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352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352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何必在画商面前表示你那样喜爱这张画呢?你不会冷静一些吗?你
总是让人家看出你非买不可,结果你原可以少出一些钱就能买到的画,也被
人家要了高价。”
    徐悲鸿温和地点头笑了,承认她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下一次再遇到画
商送来好画时,他还是情不自禁地赞不绝口。
    徐悲鸿为什么买画时赞画?这除了他诚实、公正、无欺的道德品质以外,
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那就是“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们交际的手
段,但同时又是人在思维时的工具,语言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徐悲鸿
终生不知疲倦地收集我国古代传统绘画,使它们能得到自己的研究、整理和
保护。当一幅好画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激动、他兴奋、他赞赏。假如,
他对一幅真正的好画能装出无动于衷的样子,那他就不是画家徐悲鸿了。

            临时教练

    1959 年第 2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我国选手容国团获得了男子单打决
赛权,他的对手是匈牙利老将西多。
    俗话说:“冤家路窄。”当时在世界上所有的乒乓球运动员中,容国团
最打怵的就是这位西多。以往两人曾数次交手,容国团一次也没赢过,就在
前些天的团体赛上,容国团又以 0∶2 败给了他。所以,还没等上阵,容国团
就先怯了三分。
    以这种心理状态登场,肯定凶多吉少。面对这种情况,乒乓球队的领导
果断地决定:容国团进行决赛时,由运动员杨瑞华当场外指导(当时乒乓球
队的教练是傅其芳)。原来,杨瑞华和容国团相反,和西多的几次对阵从来
未输过。就在前几天的团体赛上,又刚刚以 2∶0 战胜了西多。所以,有杨瑞
华在场外一坐,容国团的心里就踏实多了。
    比赛形势果然如我方所料,西多虽然胜了第一局,但中间休息换场地时,
他突然发现向容国团面授机宜的不是傅其芳,而是自己的克星杨瑞华时,心
里顿时发了毛。自己的教练说了些什么,他一概没听进去,眼睛紧紧地盯着
杨瑞华,看他对容国团做什么手势……
    两人再次上阵,形势急转直下,西多忧心忡忡,乱了阵脚;而容国团则
士气大振,越打越勇,终于连胜 3 局,以 3∶1 战胜了西多,为祖国夺得了第
一个世界冠军。
    这场决赛与其说是一场实力战,不如说是一场心理战。中国队抓住了西
多对杨瑞华的恐惧心理,对他展开了心理攻势。那么,西多的对手是容国团,
不是杨瑞华,他为什么会在比赛中心理失衡,情绪不稳呢?这就是“潜意识”
在作怪,西多屡次败于杨瑞华,对杨本能地有一种否定性的情绪体验。这种
实际上起作用的刺激,在他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也控制不住的时候
就使他产生了恐惧心理。

           摄影师的本事

    有个 13 口人的大家庭,来到一家照相馆,要照一张“全家福。”
    摄影师给 13 口人按长幼男女顺序排好了位置,等要照时却发现他们都板
着脸。摄影师要求他们笑一笑,但是这家人似乎不会笑,勉强笑出来比哭还
难看。摄影师说一句常用的笑话,但也无济于事,这家人看来有些紧张。
    摄影师看着一位约 6 岁的小男孩站在一位老太太的身边,于是有了主
意。他对那位小男孩说:“你能不能再靠近你妈那边一点?”
    小男孩马上嚷道:“她不是我妈,她是我奶奶!”话一出口,他们 13
口人全笑了,摄影师立刻摁下了快门,他拍出了一张很好的“全家福”。
    人们在出乎意外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感状态,心理学上叫做“应
激”。这 13 口之家照相的紧张表现就是一种应激状态。摄影师的本事就在于
随机应变,创造一个自然情境,使这家人摆脱心理紧张,放松神经,松弛表
情,就在大家笑得自然时,摄下一张成功的照片。

           考  试

    某电影制片厂要在两位考生中通过考试选取一名见习演员。工作人员告
诉他们:“一进这个房间,我们的考试就开始了。”甲被指定进甲室,乙被
指定进乙室。
    甲敲了两下门,里面便传出清脆的“请进”声。甲推门进去,室内一位
正在理妆的少女,从穿衣镜里看到进门的甲,便惊喜异常地扭过身来,快步
迎上,亲昵地喊:“哥哥。”这位考生一楞,脸红至脖,连连后退:“你—
—,你——,你认错了吧!”
    乙连敲几次门,屋里才传出细声的“进来吧”。乙推门进去,见一位老
太太模样的人,正戴着花镜对光穿线。他一下子扑上去,离老太太约一米左
右,便跪着前进,扑进老太太怀里,双手捧着老太太的脸庞端详,眼泪涮涮
淌下:“妈妈!妈妈!”出色地演出了一场游子归来的戏。
    当然,乙被录取了。
    这两位考生的明显差别在哪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于他们的思维品
质截然不同。甲属于迟钝、固执型,乙属于敏捷、灵活型。思维的敏捷性就
是善于在很快的时间里回答问题、做出反应,而且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判
断准确;思维的敏捷、灵活性是建筑在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基础
之上的优良思维品质。思维敏捷的人不同于耍小聪明的“机灵鬼”,他们的
分别就在于广阔、深刻性和独立、批判性的不同。思维敏捷的人能全面地看
问题,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而耍小聪明
的人就显得缺少大智、大才;思维敏捷的人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根据客观事
实和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而那些耍小聪明的人,往往盲从领导、迷
信权威,看别人眼色形事,千方百计地接受暗示,游来摆去地钻空子,玩诡
变术。

           时间的体验

    甲、乙二人约定时间于某展览馆入口处相见,一同参观展览。甲按时到
达;乙在路上遇上一位故友,寒暄了一阵,赶到约定地点时,迟到了半小时。
乙说:“迟到了一会儿。”甲说:“我等了老半天,腿都站酸了。‘一会儿’,
一会儿有多久?”乙说:“最多不到 10 分钟。”甲说:“起码 1 小时。”
    客观时间是半小时,乙估计“最多不到 10 分钟”,甲估计“起码 1 小时”。
是甲有意夸大、乙有意缩小吗?不。他们说的都是自己内心体验的实话。那
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就是时间知觉的特点:相对主观性。
    据说,有位青年去拜访爱因斯坦,请求他简单地阐述相对论。爱因斯坦
想了一下说:“当你伸手向你的父亲要钱时,10 分钟你会觉得太长;当你和
女朋友携手游玩时,10 个小时你会觉得太短。这就是相对论。”可见,爱因
斯坦也是把时间看做是相对的。
    在同样一段时间里,人们为什么会有长短不同的感觉呢?这首先是因为
人们所从事的活动的内容影响着人们对时间的估计。在我们上面举的事例
中,甲腿都站酸了,干等着,乙与故友久别重逢,寒暄说话。一个活动内容
枯燥,一个活动内容热烈有趣,难免造成时间知觉上的差异。其次,情绪和
态度影响人对时间的估计也是明显的,在上面的举例中,爱因斯坦指出的就
是这种因素。这正如人们常说的“欢乐恨时短”、“寂寞嫌时长”、“光阴
似箭”、“度日如年”等话的含义一样。总之,从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有
许多因素影响人们对时间的知觉。但实际上,客观时间并不会因为人们的主
观感觉而变快或变慢。然而人们却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掌握时间错觉,利
用时间错觉,使某些实践活动,产生特殊的心理效应。

           批评与表扬

    星期日,小红一家人逛公园,看了虎豹,上了游艇,很痛快。回来后,
父母让她写篇记叙文,这是父母第一次出题目让女儿写作文。小红很高兴,
一口气写完送到了爸爸的手里。爸爸拿到手后,首先指出了第一行上的两个
错字,又告诉女儿标题不宜过长。接下来指出标点应当写进格子,随后又告
诫她一件事没说完不能分段,不规范的简化字别用……最后说,当然,记事
还是确切的也是生动的。
    爸爸指出的这些缺点和优点都很实在,也很正确,只是不足的地方举了
七八处,而主要的优点放最后,也只讲了一条,口吻也少了些老师那种赞赏
味。女儿听后,原先满怀喜悦变成了一脸扫兴。以后,再好玩再有感受,爸
爸妈妈也别想让女儿写一篇给一家人品评的文章了。
    表扬和批评都是一种行为评价方法。表扬是肯定的评价,批评是否定的
评价。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教育应贯彻激励和表扬为主的原
则,这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人人都有成就感,都希望自己的行
为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别人的赏识。表扬正符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要,
表扬使人在心理上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表扬带来的是自尊心、自信心的增强,
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强化”。批评则是一种消极“强化”,过多的批评会使
人产生焦虑、自卑、兴趣降低、逃避以至完全丧失信心的消极心理。一些家
长常常不自觉地指责、贬斥自己的孩子。比如,当孩子拿着 90 分的成绩单兴
冲冲地交给自己的父母时,有的父母却严肃地批评道:“90 分就把你乐成这
样,真没出息,人家考 100 分都不满足,你太没有雄心大志了……”一盆冷
水劈头盖脸地浇下来,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学习的兴趣当然也就越来越
小了。

             乖孩子

    小军今年 5 岁了,他有个跟大人上街总爱要东西的习惯。
    一次爷爷带他上街,临出门时叮嘱他:“到了街上不许乱要东西!”小
军答应了。到了街上,小军开始还沉得住气,可后来就有些忍不住了,但他
还记得答应过爷爷的话。在水果摊前,他跟爷爷说:“爷爷,我不要苹果。”
爷爷很高兴,说:“真是个乖孩子。”走到副食店,小军说:“爷爷,我不
要饼干。”爷爷又表扬了他。又走到百货商店玩具柜台前,小军说:“爷爷,
我不要小汽车。”爷爷终于忍不住了,给小军买了一辆玩具汽车,还有饼干
和苹果。
    别看小军只有 5 岁,但他要东西的方法还是很科学的。首先,他运用以
退为进的思维方法,从“不要”中逐渐创造条件,进而实现“要”的目的。
他“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不要”多了,就给爷爷装出一副“可怜
相”,从而博取了爷爷的同情和怜悯。爷爷在这种情感的刺激下必然产生不
买心里过意不去的滋味。

           买戒指

    一对颇有名望的外商夫妇,在我国某商店选购首饰时,对一只标价 8 万
元的翡翠戒指很感兴趣,却因价格昂贵而犹豫不决。一个善于察颜观色、揣
摸顾客心理的营业员便故意介绍说,某国总统夫人曾来看过这只戒指,而且
非常喜欢,由于价格太贵,终于没有买成。这对外商夫妇听后,为了证实他
们比总统夫人更富有、更阔绰,当即毅然决定,买走了这只价值 8 万元的翡
翠戒指。
    显然这位营业员用虚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