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毛泽东瞩目的着名将帅(一) >

第16部分

毛泽东瞩目的着名将帅(一)-第16部分

小说: 毛泽东瞩目的着名将帅(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皖南事变,军座身陷囹圄,正义不屈,五年冤狱,饱受摧残,海天怅望,无任关注。顷得军座已恢复自由之消息,全军将士悲喜交集。谨电慰问,并祈珍摄,早日返部主持为盼。”
  4月8日,也就是在叶挺获释的第36天,叶挺偕同妻子李秀文、女儿叶扬眉、小儿子阿九等人,乘坐美军专机起程到延安参加全军整军会议。与叶挺同机的还有王若飞、秦邦宪、邓发等参加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后返回延安的中共代表。当时,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和叶挺等同志的亲属及机关、部队、群众团体的代表们,早已等候在延安机场,准备迎接重庆归来的革命勇士。不幸的是,那天延安上空天气突然恶劣,浓云密布,风雨交加,能见度极低。中午时分,这架飞机越过延安上空,继续往北,进入山西兴县境内,就在一刹那酿成无可挽回的历史悲剧:下午2时左右,该机在山西省兴县东南80里处撞上海拔2000多米的黑茶山,顿时爆炸起火,坠毁山崖。机上我方13人和美方4名机组人员全部蒙难。噩耗传来,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哀痛万分。正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休会一天,以对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叶挺等烈士表示沉痛的哀悼,并通令全区:悬半旗致哀三天。
  叶挺,是我国现代史上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他是我党早期从事革命军事斗争的领导人之一,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1925年,他参与组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其后在北伐战争爆发之初,叶挺奉命率领独立团先遣北伐。在半年多时间里,这支北伐劲旅一马当先,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直捣武昌城,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饮马长江,武汉见面”的重托,从而赢得“铁军”的荣誉称号。抗日战争时期,叶挺又参与组建新四军,出任军长,转战敌后,对日作战。皖南事变后,陷入国民党反动派牢狱五载,
他始终坚持对敌斗争,誓要“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高贵气节。“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叶挺遇难后,毛泽东亲笔书写了敬献给叶挺将军的挽词。这铿锵有力的九个字,高度评价和概括了叶挺将军短暂曲折而坚定革命的一生。叶挺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独立、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他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和卓绝贡献,将永垂史册。
  1907年8月10日,粟裕出生在湘西会同县伏龙乡枫木树脚村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旧社会,湘西这块边远、物产丰富而充满灵性的土地,由于其山高林密、峰险路陡等诸方面的原因,几乎和外界没有什么联系。正所谓山高皇帝远,天空任鸟飞。这里,是闲云野鹤的乐土,亦是土匪出没的天堂。
  粟裕的父亲粟嘉会是一位正直老实的清末落第秀才,对于当家理财,他一向很不擅长。
粟裕出生以后,家里日子虽然一年不如一年,但他的童年并没有受到窘迫生活的影响。相反,那是他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粟裕11岁那年,因村子附近周边山里匪患严重,父亲咬着牙,向亲戚举债将一家人安置到会同县城。粟裕也结束了私塾的学习生活,被父亲送到县城的“洋学堂”念书。会同县虽说是交通不便,信息堵塞,但当时在中国土地上熊熊燃烧着革命烈火,它炽热的火光还是强烈地照到了这个偏僻小县,使粟裕深受震撼。1924年春,粟裕毅然告别一心盼他振兴家业的父母亲,坚定地踏上去常德求学的旅途。次年,粟裕考入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二师学习期间,粟裕开始接触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并努力用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来武装自己。正是在二师这块革命土壤里,粟裕逐渐成长起来。1926年11月,粟裕光荣地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并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革命群众。血雨腥风中,粟裕等进步学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巧妙突破包围二师的反动军警,迅速从常德撤离来到武汉,被党组织安排在叶挺的第24师教导大队,作为一名职业军人接受严格的训练和系统的军事理论知识的学习。这里的学员都是遭到反动派迫害的湖南、湖北的进步学生。教导大队的训练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开始粟裕瘦弱的身躯有些吃不消,但他咬着牙坚持。由于粟裕刻苦用功和具有出色的组织能力,他被任命为班长。不久,他由一名共青团员正式转为共产党员,随部队开往南昌。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朱德等人的领导下,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了。粟裕所在的中队担任起义军革命委员会的警卫队,主要负责警卫起义军指挥部所在的江西大旅社的安全。粟裕虽然是第一次正式参加革命战斗,但他显得是那样的沉着冷静,细心大胆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警卫任务。起义成功后,为了避开蒋介石纠集的大批敌军的进犯,起义部队决定撤离南昌,到广东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起义部队一路走一路打,损失惨重。在转向闽赣边时,近万人的起义部队合并起来只剩下2000余人了。一次,粟裕所在排在担负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时,粟裕头部负伤,昏迷掉队。苏醒后,他连走带爬,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的支撑,在另一位掉队的战友搀扶下,追上了前面的队伍。不久,粟裕被任命为连队指导员,从事领导部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1928年4月,南昌起义剩余部队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发动湘南暴动,经过八个多月的艰苦转战,终于在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5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正式宣布成立。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并将部队进行整编,组成第28团、第29团、第31团、第32团共四个团。井冈山斗争初期,粟裕担任主力第28团第5连党代表。根据部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战斗力的需要,粟裕的职务在党代表、连长之间曾作过几次调整。粟裕在做思想政治工作中,谨记毛泽东、朱德一再强调官兵平等的要求,并从实践中逐渐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那就是他总是设身处地,将自己摆在一名普通战士的位置上,与战士们进行耐心而诚恳的思想交流。渐渐地,战士们有什么想法都主动找他谈心。在大家的眼里,粟裕既是一位坚持原则、严厉的指导员,又是一位和蔼可亲、体贴入微的兄长。从1928年开始,在近一年时间中,粟裕跟随着毛泽东、朱德转战在赣南、闽西地区,参加过大小战斗数十次。在战场上,粟裕那机智、沉着的战斗作风,多次受到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的表扬。1929年8月,粟裕被任命为红4军第1纵队第2支队政委。
  1930年12月,蒋介石纠集10万大军疯狂地扑向中央苏区,妄图一举剿灭红军。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毛泽东、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奋起还击,展开反“围剿”斗争。当时在反“围剿”的誓师会场里,贴着这样一副醒目的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这副对联形象地体现毛泽东、朱德根据当时我军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早期战略思想。第一次反“围剿”,正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范例。在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年仅23岁的粟裕成功地指挥了龙冈战役,全歼敌第18师并活捉敌师长张辉瓒,共歼敌1000余人,俘敌9000多人,给蒋介石发起的第一次大“围剿”以当头沉重一击。毛泽东含笑写出《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形象地描绘了这次战斗的情景和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
  1933年2月,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红一方面军进行了整编。粟裕担任由红10军与红31师合编成的红11军参谋长。这个时期,王明的“左”倾路线在红军中占据了领导地位。粟裕心痛地看到,在敌强我弱的局面下,由于红军分散作战,同敌人进行硬打硬拼,结果使红军遭受巨大损失,革命面临严峻形势。1933年5月,红11军在硝石地区同敌人一个师展开激战。粟裕和政委肖劲光亲临前线指挥,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直到最后取得歼灭敌人的胜利。战斗中,粟裕的左臂中弹受伤,伤情严重,但他仍然坚持在第一线指挥作战。后来,他这条胳膊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由于他咬牙坚持不锯掉,又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成为残废。
  自从临时中央迁到中央苏区,由于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者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完全排斥毛泽东对红军的正确领导,使红军在战场上节节失利。7月,粟裕所在的红7军团奉命以“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向闽、浙、赣、皖边开进。此行部队是担负宣传抗日和支援皖南的两大任务,但中革军委隐含的目的却是想要红7军团牵制住敌人,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减缓中央苏区的军事压力和掩护中央红军即将开始的战略转移。10月份,先遣队经过一路走一路打,到闽浙赣苏区时,只剩下3000余人了。先遣队还是被戴上了“机会主义”、“执行
退却逃跑路线”的大帽子,受到王明等人的严厉批评。1934年10月10日,持续一年之久的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中央主力红军被迫长征。陈毅、粟裕等人奉命留在苏区,领导根据地红军和游击队开始了极其艰难的敌后三年游击战争。粟裕所在的先遣队与方志敏等率领的闽浙赣苏区红军部队会合后,合编为红10军团。不久,红10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北上,遭敌重兵伏击,抗日先遣队司令员方志敏同志在战斗中不幸被俘,粟裕因率先头部队打前站,与后续部队失去联系,得以乘隙回到根据地。1935年1月,粟裕率领怀玉山突围部队在闽浙赣根据地接到中央电示:以先遣队的突围部队组建挺进师,粟裕担任师长,刘英担任政治委员。挺进师的任务是开进浙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开辟革命根据地。粟裕决定率领挺进师经闽赣边区开往浙西南的仙霞岭山区,准备到那里创建革命根据地。由于原闽北军分区司令员李德胜的叛变投敌,向敌人出卖了挺进师的行动计划,使挺进师刚一踏上福建的土地,即遭受到敌人的围攻。粟裕果断地率部反击,很快便打垮敌人的进攻。可是,挺进师唯一的一部电台却在战斗中被打坏了,使挺进师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从此,挺进师就和党中央及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就是在这样异常艰难的情况下,粟裕毅然率领着挺进师,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转战在闽浙边区,在敌人老巢点燃了熊熊的革命烈火。
  挺进师到浙西南迅速建立起红色根据地,使敌人深感恐慌。敌人先是纠集大批保安团对挺进师发起疯狂“进剿”,遭到失败后,蒋介石命令卫立煌、罗卓英率敌主力部队对挺进师进行大规模的“围剿”。针对敌我力量异常悬殊的情况,面对敌人的残酷“围剿”,粟裕将在井冈山时期从毛泽东、朱德那里学习和掌握的斗争经验,同现时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游而击之的战术,同敌人周旋。部队时分时合,神出鬼没,常常将敌人搞得晕头转向时,我军突然又以猛烈的火力打得敌人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