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510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510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念币的奇效

一次,中国男篮参加国际比赛。终场锣声响时,正好中国队投篮命中。
根据规则,此球可以判为有效,也可以判为无效,这全凭裁判员临场掌握了。
当时的比分是双方打平,如果此球被判无效,则要打延长赛,那样胜负就难
说了。
对于此球,临场裁判也有些犹豫,他想和记录台联系一下再判定。正在
这时,中国队教练快步赶过来,同他握手——这是比赛结束时向裁判表示谢
意的方式,并把一枚普通的纪念币“握”到了裁判员手上,那位外国裁判稍
一停顿,便马上做出了“此球有效”的手势。这样,中国队便以 2 分的优势
取得了该场比赛的胜利。

男队中的女队员

林内特·伍德伍得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与职业男运动员一起参加比赛
的女运动员。伍德伍得当年 28 岁,身高 1.88 米,曾是美国国家女子篮球队
的主力后卫,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她为美国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1985,美国著名的哈莱姆环球旅游者职业男子篮球队,想出了一个绝妙
的点子,准备招收一名女运动员加盟男子球队,达到红花绿叶的效果。伍德
伍得在数百名应招者中,她一举击败群芳而入选。

从此,她便同男伙伴们同场献技。在场上,她与男同伴们配合相当默契,
并能完成许多高难的男子化动作。由于伍德伍得的加盟,哈莱姆球队比赛的
门票收入大增,球迷们都想一睹这位女将的风采。就连莱克斯队的“魔术师”
约翰逊也对伍德伍得赞不绝口。

超级盖帽

从 1959 年起,前苏联的中央俱乐部篮球队,连续 20 年所向无敌,始终
保持着国内甲级联赛冠军的位置。后来,该队又增加了一位世界著名的超高
中锋,名叫阿赫塔耶夫,身高 2.32 米,篮下威胁极大。
一次,中央俱乐部队和另一支篮球队进行了一场篮球赛。为了对付阿赫
塔耶夫的身高优势,对方突发奇想,使出了一个篮球史上前所未见的招式。
阿赫塔耶夫在对方篮下得球,正欲转身投篮,只见两个防守方队员交换了一
下眼色,其中一个迅速骑到另一个人的肩上,骑在肩上的队员一挥手,“啪”
的一声,一个漂亮的盖帽,将巨人阿赫塔耶夫的球击飞。阿赫塔耶夫愣住了,
没想到世界上还有人能盖他的“帽”。
在场的两名裁判员一时也没了主张。他们当了几十年的篮球裁判,场上
这种情形还是第一次碰到,吹守方犯规吧,规则上没有这种条文;不吹吧,
这种合二为一的身高优势怎能服人?观众初则惊愕,继而哄堂大笑,并为这
个篮球史上罕见的精彩动作拼命鼓掌。

失败的英雄

1908 年第 4 届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由于天气炎热,不少运动员退出了
比赛。意大利的比德里一直在坚持着,当他跑到距终点只有 40 米时,再也坚
持不住了,突然昏倒在地。场边的医生赶紧跑上前去急救。这时,比德里清
醒过来,推开医生摇摇晃晃地继续向前跑,全场观众都为他加油。他毕竟已
精疲力尽,在距终点 15 米的地方又倒下了。一位好心的裁判和一名记者把扶
起来,走到了终点,比第二个到达终点的美国人海斯快了 30 秒。全场观众对
他报以热烈的掌声。但由于那最后 15 米是在别人帮助下完成的,所以海斯得
了冠军。为了表彰比德里的顽强精神,大会授予他“真正胜利者”的称号,
英国女王以自己的名义奖给比德里一枚同海斯一样的金牌。
1964 年的东京奥运会上,斯里兰卡运动员拉那图岗在 10000 米比赛中,
被其他运动员拉下了整整三圈!顽强的拉那图岗坚持着跑到了终点。当然,
最后三圈在整个跑道上只有他一个人,开始时人们并没有怎么注意他,但不
久人们就被拉那图岗的行动感到了,向他鼓起掌来,掌声越来越响。最后看
台上的八万观众全体给他加油,用有节奏的掌声伴他到达终点。那拉图岗激
动地说:“我这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第一次得了最后一名,但也是第一
次得到这么热烈的掌声。对我来说,这比得到奖牌还高兴。”
英国著名运动员、欧洲男子 400 米跑冠军雷德蒙德·德瑞克,在 1992
年巴赛罗那奥运会半决赛中,刚跑完 150 米就肌肉拉伤突然摔倒,其他选手
风驰电掣般从他身旁掠过跑完全程。德瑞克爬起来,用单脚向终点跳去,全
场观众向他欢呼。距终点还差 100 米时他又摔倒了,他的教练吉米跑上去劝
他退出比赛,德瑞克拒绝了。他挂着满脸的泪珠,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跳到

了终点,用时达 4 分多钟!
这才是令人钦佩的运动员,这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替对方得分

保加利亚男队与捷克斯洛伐克男队,争夺小组出线权。根据胜负比率推
算,保队必须在这场比赛中净胜捷队 3 个球才能出线,否则将被淘汰。可当
比赛进行到离终场 8 秒钟的时候,保队仅领先一球,这时保队虽掌握着发球
权,但要在短短 8 秒钟内连进两球,已不太可能了。场内的观众都认定保队
败局已定。然而保队教练却镇定自若,从容叫停,对上场队员面授机宜。叫
停结束后,双方队员重新上场由保队发球,此时,捷队队员也严阵以待,按
照捷队教练旨意,捷队队员全部退防在自己守区的篮下。不料保队发球后,
一队员突然带球转向相反方向,飞速跑动上篮,球进锣响,将球投进自家篮
筐,捷队队员见状一时目瞪口呆,观众更如堕入五里云雾之中,不可思议。
终场前由于保队队员为捷队投进一球,这样保队与捷队比分相等。按照
竞赛规定,需要打一个延长期,在这最后的比赛时刻,保队队员士气旺盛,
配合默契,再加上保队教练指挥得当,终于净胜了 3 球。这时全场观众才恍
然大悟,无不钦佩保队教练的才智。由于保队教练采用了这一妙计和队员的
加倍努力,使保队进入第二阶段而捷队被淘汰。

1.70 米的扣篮冠军

扣篮技术是从篮球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篮球技术。扣篮运动也是
美国篮球界引以为自豪的运动。
扣篮,又称为塞射。是指运动员在身体腾空的瞬间,用单手或双手把球
塞入筐内,这是个高技能的动作,只有身体素质好、弹跳力高、训练有素的
运动员才能做出。人们风趣地称它是篮球场的“杂技”。
1976 年,美国篮协举办了首届扣篮锦标赛,全美各地篮球高手各显技
艺。结果,来自费城的球星朱利斯·欧文脱颖而出,勇夺桂冠。从那以后,
美国篮协每年举办一次同样的比赛。这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兴趣,纷纷前
来参赛和观摩。
最为激烈的扣篮比赛,是 1985 年那届。球星们表演出了各种令人眼花缭
乱难以置信的动作。印第安纳队的斯坦思伯里的“绝招”更是惊险无比,从
坐在椅子上和跪在地上的两个人头上高高飞过,在飞行中将球扣入篮中。
经过预、复赛,场上最后只剩下了两名决赛者,他们是身高 2 米的威尔
金斯和只有 1.70 米的韦布,两人均来自亚特兰大的“鹰”队。韦布首先上场,
只见他快速运球至篮下,像踩了弹簧一样高高跃起,整个人在空中转体 360
度,然后单手干脆利落地将球塞入筐中,裁判给了他完美无缺的满分 50 分。
威尔金斯用同样的动作也得了 50 分。场上达到白热化的程度。韦布再次登
场,将球往地板上用力一拍,弹起后碰到篮板;在这一瞬间,韦布一个旱地
拔葱,再次用单手将球扣入篮中。又是一个 50 分!而威尔金斯这次只得了
48 分。就这样,韦布这名当时全美最矮的职业篮球队员夺得了本届扣篮金
杯。

“赤脚大仙”

第 17 届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开始了,在运动员的行列里,一位中等身材
的黑人选手格外引人注意。不是因为他是什么世界名将,而是因为他赤着双
脚!这在世界大赛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他就是 28 岁的埃塞俄比亚选手贝基拉。他本是一名宫廷警卫,踢过足
球,打过篮球,4 年前改练马拉松。埃塞俄比亚的大沙漠练就了他的飞毛腿
和铁脚板,比赛中他从来不穿鞋。这是他第一次代表自己的国家参加奥运会。
随着发令枪响,马拉松开始了。几位名手冲到前面,贝基拉夹在人群中,
既不落后,也不领先。10 公里后,他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轻松地跑到了最前
面。贝基拉精力充沛、体力过人,跑得越来越快,跟在后面的人渐渐被落下
来了,街道两旁的观众开始惊奇,并且为这个非洲人欢呼。
最后几公里,几位名手试图超过他,但是失败了。贝基拉在观众的喝彩
声中跑到了终点,成绩是 2 小时 15 分 16 秒,非洲人第一次在奥运会上获得
了金牌。一些非洲来的观众冲下看台,把他高高抛到空中,摄影机对准了他,
向全世界介绍这位来自非洲的世界冠军。
埃塞俄比亚人载歌载舞,欢迎贝基拉凯旋而归,塞拉西皇帝举行宴会欢
迎他,亲手把一枚金光闪闪的“埃塞俄比亚之星”勋章挂在他胸前,并且宣
布提升贝基拉为军官。后来,贝基拉卷入了一场反对皇帝的宫廷政变,政变
者受到了严厉的制裁。金牌救了贝基拉的命,皇帝赦免了他。
在四年以后,已过了而立之年的贝基拉在第 18 届奥运会上,他把自己的
成绩提高了 3 分多,以 2 小时 12 分 21 秒的成绩再次获得金牌,开创了一人
蝉联两届马拉松冠军的先例。

守教规失去冠军

1900 年,第 2 届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男子跳远预赛是在一个星期六
举行,星期天进行决赛。
美国运动员普林史泰在预赛中以 7.175 米名列第一,这还不是他的最好
成绩,他在这届奥运会前曾经跳出 7.50 米,打破了世界纪录。看来这届奥运
会的男子跳远冠军非他莫属了,而且他还有可能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可是普林史泰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当时教徒们坚定地认为“星期天是
神圣的休息日”。因此他拒绝在星期天参加决赛,虽然经过教练和队友的劝
说,但他还是不同意。
第二天风和日丽,温度适宜,另一名美国运动员克连茨莱以 7.185 米的
成绩获得了冠军。而普林史泰不仅失去了奥运会的冠军,也错过了再次打破
世界纪录的机会。

决不出冠军的冠军赛

体育比赛,最终总会产生冠军。如果双方旗鼓实力相当,那也采用并列
冠军或抽签决定一个冠军的方式。但在 1912 年的第五届奥运会上却出现过一
次没有冠军的比赛。
第 5 届奥运会的摔跤比赛只有古典式一项,有来自 11 个国家的 29 名选

手角逐。经过 6 天的争夺,由瑞典选手安德斯·阿尔格伦和芬兰选手伊瓦尔·柏
林来决出冠军。冠军争夺战开始后,两人一回合又一回地斗智、斗勇、斗技
艺,几个小时过去了,尽管双方施展了浑身解数,还是胜负难分。看台上观
众耐心有限,相继离席而走,剩下的少数观众已酣声阵阵。裁判员累得眼花
腰酸,心中暗暗叫苦不迭。为了争夺冠军,两名运动员还是机械地挪动着脚
步。最后裁判实在支持不了,只得宣布停止比赛。冠军究竟应该属谁?由于
当时还没有并列冠军的规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