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589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589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道水帘。“诺日郎”是藏语山间流水的意思,瀑布中段急湍奔泻,气势
雄浑;南段珠帘倒挂,秀雅文静。盛妆的五花海是九寨神池之一,相传神水
洒处,万木青青,百花吐艳。五花海因水底植物、沉积物和岸边植被不同,
湖水色彩多变,变换一个位置,山色倒影和湖底色彩会随之变幻,湖心处墨
绿中又显出朵朵乳白和浅蓝的圆环,似孔雀之屏,如此一湖水色奇异多变,
世所罕见。五花海的海底光晕,更称九寨奇境之一,它是阳光下的幻术。五
花海与则查洼的五彩池有异曲同工之妙,被人们誉为“人间仙境”、“天上
瑶池”。与五花海仅有一湖之隔的珍珠滩是一个宽近 200 米的斜滩,水流无
穷,溅起亿万珍珠,晶莹璀璨,清脆有声,涉水过滩,奇趣无穷,这是金铃
海的湖水自斜坡泻下,撞击石滩散溅而成的奇境。珍珠滩下的珍珠滩瀑布形
态之美,变化之多,为九寨瀑布之冠。
九寨沟是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这片以自然美、原始美而著称的神
奇土地,令人陶醉,有一位作家颇有感慨地说:没有去过那里想象不出它有
多美,去过那里形容不出它有多美!

太湖天下秀

“平湖万碧顷,峰影水面浮”是人们对“湖中有湖,山外有山”的太湖
的赞誉。大约在一百万年前,太湖还是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
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湖区号称有 48 岛、72 峰,湖光山色,
相映生辉,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图。人们赞美太湖既有湖的温柔,又有海
的豪迈,它以“势吞日月,波涌天地”的气魄,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 2425 平方公里。太湖的水不深但浩
森,山不高但绿秀,具有苍茫古朴、清幽秀雅的特点。洞庭西山是太湖最大
的岛,登临西山之巅的缥缈峰,“吴中山水”尽收眼底,尤其是晨曦看日出,
傍晚观日落,霞光水影,交相辉映,极为迷人。四周“茫茫复茫茫,中有山
青苍”,远处点点渔帆,空中飞鸟盘旋,“虽然无画都是画,不用写诗都是
诗”,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龙洞山的林屋洞,相传是大禹治水的遗迹,被
誉为“天下第九洞”。与洞庭西山一水之隔的洞庭东山,花繁果茂,素有“花
果山”的称誉。傍临太湖,借洞庭山水自然景色而建的席家花园,颇有诗情
画意。席家花园前的“柳毅井”,传为东山名泉,“旱涝无盈涸,风摇亦不
浊”,因神话故事柳毅传书而得名。
位于湖畔充山半岛西端的鼋头渚,因半岛徐徐向太湖伸展,三面环水,
状若鼋头而得名。鼋头渚是观赏太湖的理想之地,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赞誉: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确,这里春夏秋冬景色迥异,阴晴雨雾意
境不同,早中晚各具风韵,依山傍水,可听太湖涛声,观湖中帆影,怀吴越
古情。漫步湖边,可见奇石错列,犹如云横天际,惊涛拍岸,看不尽粗犷豪
放的天然景色,建于半山的澄澜堂有一幅对联,道出了这里的景致:“山横
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云飞画栋,雨卷珠帘,此间风景胜洪都。”
(洪都指江西南昌)意思是说,在此看太湖比在南昌腾王阁看鄱阳湖还要美。
马迹,指太湖之滨马迹山,民间称马山,因山上巨石上留有 4 个马蹄印,相
传系神马所踏,而得名。马迹山,古名夫椒山。史载,赵王勾践施计射杀了
吴王阖闾,吴王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不可忘记越国杀父之仇。夫差潜心准备
3 年,欲报越国之仇。越王勾践不顾范蠡劝阻,前去讨伐吴国。结果被吴王
夫差大败于夫椒山。从此,勾践含辱称臣,卧薪尝胆。
蠡湖与太湖水道相通,是湖中之湖,它以“旷老逸谈雪月烟雨”取胜,
相传是春秋战国时范蠡功成身退偕西施泛舟湖上之处,并由此得名。蠡湖景
色秀美,加以人工点缀,堪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媲美。占有蠡湖一
角之地的蠡园,临湖而建,以水饰景,是江南著名园林之一。蠡园中间部分
是千姿百态的太湖石和大黄石堆砌而成的曲径假山,并摹拟云层的变幻,忽
上忽下,左盘右旋,忽明忽暗,大有身入迷宫之惑。东南部是千步长廊,尽
头有三孔石桥与湖心亭与湖中凝春塔相连。西北部以鱼池为主体,环湖长堤
似一条玉带,将一方方鱼池系在一起,栩栩如生,酷似十二生肖的太湖石排
列其间,各踞一方的四季亭分别植有春梅、夹竹桃、桂花和腊梅,代表了春、
夏、秋、冬四季。蠡园天青水秀,景色绮丽,在远山近水的衬托下,风光更
加明媚。
太湖山青水秀,风光绮丽,它具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与杭州西湖相比,
太湖具有更大的气魄。湖滨丘陵起伏,湖山相映,园林点缀,令人陶醉,素
有“太湖天下秀”的美誉。太湖沿岸多古迹,尤以春秋战国吴越古迹最多。

民间传说丰富多彩,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等的故事遍布太湖。以湖光山色为
主体,融自然景观与悠久文化历史为一体的太湖风景区,无疑具有更大的魅
力。
太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河网调蓄量大,水位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
航运。富饶的江南水乡太湖平原地跨江、浙两省,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
土地肥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太湖银鱼闻名遐迩,是上等的佳肴,
它与梅鲚、白虾共称“太湖三宝”。沿湖盛产水稻、小麦,植桑养蚕,是我
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太湖特产碧螺春是我国有名的绿
茶,其中以洞庭东、西两山所产的最佳。太湖还以产太湖石而闻名,它是我
国园林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饰品。

洞庭天下水

洞庭湖素以“八百里洞庭”而著称,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 2820
平方公里,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北向吞吐长江,水连天,天接水,碧
波浩淼,气象万千。
洞庭湖区是我国古代楚文化的昌盛之地,东西南北交通便利,山川秀美,
人文荟萃。君山、杜甫墓、屈于祠、岳阳楼等名胜古迹散置湖周,并留下许
多感人的、缠绵悱恻的传说和故事。刘海戏金蟾、孟姜女千里寻夫等民间传
说均源于洞庭,至今传盛不衰。湖滨平畴绿野,牧童牛牯,风掀稻浪、水带
禽涟;湖上远影白帆,近飘荷香,鱼跃欢歌,陶然欲醉。早在唐宋年间,就
有“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赞誉。
尽管今日洞庭面貌大为改观,但浩然之气犹存,风光依旧动人。
在我国名传千古的江南三大楼阁中,至今保持古建筑原貌的唯有岳阳
楼。其前身相传为东汉末东吴名将鲁肃修建的阅军楼。直到乾元年间,李白
等诗人登楼赋诗,始称岳阳楼。在宋庆历年间,岳州知州滕子京未动国库银
两,凭其政绩集资于民,主持重修岳阳楼,据司马光《涑水记闻》载:“楼
成极雄丽,州人交口称赞。”宋庆历六年(公元 1046 年),滕子京的好友范
仲淹撰文《岳阳楼记》,熔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情景交融,浑
然一体,把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和诗人的无限感慨描写得淋漓尽致,尤其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流传千古,使岳阳楼更加名扬
遐迩,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岳阳楼古
朴稳重,气势雄伟,建筑精湛,金碧辉煌。据史记载,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
甫,晚年流寓岳州,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岳阳楼》这一著名诗篇:“昔
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
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舟系洞庭,登楼面
对满目疮痍的河山,凭洒轩泪,用深沉的笔调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为
了怀念这位忧国忧民的“诗圣”,1962 年我国政府在岳阳楼西南的湖畔修建
了怀甫亭。
坐落在洞庭湖中的君山与岳阳楼遥遥相望。君山原名叫湘山,古称洞庭
山,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洞庭湖的湖名就源于此。君山婷婷玉立,山青水
秀,在云水迷茫中,若沉若浮,是洞庭湖著名的风景名胜。相传舜帝二妃娥
皇和女英居此,又说秦始皇南巡泊此,故名君山。君山形如螺髻,四周环水,
山中大小 72 峰,斑竹满山,茶园片片,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和神话传说众多。
古人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来赞誉此地形胜。著名的二妃
墓,就在君山东麓。传说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在衡山。娥皇、女英听到
噩耗,日夜恸哭,泪洒竹成斑竹,风吹不干,雨拭不去,又称湘妃竹。二妃
悲痛过度,死于君山。墓前引柱有一副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
泪一人。”
唐代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书》情节浪漫曲折,久传不衰,其故事
就源于洞庭湖。君山岛上龙舌山尾的“柳毅井”,相传是柳毅替龙女传书出
入龙宫之处,深不见底,可通太湖,井上石壁浮雕海神爷手持宝剑像,其意
为替柳毅指路。
君山今存两印,长 1.2 米,宽 0.8 米,字迹明显,笔法遒劲,有释为“封
山”或“永封”,相传为秦始皇乘舟过君山,遇湘水神兴风作浪,故怒焚君

山并作“封山邱”止患。此外,君山还有吕仙吟诗处的朗吟亭,黄帝铸鼎的
轩辕台,以及后羿射蛟台等胜迹。
洞庭湖与鄱阳湖一样,同为构造断陷湖。在燕山运动时期,洞庭湖已是
一个很大的断陷盆地。据唐宋文献记载,洞庭湖方圆七八百里,所以才有后
来所谓的“八百里洞庭”之说。洞庭湖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但由于湖区
位置太低,尽管它有松滋、太平、藕池、调整弦“四口”与长江相通,但通
常起不到排洪疏沙的作用,加之上游流域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
沙伴随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注入湖中沉积,湖面日趋减少。同时,
人工围湖垦田更加剧了这一过程,近 300 年来,号称“八百里洞庭淤出八百
万亩良田”。而洞庭的东邻鄱阳湖,通过湖内强大的水量,从一狭窄湖口港
道,把大部分泥沙,排给了长江。虽说鄱阳湖也在逐渐变浅,但面积仍不失
为 3583 平方公里。鄱阳湖“后来居上”,洞庭湖只得屈居第二位了。

水天相连的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九江与南昌之间。北萦长江,
西屏庐山,周围岗陵起伏。它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又是长江沿岸的重要调
节湖泊。湖呈葫芦状,南北长 170 公里,东西最宽处达 70 公里,湖周约 660
公里,面积为 3583 平方公里。湖面海拔 21 米,平均水深 7 米,最深处 16
米左右,蓄水量 248.9 亿立方米。不过,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水量变化很大,
年水位变幅平均达 7 余米,最大水位变幅达 15.70 米。由于水位变幅大,所
以湖面积变化也大,汛期水位上升,水面辽阔,湖面陡增;枯期水位下降,
洲滩裸露,水流归槽,湖面仅剩几条蜿蜒曲折的水道,不足 1000 平方公里,
具有“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特点。
鄱阳湖自然景色优美。多水的季节,碧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