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骗术案例大全 >

第306部分

骗术案例大全-第306部分

小说: 骗术案例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租住人员的基本信息、计生情况、就业情况等,一些业主总觉得这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阴阳合同”的产生,对于合同双方的出租人和承租人而言,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出租人有逃避税费和管理费的需要,承租人也认为合算。卢所长结合东门房屋租赁市场的情况向记者披露其中缘由。承租人租房屋无非是两方面用途,一是自己居住,一是拿来作商业用途。在实际的房屋租赁中,业主总是与租户进行事先约定:房屋租赁的税费由租户承担。虽然这样的做法看似“霸道”,但业主如果有一套地段好、租金也不太高的房产,的确会产生“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心理,看上房子的租户也只有委曲求全。在这种约定下,租户也自然愿意配合业主隐瞒出租行为;即使无法隐瞒,也愿意把“阳”合同上的金额签得少一些,自己承担的税费也可以相对少一些。  
  如果房屋租赁的用途是商业性的,租户对签订“阴阳合同”的“积极性”会更高一些。原因是税务部门对一般规模不大的个体商户根据其经营成本实行核定税率,成本越低,其核算税率越低。由于提交税务部门的是标准格式合同,所以这一合同是签订的租金越少,显示其经营成本越低。租户也就达到了自己避税的目的。  
  “阴阳合同”害了谁?  
  签订“阴阳合同”,酿成业主与租户间的麻烦和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是租户只按“阳合同”履行,不承认“阴合同”的存在;有时是业主利用“阴合同”在政府监管之外的“优势”,不断给租户加码收取租金或其他费用。  
  至于“阴阳合同”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最大的受损方不言而喻是政府税收了。房屋租赁管理部门有关人士认为,更是对社会诚信的公然挑战。持这种看法的人士表示,目前我市税收征管根本没有以房屋租赁作为重要税源,政府逐年递减税率也说明这一情况。但我市房屋租赁市场巨大,“阴阳合同”如果不能得到控制,不仅使当事人对政府的管理存在侥幸心理,也会动摇社会大众对诚信经营、诚信履约和诚信纳税的信心。  
  2004年4月,我市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房屋租赁条例》对以虚报租金为主要目的的“阴阳合同”亮出了法律利器。《深圳经济特区房屋租赁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税务部门和区主管机关征收有关税金或者收取房屋租赁管理费时,以指导租金作为计算基数;租赁合同约定的租金高于指导租金时,以合同约定的租金为计算基数。”这意味着“阳合同”如果约定的金额过低,也就不会得到税务和主管机关的认可。  
  虽有法律上的利器,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税务和房屋管理部门强制执行“指导租金”的情况并不常发生,只是在业主与租户发生纠纷并闹到有关部门时才会如此执行。所以如何应对“阴阳合同”,仍将是有关部门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565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房客扮房东收租金后失踪 
  【案例导读】  
  警方提醒,租房前一定要查看业主的房产证  
  【案例正文】  
  警方提醒,租房前一定要查看业主的房产证  
  本报记者余海洪报道昨晚,租住在田心村117栋某单元的4家房客叫苦不迭。一位自称该单元业主的陈先生,在收取了4家房客交来的租房押金和7月份的房租之后不辞而别,而真正的业主又找上门来要求退房。事发后,4家房客对当初租房时既没有查看对方的《房产证》,也没有与对方签定租房合同的失误后悔不已。  
  房客张先生告诉记者,这套单元房有4个套间,分别租给4家房客。房客们当初都是看到假房东陈先生贴在楼前的租房广告才来租房的。(骗术研究网 163164。 )张先生在1年前租住了该单元房中一个套间。当时,假房东陈先生要求他交足租房押金和当月租金,却没与他签定租房合同。张先生住了几个月,感觉与陈先生相处挺融洽,就没再追问合同的事。此后,其他3家房客也陆续租住进来。  
  可没想到就在昨天晚上,陈先生一家突然搬走。不久后一位老太太突然找上门来称房子的租期已到,必须归还给她,并拿出她是该房业主的证明。原来,陈先生是从老太太手中租的房子,然后又转手将房子租给了4家房客。而陈在掌握了一定的租金和押金后,便携款跑了。跑前陈还向房客中一位长者借了2000元钱,借口是预收租金维修房屋。  
  昨晚8时30分,4家房客来到笋岗派出所报了案。有关工作人员提醒广大租房者注意,租房时一定要查看业主的房产证,同时要与业主签定租房合同,防止不法之徒钻空子。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566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解密手机服务五大新骗术 
  【案例导读】  
  手机服务诈骗新近出现五大新招数,大家接到那种响铃时间很短的“未接来电”以及陌生号码发来的“回拨”短信,千万要留意。  
  【案例正文】  
  骗术一:朋友点歌请您回拨  
  陌生号码发来短信:“您好,您的朋友13********”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表达她的思念和祝福,请您拨打9******收听。”等你回拨听完歌也不知道是哪个朋友。  
  一些不规范的服务提供商以这种新的手法骗取用户的信息费。因此需慎重收听点歌。  
  骗术二:“未接来电”诱回复  
  有些未接来电,不是响铃的时间很短,就是打电话的时间很晚,总是凌晨两三点。(骗术研究网 163164。 )如果按照号码回拨,会发现原来是非法“六合彩”电话。这些“未接来电”表面上看是普通的手机号码,实际是不法分子是自设置的自动语音呼叫系统。  
  骗术三:发短信请代为充值  
  有消费者受到朋友发来的短信,称手机话费余额不足,身上的钱又不够,请其帮忙购买一张100元的神州行充值卡,将密码发送回来充值。事后才得知,这位朋友的手机已丢失。  
  骗术四:亲人出事要急救  
  梁先生的手机被盗了,他的父亲却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梁先生发生车祸在医院急救,要梁父亡一个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两万元。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在手机电话薄中用:“爸爸”、“叔叔”等名称直接点明机主与对方的关系,避免将自己的家庭电话泄露给陌生人。  
  骗术五:检测线路要关机  
  一位自称是移动通信公司人员的女士打电话给我同学,说手机“线路需检测”,请暂时关闭手机3个小时。就在这3小时内,同学家里就接到了不法分子打来的电话,声称同学遇到了车祸,需要马上入院治疗,需要汇款两万元。这里提醒大家,通信运营商如果“检测线路”,一般情况下不会要求用户“关闭手机”,更不会要求关闭3个小时。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567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职业”乞丐盯上储蓄所 
  【案例导读】  
  道具、说辞全一样,表情可怜得让你不忍拒绝,一位五十多岁外地口音的大爷专门在银行行骗。警方提醒,警惕“职业”乞丐“易容”行骗。  
  【案例正文】  
  事情发生在前天上午,当时,天津大沽路一家银行刚刚开门营业,王女士正在办理上班后的第三笔业务。此时,一位五十多岁的大爷走进了分理处,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了一顶帽子,手里提个黑色的提包,整个人看上去还算干净整洁,只是他的面容有些疲惫。他告诉王女士他要办一张卡,可是他的身份证丢了,无法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明。还没等王女士跟他解释办卡所需的一些证件和手续,这位大爷的眼圈红了,眼泪掉了下来,絮絮叨叨地说起自己的“不幸遭遇”。“我是从沈阳来的,到天津来探亲,没想到在火车上包被小偷偷了,钱、身份证、地址和电话全没了。原本我想找在大沽路一家银行当保安的侄子,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大爷一边哭一边说,还把被割破了的包拿给王女士看,“派出所的民警帮我查了半天,还是没有音讯。我想去秦皇岛的亲戚家,到那我就认识地儿了,可是现在我身上只剩 4元钱了,买一张到秦皇岛的火车票要 25元,我还差 21元车费没着落。”  
  看着大爷愁得直哭,心软的王女士动了恻隐之心,她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 30元钱递到了大爷手里:“大爷您办卡也来不及了,我给您 30元,您买一张到秦皇岛的火车票吧,剩下的钱您就凑合着买点吃的。”看王女士拿出了自己的钱,大爷也很“感动”,他千恩万谢,可任凭王女士怎么劝,他就是站在办理业务的窗口不肯离去。大爷磨蹭了半天才张嘴说:“我到秦皇岛还得坐车,倒车又得花 13元钱,所以……”一位在旁边办理业务的先生又拿出 20元给了他,这位大爷拿着 50元很快就离开了分理处。  
  回家后,王女士把这件事告诉了同在银行工作的丈夫,谁知她的话还没说完,她的丈夫就把这位大爷的相貌特征全说出来了。原来在半个月前,这位大爷也曾到王女士丈夫工作的这家银行去“办卡”,他穿的衣服、拿的提包都一样,说辞也相似,只不过从找当保安的侄子换成了找上大学的儿子。听了丈夫的叙述王女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受骗了。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568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防骗子冒充签合同骗吃骗喝 
  【案例导读】  
  这种以签订合同、购买大宗商品为诱饵,专门骗吃骗喝、赚取小财的事,在生活中时有发生……  
  【案例正文】  
  借哈洽会之机,一男青年竟以日本八佰伴集团董事长儿子的身份,频繁出现在哈尔滨市一些茶行中骗吃骗喝。就在其继续行骗时,被上过当的茶行经理撞见。  
  21日21时,巡防支队九大队民警方利、薛松涛、曲亮等巡逻到中央大街与友谊路交叉口时,发现路边有两名男子扭打在一起,操福建口音的黑衫男子自称某茶庄冯经理,他揪住的白衣男子是骗子。  
  经审,白衣男子叫刘新,17日来到冯经理的茶庄,自称是哈洽会参展商,父亲是日本八佰伴集团董事长,要买些茶叶带回日本。开始,冯经理有些纳闷儿:这个日本人汉语讲得咋如此流利?见冯经理起疑心,曾学过几天日语的刘新立刻把一些常用问候语加入交谈中,这下,根本不懂日语的冯老板信以为真,听说刘新至少要买1万元的茶叶,喜出望外。为拢住这个大客户,冯经理带刘新到附近的小吃店吃午饭。(骗术研究网 163164。 )见环境不好,刘新“端”起来了,假装往外走,冯经理马上说,吃完饭就换个够档次的环境。果真,饭后2人来到宣化街一家酒吧,谈了一阵,见冯经理不再怀疑,刘新提出去洗澡。早就听说日本人好洗澡,冯经理只得带刘新到一家洗浴中心,没想到这一洗竟洗到第二天上午,冯经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