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君心应犹在 >

第112部分

君心应犹在-第112部分

小说: 君心应犹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早已将她心思摸透的刘珩,五指一松,侧眸笑道:“崔兄不必心急,长夜漫漫,时辰尚早。”
  闻言,崔莞本就发青的面色,登时漆黑如墨,不过,抬眸迎上那双笑意盎然的眸子时,她莫名忆起方才在那栋阁楼中,眼前这人敞窗探臂的模样,心中忽的一滞,恼意如潮,缓缓褪去。
  瞟过那张虽步伐忽明忽暗,却渐渐平复而下的小脸,“裴清”眸光微微闪动,却未再出言逗弄,而是放缓步子,静静走在她身旁,一同沿足下小道,行向远处。
  若有所思的望了一眼那两道一高一矮,渐行渐远的身影,王樊敛下心绪,再度扬起温文尔雅的笑容,与余下的世家子们持礼话别。
  待园中来客散尽,他方回头,对一直紧随在身后的管事沉声道:“将夫人请到书房。”
  从未见自家郎君露出这般冷峻神色的管事,稍怔片刻才急急行礼应道:“诺。”
  王樊移眼扫向远处另一道门边,隐隐被几道身影拥簇在中间的陆岚,眸底冷意乍闪及逝,收回目光后,他一言不发,拂袖前往书房。
  陆岚与王樊一般,与今夜应邀而来的姑子女郎寒暄,待将人一一送出门后,一转身,就便王樊身旁的管事匆匆行来,她心头微沉。
  “夫人,郎君唤您前往书房。”
  “有劳。”
  对王樊身前得力之人,陆岚素来是和颜悦色,只是那垂首的管事此时若抬眼细看,定会发觉她清丽的面容,并不似声音那般温婉,眉宇间隐隐透出一丝沉凝。
  不过,这一丝萦绕在眉间的沉凝,随着陆岚一步步行近王樊所在的书房,逐渐淡去,跨门而入时,已是了无踪迹。
  “夫主。”
  娇软的嗓音,划破书房中的宁静,正端坐在长几后,悬腕提笔,在凝光纸上疾书的王樊却是头未抬,笔未顿,依然凝神书写信笺。
  见状,陆岚的心不由又沉了几分,往日里王樊待她虽疏离,可从未有过如此怠慢忽略之举。
  她袖中交缠的十指泛白,也未再唤第二声,而是几近无声的行到书房右侧,摆在半敞窗棂下的矮几旁,执壶斟了一盏侍婢刚刚奉上,仍旧温热的茶汤,又缓缓走到王樊身侧,将茶盏轻轻搁在长几一角,人也顺势跪坐而下。
  不过,陆岚对王樊知之甚深,尽管轻轻一抬眼,便可将他所书所写尽览眼底,但她始终垂眸而坐,未逾越半分。
  陆岚的举止,王樊恍若未见,待写下最后一个飘逸的字迹,抬手将湖笔搁于山行笔架之上,捻起落满字迹的凝光纸,无声地递到她身前。
  “夫、夫主?”一眼瞥见信笺上所写之事,陆岚镇定的面容骤变,忍不住低呼出声。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下)

    “夫、夫主……”陆岚未接王樊递来的信笺,匆匆一眼,面色煞白,原本强行耐住的心思嗡的一下,乍然间乱作一团。
  这雪白的凝光纸上,一字一句,写的竟是今夜她在暗中谋划之事!
  从暗中调换宴席饮酒,至如何将人神不知鬼不觉的从荫华榭挪入雾亦楼,再到设局泼污崔挽衣袍,点点滴滴,虽不是巨细无遗,可若是叫外人看了,也定以为王樊是这幕后黑手之一。
  陆岚后背一阵寒凉,她自认谋划缜密,甚至除去挪动谢嫣的侍婢外,换酒,劝饮等,均是不着痕迹的挑拨旁人行事,就连引开卷碧秋阑二人,以及荫华榭当值的侍婢,也是借用那几名对王樊心生倾慕的姑子之手……
  本以为无人能察觉一二,却不想,短短顷刻间,这一桩桩掩在夜幕下见不得光的伎俩,被人的罗列出大半,呈现在眼前。
  且此人,还是她最该瞒住的夫主——王樊。
  漠然的扫了一眼螓首低垂,露出半截诱人细颈的陆岚,王樊将手中的信笺往几面上一放,衣袍掀动,起身离席。
  “夫主。”窸窣细响唤醒了陆岚,一抬眼,却见王樊绕过另一侧长几,头也不回走向大门的身影,她长袖下的手陡然捏成一团,撑着几,强压心中翻涌的惊慌,咬牙站起身,戚戚言道:“夫主竟是连辩都不让阿岚辩一句?”
  凄楚的嗓音,不知能软化多少儿郎的铁心,可王樊却恍若未闻,足下的步履稳稳地,一步一步,顿也未顿。
  “夫主!”眼看王樊就要行到门前,陆岚心中一急,再顾不上女子当有的矜持,快步飞奔上前,探手扯住那片翻飞的衣袖,低声泣道:“阿岚与夫主自幼相识,即便算不得夫主和阿莞那般青梅竹马,却也曾共饮一壶酒,此时此刻,难道夫主真容不得阿岚一句辩解之言?”
  不知是因“阿莞”二字,还是因提及往事之故,王樊抬起的脚,空中微滞,继而落回原处,人便这般停在了门前。
  陆岚心中微微一喜,正欲继续出言,掌心中却骤然一空,攥在手里的衣袖,已被扯去。
  王樊侧身而立,往日里高远的双眸含满漠然之色,冷冷看向泪眼婆娑的陆岚,“你还有何话要辩?”
  疏冷平板,丝毫不带半点波澜的语气,落入陆岚耳中,心头苦涩至极,她深吸一口气,目露凄然,“我知晓,阿然恨我,怨我,当初若非我邀阿莞前往安康,也不会途中遭山匪洗劫,害得阿莞失了性命。”
  “可我早已悔了啊!”她失声恸哭,缕金线绣边,华贵非凡的长袖下,紧紧蜷曲在掌心中的十指冰凉彻骨,“我与阿莞自幼相伴,即便姓氏不同,血缘非亲,但读书识字,习琴学画,春至踏青,冬来赏雪,这一日一日,又岂会比旁人少去半分情谊?自阿莞出事这三年来,又有谁知我夜夜难眠,一闭眼便是那日山匪掳人的噩梦!”
  一声一声宛若杜鹃啼血的哭诉在书房中回荡,王樊静静看着眼前梨花带雨,悲痛难抑的女子,眼底终是泛起了一丝涟漪,可这绝非是为陆岚,而是为另一张清美的容颜。
  三年,伊人已逝三年。
  陆岚言,无人知她三年夜不寐,可又有谁知他同样三年远走游历,有家不回的决绝?
  郊外踏春时初遇,玄武湖中泛舟赏莲,还有热闹喧嚣的庙会市集……
  这建康城中,失了一人,于他而言,却是失了一心。
  瞥及王樊眼底的恍惚,陆岚突然一步上前,扑入他怀中,精致的面容微微昂起,一双泪光盈盈的眸子望着王樊,哽咽道:“嫁入王氏,非我所愿,亦非我能阻,可我既已为阿然之妻,岂会不知夫妻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且我与谢氏姑子往日无仇,近日无怨,又何必这般大费周章的算计于她?”
  “这对我,根本无半分益处。”
  “退一步而言,即便我当真要对谢氏姑子不利,也断然不会选在今日,又在府中动手,哪岂不是……”
  “够了!”
  悲戚的哭诉,哀婉的神态,非但引不来王樊一丝心怜,反倒让那双恍惚的眸子一清,那一丝涟漪荡然无存。
  一声低喝后,他用力地,甚至是近似粗暴地掰开紧紧搂在腰间的玉臂,继而抬手将倚在怀中那具温软的身子一推——
  “王陆二氏联姻所谓何事,你心知肚明,若非为此,你以为今夜会如此平静?”
  “陆岚,我王氏,并非是你陆氏,你最好将此话谨记于心。”
  冷冽的声音落下,王樊看也未看踉跄倒地的陆岚一眼,转身跨门而出。
  倘若不是顾忌王氏的名望声誉,他根本不会迎娶这样一个女子过门,更不会选择将此事压下,那张信笺,是敲打,可又何尝不是在宣泄心中淤积的怒意。
  他非是意气用事,懵懂无知的少年郎,一言一行,皆需顾全大局。
  今夜之事一旦传扬出去,伤的只会是王谢二氏的情谊。
  毕竟,无论如何,陆岚乃是他王樊明媒正娶的嫡妻。
  陆岚双眸圆瞪,含在眼中的泪水翻滚落下,怔怔望着已消失在门外的王樊,不敢置信方才将她推到在地的人,便是自己爱慕多年,温雅有礼的王樊。
  她识他七年之久,即便他在人前总是一副放荡不羁的模样,可却从未对谁有过这般粗暴的举止,今日,今日……
  陆岚紧紧攥住胸前衣襟,心中痛楚,难以言明一丝一毫,她缓缓垂首,一双泪目中,忿恨,怨毒,哪还见方才半分凄然悲伤。
  “……崔莞,你已死了,为何还霸占着他的心!”
  稳稳前行的马车上,阖目养神的崔莞鼻间莫名一痒,止不住打了一道响亮的喷嚏。
  坐在车架上扯着缰绳的墨十八面不改色,心中却在嘀咕,莫不是主子念人了?
  当然,此话他断不敢问出声,老老实实的驾车驶回绘心园。
  马车行过北驰道,不远处的玄武湖,正在月色下泛着粼粼波光,凉风习习,夜色静好,令人舒畅不已。
  可驭车的墨十八心中陡然升起一缕警兆,四下太静,他擅武,听力自是不弱,但此时,却连虫鸣都未闻及一声……
  不对!他低声一喝:“公子,坐稳了!”手中的藤鞭猛地一甩——“啪”的一声,驱车的骏马吃痛,嘶鸣扬蹄,原本平稳的马车陡然如离弦之箭!
  可就在此时,月下一抹寒光,破空朝墨十八射去——

☆、第二百四十八章 此局究竟谁人设(上)

    墨十八的低喝加之马车突如其来的剧烈颠簸,崔莞悴不及防下狠狠地跌倒在车厢中,虽身下铺着一层绵软的锦垫,但这般重重一摔,仍是令她前胸后背一阵窒气的闷痛。
  不断的震动晃荡中,她勉强撑起身子,探手扶住窗棂,又将后背紧紧贴在车厢内壁上,才堪堪稳住身子。
  崔莞心中虽惊慌,却未出声叫唤,墨十八乃是刘珩身旁的侍卫,行事又素来稳妥,他既然这般做,自是察觉出了什么,她若在此时惊得又吼又叫,只会扰乱墨十八的心,没准还会招来未知之险。
  她缜密的心思,顷刻间便将车外事料中十之**,可惜,却未思及最为关键之处。
  此时,墨十八刚毅的面容上,一片惨白,他一手持缰,一手不断挥动藤鞭,而左肩上赫然钉着一支弩箭!锐利的箭头深入血肉,连带着木制的箭身也刺入肉几寸,鲜血直流。
  对方显然还未对他动杀心,不过是打算迫使他弃车,却不想他硬生生抗下一箭,仍紧抓缰绳,稳稳的居于马车上。
  “倒是条汉子。”埋伏在路旁宅子屋顶上,对墨十八射出弩箭的人站起身,眯眼盯着月下绝尘而去的马车,“可惜了……”
  骏马嘶鸣飞奔,遇袭时,虽离绘心园仍有一段距离,但也不算太远,墨十八手中藤鞭挥得虎虎生风,噼里啪啦不断抽在马臀上,疾驰的马车却颠得崔莞头脑阵阵发胀,眼底一片生晕。
  她本就在宴席上饮了几樽酒,眼下又恰好是酒劲上头之际,这一晃荡,腹中阵阵排山倒海,险些抑制不住将所食之物呕出。
  崔莞紧咬下唇,脸上亦青亦白,好在眸中仍是一片清明,她双手攀住窗棂,目光透过窗纱飘飞时的缝隙,隐隐瞥见车外飞闪的树影,以及一抹自树上破空寒芒而来——
  嗖嗖嗖!哒哒哒!
  一排弩箭凌乱的射在车厢外壁上,崔莞眼中一愕,紧接着后背窜起一丝寒凉,她纤细的身子在颠簸中一颤,陡然忆起了临淄河畔,那**的生死追杀。
  ……是萧氏!
  下意识的,崔莞眼前浮现出萧之谦那张笑里藏刀的俊脸。
  当初自萧氏别院中救出萧谨时,她便是行在明面上的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