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骗术案例大全 >

第291部分

骗术案例大全-第291部分

小说: 骗术案例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得灵,先把你吓住,然后再算你的过去和将来。在算的过程中,利用双关语,再结合生辰八字和五行相克的说法,就可以进行蒙骗了。  
  具体的蒙骗法有以下几类:  
  算父母。算命先生先让对方报了时辰,然后,便从所谓的“命宫”算起,只见他微闭双眼,左手掐诀,念念有词道:“你是生于丁卯年卯巳月巳丑天于未丑时。丑时头先克父,丑时尾先克母,丑时中间不克。从你这‘八字’来看,你是命宫高隆,父在母先亡啊!你的父母全在吗?”双关语是这“父在母先亡”。如果对方回答说:“父亲已经去世了。”算命先生就说:“就是嘛,我说了,父在母先亡,你父亲要在母亲前面去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是生在丑时头,丑时头先克父嘛!这是你的‘八字’命理注定的。”如果对方说母亲先死了怎么办呢?算命先生就会说:“就是嘛,我说了,‘父在母先亡’嘛,这就是说,你父亲在,你母亲要先亡,因为你是丑时尾生的,‘丑时尾先克母’嘛,这是你‘八字’命理注定的。”“丑时头先克父,丑时尾先克母”之说,主要是模糊了时间概念的精确性。由于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因此算命先生就有空子可钻了。他说你是丑时头生,你就是丑时头生;他说你是丑时尾生,你就是丑时尾生。如果你说父母全在,他就说你是丑时中间生的,因为“丑时中间不克”嘛。如果父母全亡呢?也不妨事,全亡也总得有个先后吧!还是跑不出他所说的“丑时头”、“丑时尾”’和“丑时中间”这三种断语。不管怎么说,算命先生总是稳操胜券。人们不明就里,还以为算命先生很灵,很准呢! 
  算兄弟。根据时辰,算命先生会说:“从你的命宫八字来看,你的昆仲应该是‘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啊!你一弟兄几位呀?”他问话中的“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是一个双关语。如果你说“弟兄4个”,他就会说:“对呀,桃园三结义,再加一枝,正好是弟兄4位啦。”如果你说“弟兄2个”,他则说:“对啦,按你的命宫八字来说,本应该是桃园三结义,弟兄3个才对,但由于你母亲的命硬,将你的一个弟弟克死在腹中,因此,原本是桃园三结义,却被‘孤独’下去一枝,就只剩下你们兄弟俩了。”如果你说“无兄无弟,就我一人”,他会说:“对啦,按你的命宫八字来说,本应该是兄弟三人,桃园三结义嘛!但由于你的父母命相不合,一个是火命,一个是金命,火克金;再加上你是水命,水又克火,这样就把你命里本该有的兄弟给克掉了,孤独一枝嘛。你的命硬,所以就只剩下你一位了。”如果说有兄弟5个、6个、7个等等情况,算命先生就用“孤独一枝”往上加,而且让你听了觉得还很有道理。反正不管你弟兄几人,你怎么也逃不出他这双关语的“活口”。  
  算财运。若要问生意好坏,算命先生照样有双关语。例如,他给一个40岁左右的商人批八字,他先念念有词地说出四句话来:“好去好来还好意,多财多宝亦多优。门前八卦蚊休入,户内三星我接来。”这是故弄玄虚,让人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然后他问你23岁到32岁的运程中,是否像他前两句说的那样啊?对方如果一听“好去好来还好意,多财多宝亦多忧”,连忙答道:“先生,您算得太准了,我这几年正像您说的,运气好极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生意好,赚大钱,而且多财多宝,买了股票一下就赚了上万块。就因为这,我今天想算算,这些钱财今后会不会一场空?”先生说:“正如我批给你的这条运程词句,你不知多财多宝亦多忧,也不知好来好去还好意,你不知得这些好意须回手,因此我下面批你‘门前八卦蚊休入,户内三星我接来’,就是说你今后总算身体健康,财散人安乐,多财多宝亦多忧,少财少宝亦少忧。只有少宝才能安乐。”对方说:“先生,那么我这财宝保不住吗?”先生说:“按你的八字运程,应该是安乐,能否保住钱财,须半年后再来推算,看是否能有转机,如果肯花钱,我倒是愿意为你每件批算一次,或许有更大的财路等着你呢!”算命先生一看来的是有钱的主儿,更来神了,赚一份钱还嫌不够,想每个月都能赚人一把。  
  算婚姻。这仍然需要双关语。算命先生把人生按10年划一个运程。妙就妙在这里。在10年间,任何人都会遇到如意的事,也会碰到不如意的事。可以说,顺境、逆境、转机,是人生的必然经历。因此,他选用一些双关语放在任何运程上,都会是准确的。例如,算命先生给一位30岁的妇女算命时,先用这四句双关语:“竹影扫街尘不去,萤火烛地草难燃。一轮夜月圆还缺,几点星辰有若无。”先生说她在19至23岁这五年运程中,那时她就像竹影扫地一样,是不能将尘土扫去的;虽然萤火燃不了草,但那时总还是有光明之象的。妇人说她当时有男朋友,想结婚,无奈父母反对,只好分手了。先生说:“这就是竹影扫地尘不去,萤火烛地草难燃之象了,所以,你的命运注定是要再婚的。”其实,在批命的纸上,本无她要再婚的,只是因为用这双关语批命的时候,妇女自己觉得他说中了当时的运程。说到她25至29岁的运程时,算命先生用了“一轮夜月圆还缺,几点星辰有若无”的双关语,他对妇女说:“这个运程,你应该是守得云开见月明,虽然月有圆时也有缺,但守到天亮时,你的运程已经有了转机,那时有那么几点星辰,似有似无,你看我算得对也不对?”妇女说:“我20岁上见到我现在的丈夫,起初对他很有戒心,但后来终于和他结婚了。”算命先生说:“这就对了,这就是云开见月明了。”  
  算经历和处境。给中、老年人算经历和处境,算命先生也得从双关语说起。他问过八字后,先算你的“命宫”,一开口就念上一段双关语:“渐入佳境,如小溪流水汇入大川。财运亨通,仍防服色之优,家运支持,将功补过贵人得力,可补家运不恒。纸花做出惊人眼,好在无香在里头。挫折在前,安乐在后。”凭着这一段双关语,就可以说出几种不同的经历和处境。就拿“渐入佳境,如小溪流水汇入大川”来说吧,就可以理解成几种不同的处境。仅从字面上讲,就可以说今天过上了好日子,不是一下子得来的,而是逐渐富起来的,而且是由小到大的。如果有一位老人听了这句命词就根据自己过去的经营处境说:“这些年来,虽然挣的钱零零碎碎,但现在回想起来,全靠这小溪流水积攒起来的,所以现在老了才没有后顾之忧。”显然,在老人看来,这句话正批中了他的命道。如果换一个老人听了同样的命词后,却说:“当时全靠胆大冒险,通过小本经营,将雪球越滚越大,的确有这溪流汇川之势。”显然也是批中了他的命道。如果又有另一个老人说:“怪不得呢,当年跟人合股做生意,我是小股东,被大股东吃了我的小股,真是应了这小溪汇入大川去了。”可见这巧妙的算命双关语,在当事人眼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经历产生相应的反应,而都觉得算命先生算得很准。  
  属于这类的双关语还有很多,如问疾病,问寿命,问忧喜,问家庭和睦,问开工动土,问建房上梁,问求医问药,问失窃被盗,问官司输赢,等等,总之,举凡富贵贫贱、吉凶祸福,只要你找算命先生,他就有一套似是而非、模模糊糊、灵活多变的双关语等着你。  
  模糊性思维,从字面上看,似乎这种思维形式是含混不清的,没有精确性可言。其实不然。模糊性思维就其本质和内容而言,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章可循的。一方面,模糊性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它以感性认识形式为基础,而感性认识所包含的感觉、知觉具有模糊性,因而作为抽象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是模糊的;另一方面,模糊性思维也要依赖概念、判断、推理等等人类思维的基本依据,而这些思维依据也可以是模糊的,因此,抽象性思维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  
  2.动态性思维方式  
  动态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环境,不断改变思维程序和方向,对环境进行调整和控制,最后达到思维目标最优化的过程。简而言之,思维是发展的变化的,因而思维活动可以不断地进行优化调整。  
  动态性思维的含义,集中反映在“动”上。首先,主体的思维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人的思维活动是客观实际的必然反映。其次,主体的思维随着最优化目标而变动,虽然在同一条件下,人的思维目标有很多,比如,很好,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很差,等等,而人的思维目标总会围绕着最优化方向,自觉地、不断地改变思维的路线和程序。再次,主体的思维变动还会促进客观世界的变化,人的思维活动具有能动的特性,它总不会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适应客观环境,它会使客观世界在思维的能动作用下向着有利于最优化目标发展。这就意味着,主体思维同客观环境之间,是一个性的“互动”关系。不管它怎样互动,目标只能是一个:思维目标的最优化。  
  在骗子的行骗实践中,动态性思维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得手,是骗子的最优化思维目标。因此,骗子的动态性思维总是围绕着这一目标变化,总是表现为奇、异思维。  
  以奇想得手。高明的骗术来自奇想;因为,正常的思维易于常人所识破。  
  明人张应俞在《江湖奇闻杜骗新书》中,载有“公子租屋劫寡妇”的骗例,骗子得手,因于奇想,据载:京城每逢举行科举考试的年份,各府举人来京的极多。不论大小房屋,举人们都以高价租下,作为考期的住所。东街有个王寡妇,几辈人积攒下大笔钱财,名闻于世。王寡妇只生育了两个儿子,一个刚刚成年。家中另有一个女仆,一个男仆为管家,一个小厮供粗使,连主带仆,这户人家也就五六口人。家里厅堂又高大又敞亮,房舍又深广又宽松。外厢房常常租给那些赴京赶考的举人们,因而能够收到相当丰厚的租钱。辛卯年七月初,各地赴考的举人纷纷来到京城。一天,有两位仆人,穿戴整齐,衣冠楚楚,前来租住房子。王管家带着他们看看左右厅房,房舍内外都十分洁净清雅。来人便说:“这房子既宽大又明亮,我家公子肯定中意。我们今天就预定下来,请不要再租给别人了。不知租金多少?”王管家说:“往年许多人一起租借这房子,租金二十两。如今你一家租住,人少不杂乱,只要十五两就行。”双方讨价还价,最后讲定为十二两,并当即付下租钱。一个仆人出去接儿,公子一行共乘四顶轿子,一主四仆,另带一个供粗使的小厮都来了。行李有五六担,都是些精致典雅的好东西。住下后即拿一份家乡的土特产送给房东,仅这份礼就值二三两银子。王寡妇说:“往年赶考的举子倒也送些礼品,但都不值几个钱,如今这位公子真是大家,出手真是大方。”第二天,王寡妇便命管家好好摆设一桌酒席,恭恭敬敬地请公子赴宴。王寡妇的两个儿子作陪。公子开怀畅饮,一直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