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

第59部分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第59部分

小说: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9855%。
24皮肤针法
选取病变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皮肤针(又名七星针、梅花针
或滚筒式皮肤针)治疗。小面积用七星针在患部叩打,大面积用滚
筒式皮肤针。以使局部微出血或出血为度。如部位比较平整可加
拔火罐。隔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神经性皮炎20例,结果痊愈16例,显效
3例,无效1例。最长者治疗不足3个疗程,最短者1个疗程痊
愈。
25丛刺针法
选取项背腰部从第一颈椎至第四骶椎之间督脉的循行线上,
及膀胱经的第一、二侧线。操作:用丛针点刺法,在点刺部位常规
消毒后,用28号1寸或2寸的毫针5~7根撮合在一起,手持针
柄,在项背腰部从第一颈椎至第四骶椎之间督脉的循行线上及膀
胱经的第一、二侧线上,自上而下地点刺,有轻微出血点为宜。每
·384·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日或隔日治疗1次,每次2~3遍,10次为1疗程。休息1周,再
行第2疗程。急性发作期,可配合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
周2次,每次2~3滴。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泛发型神经性皮炎100例,结果痊愈92
例,显效3例,好转4例,无效1例。
26电针围刺法
选取病变局部,配合伴针取穴合谷、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阴
交等。操作:在针刺部位常规消毒,用28号2~3寸长的毫针,在
患处四周各刺1针,向中心横刺,针尖集中在中心点。针柄接通
G6805型电麻仪,用连续波500~600次/分钟左右的频率刺激,留
针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休息3天
后,再行第2疗程。病人如体质虚弱,皮肤损伤面积较大或有多处
损伤,可配合伴针。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神经性皮炎86例,结果痊愈76例,显效
6例,好转3例,无效1例。
27穴位埋线法
选穴血海(双)、曲池(双)、皮损区阿是穴。将3/0号医用羊肠
线剪成2cm左右长的小段,浸泡于75%酒精中备用。在穴位周围
常规消毒后,将剪好的肠线置9号穿刺针的针管内,快速刺入皮肤
下,循经进针到肌肉层内,推动针芯,将羊肠线植入穴位内,缓慢退
出针头,按压针孔,以创可贴覆盖。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神经性皮炎46例,结果痊愈35例,好转
11例。
28熨热灸法
点燃艾卷,在患部作回旋熨热灸,灸时把艾卷燃端较低地接近
患部皮肤,使热感较强,但不能灼伤。灸至皮肤发红发热,皮肤发
痒的灸到不痒。在治疗中,配合针刺足三里、曲池穴,留针20分
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第八章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方·385·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神经性皮炎30例,结果:小面积的一般
3~5次即愈,大面积的约10次痊愈。病程越短治愈越快,在治疗
过程中越是治疗后期痊愈亦越快。
29针药结合法
先用梅花针对患处由内至外,由轻至重叩打,见有微血渗出,
拔上火罐,约15分钟。再用能量型康复器照射30分钟。然后外
涂敷蜈矾膏(用干蜈蚣数条研末与枯矾细末、麻油调匀),最后取双
侧耳背耳轮处的静脉血管1根,割刺放血,5日内勿被水浸湿,以
防感染,1周1次。拔罐法每3日1次,7次为1疗程。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神经性皮炎120例,结果痊愈100例,痊
愈率833%。
30系列秘验方
(1)何首乌合剂:当归、赤芍、防风、白蒺藜、红花、黄芪、蝉蜕、
地肤子、苦参各10g,生地15g,川芎6g,何首乌30g。每日1剂,水
煎取汁分次温服。有养血活血、疏风止痒之功。
(2)煅龙牡合剂:煅龙骨、煅牡蛎各45g,当归、生地各10g,鸡
血藤、何首乌、夜交藤各30g,蝉蜕、威灵仙、僵蚕各15g。每日1
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养血活血、祛湿止痒之功。
(3)永安止痒汤:麻黄、僵蚕、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各6g,苍
术、桃仁、当归尾、赤芍、红花各9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
服。适用于血瘀兼风湿之神经性皮炎。
(4)清热通络汤:荆芥、防风、当归、丹皮各9g,栀子、苦参各
6g,灵磁石、牡蛎各15g,生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
服。同时配合外涂丙酸倍氯米松软膏。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神经
性皮炎73 例,结果:10 天总有效率9726%,20 天总有效率
9862%。
(5)疏肝化郁汤:柴胡、栀子、丹皮、赤芍、白芍各10g,当归
15g,何首乌藤3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疏肝理气,
·386·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养血柔肝之功。适用于肝郁化火型神经性皮炎。
(6)祛风利湿汤:全蝎、皂刺各6g,防风、苦参、当归各10g,刺
蒺藜、白鲜皮各15g,何首乌藤3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
服。有祛风利湿,益血润肤之功。适用于风湿蕴阻型神经性皮炎。
(7)养血润燥汤:何首乌藤、丹参、鸡血藤、刺蒺藜各30g,全当
归、地肤子各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养血疏风,
润肤止痒之功。适用于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
(8)乌梢蛇片:乌梢蛇适量,研细粉,加适量赋形剂,轧片(每片
含生药03g),每日2次,每次5片。适用于风盛型神经性皮炎。
(9)清解片:大黄、黄芩、黄柏、苍术各500g。上药共研细末和
匀,加赋形剂,轧片(每片含生药03g),每日2次,每次5片。适
用于湿热内盛型神经性皮炎。
(10)地龙片:地龙适量,研细粉,加适量赋形剂,轧片(每片含
生药03g),每日2次,每次5片。适用于风热交阻型神经性皮
炎。
(11)清热丸:荆芥、黄芩、黄柏、苦参、白鲜皮、川乌各9g,防
风、蝉蜕、甘草各6g,连翘12g,生石膏10g,升麻3g。上药共研细
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天早晚各服1丸。适用于风湿热交阻
型神经性皮炎。
(12)瘙痒洗方:车前草、刺猬皮、枳壳各9g,紫草、紫花地丁各
15g。上药加水适量煮热熏洗患处,每日1~2次。适用于各型神
经性皮炎。
(13)Ⅱ号癣药水:米醋10000g,百部、蛇床子、硫黄各240g,
土槿皮30g,白砒6g,斑蝥60g,百国樟、轻粉各36g。先将白砒、硫
黄、轻粉各研细末,再同其他药物和米醋浸在瓶中或缸中,待1周
后使用。外搽患处,每日1~2次。适用于各型神经性皮炎。
(14)生石灰水:生石灰1250g,食碱、密陀僧、冰片各50g,75%
酒精200ml。上药加水5000ml浸泡备用。使用时以药汁外搽患
第八章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方·387·
处。有解毒止痒之功,适用于各型神经性皮炎。
(15)苦参液:苦参200g,加入500ml陈醋内浸泡5天备用。
用时将患处洗净,再用消毒棉球蘸药液搽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有燥湿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神经性皮炎52例,结果痊愈
45例,显效7例。均未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16)食醋糊剂:食醋500g(山西瓶装老陈醋最佳),苦参20g,
花椒15g。将食醋入铁锅内用火煮沸浓缩成50g,装入干净大口瓶
内,加入苦参、花椒,浸泡1周(时间越长越好)后即可用。使用时
以温开水清洗患处,用消毒棉签蘸食醋糊剂涂擦皮损部,每日早晚
各1次。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神经性皮炎72例,结果痊愈65例,
显效5例,无效2例。一般擦药4~5次见效,最多16次痊愈。
(17)天胡荽汁:鲜天胡荽全草适量,洗净阴干,捣烂取汁。使
用时先在皮损部位刮破表皮至略渗血,然后用天胡荽汁涂擦患处,
每日2~3次。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神经性皮炎33例,结果:除2
例无效外,31例均在10天内获临床痊愈。
(18)斑蝥碘酒:斑蝥3g,将其放入3%碘酒100ml中浸泡4~
10天,去渣成药酒,装瓶备用。使用时患部以1∶5000高锰酸钾
溶液洗净,然后涂搽斑蝥碘酒,每日3~4次,直至痊愈。但治疗时
应注意不要涂在健康皮肤上,以免产生过敏反应。
(19)狼斑酊:狼毒、苦参、川楝皮各30g,斑蝥1g,75%酒精
200ml。上药用酒精浸泡24小时,再加入食醋300~500ml,浸泡
24小时后,即可去药取液装瓶密封备用。使用时以温开水将患处
清洗干净,以布拭干,用棉签蘸药外涂患处,每日3~4次。注意健
康皮肤处不可涂药。
(20)五虎散:生川乌、生草乌、生狼毒、生半夏各10g,百草霜
适量。上药碾细末过筛,装瓶备用。用时取3~5g,麻油适量调成
糊状,外涂患处,每3天1次。涂2~3次后,局部有烧灼感,微痛
起水泡,可将水泡挑破,外涂甲紫。一般8~12天结痂,16~18天
·388·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脱痂,局部皮肤红嫩,痊愈。
31食疗方
本病忌饮酒类、咖啡、浓茶,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
水果。积极调理胃肠道功能,多食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保
持大便通畅。并可酌情选用下列食疗方。
(1)荆芥芹菜粥:荆芥、芹菜各20g,粳米50g。荆芥用布包好,
加水同粳米煮成粥后,加入切碎的芹菜,取出荆芥包。食粥每日2
次,可加少量白糖。适用于风热蕴阻型神经性皮炎。
(2)当归红枣粥:当归20g,用布包好,红枣10枚,粳米100g。
诸物加水适量一同煮成粥,早晚各食用1次。适用于血虚风燥型
神经性皮炎。
(3)防风丝瓜汤:防风15g,丝瓜100g。将防风用布包好,与丝
瓜一起加水同煎,加食盐适量,喝汤吃丝瓜,每日1次,分2次服
用。适用于风热蕴阻型神经性皮炎。
(4)栀子菊花汤:栀子12g,菊花、山楂片各15g。上药加水适
量,煎取汁代茶,加适量白糖,每日3次饮用。适用于肝郁化火型
神经性皮炎。
(5)鸽子红枣汤:鸽子1只,宰杀洗净,红枣15枚,发菜10g,
食盐适量。诸物一起炖熟,调味服食,每日1剂,连服10剂。适用
于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
第八章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方·389·
二、皮肤瘙痒症方
皮肤瘙痒症是指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的皮肤病。本病
病因复杂,如某些慢性病、工作环境、气候变化及饮食等均可引起。
老年性瘙痒病多由于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而引起。
瘙痒可开始即为全身性或最初局限于一处,继而扩展至全身,
亦可呈痒无定处的游走形式。瘙痒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
痒的时间久暂和程度轻重不一。饮用酒类、浓茶,吃海鲜食物,情
绪刺激,衣服摩擦,甚至某些暗示均可使瘙痒发作或加重。由于经
常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