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骗术案例大全 >

第293部分

骗术案例大全-第293部分

小说: 骗术案例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苑交卮穑骸八谖遥邓晔彼懒恕!蹦蔷陀挚梢浴跋炻簟币幌拢骸岸罱茄規f(高的意思)先丧父,你额角这样岩巉,当然幼年丧父呢!”跟着又“打”:“你是长子吧?”对方如果答“是”,那他有几个兄弟就又可以“审”出来了。试想,他居长,5岁丧父,难道会有五六个兄弟吗?“于是,又可以“卖”一下:“我怕你没有兄弟,有也不超过一两个,而且不和,是不是?”将这些情况都搞清楚了,就可以落“千”:先“千”他的潦倒,再“千”他的那般狐朋狗友以及亲戚如何冷落他,抛弃他。这些话,不仅对眼前这个败家子适用,而且对于一切家产衰败的人都适合,因此当然句句都能“千”中这个落魄青年的心灵。  
  可是,“千”只能将从前的事情说准,如若说准未来,就非“隆”不可了。因为“隆”可以产生两种作用:一是给对方以精神上的安慰;二是对未来命运的语言与暗示,常常会产生一种精神力量,影响对方的前途。所谓“隆”,并不是盲目赞美,而是结合对方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对其前途作出适当的暗示并加以鼓励。就拿这个“二世祖”来说吧。他读书不成,仕途无望;他也没有胆量去从军就武;对于从商,他恐伯也是无本可出。因此你如果预言他将来可以成为大官巨贾,结果只能完全失败;但如果你叫他痛改前非,低头去做个店员,勤俭地生活,他也许能做到。这就是说,你要根据他的可能去对他的前途和命运作出暗示,这样,你的预言才可能灵验。所以,江湖骗子特别重视这个“隆”字,他们有一整套经验:如果是太平盛世,他就多鼓励资质好、有条件的人去应试科举,或者去从事工商业;如果是乱世,他就多鼓励有胆识而又豪爽的人去从军就武,或者是捞偏门,如承办烟赌、走私,等等。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弊。依此类推,你教一千一万人这样做,说他们将来一定发迹,他们一定会很高兴,并会为你吹嘘;如果其中有三五个人将来果真成为富商巨贾,即使他不来重谢你,也会在各种场合为你扬名,夸你灵验;有那么几个有权势的人物为你捧场,你一生自然享受不尽了。总之,这样做,无论从近期还是从远期来说,你都会有收益。至于那些捞不起的人,也不敢说你不灵,因为你替他相命时,早已经埋伏了好几手,例如说看他们家的风水如何?祖宗阴德怎样?他们不发迹,只好埋怨自家风水不好,祖宗德薄。至于那些战死的人,更没有生口对证,还怕说不灵么!由此可见,江湖相术的“灵验”把戏,来自于系统性思维方法。  
  在以色骗人的法术中,有所谓的“仙人跳”,“放白鸽”。狡猾的手法,出自系统而缜密的思维。据徐珂的研究,仙人跳就是以色为诱饵,设陷阱害人:“苏、沪有所谓仙人跳者,男女协谋,饰为夫妇,使女子以色为饵,诱其他之男子入室。坐甫定,同谋之男子若饰为夫也者,猝自外归,见客在,则伪怒,谓欲捉将官里去。客俱,长跪乞恩,不许,括囊金以献,不足,更迫署债券,订期偿还,必满其欲壑,始辱而后纵之。”他记载了一则故事,骗思精巧,骗术丝丝入扣,所幸某男子精明过人,没有受害:吴江县顾某因应试到苏州,住在吉利桥畔。住所旁有一间茶馆,叫锦凤楼。顾某饭后无事,时常去品茶。有一次,顾某去时,座位已满,只是在屋角有一副茶几,坐着一老一少两个妇人。顾过去坐下,老妇就与他攀谈起来。过了一会儿,两人就混熟了,老妇说:“这里人多嘈杂,如果你有兴致,就到我家去吧,我以佳茗相待。”顾某欣然随往。到了楼上,只见陈设精美雅致。这时正是道光末年,鸦片烟已经流行开来。主人盛情邀请上榻抽烟。顾某推辞不过,只好应命。老妇命少妇烧烟伺奉。顾某刚刚上榻,老妇就脱掉他的鞋子,说道:“随意用吧!老身有事暂时离开。”老妇离开不久,忽然从楼下传来激烈的敲门声。少妇闻声下楼。这引起了顾某的怀疑。他随即起身下楼,并很快隐蔽起来。少妇开门,立即呼啦啦进来三十多个壮汉,直问:“人在何处?”少妇回答说:“在楼上。”众人赶忙上楼。顾某连忙利用这个时间差逃去。  
  “放白鸽”也是以色骗人,其缜密的思维与手法紧凑,与“仙人跳”并无二致。它是骗子将合伙的女子放出去与人为妻,一旦时机成熟,“妻子”裹挟财宝,变成白鸽远走高飞。  
  兹援引一典型例证于后:民国初,无锡李某,妻死,鳏居多年,几次想续弦,苦于无人帮忙。一天,忽有一媒人带来一少妇,操江北口音,自称夫亡无靠,上无翁姑,下无子女,仅有一个手足残废的胞弟,没有奢望,只求身价一二百两银子作胞弟的赡养费。李某看少妇面目端正,衣着朴素,真是孀妇装束。问她胞弟在哪里,说在船中。到泊船处偷看,果然有破船一艘,系在柳荫之下:船里躺着一个约莫二十岁的男子,手足蜷曲痉挛,呻吟不停。李某信之不疑。经一再磋商,定身价银一百五十两,当天成婚。那船上男子得到银两,撑船而去。当李某议婚时,亲友多为规劝,说这女子来路不正,恐怕是放白鸽的。李某不听。成婚后,妇人持家井井有条,伉俪情笃。李某越发认为当初亲友妄议,自己的判断不错。于是,将所有家产都交与妇人掌管,并为之广置首饰。一天,李某外出归来,妇人已鸿飞冥冥,带走了贵重衣物及现钞数百……李某这才知道,这妇人原来是放白鸽的。系统性思维方式为骗子所重视,在于这种思维形式和方法贯穿了最优化选择的规律,它为思维主体所选择后,总能达到思维以及行为的最佳效果。因为在思维主体那里,根据系统性思维方式的特点,人们总是可以能动地将认识对象分解成不同的等级和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整体所要求的功能和目标,以实现认识目标最终效果的最优化。  
  独具特色的骗子的思维方式还有很多,这里所论,只是其中最有普遍意义和思维特点的几种。几千年来,若干种类的骗子的思维方式,随着骗子文化的传承而世代繁衍,成为一种定型化的、颇有特色的思维模式。其具体的思维方法,有一定的文化意蕴,值得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骗子的行为方式  
  一定的社会群体,一定的社会阶层,都有自己特定的行为方式。所谓行为方式,是指一定的社会角色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程序化、规范化、模式化的活动。任何一种行为方式的形成,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既定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社会实践总是以周围的社会环境为生活的舞台,总是以一定的衣、食、住、行为基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而不能超越这些;一是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俗话说:“脑袋长在自己的肩上。”  
  人们的社会活动总是首先受到自己的思维的支配,总是先有思想的目标,然后才有社会实践;一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行为习惯。同样的社会阶层,同样的社会角色,前代人的行为方式总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人们的行动。  
  人们的行为方式无论在怎样的历史时代和社会条件,都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它的能动性。人们的行为,是主体实践的结果。而人的社会实践无不表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的行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与生俱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二是它的社会性。除非生活在真空中,任何人的行为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影响。但人要生活在真空条件下,又是不可能的。三是它的稳定性。人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虽然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套路还是一致的。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和尚颂经,屠夫杀人”,就是对人的行为方式的稳定性的生动描述。  
  骗子,是一种特别的社会角色,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被他们奉为经典的骗经和定型化的骗术的指导下,形成为有突出特点的骗子的行为方式。  
  1.骗行虽然有个体行为,但以群体行为为主  
  在骗行中,对于小目标和一个短过程,一般来说,骗子以单干形式出现,所骗对象也因人而异。如,以官为骗的对象。据说,在民国初年,上海一青年学生模样的人,自称姓蔡,名某某,是曾经发起过云南护国军起义的蔡锷将军之二公子。持名片求见上海市长吴铁城,向其告贷。吴一听是蔡将军的公子,便不详细询问,借给50元。后来,他与熟悉蔡将军的人谈起此事,得知蔡虽有一子,但已出国多年,至今尚留学巴黎。原来,借钱者乃是一冒名骗子!  
  以商人为骗的对象。据徐珂所载,晚清之际,在上海经常有人假冒商家的信札以行骗。“上海普通人家之屋,所谓石库门者,入门即为堂,自门外望之,堂上所书画,皆历历在目,且门外必以门条著其姓,合门条书画而观之,则其家主之姓号皆可知矣。有住公共租界北河南路鹏程里之周雪峰者,执业于市,不常运,家惟妻女婢妪而已。一日,有状若茶肆佣保者至,出一函,且谓周与友会于南京路易安茶店,猝有要需,特作函,嘱我来取银币。周妻不识字,令妪持往邻家,使阅之。妪返,则言主人以在茶居为翻戏党所强迫,非银币二十圆不得脱,可即付之,周委如其言。送函者去。薄暮而周归,妻亟询之,谓无其事,乃始恍然骗子之预知其姓号而行骗也。”  
  以一般人为骗的对象。据徐珂记载,某一天在京都,有一少年在市场上以银换钱,刚刚说好价钱,忽然有一老者从后边冒出来,一把拉住少年,骂道:“老子穷到如此地步,你居然有银子换钱花,真是个不孝之徒!”于是,夺银而去。旁观者还以为是父亲责骂儿子。少年一下子气得晕了过去,好久才缓过神来,气愤地说:“我哪里还有父亲啊!”但银子已经抢走,不能追回了,等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行骗的个人行为,大抵上都使用一些短、平、快的手法。  
  但是,上述只是少数情况和个别现象。多数情况和普遍现象则是群体行为。这一点,就连他们圈内人士也供认不讳:“大凡骗子,极少是‘单干户’的,大都是合伙串通行骗,是为串骗。骗子集团‘江相派’的‘经典’《扎飞篇》上,就明明载着这条骗术:  
  “善为‘相’者,莫不用‘媒’,故曰:‘无媒不响,无媒不成。’‘媒’,也即骗子的助手,起着引人上当的媒介作用。……骗子串‘媒’行骗,总是要千方百计掩饰骗与‘媒’的瓜葛,做到不露一丝痕迹,这样,‘媒’方能取得被骗者的信任,使行骗得手,这也是串骗较其他骗术更为迷惑人的地方。”  
  举凡赌骗,设赌局骗人钱财;黑骗,黑道结伙互骗;神骗,利用鬼、仙、怪等封建迷信骗人钱财;色骗,以美色骗人钱财;串骗,一伙人合谋行骗;肉骗,绑架人质骗取钱财,因旧时称人质为“肉票”而得名;拐骗,以欺骗的手段拐卖妇女儿童,非法牟取暴利;装骗,冒充人物身份行骗;假骗,利用假冒伪劣物品骗人钱财;诈骗,利用欺诈手段行骗;丐骗,装成乞丐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