段
日期: 2010年12月10日 15:12 来源: 外汇通 作者:
 
索罗斯是大师级的金融理论家,他总是静若止水,心气平和,即不纵情狂笑,也不愁眉紧锁,他拥有参与投资游戏的独特方法,拥有认识金融市场所必需的特殊风格,具有独特的洞察市场的能力。而使其成功的首要秘诀,则是他的哲学观。

早年,他一心想当一名哲学家,试图解决人类最基本的命题…存在。然而他很快得出一个戏剧性的结论,要了解人生的神秘领域的可能性几乎不能存在,因为首先人们必须能够客观地看待自身,而问题在于人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于是他得出结论…人们对于被考虑的对象,总是无法摆脱自已的观点的羁绊,这样,人们的思维过程不可能获得独立的观点用以提供判断依据或对存在给予理解。这个结论既对他的哲学观也对他观察金融市场的角度影响深远。

不能得出独立的观点的结果就是,人们无法穿透事理的皮毛,毫无偏颇地抵达真理。也就是说,绝对完美的可知性相当值得怀疑。如索罗斯所言,当一个人试图去探究他本人所在的环境时,他的所知不能成其为认识。

索罗斯演绎出这样一个逻辑:因为人类的认识存在缺陷,那么他能做的最实际的事就是关注人类对所有事物的那些存有缺漏和扭曲的认识…这个逻辑后来构成了他的金融战略的核心。

人非神,对于市场走势的不可理解应是正常现象,然而当市场中绝大多数投资者对基本面因素的影响达成共识,并有继续炒作之意时,这种认知也就处于危险的边缘了。市场中为什么会出现失败的第五浪以及第五浪延长后往往出现V型反转,以索罗斯的哲学观,我们就很容易可以找出答案了。

在此,我们暂且不对索罗斯的哲学观作评论,旨在探讨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首要应该解决问题,那就是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将会使其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以更广阔的视野,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市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处惊不乱,从容应对,最终获得成功。

索罗斯投资秘诀之二:市场预期

索罗斯认为,古典经济学理论家们所建立的完全自由竞争模式,即在一定条件下,对自身利益的无节制的追求将使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从而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出现过,在价格波动剧烈的金融市场中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他认为供求关系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市场参与者对市场行为的预期,而这些行为正是由这些预期所决定的。所以预期的作用在供求关系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索罗斯的投资观念,人们并不能对自已所处的环境做出完全的认识,因此人们根据预期做出买、卖决定,对市场价格形成影响,同时这种市场行为又反过来影响着期他参与者的预期。不仅是价格的涨势汹涌吸引了众多的买家,而且买入行为本身也有推动价格继续上扬。形成一个自我推进的趋势。因此索罗斯认为正是由于供求关系与市场预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市场行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