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金钱魔杖--现代犹太商法 >

第32部分

金钱魔杖--现代犹太商法-第32部分

小说: 金钱魔杖--现代犹太商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所以,近一个多世纪来,世界财经界势力较多地集中在犹太人手上。随 

着融资业务的不断发展,犹太人早已改变了开始时那种放高利贷的“卖”钱 

赚钱手法了。他们不再把自己的钱存在银行,而是用于投资回报率高的有前 

途项目。这样他们所“卖”出去的钱,比存银行得到的利息要高得多。后来, 

应运而生的金融机构为那些愿意“卖”钱的人服务,这些机构把筹集到的钱 

投资到有前途并有更高回报率的目标去,如一些矿山、铁路、电厂等,均有 

可靠的高回报率。 

     时至当今,犹太人“卖”钱赚钱的手法更多了,其中一招是外汇的买卖, 

从中赚钱比原始的高利贷还多。最明显的一个例子,美国的犹太人在 1970 

年间做了很大笔的“卖”钱贸易。 

     □经济强人费尔德斯坦 

     1979年8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特稿,题目为《对美国 

的未来有影响的50人》。这文章所介绍的50人中,有一个叫马丁·费尔德 

斯坦 (Martin  Feldstein),他当时40岁,才华横溢,对经济有独到的看 

法。《时代》周刊发表该文章时,当时美国总统里根尚未参加竞选,有人预 

测费尔德斯坦将会进入新总统的“智囊团”。果然不出所料,1982年秋天, 

费尔德斯坦被新当选的里根总统任命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作为美国 

最高级经济参谋,亦被人们称为“里根的经济强人”。 

     经济强人这个称号是日本《朝日新闻晚刊》封给他的。这家报纸于1982 

年8月14日的第一版上,发表了美国《纽约时报》著名经济记者伦纳德·西 

尔克评论美国总统里根选择马丁·费尔德斯坦,接替默里·韦登鲍姆的工作 

时,用《里根经济强人》的标题大书特写,从那时开始,费尔德斯坦就更负 

盛名了。 

     里根的政府班子中,财政经济部门里共有5位最重要的关键人物,他们 


… 页面 108…

是财政部长里甘、马丁·费尔德斯坦、预算主任斯托克曼、联邦储备局主席 

沃尔克和美国商务部长鲍德力治。这5人中,马丁·费尔德斯坦最受美国社 

会人士赏识,认为他是财经专才。 

     费尔德斯坦担任里根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后,一再表现出他对经济问 

题的杰出见解。例如,在1982年11月美国国会两议院中期选举之前,他对 

当时美国经济形势作出了准确的预测。他指出当时美国经济仍陷在衰退之 

中,而不是像美国政府中一些政客所鼓吹的“已摆脱衰退”了。他此见解当 

时遭到一些重要官僚抨击、但后来实践却证明他的看法准确。又如,1983年, 

他作为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在为里根总统撰写《经济咨文》中,预测当年 

美国经济增长率约3。1%。而当时美国朝野许多重要人物都认为增长率达4 

-5%之间。最后的结果还是费尔德斯坦的预测较准确。 

     从这两个例子说明,费尔德斯坦始终保持着一个学者的坦率,他既不怕 

得罪民主党,也不故意讨好共和党,赢得大众的赞赏。 

     马丁·费尔德斯坦是个犹太人,从小勤学,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在 

英国牛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衔。由于对经济学有成就,在 1977年荣获约 

翰·贝茨·克拉克奖章。该项奖是从1977年开始设立的,每两年举行一次, 

是美国约翰·贝茨·克拉克基金会举办的,专门奖给美国40岁以下的最杰出 

的经济学家。 

     另一个犹太人叫沃伦·比奇特尔。他经营比奇特尔建筑工程公司,同样 

是非常杰出的。 

     究竟比奇特尔国际建筑工程公司是不是世界同行业中最大的公司,笔者 

没有作过比较,但可以肯定的是,该公司拥有庞大的队伍,它拥有长期工作 

人员近5万名,另有临时工7万多名,年收入超百亿美元。美国政府中一些 

要员曾在该公司服务过,当过其高级管理人员。如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曾在 

该公司担任过总裁,美国前国防部长温伯格电在这公司任过副总裁,美国商 

务部顾问斯蒂芬也曾是这家公司的总裁。可见它的重要地位。 

     比奇特尔公司虽然是世界级的建筑工程大企业,名闻遐迩,但它却是一 

家私人拥有的企业。这家公司历史近百年,是一位德国犹太移民在1898年创 

立的。这位犹太人叫沃伦·比奇特尔,他刚创立该公司时,是从事一些建筑 

维修业务的。由于没有什么资本,公司设在一间只有10多平方米的小房,共 

有员工10多个。经过60多年的经营,比奇特尔公司有了一定的发展,能从 

维修业务扩展到建筑较大的工程楼字,成为一个中小型建筑企业。 

     该公司真正进入迅速发展是从60年代开始的。1960年,沃伦·比奇特 

尔的孙子斯蒂芬·比奇特尔出任这公司的总裁,当时他才35岁,他有知识, 

有魄力,上任不久,即对本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管理办法进行全面改革。经过 

几年时间,公司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中小企业跃升为美国的大企 

业。1973年,斯蒂芬·比奇特尔成为该公司的董事长,在他的直接主管下, 

很快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乃至世界顶尖级建筑工程大企业,引起世界建筑行业 

人士刮目相看。 

     □嘉道理之家 

     嘉道理之家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远东著名的犹太象族,不论财力、声 

望乃至政治影响,都是极为出众的,在经商方面更有高招,大量的盈利积累 

是该家族成名的基础。 

     嘉道理家族的祖籍,自从犹太民族大流散以来,一直在伊拉克的巴格达 


… 页面 109…

定居。经过祖辈几代的奋斗,该家族在巴格达已成为有名的家族之一。在巴 

格达谋生期间,该家族主要从事农产品贸易和放债。他们在经营农产品贸易 

过程中,善于运用“待价而沽”的经营策略,获得甚丰的盈利。即是说,每 

当农产品收获季节,农民们急需把其产品变换货币,以解决资金不足之困之 

时,嘉道理拿出大量资金,以极低的价格收购那些能够贮存的农副产品,然 

后等待至青黄不接期间,农民存粮已尽时刻,以极高价格把其出售,赢得了 

极大的差额利润。另外,嘉道理还善于以异地差价法取得神不知鬼不觉的利 

润。即把巴格达的农副产品运到欧洲换取工业产品或工艺装饰品,然后在本 

地出售。把两地不同的劳动价值,以物换物形式出现,谁也不知其盈利多少, 

只有嘉道理自己心中有数。正因如此,该家族很快成为当地的富豪。当然, 

嘉道理家族在巴格达的发迹,与其从事大规模的放债业务有密切关系。放债 

是金融活动的一种形式,它抓住借债人急需用钱的契机,短期放贷出去,很 

快取得极高的利率,财源广进。 

     嘉道理家族不愧是经商世家,他们在经营过程中,不但密切注视商情的 

变化,而且时刻关注着国际形势的变动。到19世纪下半期,该家族注意到远 

东地区的封建主义经济已逐步瓦解,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兴旺,那里的经商环 

境相比中东地区要宽松,更有发展前途,于是,在1880年,安排其部分家族 

成员及资产到远东去开创新的经营领域。 

     埃利·嘉道理出生于1867年,是该家族的主要经营骨干。他在巴格达时 

虽然是个小孩子,但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自幼有经商头脑。1880年5月, 

他还未足14岁,家族派他到香港开展工作,先让他在有亲属关系的沙逊公司 

供职,便于他熟悉香港及远东周边的环境,提高他的经营决策能力,埃利在 

沙逊公司干了10多年。在此期间,他先后被派往上海、天津、芜湖、宁波等 

通商口岸城市工作,这对他熟悉中国情况十分有利,而且锻炼了经营决策的 

能力。 

     埃利·嘉道理是个机敏而有主意的年青人,在沙逊公司工作期间做了许 

多有成效的工作,后因与公司的老板在业务处理上意见分歧,被公司解职了。 

埃利早已有独立创业的想法,现乘机告别沙逊公司,开始自己经商。1897年, 

埃利与一位英国犹太人女儿结婚,夫妻二人合手办公司。他的公司以香港为 

点,以中国大陆沿海城市为目标市场,联结其在巴格达家族公司和在英国岳 

父的公司,购销通道较为通畅,因而业务较为兴旺,稳步发展。随着对中国 

大陆生意的增多,埃利决定将公司的总部由香港迁到上海。 

     嘉道理家族公司自从埃利把其公司总部搬到上海后,迅速扩展其在中国 

的业务,不但从事进出口贸易,而且开展多元化经营,其中包括建筑业、房 

地产业、金融业及各种投资。由于埃利经营决策准确,经营管理有效,几年 

时间,使嘉道理公司成为一个大企业,成为当时上海塞法迪犹太社团中佼佼 

者。埃利发财之后,较注意慈善和公益活动。1926年,由于他在世界范围内 

捐资办学校和医院的善举,被英王授予爵士封号 (因埃利·嘉道理拥有英国 

国籍)。据统计,他在巴勒斯坦曾捐资兴办了几所农业学校和希伯来大学, 

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巴士拉、摩苏尔、基尔库克也捐资办过眼科医院、盲人 

学校,在上海捐资建立一所结核病疗养院和中山医院的皮肤科、大理石大厦 

 (现上海市少年宫)。埃利·嘉道理热心于众多的公益善事,博得大众的赞 

誉,亦提高了他的公司知名度,有利于业务的发展。1941年12月,日军占 

领香港,埃利·嘉道理因他属英籍而被囚禁,1944年死于日军囚禁中。 


… 页面 110…

     埃利·嘉道理在香港和上海经营期间,于 1899年生下大子,取名劳伦 

斯·嘉道理。少年时代在上海读书,其后到英国攻读法学,获得了博士和专 

业律师资格。然后回香港和上海协助父亲从事经营活动,受父亲的影响,长 

进很快。1944年父亲去世后,他与弟弟霍瑞斯·嘉道理掌管嘉道理财团事务, 

进一步发展家族公司的经营。祸不单行,劳伦斯如他父亲一样,当 1941年 

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先后被日军关在香港和上海闸北的集中营。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回到香港,继承父辈业务。此后,他被封为勋爵。劳伦 

斯接任父亲的事业后,经过50年继续开拓发展,至今已是该家族在香港的多 

家公司的董事长,计有埃利·嘉道理爵士继承公司、圣乔治建筑公司、香港 

中华电力公司、施罗德和渣打公司、香港地毯制造公司、南洋棉纺厂公司等。 

以他为主席的香港中华电力公司参与了1984年兴建的广东省大亚湾大型核 

电站合作项目。1992年也与中国有关部门签署了开发南海油气销往香港的合 

作协议。 

     劳伦斯·嘉道理也继承父亲的传统,热心于犹太救济工作和公益事业活 

动,在犹太人中有较大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