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568-杂病治例 >

第1部分

568-杂病治例-第1部分

小说: 568-杂病治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杂病治例
作者: 
朝代: 
年份: 


书《玉机微义》后
属性:昔陆宣公罢相,尝集方书以仁乎人,想见其施于当国秉政之日,而被其泽者,又何可胜 
既也耶。此医道所以取重于今昔大人君子者,讵非以其理与造化者参,而有斡旋橐 之功也。《玉 
机 
不可无者,二君子用心亦劳矣。此书稿虽存,未行于世,故知之者鲜。姑苏都宪陈公奉命来 
镇陕石,于宗浓家得之,始命寿梓,晦而复显。少师大学士西昌杨先生,喜而作文序其事, 
真为此书之荣幸,名今传后无疑也。暇日,予与二三僚友,得以尽阅其书。间有鲁鱼亥豕 
之讹,固责在承命者之不谨,且有辜负都宪之雅意,亦不足以副少师先生恭体仁民爱物之心 
矣。仍取原稿校雠,凡字意差谬者,厘而正之,庶俾后之学人无惑焉。敬书赘其后云。 
x时正统庚申春二月望日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会稽王暹书左布政使郭坚等同校x 



属性:予自髫年入郡庠,读书之余,有志医术。又恐工夫分用,急务相妨。窃叹此术,自为之 
固不及 
耶? 
州官军。甘州,即汉张掖酒泉郡也。而名医刘宗浓,□□□□□□□□□神方妙术,犹有存 
者。乃延其后人,礼貌之,恳求之,慨然以《太素脉诀》、《杂病治例》见与。予如获随珠 
赵壁,喜不自胜。连日检阅研究,知其切脉辨证,疗病用药,深有奥妙,绰有法度。救急扶 
危,起死回生,与夫吉凶贵贱,亦占于此。即欲板行,则力又不及焉。今幸以菲材来尹应天 
之上元,遂捐俸资,以赏夙愿,且序其得之由。噫,儒先有云∶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 
,于人必有所济。予读儒书,叨承上命,而为民牧,敢不以济人利物为心乎?是书之行,多 
人得之,不啻记里车之有所凭。因诀察理,循例治病,其济利岂浅浅哉。 
x成化己亥岁秋七月既生魄赐进士第知上元县事长安萧谦书x 


兰室集·医家十要
属性:一、每日勤读医书,手不释卷,倘有良友,常宜请益。盖学海无尽,此乃务本之计。 
一、早起晏眠,不可片时离店中。凡有抱病者至,必亲自诊视,用心发药,莫仍前,只 
靠郎中,惟务安闲。盖一日之计在于寅,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照彼中乡原立价,一则有益于己,二则同道不怪。仍可饶药,不可减价。谚云∶不 
怕你卖,只怕你坏。 
一、行医及开首发药,当根据经方写出药贴,不可杜撰药名,胡写秘方,受人驳问。 
一、不可轻信人言,求为学官。加尔只身年幼,难以支持,恐因虚名,而妨实利也。 
一、同道中切宜谦和,不可傲慢于人。年尊者恭敬之,有学人师事之。倘有医头,但当 
义让,不可攘夺,致招怨谤。经云∶礼之用,和为贵。 
一、男治乎外,女治乎内,人之常也。家中事务,钱物出入,当令阃政掌管,庶可积蓄 
。仍置收支任务薄,以凭照用。倘有余,则辨首饰器皿,以备缓急。不可收买玩具,及不急什 
财,浪费钱财。 
一、邻友人情,除亲丧、疾病、庆贺随众外,其余无紧要者当已之。一则省钱,二则不 
废生理。至于馈送之礼尚往来,不可求奇好胜。古人有云∶广求不如俭用。 
一、郎中磨作,量其所入,可用几人。莫言人多好看,工价虽廉,食用甚贵。 
一、开筵会客,命妓作乐,非不美也。当有故而为之,量力而行之。若不守本业,惟务 
宴逸,其窘可待矣。及有行院干谒,送至茶笔扇帕之类,初焉便不可接,当赠汤药一二帖,连物 
回还,自然绝其后患,若图风流之报。故《太上经》曰∶乐与饵,过客止。宜细末之。 
上前十说,皆丹溪先生诲子修身齐家之节要,故直言而不文。当置之座隅,朝夕一览。 
倘能遵而行之,则可成家立业。若不听信,必有饥寒冻饿之忧,进退而难,悔将何及矣。 


兰室誓戒
属性:一、医事本吾儒之余事,可以济物,患难中可以防身。古人云,养道而已。切不可恃意 
妄为 
穿凿,与人为治,误人生命,不惟祸及自身,殃堕九祖尔。但以活人之心为心,本于因民之 
所利而利之,一则生意自有,二则祸患自无也。 
一、吾宗累世簪缨名门右族,吾父橘泉翁始从丹溪朱彦修学此术,患难中实得济。余又 
得从 
乡先生冯庭干、许宗鲁、丘克容数君子印正,方始道明艺精。但以因虚名,多受权要捃摭。 
后吾子孙,遇道行时,仍守儒业可也。 
一、此集本求古人为治之法,如指诸掌,可以见法例之变无穷,病证之机不一,谆谆求 
究,藏为家宝,切不可示人,传诸不道不义之士。 
一、伤寒证候,宜熟读《伤寒论》、《明理论》、《百证 》及《吴蒙斋指掌图》。大 
抵紧要,在表里虚实寒热二字。况一证有兼证,看于着紧处先之。如结胸,身热发黄俱见,脉沉 
而实,宜陷胸合茵陈急下之,后看次第调之。是以不可执一,当看证例约之。 
一、杂证,看形气实者,宜以刘、张大法治之。形气虚,脉虚,或老幼羸弱脱荣者,宜 
以东垣之法治之,药亦不可太杂。是以丹溪云∶吾每治病,用东垣之药,效仲景处方,庶品味数 
少,药力专精也。又云以某药治某病。以某药监某药,以某药为引经。此得人之心法也。 


戒行吟
属性:药术全据利泽心,活人阴 在居仁。若无道谊精诚者,必有神明暗伺人。济物共登同寿 
域,修真半养自家身。杏林橘井俱陈迹,尚赖余芳种德新。 


调鼎吟
属性:茫茫宇宙一乾坤,调鼎工夫辈辈传。指鹿心机徒造伪,问牛气象实调元。贪人败俗淳风 
变,良相匡时化日全。四海雍熙民物阜,春风花柳保年年。 
上二诗,一以见医术行道之用心,戒慎如此;一以见大道之本,调元之意如斯。所谓达 
为良相,不达则为良医,非流俗工技之比,实非小材小智所可窥也。 
x时永乐六年岁在戊子十月望后一日中山刘宗浓甫谨识x 



属性:中风大率主血虚。气虚以痰治之,治痰为先。挟火与湿,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 
死血无血,在右属痰有热,气虚。 
x复气x 初未辨内外所因,多有因七情所动,气厥暴逆,而昏冒牙关紧急。若便作中风 
,用药多致杀人。惟宜苏合香丸灌之便醒,谓气复则已也。中风如锋镝之中,非感冒伤风之 
比也。 
x捷嚏x 初卒倒或中者,用皂角末,或不卧散于鼻内吹之。 
x汗x 解表∶表实无汗者。散之劫之∶表里俱实。敛表∶表虚自汗者。温之解之∶表里 
俱虚。《脉经》云脉浮而大者风。沉缓弱者,药用辛温排风汤、小续命汤,辛平消风百解散 
、消风散选用。脉洪实用辛凉,钱氏大青膏。 
x宣x 气滞者难治,宜吐之,痰气实,能食,痰壅盛者,口眼 斜不能言,皆用吐法。 
亦有虚而不可吐者。 
x下x 此因内有便溺阻隔,故攻里。审谛的当,方可施此法,机要三化汤、子和搜风丸 
、老人润肠丸。 
x双解x 《要略》云∶脉微而数,中风使然。表里有风热,防风通圣散、川芎石膏汤。 
风寒,小续命汤。 
x劫x 如圣散、天麻防风之类。(见后。) 
x理气x 气滞气郁,胸胁痞闷,肩膊麻疼之类,此七情也。宜调气,乌药顺气、八味顺 
气之类。 
x理血x 无表里之急,血逆,举发不时,大秦艽汤、羌活愈风汤,兼用导痰丸子。治在 
经之病,六合汤、愈风汤之类。表里现证全无,而血气虚者,须补之。(见下。) 
x补气x 气虚卒倒,参术补之。有痰者,竹沥、姜汁,以参为主。本于虚者,补中益气 
之类加风剂。 
x补血x 用四物,或少入姜汁,恐泥痰也,再入竹沥。能食者,去竹沥加荆沥,入姜汁 
不若,汤药下青州白丸子。 
x通关透肌骨x 阳证有至宝丹,阴证用灵宝丹。昏冒者宜用之。为风入骨髓不能得出, 
故用龙麝牛雄之类,皆入骨透肌肉,使风邪外出也。若中血脉、中腑未可用。 
家宝丹∶治一切风症,左瘫右痪,手足痿痹,口眼 斜,邪入骨髓者。其病如只在肌表 
者不宜用。否则引风入骨髓,如油入面,不能出。 
川乌 南星 五灵脂(用姜汁制,另研) 草乌(各六两) 白附子 全蝎 没药 辰砂( 
各二两) 羌活 乳香 僵蚕(各三两) 片脑(一两半) 天麻(三两) 麝香(一两二钱半) 地龙( 
四两) 雄黄(一两) 轻粉(一两) 
上为细末,作散调服,或蜜和如弹子大,含化。若止风麻痹走注,肢节疼痛,或喑不语 
,壅滞,宜天麻散。 
如圣救苦散∶治左瘫右痪,风湿痹,走注疼痛不止,劫剂也,非痛不用。 
御米壳(一两,去顶蜜炒) 陈皮(五钱) 虎骨(酥炙) 乳香(研) 没药(研) 甘草(各 
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八分,连渣热服。病在上食后,在下食前。如煎时 
,须一顺搅之。 
防风天麻散∶ 
防风 天麻 川芎 白芷 草乌 白附子 荆芥穗 当归 羌活(各半两) 甘草 滑石 
上为末,酒化蜜少许,调半钱加至一钱服。 
x导痰通经x 竹沥汤、青州白丸子、三生饮皆治卒中昏冒,口眼 斜,半身不遂,痰涎 
潮上壅塞,手足顽麻者。抱龙丸亦妙,省风汤、荆沥汤。在关节手足指痛者,宜神佑等丸下 
x清热x 风本生于热,火盛水衰,不能制之,阴虚阳实,气怫郁也,神芎丸、宣明 
仙术 
芎散、通圣散之类。亦有兼湿兼气不同。如兼血热者,用防风通圣去麻黄、硝、黄,加生地 
、生 、黄连。 
x灸x 风池、百会、曲池、翳风、风市、环跳、肩 等穴皆可灸之,以凿窍疏风。 
x针以导气x 
x熏x 如风客经络,肢体疼痛,不能运动者,用诸去风药煎水,如法熏之。 
x敷贴x 有风客肢体,如痹疼痛,用姜汁、芥子、白芷、南星为末敷上。口眼 斜,有 
用巴豆。 
如圣散∶ 
仙术(四两) 川芎 防风 白芷(各二两) 细辛(一两) 川芎(半两) 草乌(一两) 天 
麻(半两) 雄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x各经主治药x 肝(川芎) 心(细辛) 脾(升麻) 肺(防风) 肾(独活) 胃(升麻) 大 
肠(白芷) 小肠( 本) 三焦(黄 ) 膀胱(羌活) 心包络(川芎) 



属性:凡气有余便是火,不足者便是气。阴虚火动难治。 
x发汗x 火郁在何经络,当发散。 
x降散x 轻则可降,小便降火急速,益元散、八正散之类。 
x升发x 重则从其气而升之,升阳泻火汤例。 
x泻x 实者下之,解毒、凉膈、调胃皆可用。 
x缓x 火急甚,必缓之。生甘草兼缓兼泻。看虚实,分正、从法。 
x正治x 人壮气实,火盛颠狂者,可用正治。或硝水冰饮之,凉膈、解毒之类。 
x从治x 人虚火盛或狂者,用姜汁汤调辰砂益元散与之。若投以冰凉凉药立死。如左金 
丸治肝火黄连(一两),茱萸(一两),逆而从之治也。 
x滋阴壮水x 补阴即火自降,炒黄柏、地黄之类。 
x镇坠x 紫雪、珍珠、琥珀、犀角、云母、朱砂、石膏之类。轻者安神丸。 
x针x 
x各经主治药x 肝(气,柴胡,血,黄芩) 心(气,麦门冬;血,黄连) 脾(气,白芍 
;血,生地) 肺(气,石膏;血,栀子) 肾(气,知母;血,黄柏) 胆(气,连翘;血,柴 
胡) 胃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