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86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86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习习,红色的砂粒经常弥漫天空,掉入海水中,把红海“染”得更红了。
红褐色的海水,使它赢得了“红海”的美称。
    黄海,位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之间,北起鸭绿江口,南到长江口北岸
的启东角至朝鲜济州岛西南角。
    黄海的海水透明度较低,水色呈浅黄色。由于黄海海水很浅,海水不能
完全吸收红光、橙光和黄光,一部分被反射和散射出来。它们混合后,原本
应使海水呈黄绿色。可是,因为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期,黄河曾从江苏北部
携带大量泥沙流入大海。以后,虽然黄河改道流入渤海,但长江、淮河等大
小河流也带来大量泥沙,海水含沙量大,加上水层浅,盐分低,泥沙不易沉
淀,把海水染成黄色。“黄海”也就因此而得名了。
    黑海,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和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之间,是一
个典型的深入内陆的内海。黑海的北部经狭窄的刻赤海峡与亚速海相连,西
南部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通。
    黑海的含盐度比地中海低,但是水位却比地中海高,所以黑海表层的比
较淡的海水通过土耳其海峡流向地中海,而地中海的又咸又重的海水从海峡

底部流向黑海。黑海南部的水很深,下层不断接受来自地中海的深层海水,
这些海水含盐多,重量大,和表层的海水上下很少对流交换,所以深层海水
中缺乏氧气,好像一潭死水,并含有大量的硫化氢。由于硫化氢有毒性,使
海洋中的贝类和鱼类无法在深海生存。上层海水中生物分泌的秽物和死亡后
的动植物尸体,沉到深处腐烂发臭,并使海水变成了青褐色。乘船在黑海海
面上航行,从甲板向下看去,就会发现海水的颜色很深,“黑海”这个称呼
也就因此而来。也有人说,因为冬天黑海有强大的风暴,两岸高耸暗黑的峭
壁,加上风暴来临时的天色,人们才叫它黑海。黑海的水其实并不黑,它的
黑色只是海底淤泥衬托的结果。在正常的天气里,黑海是色黑而水清。
    白海,位于北极圈附近,是北冰洋的边缘海。
    白海看上去是一片洁白。然而,它的海水与其他海水没什么两样,也是
无色透明的,并不是白色的,只是白海地处高纬地区,气候寒冷,一年的结
冰期长达 6 个月。由于皑皑冰雪覆盖,白色冰山的漂浮,很少见到海面上常
见的那种汹涌澎湃的波涛,使漫长的冬季形成一片白色的冰雪世界。举目望
去,只见海面上白雪覆盖,无边无际,光耀夺目。因此,白海也就成了名副
其实的“白色的海”了。

         变色与发光的奥秘

    1947 年,美国佛罗里达半岛沿海出现过一种奇异的现象,那里的原本碧
蓝的海水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突然变成了一片棕红。科学家们对此现象作了
大量的调查。最后查明,原来是海洋甲藻大量繁殖引起的海水变色。那一带
地处亚热带,海水中生活着大量浮游生物,最多的是鞭毛虫等原生动物。每
当海水环境对其有利时,鞭毛虫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科学家测定,一个细
胞经过 25 次分裂后,能生出 3300 多万个新虫,一滴海水中就能孳生 6000
个之多。它们体内含有红色的拟脂物,一旦环境突然发生变故,如海底火山
爆发、地震产生海啸等,这些浮游生物就会大量死亡,把海水“染”成棕红
色。这时,由于浮游生物迅速繁殖与死后分解,海水中氧气大量消耗,加上
有毒物质的扩散,会使鱼类大量死亡。所以,赤潮现象对于海洋生物来说,
实则是一种灾难。
    1957 年 6 月,一艘航行在印度洋北部阿拉伯海上的货船,正在万顷碧波
中向前行驶。突然,船员发现周围海水变成了红褐色,其间分布着银光闪闪
的死鱼群,密密麻麻地阻挡着货船。观察结果,在成千公里长、二百公里宽
的辽阔海面上,到处都漂浮着成群的死鱼,总量可达几百万吨之多,使这一
海域成为埋葬死鱼的巨大的海上坟墓。
    1980 年 5 月,我国广东沿海的湛江港附近海面,也曾发生奇异的赤潮现
象。人们站在岸边眺望,只见碧蓝的海水变红变浑,海面上漂浮的死鱼随波
逐浪,航行的海船由于枯萎的海藻的阻滞而溅起层层泡沫,海风吹来一阵阵
又腥又臭的气味,情景十分恐怖和凄惨。
    应该强调的是赤潮并不全是红色的,由于主要的浮游生物种类不同,海
水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例如,某种鞭毛藻会引起绿色的“赤潮”,某些硅
藻能形成红褐色的“赤潮”……。
    赤潮,给沿海地区带来不少麻烦。它随着海浪冲向海岸,使漫长的海滩
上抛满了死鱼烂虾,不仅腥臭难闻,污染环境,而且给渔民的生产、生活带

来很大影响。目前,由于对赤潮的出现还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既不能准确
地预报赤潮出现的时间,更不能事前制止赤潮的出现。所以,“赤潮”现象
对于科学家来说,还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那么,什么是“海光”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期间,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队正在驶往日
本群岛作战的美国舰队,突然发现远处海面上闪动着明亮的火光,他们以为
遇到了日本舰队,一阵慌乱之后,立即荷枪实弹进入了戒备状态。谁料不多
一会儿,海面又恢复了平静,光亮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虚惊一场。
    1909 年 8 月 11 日,驶往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的“安姆布利亚”号轮船正
在夜航,突然在东南方向发现一片亮光,船员雀跃欢呼,以为见到了海港闪
烁的灯光。可过了不久,他们才发现那是海洋发出来的一道巨大的光带在欺
骗他们。
    这就是“海光”,一种海水发光现象。问题是,这种现象并不是在所有
的海域里都会发生的。
    海光非常迷人,有的像绚丽的礼花,有的如巨大光柱,有的仿佛是快速
旋转的闪光的风车,有的又似串串火珠组成变幻莫测的几何图形……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海光呢?为什么只在某些海域显出海光现象?为什
么海光又呈现各种姿态呢?
    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海光是一些会发光的海洋生物跟人们开的小
小玩笑。原来,海水中有的浮游生物有发光的本领,像夜光虫、多甲藻、裸
沟鞭虫、红潮鞭虫和一些水母、鱼类等,都能在夜晚发出微弱的亮光。这些
生物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细胞或器官,包含有荧光酶和荧光素,在海水搅动的
影响下,可以发生氧化作用,同时发出细小的亮光。在茫茫的黑夜,这些微
弱的亮光汇集起来,就形成神奇绚丽的海光。可见,发光生物的存在是海光
形成的物质基础,而海水的搅动则是外部条件。科学家发现,海光与海底火
山爆发引起的地震波密切相关。强大的地震波引起海水激烈振荡,使海洋生
物发出亮光。所以,在振荡强弱不同的海域,可以显示千姿百态的海光。
    拉丁美洲古巴岛附近的“夜明海”,就是世界上海光奇异的著名水域。
那里生长着众多的海洋生物,死后磷质集聚,夜晚可以发出强烈的光芒,方
圆可达十平方公里。每当轮船驶过,即使是在沉沉黑夜,船舷甲板上也非常
明亮,甚至可以读书看报呢!

           海底的真面目

    海底地形指海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海底地形是复杂多样
的,其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陆地。海洋底部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
长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辽阔的深海平原。世界大洋的大体结构通
常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单位。
    大陆边缘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大陆架又称大陆浅滩,是与大
陆毗连的浅水区域和坡度平缓的区域,也就是陆地在海面以下自然延续的部
分。
    大洋盆地是在世界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地貌单元,其深度大致介于 4000~
6000 米之间,占海洋总面积 45%左右。由于海岭、海隆以及群岛的分隔,大
洋盆地被分成近百个独立的洋盆。总体看来,大洋盆地就是大盆套小盆。最

深的一个盆底深度 11034 米,这就是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这一深度
远远超过了陆地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
     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世界大洋最宏伟壮观的地貌单元。它纵贯于
大洋中部,绵延 8 万公里,宽数百乃至数千公里,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
其长度和广度为陆地上任何山系所不及。

                    大海里的“草原”和“森林”

     海洋里有 1 万多种植物,绝大多数都是低等的叶状植物,也就是海藻和
海洋菌类。这些藻和菌类,大的如参天大树,小的肉眼难以看清。它们有的
漂浮于海面,形成辽阔的海上草原;有的生长于海底,形成繁茂的海底森林。
     在北大西洋中心,就有一块马尾藻形成的海上草原。由于这里风平浪静,
水流微弱,飘浮的马尾藻不能远游,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并不断繁衍,盖满
了大约 450 万平方公里的海面,远远看去真像是一片辽阔无边的草原。使这
片海域有了“马尾藻海”的称号。
     海洋植物不仅可以构成一片片海上草原,而且那些长得高大的海藻,也
可以形成巨大的海底森林。长在海底的藻类,不像陆地上的植物那样,扎根
于土壤。而是用假根附着在海底或岩石上,直接从海水里获得营养物质。在
南太平洋沿岸生长的“海藻树”,高 3~15 米,粗如人腿,退潮时才露出上
部的枝叶。在北美洲的一些沿海地区,生长着一种“棕榈”,长在海底岩石
上,不怕风浪冲击,高达 90 余米。有一种巨藻,是藻类之王,高几十米到百
余米,有的甚至达到 500 米,其“叶片”就有 40~100 厘米长,它的寿命有
12 年之久。就是这些巨藻形成了海底森林。
     海洋“草原”和“森林”对人类来说,也是宝贵财富。许多海藻营养价
值很高,如紫菜、海带、江篱、石花菜、海萝等,都是人们常吃的海菜。许
多海藻的药用价值相当大,如海带含碘多,可治粗脖子病;紫菜可治高血压;
海人草、铜藻、铁丁菜、青虫子等可入药驱蛔虫;萱藻、马尾藻、海蒿子等
还可以提炼出抗癌药物呢!还有许多海藻是很好的氮肥和钾肥及重要的牲畜
饲料。因此,人类正在努力开发利用海上草原和海底森林。

           海洋里的财宝

     浩瀚的海洋,处于地球的最低处,宛如盛满了水的盆子。这难以计量的
大盆子里,蕴藏着比陆地上丰富得多的资源和宝藏,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聚
宝盆”。
     这聚宝盆底的表层,广泛分布着一种海底矿物资源——锰结核。这种东
西的形状就像土豆一样,是一种黑色的铁和锰氧化物的凝结块。里面除含铁
和锰之外,还含有铜、钴及镍等 55 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整个海底大约覆盖
着 3 万亿吨锰结核。并且还在不断增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底表
面还蕴藏着制造磷肥的磷钙石,储量可达 3000 多亿吨,如开发出来,可供全
世界使用几百年,海底岩层中还有丰富的铁、煤、硫和岩盐等矿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