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206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206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雷声大作。6 时 12 分突然下起大雪,时大时小的雪花中,夹杂着冰雹。
当时的气温高达 30℃,冰雹落地时多已融化成硬币状的冰片。雪花落地时呈
松花形状,旋即融化成水,6 时 35 分,雪止。新峰村雪花飞扬时,隐约可见
东北方向仍是日朗天蓝。村民们被这奇景惊呆了。当地老人说:“六月下雪,
从没见过,也没听祖先说过。”据《随州志》记载,随州历史上虽有多次夏
日冰雹,但从未见过三伏天下雪。
    “六月雪”不再是神话,更不是某人受了冤屈的印证。科学家们正在探
索出现这种奇异自然现象的科学道理。

         盛夏结冰的怪山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国湖南省五峰县白溢寨山,就有一座奇特的山。
此山最高峰海拔 2320 米。山腰处有两块各为两亩左右的地方,怪事就出在这
里。
    每年盛夏季节,四周烈日炎炎,热浪滚滚,而这两块地方却覆盖着一块
块雪白的冰砖,寒气凛人。盛夏一过,冰砖渐渐消融。到了冬天,这里反倒
不见冰砖的踪影。来年盛夏,神奇的冰砖再度出现。年复一年,从不间断。
盛夏结冰,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正常的大气压下,水到 0℃方可结冰,一年四季只有冬天才会是冰雪
世界,即便是高山的终年积雪不化之处,也只是存在于海拔 3800 米的雪线以
上地带。低于雪线处,只有冬天才会积雪结冰。白溢寨山盛夏结冰处,一不
在雪线以上,二非隆冬严寒,岂不怪哉?
    有人说,既然有使小气候变暖的地热,大概也有使小气候变凉的“地冷”
吧?就算有所谓“地冷”,可又为什么偏偏在盛夏时最“冷”,而且竟然结
出冰砖呢?这不是太古怪了吗?

         冬热夏寒的奇地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世界上居然有冬热夏寒的奇地,它就在我国辽宁省
桓仁县,总面积约 1.6 万平方米。
    立春过后,当周围的气温和地温逐渐上升时,这里的地温却一反常态,
开始慢慢下降。到了夏天,地下滴水成冰,人畜只要在远离地缝 6~7 米处站
上一两分钟,就会顿感阵阵寒气刺骨。有人做过试验,将一小碗水放在裂缝
处,一夜之间,竟冻成冰块。盛夏三伏,人们正汗流浃背,暑热难熬,而此
地裂缝内最低温度可达…15℃,缝中冒出寒气使人如临隆冬。立秋之后,四周
寒霜普降,草木皆枯,此异常地带的地温却奇迹般地节节上升。时至寒冬腊
月冰天雪地,这里却如同仙境,春意浓浓,绿草茵茵,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当地农民在这热气腾腾的地面上搭棚种菜,棚内温度一般能保持在 17℃。地
温也在 15℃左右。
    这块神奇的土地为什么会有如此异常的地温呢?
    一般认为,这块奇地的成因是它的地下储气结构与众不同。它能储存巨
量的空气,而且空气的冷热变化比地面缓慢,夏天涌入的热空气,待到冬天
才缓缓放出;而冬天进入的冷气又一直保存到夏天才渐渐释放。这种特殊的
保温层导致地温异常。
    可有人说,地下拥有两条寒热重叠的储气带,冷、热气同时释放。因夏
天热而不显热气,对冷气人们却十分敏感,所以只感到冷气上升。而冬季,
冷气又被周围的寒流冲淡,不易为人察觉,热气反显得突出了。
    还有种说法更奇,认为此地地下的储气带有自动启闭的天然阀门,冬天
吸冷气放热气,夏天吸热气放冷气。
    究竟原因何在?这种特殊储气结构又是如何形成的?地下结构谁也看不
见,钻井测量又破坏了储气带,会失去这块宝地。怎么办呢?这已成了科学
界的一大难题。

         蓝太阳和绿太阳

    一看标题,你或许认为这是童话故事吧?不,这不是童话,而是人们亲
眼目睹过的自然奇观。
    1951 年 9 月 26 日,日落时分,苏格兰的居民看到了蓝色的落日。第二
天,这轮蓝色的太阳又出现在丹麦、法国、葡萄牙、摩洛哥的上空。它的颜
色随着地点和时间的改变而不断地变幻着,由雪青色变为蓝宝石色和淡青
色。这一奇景在欧洲一些地区持续了两三天。
    1965 年春的一天,一场特大尘暴席卷北京上空。顿时黄沙滚滚,天昏地
暗。太阳突然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变成了蓝绿色。
    1979 年 7 月,波兰人乌尔班奇驾驶帆船,从达萨摩亚群岛向西行驶,一
天傍晚,他忽听舵手惊呼:“快看呀,绿太阳!”果真有一轮绿日悬挂西方
空中,它像幻影一般很快消失。几天后,船员们又看见了这轮绿色的太阳。
    无独有偶。在我国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一天,一辆满载旅客的公共汽
车行驶到天山以北茫茫沙海边,太阳就要落山了。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快
要沉没的夕阳放射出嫩草般鲜绿的绿光,染绿了西方的天空。
    这种异色太阳的最早见证人,大概要算 6000 年前的古埃及人了,他们在
金字塔壁画中绘制的绿太阳至今仍清晰可见。
    真奇怪,夕阳通常都是橙红、橙黄或腊黄色的,怎么会有这么美妙的蓝
光和绿光呢?
    原来这是大气折射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就像一
个巨大的棱镜,将位于地平线附近的太阳光分解成各色光线。大气对不同波
长的光的折射程度也不同。波长越长,折射越小。太阳的七色光中红光波长
最长,其次是橙、黄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的落日是红色或橙黄色
的缘故。当大部分太阳光盘已居地平线以下,只有很小一部分露在地平线上
时,由于折射的作用,显露出来的只是太阳的绿光、蓝光(紫外线光波最短,
早已折射掉了)。而蓝光又极易被大气分子散射掉,这时,人们就会看到发
绿光的太阳了。不过,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绿太阳的。必须在空气能见度
好、大气中水汽含量少、地平线平直而清晰的条件下,才有可能看到绿日。
    蓝光既然极易被大气散射掉,怎么会出现蓝太阳呢?这是由于空气中的
悬浮物,如尘埃、小水滴等也会散射阳光。其中直径为 0.6~0.8 毫米的尘埃
微粒散光的能力很特别,它们散射红、黄光的能力反倒比散射蓝光大。如果
空中悬浮这种微粒,红、黄光会被散射掉,而留下蓝光。太阳就变成蓝色的
了。

                    大自然的艺术殿堂——五彩城

    在新疆的克拉麦里山,有一处国家重点保护的自然景观——五彩城。
    进入五彩城,如同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一幢幢色彩斑斓的“高楼大厦”
鳞次栉比,金黄色、青灰色、暗红色、铁黑色构成了一幅立体油彩画;有的
“建筑”自身就有七八种颜色,妙不可言。“建筑”的形状各异,有“佛祖
大庙”,“清真寺”,还有“金字塔”,一排排整齐的“房舍”如同古代军
营。城中“街道”纵横,怪石林立,如同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彩色雕像;兽中
之王雄狮,凶猛的老虎,翱翔的苍鹰,亭亭玉立的少女……俨然一座艺术殿
堂。
    如此美妙的五彩城是出自哪位艺术大师之手呢?当地人会告诉你:是七
仙女。相传王母娘娘的小女儿七仙女,厌倦了天庭寂寞无聊的生活,偷偷下
凡,来到了克拉麦里山。这里虽不见人烟,却有许多可爱的野生动物。七仙
女采来天空飘浮的彩云,精心构筑了这座人间仙境——五彩城。仙女住在五
彩城里,终日与可爱的动物们为伴,不思归天。一日,被巡天将军发现,将
七仙女掳回天庭,只剩下这座美丽的空城,小兔、黄羊、野驴等小动物们思
念仙女,现在还常常来五彩城找七仙女呢。
    七仙女造城当然只是神话传说,创造了这巧夺天工的“建筑”和“雕塑”
的真正的艺术大师是大自然。
    大约在 8000 万年前,这里原是一片大湖泊。湖中有大量五颜六色的沉积
物。后来地壳上升,湖水干涸,沉积物裸露在地面上,形成各色岩石:红色
的铁质砂岩、灰色的泥灰岩、棕色的磷铁矿、黑色的锰质岩、黄色的泥质岩。
千百万年来,经流水冲蚀和风化作用,岩层中松软部分被冲走吹跑,留下坚
硬的岩石。大自然的一双巧手终于将这些彩色岩石雕刻成千姿百态的“飞禽
走兽”、“楼台亭阁”,为人类创造了这座面积达 8 平方公里的举世罕见的
五彩城。

         多彩的“世界”

    大自然用绚丽多彩的色调创造了五光十色的奇观,有海、有湖、有沙漠,
还有土壤。
    五色海
    红海  位于非洲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因沿岸水中生长着许多红色藻类,
海水因此发红。
    黄海  位于中国渤海与东海之间,因黄河带入大量黄色泥沙而呈黄色。
    绿海  位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因曾有过大量绿色藻类,而得名绿
海。
    白海  位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附近。因长年被冰雪包围。呈白色,故称
“白海”。
    黑海  位于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因海底沉积着黑色霉臭的烂泥而得
名。
    五色湖
    彩湖  印度尼西亚的佛费勒斯岛上有一湖,左边为深红色,右边为碧绿
色,后边为青色,各色宽约 200 米。一湖为何三色,至今还是个谜。
    萤光湖  在巴哈马群岛有一个湖,湖面闪烁着绿色萤光,这是一种萤火
酶素微生物发光所致。
    墨水湖  在加勒比海的乌巴哥海岛上,有一湖名叫佩奇湖。湖面黑色,
无水可行走,软绵绵,由沥青构成,又称沥青湖。
    五色沙漠
    多彩沙漠  位于美国科罗拉多河大峡谷东岸的亚利桑那沙漠,由于火山
熔岩形成的砂粒中含有矿物质,使整个沙漠呈现出粉红、金黄、紫红、蓝、
白、紫诸色。在阳光照射下,由于反射和折射的作用,半空似乎飘荡着不同
色彩的烟雾,令人眼花缭乱。峭壁秃丘在中午呈蓝色,傍晚是紫水晶色。岩
峰常为蓝色,故有蓝峰之称。沙漠东部遍布彩色圆丘,沙丘间屹立着数以千
计的色如玛瑙、坚如岩石的彩色石柱。长的超过 30 米,最粗的达三四米。亚
利桑那沙漠以它美妙无比的色彩成为世界罕见的景观。
    红色沙漠  澳大利亚的辛普森沙漠呈红色,天地间火红一片,奇丽无
比。其成因是砂石上裹有一层氧化铁,这是铁质矿物长期风化漫染大漠所至。
    黑色沙漠  原苏联中亚细亚土库曼境内,黑海和阿姆河之间,有一片名
叫卡拉库姆的黑色沙漠。整个大漠呈棕黑色,如置身其间,仿佛堕入黑暗世
界,令人不寒而栗。这片沙漠是当地黑色岩层风化而成。
    白色沙漠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路索罗盆地,白沙浩瀚,其砂粒是砂石膏
晶体的微粒。1 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石膏质海岸隆起为山,雨水挟带溶
解了的石膏流入山谷盆地中的路索罗湖。后来气候日益干燥,湖水蒸发,湖
岸的石膏晶体被风化成细沙,随风铺满整个盆地,成了这片白色沙漠。连沙
漠里的一些动物,如囊鼠、蜥蜴等为适应环境,身躯都成了白色。
    五色土
    黑土  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
慢,积累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