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东奥2010中级会计实务笔记 >

第1部分

东奥2010中级会计实务笔记-第1部分

小说: 东奥2010中级会计实务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总论
一、财务报告不再仅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采用一致会计政策(纵向比较)
不同企业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横向比较)
三、账面余额、账面净值、账面价值
例: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科目余额 净值=原值…折旧 价值=净值…减值准备 即:账面价值=原值…折旧…减值准备
四、资产、负债的特征之一:是由过去的交易等形成的。☆能够可靠地计量,是“确认条件”,不是特征
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负债是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五、所有者权益的构成:①投入的资本、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③留存收益
①投入的资本=注册资本+资本溢价资本公积等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与投入资本、分配利润无关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③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六、利润的来源构成: ①收入…费用 ②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与损失还有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
收入、费用→由日常活动形成;利得、损失→由非日常活动形成
利得与损失可能不会影响当期损益,但一定会影响“所有者权益”;
利得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无关;损失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历史成本→受托责任观
七、会计计量属性:①历史成本 ②重置成本 ③可变现净值 ④现值 ⑤公允价值其它属性→决策有用观
使用原则:以“历史成本”为主;保证金额能够可靠取得且能可靠计量,亦可使用其他方式
八、{新增} 企业的会计计量、确认、报告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二章 存货
一、存货构成: '工程物资'不是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耗用的储备,不是“存货”
二、存货成本的构成:①成本(价款/税费/运费/保险) ②采购加工成本(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③其他成本(设计费用等)
关税、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注意7%的税金抵扣(题目中给定)
三、商品流通企业,运费、保险费等计入采购成本,也可以先归集再分摊。金额较小的也可以直接计入损益
四、合理途耗计入存货成本 、 收回的赔款冲减存货成本 、 意外灾害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非常损失盘亏→'营业外支出'
五、不计入成本的情形:①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 ②仓储费用(不包括生产必须的存储,如啤酒)
六、委托加工: 支付收回直接销售的“消费税”→'委托加工物资' ☆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仍计入存货成本
支付收回继续加工的“消费税”→'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用于抵扣
七、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消费税(消费税=计税价格*消费税率)
计税价格=(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 另:销售时消费税=主营业务收入*消费税率
八、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消费税为价内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九、可变现净值的确定:①按目的区分 材料直接出售:材料售价…销售费用…税费
材料加工产品出售:产品售价…加工成本…销售费用…税费
②按售价确认①库存〈合同数量:全部以合同价确认→可变现净值
有合同②库存〉合同数量:超出合同数部分按一般价格确认→可变现净值
③合同标的未生产,但有生产其的材料,材料以合同价为标准计算
十、账面价值的确定:①合同内→合同价同一存货不同情况下减值额分别确定后,
成本价应合并减值总额计算计提/转回金额
②合同外→市场价低于原账面价值部分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价
可比性
孰低
孰低
确认账面价值

较形 成比 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 共22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中级会计实务学习笔记Excel20100310 ☆
十一、材料期末计量(账面价值确定):
①直接销售:成本/可变现净值孰低 确认
②材料用于生产产品: ①产品未减值:材料按成本计量材料可变现净值=产品售价…加工成本…销售费用…税金
与材料是否跌价无关②产品发生减值:材料按成本/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十二、计算步骤:①计算产成品可变现净值(售价…费用等)②与成本比较③成本低 按成本计量;成本高按按可变现净值
十三、存货跌价准备计提:Dr:'资产减值损失' Cr:'存货跌价准备' ☆ 多项存货计提时应分别计算是否应提,不可合并计算
十四、期末可变现净值》成本①前期未提跌价准备:不作账务处理 单项存货计提时,应区分有、无合同,进行减值测试
②前期已提跌价准备:全部冲回,但不可多冲,即以前期提取的跌价准备为限
期末可变现净值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