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骗术案例大全 >

第300部分

骗术案例大全-第300部分

小说: 骗术案例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家快睡罢。”婆子应道:“就来了。”就在榻上拖陈大郎下来,陈大郎已自先脱了衣服,赤条条地就往三巧儿床上走去…… 
  这是一则骗奸的例子。明清社会风气的严整肃穆其实只在学人儒生间,或者说只挂在道貌岸然者的嘴上,真实的市井生活中却充满了这种赤裸裸的肉欲、财欲之骗。  
  《金瓶梅》、《红楼梦》中这类骗色的事例不胜枚举。《醒世恒言》中有“汪大尹火烧宝莲寺”一卷,记载了当时广西南宁府永淳县宝莲寺的和尚们设机关、挖地道来奸淫信佛的善女。佛门尚且如此,当时市井社会风气便可想而知。  
  《喻世明言》中有许多骗人钱财的骗例。虽然作者冯梦龙的出发点是想救治人心,劝人为善,充满了因果循环,恩怨相报的封建迷信思想,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出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骗人钱财的“时风”。  
  有一个人姓金名孝,年长未娶。家中只有个母,自家卖油为生。一天挑了油担出门,中途因为内急,走上茅厕大解,捡得一个布裹肚,里面有一包银子,约莫有三十两。金孝不胜欢喜,便挑起担子回家,告诉老娘说:“我今天有造化,拾得许多银子。”老娘听了,大吃一惊,说:“莫非你做了什么坏事,偷来的?”金孝说:“我几曾偷过别人的东西,却那样说话!这件裹肚,其实不知是什么人遗失在茅坑旁边的,幸亏我看见了,拾取回来。我们做穷生意的人,是很难碰上这大宗买卖的,明天去用作买油的本钱,却不比赊别人的油卖要强了许多?”老娘说:“我的儿呀,常言道,贫富自有天定。你若是命里有时,就不该出生在我们卖油的家里了。依我看来,这银子虽然不是你设心谋划来的,却也不是你辛苦挣来的,只怕咱们是无功受禄,反受其殃。这银子,不知是本地人的还是远方客官的?也不知是人家自家的,还是借贷来的?一时间失脱了,抓寻不见,这一声烦恼就很大了,只怕害了人家性命了,也不可知。曾听说古人裴度还带积德,你今日赶快到拾银之处,看有什么人来寻找,便引来还了人家的银子,也是一场阴德,皇天必不负你。”  
  金孝是个老实本分的人,被老娘训斥了一场后,边声应答道;“说得是,说得是。”便放下裹肚,跑到茅厕边去。只见一群人正闹闹嚷嚷地围着一个汉子,那个汉子气忿忿地叫天骂地。金孝走上前去问他缘故。原来那汉子是他方客人,因为上厕所时解脱了裹肚,丢失了银子,找寻不着。只道是掉进茅坑里了,便喊了几个泼皮来,正要下去淘摸。街上人都围着闲看。金孝便问客人道:“你银子有多少?”客人随口胡乱应道:”四五十两。”金孝人老实,便说:“可是用白布裹肚么?”客人一把扯住金孝说:“正是,正是!”又说,“可是你抬着了,还了我吧,情愿出赏钱。”众人中有快嘴的就说:“依着道理,平半分才是。”金孝说:“真的是我捡了,放在家里,你只管随我去便了。”众人都想道:“捡了钱财的人,都巴不得瞒住别人。哪曾看到这个人还到处去寻主人还他的?也真是异事。”金孝和客人起身时,围观的人一哄也都散了。  
  金孝到了家中,双手捧出裹肚,交还给了客人。客人捡出银包看时,晓得是原物不动。只怕金孝要他出赏钱,又怕按众人说的要与他平分,便使了外坏心思,反欺负金孝说:“我的银子,原说是有四五十两的,如今只剩下这些了,你已藏了一半了,可要拿出来还我!”金孝说:“我刚才拾得回来,便叫我老娘逼着出门,寻访失主还他,何曾动过你的一分一毫?”那客人赖定短少了他的银两。金孝负屈忿恨,一个头肘子撞去,那客人力大,将金孝一把头发提起,像抓了一只小鸡似的,放倒在地,捏着拳头就打。引得金孝七十岁的老娘,也奔出门前叫屈。众人都有些不平,似杀般嚷叫了起来。  
  恰好县尹相公正在街边巡视,听得喧嚷,歇了轿子,吩咐手下拿来审问。众人中有怕事的,早己四散走开了;也有几个胆大的,站在一旁看县尹相公怎样断案。  
  二人当街跪倒,各诉其情。县尹问道:“谁做证见?”众人都上前禀道:“那客人丢了银子之后,正在茅厕边寻找不着,准备叫几个人下茅坑去淘摸的,却是金孝自己走上来承认了,引着客人回去还了他。这些都是小人们众目共睹的。只是银子数目多少,小人们却有所不知。”县令说:“你们两下里也无须争嚷,我自有道理。”便命令手下做公的带那一干人到县衙来。县尹升堂,众人跪在下面。县尹喝令叫取裹肚和银子上来,吩咐库吏,把银子兑准后回复。库吏称完后上复道:,“有三十两。”县尹又问客人道:“你的银子到底是多少?”客人说:“五十两。”县尹又问:“你的银于丢失了以后,是你看见他捡取的,还是他自家承认的?”客人说:“实是他亲口承认的。”县尹说:“他若是要赖你的银子,为何不全都昧了?却为何只藏起一半,却又自家招认出来?他拾的是三十两,这银子显然不是你的,必然是另外一个人丢失的。”客人说:“这银子实在是小人的,小人情愿只领回去三十两。”县尹说:“数目不对,如何能冒认得去?这银两合断与金孝领去,奉养老母;你的那五十两,自家去寻。”断词一下,众人欢呼,客人只得含羞噙泪而去。(《喻世明言·陈御史巧勘金银铜》)  
  这是一则教人为善的故事,在《警世通言》第25卷也有类似的故事。故事的主题趋向这里我们暂不予以讨论,只是从骗例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明代人的生活观念、生活态度与生活旨趣,体认当时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骗局,认同当时人心财欲的合理存在性,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个姓施名济的人,父亲生前将一缸缸黄金白银散埋于庭园各处,死时却没有遗下片言只语,这个施济自然也无从得知其父的埋金处所。后来施济以举家之力周济一位桂姓的落难人,并让桂生一家人依附自己,男耕女织,繁衍生息。  
  也是命运使然。有一年腊月初一日,桂生照例在桑枣园中面对银杏树烧纸钱奠酒。忽然看见一只白老鼠,绕树走了一圈,径直钻到树底下去了。桂生看时,只见树根浮起处有个盏大的窍穴,那只白老鼠兀自在穴边张望。桂生说给老婆听,莫非这老鼠是神道现灵?孙大嫂说:“马瘦毛长,人穷智短。常听人说金蛇是金,白鼠是银,却没有神道变鼠的话。”  
  不过信也好,不信也好,夫妻二人还是扛起锄头乘着夜色去挖,不想还真挖出这宝贝,二人从此大富,瞅着个机会远走他乡做了员外。当然,为富不仁的桂员外最后忏悔了,这是后话。(《警世通言·桂员外送穷忏悔》)  
  总之,透视明清时期若干文化史资料,不难看出骗子文化同市民文化乃至居于主流的官方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广泛性与深刻性,是由中国的多维演进方向与小农经济的特性决定的。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557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谨防奇怪骗局疑为洗钱 
  【案例导读】  
  帮别人洗黑钱是违法的,如果被抓,是要判很重的刑的。所以飞来横财务必谨慎!!!  
  【案例正文】  
  前几天,我接到一封奇怪的国外公司来信,信上说他们是Con Oil and Gas Ltd。公司,是OPEC成员,在中国,美国,欧洲都有业务,现在要在中国找业务员,月薪几万。说实话,我是从来不相信这类群发广告的。但是出于一种好玩的心理,我给他们回了一封信,很快就有一个专人(老外)和我邮件接触起来。他要我做他们在中国的“account manager;具体工作按他们的说法,就是有人在国外会把钱打到我在中国的银行帐号上,然后我再通过西联或速汇金把钱汇到国外另外某人的帐号上。我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不直接自己汇,而要在中国走一道,那个专人说他们之间自己汇要抽很重的税,所以才找中国公民做中间人,可以节省税。中国公民每帮他们汇一笔,都可以从中提取10%左右的报酬。说了一大通,我没怎么明白,我始终觉得他们直接在国外汇肯定比在国内好,一则西联(Western Union)和速汇金(MoneyGram)代理点遍布全球,二则他们还不受外汇管制,干吗还要让受外汇管制的中国公民(中国公民汇钱到国外一次性最多只能汇2000美圆,再多要到外汇管理局申请)帮他们转寄一道呢??我觉得很可疑,我几乎能肯定这是个骗局,但我还不知道他会怎样实施骗局,而且我很感兴趣的是,他们真的会先把钱汇给我?他和我才有几封信的接触,如果他把钱寄给我,我不帮他转寄又怎么样?他凭什么那么信任我?(骗术研究网 163164。 )我倒要看看你这个骗局怎么收场?带着这些疑问,我继续和他接触,当他问我要我在中国的银行卡号时,我把自己很久没用上面只有几块钱的一张借记卡的卡号告诉了他。下面令我惊奇的事情发生了,我把卡号告诉他不到一小时,他就告诉我已经给我的帐上打了一万元,要我把其中九千元通过西联或速汇金转寄给国外的某人,另外一千元作为我的报酬。我立即去银行,发现真的多了一万元!于是我把一万元现金取了出来,这下轮到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以前听到的和看到的所有骗局,骗子到最后一般都会现出原形,让你给钱或者物品给他,这几乎是个必然规律。这次他们却没有问我要一分钱,却在根本不了解我的情况下汇给了我一万元。现在我该怎么办呢,真的按他们说的去汇钱吗??但是隐隐约约,我觉得这事肯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虽然我暂时分析不出来不对劲在哪里?不汇钱的话,这钱拿的太不塌实,而且也有悖于我做人的准则。我不知道象我一样碰到这种事情的人有多少,我相信依靠大家的智慧肯定可以对这件事情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所以我到天涯网上来寻求大家的帮助,大家多给我帮助和建议好吗?多谢了!!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558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人心险恶,小心自己的宝宝 
  【案例导读】  
  孩子差点被抱走,惊魂初定之余,写下此文,以供警示  
  【案例正文】  
  星期六下下午,我和小保姆带快一岁的孩子到家附近的三泰公园玩,这是一个开  
  放式的小公园,许多孩子由家长带着在公园里晒太阳或玩。我们也不例外。孩子正在  
  学走路,一边走一边笑。有两个四十多岁的农村妇女,其中一个还在门牙位置镶了一  
  颗银(或金)的假牙,没有带小孩,老是伸出手脚来挡住我孩子的去路,逗她玩。我  
  很反感,把孩子报进了公园的另一边。过了约十分钟,小保姆也跟了进来。  
  五点二十分,我们决定回家了,走在公园小径里时,迎面又撞上了那两个妇  
  女。她们主动和孩子打招呼,逗她笑,就在擦肩而过的一刹那,镶了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