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经济学流行理论:蝴蝶效应+木桶原理 >

第8部分

经济学流行理论:蝴蝶效应+木桶原理-第8部分

小说: 经济学流行理论:蝴蝶效应+木桶原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伯特想来也是个妙人,然而这一法则却并不是罗伯特原创。说起这一法则也是大有来头,最早表达出香肠法则大意的乃是德国一代名相俾斯麦。他有句名言:“世上有两物,爱好者不当去观察其制作过程。两物者,一为香肠,一为法律。”香肠与法律风马牛不相及,被大名鼎鼎的“铁血宰相”摆在一起说事,难免给人一种几近调侃的味道。然而俾斯麦以香肠说事,

却也并非没有缘由。因为德国香肠非常著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像德国人那样喜欢香肠食品,有那么多的不同风味、款式的香肠。香肠品种和味道更是千变万化,如小牛肉肠、法兰克福肠、黑肠等。但是德国人喜欢吃香肠,却没几个人愿意去了解香肠的制作过程。因为香肠制作过程看了实在让人倒尽胃口,甚至让人对自己至爱的香肠的卫生和美味产生怀疑,于是,以后每次吃香肠时总是不禁浮现香肠的制作场景,不免胃口全无。慢慢地,吃香肠的嗜好就丢掉了。

俾斯麦把香肠和法律并论,无非调侃立法过程中的各种妥协、幕后交易,还有修修补补,不必也不可深究。但是到了罗伯特的香肠法则,香肠就象征了一切结果美好而过程糟糕的事物。而我们往往只需注重结果而不必深究过程。譬如我们吃的蔬菜,如果太在意施肥的话,那就什么菜都不敢吃了,倒不如眼不见为净。还有便是蝴蝶,蝴蝶在诗词里总是美好和充满诗意的,连梁山伯和祝英台死后都双双化成了蝴蝶,而谁也没有在意化成蝴蝶的前身——毛虫。但是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人不能接受香肠法则。英国影片《魂断蓝桥》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男女主人公彼此深爱对方,但是战争把他们彼此分离,女主人公误以为男主人公阵亡,伤心之余且为生活所迫,沦落风尘。没想到一年后再遇到劫后余生的男主人公。心灵依旧纯洁的她想忘记过去,从头开始,但是当她了解到他的家人是多么在乎新娘的过去时,她再也无法抛开自己不光彩的那段日子,于是选择了自杀。这个爱情故事里没有对错。因为香肠法则只是个建议,并不是对错的标准。(陈哲)

当一个班的士兵采用投票方式决定轮奸那个少女时,邪恶的决议竟然通过民主的方式实现了。民主成为助纣为虐的凶器,而惟一的反对票就是无助的少女!

——有感于以色列前总理戴维·本·古里安日记


秃头论证

秃头的标准是什么?是掉了十万根头发?掉一万根头发?还是掉了一千根头发?掉了一百根头发?哲学上有一个理论: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回答说不能。再少一根怎么样?回答说还是不能。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到后来,回答却是已成为秃头了。茂密的头发脱落了几根,没人会过多在意。但谁也不能断定到底哪根头发的脱落是秃顶的开始,这就是欧布里德著名的“秃头论证”。突变是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发生的,而当你惊觉时,事物的性质早已走到了反面。 

经营企业就像护理头发,如果不从一张白纸一枚螺钉抓起,精打细算、厉行节俭,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走到了腐败与浪费的边缘。已故世界船王包玉刚厉行节俭,就是有口皆碑的例子。他传递给下属的办事指示,都是材质粗劣的信纸,如果文字不多,还会把字裁成长条子送出。这样的话,一张信纸就可以写三条以上的“最高指示”。

空调企业奥克斯有位高层主管,在公司行业会议上发言,大家看他从西服中内袋掏出讲话稿,展开来,两面都密密麻麻地打印满了文字。起初,有点担心他讲个没完,等听上一段后,又为其精辟独到的见解所折服。结果发言时间掌握得非常适度。大家就有些纳闷:讲稿不是有两面吗?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等奥克斯的这位代表从讲台上走下来,大家才发现他的讲稿原来是打印在一份废稿背面的。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节约。因为——“纸能看就行,不在乎装帧是否精美。大家关心的只是发言内容。”勤俭的风格,已深深地根植于奥克斯的企业文化之中。 

把“秃头论证”运用到企业管理上,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是较为突出的一家。丰田公司2002年度中期决算报告显示,2002年4~9月,集团销售总额为7。88万亿日元(100日元约合人民币6。7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4%。这6个月丰田的营业收入增长了44。3%,纯利润增长了90。2%,达到5537亿日元。所有这些数字均为公司历史最高纪录。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丰田多赚的这些钱,并非是靠多卖车取得的,而是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实现的。丰田总经理张富士夫说,增长的3243亿日元收入中,1500亿来自于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成本的努力,900亿来自于汇率的变化,只有800亿来自于销售市场的扩大。也就是说,在增长的营业收入中,丰田靠管理“抠”出来的钱几乎是卖车收入的两倍!可见抓管理降低成本的空间还是蛮大的。

丰田公司为了尽量减少“脱发”,它的“小气”是很有名的,这家公司内部使用的信封全是旧信封,要求员工们在用过的旧信封上贴一张白纸,写上收信人的地址、姓名,继续使用。公司总务部秘书科的一个科员,发现有许多只打印过一面的废纸,建议公司使用计算机单面打印的废纸,仅这几根毫不显眼的“头发”,一年就为公司节约了10万日元。

秃头是在人不知鬼不觉中慢慢发生的,减少秃头也应该渐进地从细节入手。我们的企业应从管理着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少“掉发”机会。(蒋丽梅) 


“分粥”规则 

所谓“分粥”规则,是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其所著《正义论》中提出的。他把社会财富比做一锅粥,一群人来分粥,可能有五种分粥的办法:

一、指定一个人全权负责分粥。但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

一个人,结果还是一样,负责分粥的人碗里最多最好。

二、大家轮流坐庄,每人一天。每个人一周里总有一天胀得嘴歪眼斜,其余六天都是饥饿难耐。这种方法不仅不能消除不公平,还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开始这位品德高尚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便给拍马溜须的人和自己多分,分粥又变得不公平了。

四、成立分粥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形成分权和制约。这样,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察委员会经常提出种种质疑,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到粥分完毕,早就凉透了。

在没有精确计量的情况下,无论选择谁来分,都会有利己嫌疑。解决的方法就是第五种——分粥者最后喝粥,要等所有人把粥领走了,“分粥者”自己才能取剩下的那份。因为让分粥者最后领粥,就给分粥者提出了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每碗粥都要分得很均匀。道理明摆着——倘若分得不匀,最少的那碗肯定是自己的了。只有分得合理,自己才不至于吃亏。因此,分粥者即使只为自己着想,结果也是公正、公平的。

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共行业的规矩,不仅要管社会公众,更要管住业内人,内外统一管理标准,社会生活才能有序而不致乱套。由于垄断着公共资源,“分粥者”就应当对行内外一视同仁,不得厚此薄彼。比如,每到春运和节假日,铁路售票窗口有时连一张票也买不到,但人们却可以很容易地从票贩子手里拿到高出票面价格一倍以上的票。票贩子的票有些就来自车站职工。“火车票就是我们的节日‘概念股票’,不搞白不搞。”一位铁路职工如是说。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的监督管理措施,就是让“分粥”者无权最先“领粥”。

上述五种分粥制度假设的前提是所有的“分粥者”个个都是自私鬼,没有一个是大公无私的。正因如此,他们一有机会便会“以权谋私”。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托马斯?杰斐逊说:“自由的政府不是以信赖,而是以猜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在权力问题上,不是建立在对人性的信赖上,而是要用法律加以约束,防止其行为不端。”所以制度至关重要,制度是人选择、交易的结果。好的制度清晰而精妙,既简洁又高效,令人为之感叹。

作为管理人员,我们更应该时时提醒自己,我们所制定的各种制度是否浑然一体,简洁高效,是否处在激励与制约之间的平衡点上。(蒋丽梅) 



鱼群理论
  有这样一个理论,叫"鱼群理论",在浩瀚的大海中,成千上百万的鱼组成的鱼群,按照海流的方向向前游动,一定有一条鱼在最后,而随着海流的突然变换,鱼群随流迅速转向,游在最后的一条鱼就成了第一!! 

虽然我公司不是经营家庭装修,但同在一个行业圈内,也经常与家装公司朋友交谈,对家装市场也甚为了解,在大连装饰协会领导下,近千家装饰公司75%都是以家庭装修业务为主,除了几家大公司独占鳌头外,很多家装公司都在苦苦经营,奋力打拼自己的天地,谁主沉浮不言而尽.
  家装的行业特点人所共知,市场之大如同大海,企业纵多如同鱼群,谁能在管理和生产施工的企业化上走高端道路,脱离现在模式,那么必将在逆转的海流中,一夜之间成为龙头企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