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骗术案例大全 >

第150部分

骗术案例大全-第150部分

小说: 骗术案例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我又找了丁先生几次,但是丁先生一律避而不见,丁先生关于此事对邯郸市消协以及河北省消协的答复是:色差的存在不是质量问题,如果用户仍有疑问,可以提起诉讼。  
  经过河北省汽车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该中心主任裴先生答复:色差对于汽车油漆喷涂工艺而言是不应该存在的,但是目前我国(骗术研究网 163164。 )关于汽车漆品检测标准中没有色差这一项,换言之,没有依据因存在色差而说明该车属于不合格产品。  
  就象厂方代表丁先生说的,车辆色差不影响使用。难道我们国产的十几万元的汽车质量底线仅仅是不影响使用吗?  
  邱宝昌律师意见  
  一、新购汽车出现色差怎么办  
  汽车作为一种高档消费品,它的使用价值早已不单单体现在它的基本的使用功能上。对于广大爱车族来说;汽车的款式设计、颜色、外观都是他们选择购买时不可缺少的因素。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关于汽车漆品检测标准中却没有色差这一项,如果汽车出现色差问题,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及时的保护。本案中的汽车因为色差的存在而有瑕疵,并且色差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购车人预期利益的实现,因此厂家没有理由不对瑕疵负责。  
  二、色差产生的原因和相关的法律依据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1、在汽车出厂前喷漆出现的颜色不一致。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应该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在汽车买卖合同中,汽车的颜色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款。比如说,当事人选择了一辆银灰色的汽车,如果消费者没有特殊需要,他对“银灰色”的真实意思就应该是车身的色彩均匀一致,起码同一车上的颜色不应该产生差别。厂家没能提供与其出具的《汽车技术参数表》颜色一致款式的车的话,便属于违反合同中约定的汽车颜色条款,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当然,在现阶段一般车辆生产都是以流水作业,大多数同一批次的汽车产品一般都用同一桶里的漆,因此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很低。  
  2、在汽车出厂后经过一段时间,汽车某些部位出现了褪色导致色差现象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汽车的原面漆的质量存在问题,从而某些接触日光照射较多的部位褪色较快,出现色差。从这个角度来讲,《产品质量法》是可以适用的。  
  3、有的汽车在出厂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汽车表面出现失光、变色、粉化等,还有可能是某些汽车产品受到过外力损伤,某些商家为了能卖到同新车一样的价钱,会对汽车进行补漆处理,从而出现色差。这种情况便不单单是汽车表面色差(骗术研究网 163164。 )的问题,还有可能涉及到汽车本身的质量、寿命等问题,这属于故意欺诈行为。根据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种行为依据其情节轻重程度,欺诈方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现实生活中由于色差导致的法律纠纷不在少数。本案所称消费者购买的汽车仅仅因为没有色差的检测标准便不给予保护,是不恰当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有关汽车相关行业标准还有待完善,从而更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  
  中心点评  
  消费者遇到这样的问题真的很无奈。这样的案例肯定不会是普遍现象。但事实存在,厂家认可,国家没有标准,厂家认为有理由不予补偿。该企业的工作人员能否换位思维,因为您也是消费者。对于个别案例能不能个别处理,哪怕是给消费者一个合理的解释也成,企业是否应该是消费者的娘家人,让消费者有个依靠?难道非要消费者向社会讨个公理不成!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324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警惕婚纱摄影温馨陷阱 
  【案例导读】  
  结婚是一个人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件大事,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拍婚纱照更是这件大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兰州市场上提供婚纱摄影服务的商家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反映他们在拍摄婚纱照时遇到了商家设下的陷阱。……  
  【案例正文】  
  结婚是一个人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件大事,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拍婚纱照更是这件大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兰州市场上提供婚纱摄影服务的商家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反映他们在拍摄婚纱照时遇到了商家设下的陷阱。  
  假睫毛比市场贵3倍  
  小张是兰州一家贸易公司的职员,他与女友将他们拍摄婚纱照的地点选在了“杨氏”婚纱影楼。事先他们已经与影楼谈好了价格。但在拍照的时候,却又出现了一些计划外的支出。在拍摄的当天,在给小张的女友化妆时,影楼的化装师告诉他们,化妆用的定妆水有两种,一种是免费的,就是很普通的那种;另一种一瓶90元,使用之后皮肤不会出现过敏情况,他们可以在两者中选择。为了女友的皮肤着想,他们选择了后一种,细细小小的一瓶,就花去了90元。接着,化妆师又告诉他们,新娘化妆要用到假睫毛,现在市场上卖的那种一般的假睫毛太硬,会影响拍摄出来的照片的效果。而他们影楼所使用的是一种从韩国进口的假睫毛,比较柔软,拍摄出来的效果非常好。为了替顾客着想,他们建议顾客使用影楼提供的假睫毛。小张心想,照相的几千元都掏了,如果因为这一点钱而影响了拍摄效果也是得不偿失。于是,又付了20元,但是一般的假睫毛在市场上的售价仅为四五元。  
  加洗一张要收50元  
  小程与妻子小陶在今年9月举行了婚礼,在他们的精心挑选之下,在“金夫人”拍摄了他们的结婚照。他们在拍摄过程中也有影楼的工作人员给予了他们各种“可选择”的建议,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一一拒绝了。照片出来之后,在挑选照片时,由于他们当初讲好是照30张,而影楼的底片有五六十张之多,于是影楼的工作人员建议他们多挑几张,不要仅限于30张,但每加洗一张就要50元,如果多挑几张,这就又是一大笔支出,这超出了小程他们的计划,于是,他们还是只挑选了30张。影楼的工作人员见小程没有落入他们的陷阱,立刻翻了脸。一边骂骂咧咧,说他们“小气”,“结婚舍不得钱”,一边将东西摔摔打打。小张夫妇和小程夫妇的遭遇并不是兰州市的个案,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有类似遭遇的年轻夫妇。有一对夫妇在拍摄时与影楼讲好的价格是1900元,当他们最终将照片拿回家的时候,总共花去了四千多元。  
  免费后面有陷阱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众多影楼纷纷采取了降价的措施来吸引顾客。“杨氏”、“金夫人”、“蒙娜丽莎”等影楼打出的价格都是半价(骗术研究网 163164。 ),原来五六千的系列现在两三千就可以拍。那么,影楼的成本到底如何呢?如果成本高,那么半价对于影楼来说岂不是赔了本?如果成本低,那为什么又要标出那么高的价格后再半价呢?不只是“半价”的吸引,许多影楼还免费为新人们提供不少的服务,比如在结婚的当天免费提供新娘礼服。但我们可以看到,能供免费挑选的礼服大都不怎么干净,有些看起来都很陈旧,而且款式也比较有限。如果你想选干净漂亮的,可以,你还要再支付三五百的租赁费。如此一来,你就跳进了商家的陷阱,而且,还是自愿的。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325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数亿美元支票背后的骗局揭秘 
  【案例导读】  
  “数亿身价董事长” 行骗四省市  
  10万元打造 华美“身世”  
  两年间行骗 迹跨四省市  
  “9位数存款”迷倒 诸多女子  
  2004年落网 露出原形……  
  【案例正文】  
  “数亿身价董事长” 行骗四省市  
  检察官指出:道德约束力的薄弱 “熟人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给骗子诈骗以可乘之机。  
  45岁的韩方打着“澳大利亚投资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名号,编造华美身世背景,手拿数亿美元的花旗银行、中国银行“支票”,以投资为名在北京、海南、湖北、山西等地骗取钱财,又通过婚介周旋于数名女子之间,财、色“双收”……骗局终因一“执着”女子的苦苦追查而真相大白……  
  10万元  
  打造 华美“身世”  
  45岁的韩方;是一普普通通的北京人。  
  韩方于1996年挂靠澳大利亚国际有限公司内蒙古通辽办事处,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分理处。就在那时,韩方认识了赵昌——一个颇为神通的“哥们儿”。  
  1998年,韩方想成立一家较大的投资公司,但是没有足够多的资金,于是他给了赵昌10万元,由他全权代理运作一家公司。  
  赵昌拿着10万元在香港帮韩方“注册”了一家名为“澳大利亚投资国际集团”的公司,并拿到了一套东西:营业执照、图章、一枚行政章、一枚合同章,还有一本所谓的公司股票、一本英文的公司章程,还有几份“文件”——其中公司简介中把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列入顾问行列。  
  有了这些“本本”,韩方便以“澳大利亚投资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出现在各个社交场所,称自己是澳大利亚籍华人,父母都是高干,父亲去世了,母亲现因病住在301医院高干病房。自己曾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等,并谎称自己的投资公司是一个上市公司,能够调动很多资金……  
  2年间  
  行骗 迹跨四省市  
  山西某市搞了一个铁路工程,当地政府把此工程给了一家公司,由该公司自筹资金搞这个项目。 韩方和该公司的总经理张平认识后,便以“澳大利亚投资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名义和他签了一份合同,内容是韩给这个工程投资6亿美元,从而骗取了该工程的所有文件及批文等。  
  2000年,韩方认识了做医药生意的单虎。单虎请韩帮忙投资一个项目。韩方以“送礼解决资金”为由向单虎“借”了2万元。  
  2001年,韩方认识了海南人王黎。 2002年2月份,王黎以为韩能给其投资,便请其去海口帮忙考察项目。到海口后,韩给王黎出示了一张中国银行2003年到期的1000万美元的“存款”(实际上是韩方花5000元向“玩票”的许运买的复印件)。韩对王说动用这笔存款大约需要30多万元人民币,还请来了在北京顺义有项目的张伟,并以投资为名,让张、王二人给了他飞机费、住宿费等大约13至14万元。  
  2002年5月份,通过王黎,韩方认识了湖北荆州某贸易公司老板袁华。袁华得到了韩方“投资1。2亿项目”的口头协议。韩方借机从袁华手中骗得4。7万元人民币。  
  “9位数存款”  
  迷倒 诸多女子  
  韩方不仅善于骗钱也善于骗色,甚至利用情感骗钱。  
  2000年,已经成家的韩方在重庆中天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