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846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846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工授精技术的局限,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不高,大约在 10%左右。即使人工
授精成功,每胎最多两只。而大熊猫产仔后,仔熊猫的成活率也不足 50%。
由此看来,大熊猫家庭的繁盛,至少在目前还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我
们期盼着有关专家们尽早解决这一难题。
    说到这里,又该到大熊猫的“家谱”问题上了。前面谈到动物学界发现
大熊猫是在 1869 年,而我国对于大熊猫早就有所记载,只不过不叫大熊猫罢
了。早在公元前 1200 年,《尔雅》一书对大熊猫就有过记载,书中称其为“狨”,
在《后汉书》中称其为“貊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貘屏赞》中的“貘”
也就是大熊猫。在唐代不仅对大熊猫有文字记载,咸阳宫中的上林苑还饲养
过大熊猫。到了宋代,又有文字记载,称大熊猫为貔体。然而上面这些称呼
都是古代流传于民间的俗名,而不是动物界确认的学名。从亲缘上讲,大熊
与熊猫有某些亲缘关系,而与猫则说不上一点亲缘关系。外国的科学家们总
想从亲缘关系上将它归属于熊类或浣熊类,我国的动物学家们则从实际出
发,把大熊猫单列为熊猫科,而此科仅有一属一科,这样“大熊猫”就顺理
成章地成了它的正式称号。
    大熊猫还有不少别名、别号。由于它独产于我国,国外有人称它为华熊;
由于它以食竹为主,有人称它为竹熊;由于它毛色以白为主,有人称它为白
熊;由于它白色中夹黑,有人称它为花熊;由于它与熊有些亲缘关系而又有
些像猫,有人称它为大熊猫,这都是它的别名。大熊猫是一种现存的古老物
种,有人就给它起了“动物的活化石”这一别号;大熊猫栖息在深山幽谷的
密竹林之中,因而又获得了“竹林隐士”的别号。
    大熊猫以其珍贵而稀有,获得过不少无可比拟的殊荣:在 1990 年举行的
亚运会上,大熊猫被定为大会的吉祥物。1984 年第 23 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
行,为了给大会增添隆重、热烈的气氛,洛杉矶市政特地向我国借了一对大
熊猫,该市动物园更因此比往年多接待了 100 多万参观者。而参观者大多要
排队等上 4 个小时左右,才能与大熊猫见面 3 分钟。1978 年我国赠送给日本

的大熊猫“兰兰”不幸病故,1 亿多人口的日本国竟有 3000 万人为大熊猫致
哀,日本首相也在哀悼者的行列。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世界人民这样
珍视大熊猫,作为大熊猫故乡的中国人,更应当无比珍爱我国所独有的国宝
大熊猫。
    我国已率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使大熊猫产仔的
国家,并且不久又成功地首次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使大熊猫受孕产仔,为大熊
猫的繁殖做出了卓越贡献。

                    与熊猫齐名的国宝——金丝猴

    提起我国动物中的国宝,人们当然也忘不了金丝猴,尤其国外动物界更
是如此。因为它也是中国独有、世界无二的一种稀有动物。只产于我国的湖
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的深山密林之中。它全身毛色金黄如丝,
非常美丽,形象可爱,圆圆的脸,嘴唇肥大,嘴角有瘤子样的肉鼓起。许多
国外动物界人士为了一睹它的“庐山真貌”,专程越洋过海来中国考察。
    金丝猴这一雅号,顾名思义是源于它那与众不同的金黄色体毛。然而与
其独特的形体特征相关的雅号还有两个:它长着一副蓝色的面孔,因此它又
被称为蓝面猴;它那蓝色的脸上又长着一只鼻孔朝天翻着的鼻子,所以它又
有了一个仰鼻猴的雅号。
    金丝猴的体型在猴类中算是粗壮的了。它身高在 70~80 厘米,母猴稍矮
些,也在 60 厘米左右。体重多在 10 公斤以上,雄性的体重可超过 15 公斤。
它那几乎与身体等长的尾巴,长达 60~80 厘米。它那独具特色、因之而得名
的体毛竟长达 50~60 厘米。
    金丝猴的蓝脸孔上长着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那别有特色、向上翻着的
鼻子,鼻梁既小又塌,每当下雨的时候它要不就低着头,要不就用前肢捂着
鼻子,或者发挥长尾巴的作用,把尾巴甩过来盖着鼻孔,免得雨水流进去。
它的嘴巴圆圆的,长着两片厚嘴唇。雄性金丝猴在嘴的两侧各长着一只肉瘤,
这肉瘤随着日月的增加越长越大、越长越硬。它脑袋两侧长着一对不算大而
竖起的耳朵。
    金丝猴喜欢栖息在林木茂盛的高山上,主要在树上嬉戏、活动、摘取食
物。如果下地活动,那长尾巴就有点碍事了,它们就把长尾巴搭在肩上,这
样行动就比较自由了。金丝猴也有垂直迁徙的活动规律。它们的活动范围一
般在海拔 1500 米至 3500 米的高度,它们不怕寒冷,但是冬季也要往海拔较
低的地方迁徙,为的是便于觅食。夏季到来时,它们早早地就迁徙到海拔 3000
米以上的高度,因为它们非常怕热。这与满身的长毛不无关系。
    迁徙时猴王义不容辞地走在前面带路,幼猴夹在中间,几只成熟母猴殿
后,几只在中间照料幼猴。
    金丝猴喜欢群居,每群少则十余只,多则上百以至数百只。大家都知道
《西游记》中有只猴王叫孙悟空,金丝猴的猴群中也有一只猴王,这只猴王
身体壮实,体力充沛,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历次你死我
活的争取权力斗争中的获胜者,角斗的冠军宝座,也是猴王的宝座。获得猴
王宝座的当然是雄性的金丝猴了,它一副威严的姿态,行走时把尾巴翘得高
高的,很有王者风度,臣民们则前呼后拥,以示臣服,王后王妃也紧随身旁。
在金丝猴的家族中,猴王虽然妻妾成群,威风凛凛,但是它的生活并不轻松,
它还承担着保卫家族的重任。家族的其他成员在觅食、嬉戏时,它要攀援到
树木的高处,观察有无敌情。一旦发现敌情,它就要向家族成员报警,并带
领家族逃离。一群金丝猴只有一只成年强壮公猴,而且必须处在领袖地位,
有时也有其他成年公猴,但是必需服从猴王,并不得沾染后妃。幼猴长大了,
或者闹分裂,拉出一群猴子建立新家族,或者打倒老猴王,夺来猴王宝座。
但是将王位夺到手并不那么容易。
    一群金丝猴在某一个季节或一定时期里,总有自己的固定领地,这片领
地大约有两三平方公里的范围,每迁徙到一个地点,它们总要先建立自己的

领地。领地确立以后,其他金丝猴家族就不允许入内了。如果其他猴群入侵,
领地的原有猴群就会全力以赴地驱赶入侵者。不到迫不得已,绝不让出自己
的领地。
    金丝猴的猴群内部很有温情。例如:热天午睡,母猴总是让幼猴倚偎在
自己身上;当母亲的还常常把孩子抱在怀里以示亲热;据说有时母猴面临猎
人无法逃脱时,它还会给孩子喂上最后几口奶;它们常互相帮助捉虱子、挠
痒痒,尤其是母猴更是以此为伺候丈夫的本职工作;天气冷的时候,它们就
挤在一起互相取暖。
    金丝猴对年迈多病的老猴也很照顾,晚辈决不会因为长辈衰老不能自食
其力而嫌弃它。每当老猴病危躺下时,其他猴子便围在老猴身边,周到地进
行照料,而且个个都愁眉苦脸,泪眼汪汪显得非常悲伤。猴群转移时,常常
可以看到许多金丝猴连背带抬地扶着老猴搬到新的栖息地。所以人们都非常
赞扬金丝猴这种尊老爱幼的美德。
    金丝猴食性比较广,主要吃素食,树叶、树牙、嫩树枝、青竹叶、嫩竹
笋、植物浆果都是它们的日常食品,有时它们也会捉野鸟、掏鸟蛋、逮昆虫
开开荤。至于吃鲜桃、吃香蕉,那是动物园中金丝猴的福分,野生的金丝猴
那是碰不到这种机会的。
    金丝猴多在秋季进入发情期,孕期 7~8 个月,春季产仔,每胎仅产一只
仔猴。仔猴刚生下时体毛可不是金色的,而是暗棕色,约 1 个多月以后变黄,
然后才逐渐变成金黄色。大约一岁半幼猴才断奶,长到 4 岁多,幼猴就长成
熟了。寿命一般在十七八岁。
    科学地说,金丝猴并非全都长着金黄色的毛。因为金丝猴分为不同的亚
种,不同的亚种体毛颜色并不一样。金丝猴可分为:(1)普通金丝猴,这种
金丝猴毛色金黄,它们主要生活在四川省。(2)黔金丝猴,它的毛色是灰色
的,仅两肩间有一块白色的毛,所以动物学家又称它为灰金丝猴,它们主要
分布在贵州,四川与贵川相邻处也有一些。(3)滇金丝猴,它的毛色除胸腹
和四肢内侧长着白毛外,其他部分都是深灰近黑的颜色,所以又叫黑金丝猴,
这种猴在幼小时体毛是近乎白色的,所以当地人也有叫它白猴的。
    不同类的金丝猴在体形大小、体毛长度以及食性、结群大小、寿命长短
等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也有些区别,但不会超出上文介绍的范围。这里就不
一一介绍了。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还要介绍一下:金丝猴与大熊猫不仅同为国宝,
而且是近邻哩。有金丝猴的地方,常常也有大熊猫,只不过前者灵活地在树
上跳来跳去嬉戏、觅食,而后者则缓慢而孤独地在树下活动或觅食,双方互
不侵犯,各得其乐。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金丝猴那珍贵的皮毛垂涎三尺,有钱人更把它作为炫
耀富有的资本,总想用它的皮制成皮衣、皮褥享用,这引起了一些见义忘利
者对金丝猴的猎杀,而破坏性的森林砍伐行为,又破坏了金丝猴的生活环境,
较大的猴群已经极难见到了。金丝猴越发地显得珍稀。由于党和国家的宣传
教育,对保护金丝猴的意义,人们的认识日益加深。现在国家又将金丝猴列
入一级保护动物,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严格禁止捕猎,金丝猴种族的繁盛,
将会有光明的前景。

       遭受误解的长臂猿

    在动物世界里,类人猿是生物进化的阶梯上最接近于人类的一类动物。
类人猿共有四个不同的类别: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在这四个类
别中,只有长臂猿在我国既有出产,又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
他三种我国不出产,只在动物园中有展出。仅此一点,足见长臂猿的珍稀程
度了。
    说起长臂猿,人们对它曾有过误解。一是以“猴”为“猿”。这个错误
源于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他的一首流传甚广的诗作《早发白帝城》中写
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
山。”其实诗中所提到的“猿”,应当是“猴”而不是“猿”,聪敏的诗人
将“猴”误认为“猿”了。因为在李白生活的年代,距今天仅 1300 多年,那
时长江三峡一带的气候比现在暖和不了多少,远没有达到今天云南南部、西
部或海南岛那样的暖和程度,还不适宜长臂猿在那里生活。二是将长臂猿的
两只长胳膊误认为是贯通的,因而将长臂猿称为通臂猿,武术界模拟长臂猿
的灵巧动作,编了一套拳术,就称之为“通臂拳”。动物学界早就通过动物
实体解剖证实,长臂猿的两只长胳膊分别连接在胸腔的左右两侧的肩胛骨
上,两者并不相连通。“通臂拳”的名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