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

第65部分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第65部分

小说: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格15cm×10cm,每40g生药粉装入袋内封口,再装入16cm×
11cm塑料袋内封口备用。用时剪开塑料袋,将纱布药袋置于盆
中,加入1000ml开水浸泡,先熏后坐浴,每次10~20分钟,每日2
次,便后或睡前用尤佳。
本方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肛门皮
肤病41例,结果:急性痒止、无渗液,亚急性红斑、鳞屑及痂皮消
失,慢性苔藓消失者27例;上述症状部分消失,轻痒者10例。
17苦丹蛇床汤
苦参、丹参、蛇床子各30g。上药煎汤熏洗患处,每日1~2
次,每天1剂。配合肛周患处封闭疗法:常规消毒患处,总量不超
过40ml,内含维生素B1100mg的1%普鲁卡因注射液,扇形注射
到肛周患处皮下,7天封闭1次。部分患者皮肤叶切除,同时肛周
患处皮桥下潜行分离。此类患者术后第2天,可开始药物坐浴或
熏患处。
本方有活血化瘀,祛湿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肛周皮
炎35例,平均年龄16~59岁,病程1~9个月。症状:肛周皮肤瘙
痒、潮湿者18例,糜烂6例,色素减退及肥厚者11例。结果:经2
第八章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方·421·
~3周治疗,皮肤自觉症状及皮肤外观改善明显者32例。
18复方百部汤
百部、北鹤虱各30g,川椒、苦参、蛇床子、白鲜皮各20g,五倍
子10g。上方药物加水2000ml,浸5~20分钟,煎沸待温,取煎液
半量坐浴,每次20~30分钟,每日1剂,早晚各1次。
本方有杀虫止痒、祛湿收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肛门瘙
痒症8例,年龄7~41岁,病程10天~1个月。结果:经治疗5~7
天均获痊愈,其中治疗5日痊愈5例,7日痊愈3例,愈后复发1
例。
19祛湿止痒汤
苦参、百部、蛇床子、白鲜皮各20g,黄柏、苍术各15g,鹤虱、雄
黄各10g。上药加水2500ml,煎液2000ml,外洗每日2次,每次10
分钟,7天为1疗程。
本方有杀虫止痒、清热除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肛周外
阴瘙痒230例,年龄6~72岁,病程7天~20年;其中肛周瘙痒
122例,肛周外阴瘙痒30例。结果痊愈158例,有效60例。
20荆防止痒汤
防风、荆芥、丹皮、紫草、五倍子、百部各20g,土茯苓、苦参、蛇
床子各30g,蝉蜕15g,芒硝、明矾各12g,冰片5g。若延及阴囊、会
阴部潮湿者加苍术、黄柏各15g。先将前10味药煎取药液2000ml
左右,再将后3味药溶于药液中,兑适量热水坐浴,每日1次,每次
20~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本方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肛门瘙痒症46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7岁,平均37岁;病程
最长者10年,最短者3天;其中过敏所致者17例,肛肠疾病分泌
物刺激所致者19例,寄生虫病引起者8例,外伤、情绪紧张所致者
各1例。结果:治愈32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4例。
·422·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21瘙痒熏洗汤
苦参30g,苍耳子、蛇床子各25g,百部15g,大黄10g,防风、白
鲜皮、五倍子各20g。方法:以02%亚甲蓝注射液20ml,于6点
距肛缘25cm病变区边缘进针,并分别向3、9两点处均匀点状注
射,然后由3点、9点向12点处进针,并均匀点状注射,然后用无
菌棉球压迫片刻,盖无菌敷料包扎。上方加水3000ml,煮沸后文
火煎15分钟,先熏后洗,每次熏洗20分钟,每日2次。于注射后
当晚开始熏洗。同时辨证施治服用相应的煎剂。1周为1疗程。
本方有祛风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肛门瘙
痒症97例,年龄11~76岁,病程2周~35年;单纯性肛门瘙痒症
63例,合并有阴囊及会阴部瘙痒者34例。结果:经治2个疗程后
全部治愈,随访2年4例复发。
22三黄五味汤
百部、大黄、苦参、黄柏、黄连、五味子、木鳖子、薄荷各30g,当
归15g,花椒9g。肛门潮湿者,加朴硝30g;蛲虫引起者,加苦楝皮
30g;虫渍者,加蛇床子30g。诸药(大黄、薄荷后下)加水1500ml
煎至1000ml时,趁热先熏后坐浴。每日1剂,早晚各1次,每次
20分钟。
本方有清热解毒、燥湿收敛、活血化瘀、杀虫止痒之功。有报
道运用其治疗阴部肛门瘙痒症156例,年龄10~59岁,病程9天
~6个月;其中肛门瘙痒症109例。结果痊愈124例,好转23例,
总有效率94%。治疗时间最短6天,最长24天。
23复方蛇床煎
蛇床子、苦参、黄柏、大黄、白鲜皮、土茯苓、百部、蒲公英、槐米
各等份。将以上诸药煎煮过滤,浓缩,加防腐剂灌装100ml1瓶备
用。治疗时取瓶装上药液1份加水10份,坐浴10分钟;若念珠菌
性阴道炎伴外阴瘙痒者,采用阴道内冲洗法,即将本药液1份加温
开水3份,灌入冲洗器内,冲洗阴道。每日1~2次,7天为1
第八章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方·423·
疗程。 
本方有清热解毒,除痒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外阴及
肛门部瘙痒和念珠菌感染37例,年龄7~70岁,病期1周~10
年;合并念珠菌感染者23例。结果:外阴及肛门瘙痒者痊愈25
例,占676%;合并念珠菌感染者治愈17例,占739%。
24蛇床熏洗液
蛇床子、枯矾各20g,苦参、百部各15g。上药水煎(枯矾冲
化),取汁熏洗患处,然后外涂复方康纳乐霜,每日1剂,早晚熏洗
擦药各1次,7天为1疗程。
本方有祛风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肛门瘙
痒症80例,年龄25~50岁,病程5天~10年。结果治愈66例,
好转14例,全部有效。
25复方止痒剂
蛇床子、荆芥、防风、牛蒡子、地肤子、黄柏、白鲜皮、生甘草各
10g,蝉蜕、怀牛膝各6g,土大黄15g。风热郁结型加赤芍、丹皮、紫
草、土茯苓;风湿夹热型,热甚加薏苡仁、泽泻、白术;肝经湿热者加
柴胡、木通、山栀、车前子;血虚生风型加何首乌、丹参;夜间痒甚酌
加牡蛎、酸枣仁、珍珠母。上药煎汁500ml,每次用200ml加沸水
适量坐浴,同时取50ml加温后口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坐浴
及内服,10天为1疗程。
本方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肛周瘙
痒100例,年龄15~65岁,病程15天~10年以上;风热郁结型30
例,风湿夹热型58例,血虚生风型12例。结果痊愈90例,好转5
例,总有效率95%。
·424·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五、痒疹方
痒疹是一种好发于四肢伸侧的瘙痒性皮肤病。病因不清,多
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亦可能由虫咬、病灶感染、胃肠道功能障碍、
内分泌失调及神经精神因素所引起。临床以剧烈瘙痒、丘疹及小
结节皮损,好发于四肢伸侧等为特征。发病可呈急性,或渐渐慢性
发生,病程迁延,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不愈。
本病西医主要以抗过敏、外用药物、物理疗法等方法治疗。中
医认为与风、湿、毒、虫及瘀血等有关,治疗以疏风利湿,解毒杀虫
为法。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清湿止痒汤
龙胆草、透骨草、蛇床子各50g,地肤子、白鲜皮、苦参、黄柏、
豨莶草、蚤休各30g,冰片、麝香草脑各20g,川椒15g。将诸药放
入罐内(冰片、麝香草脑除外)水煎,第一次加水2000ml,煮开后40
分钟再加水1500ml,煎开30 分钟,第三次加水1000ml,煎至
2000ml过滤,将冰片、麝香草脑用适量酒精溶解混合于药液内,加
入003%尼泊金防腐,分装每瓶60ml。使用时每日外搽患处7
次。
本方有清利湿热,疏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痒疹70
例,结果痊愈40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
第八章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方·425·
96%。
2乌蛇驱风汤
乌梢蛇、羌活、荆芥、防风、马尾连、黄芩、金银花、连翘、苦参、
红花各9g,白芷、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搜
风除湿、清热活血之功。
3全虫止痒方
全虫、皂角刺各6g,刺蒺藜、白鲜皮、夏枯草各15g,荆芥、防
风、苦参、当归、赤芍、白芍、车前子、泽泻各10g。每日1剂,水煎
取汁分次温服。有除湿解毒,疏风止痒之功。
4舒肝软坚方
柴胡、三棱、莪术各6g,五灵脂、郁金、穿山甲、地龙、甘草、当
归、赤芍、白芍、红花各9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活
血化瘀、舒肝软坚之功。
5凉血除湿汤
生地30g,丹皮、赤芍、豨莶草、白鲜皮、苦参、六一散、地肤子、
车前子各10g,冬瓜皮12g。上药水煎取汁,每日服2次,每日1
剂。有清热凉血、祛风除湿之功。
6养血润肤饮
生地、熟地、当归、丹参各15g,皂刺、防风、茯苓、蛇床子、何首
乌各10g。上药水煎取汁,日服2次,每日1剂。有养血熄风、润
燥止痒之功。
7加减消风散
生地30g,紫草、当归、防风、知母、苦参、荆芥、苍术、牛蒡子各
9g,生石膏15g,甘草、木通、蝉衣各6g。上药水煎取汁,日服2次,
每日1剂。有疏风清热凉血之功。
8滋阴除湿汤
当归、赤芍、制首乌、知母、黄芩、地骨皮、泽泻各9g,生甘草
6g,生地30g,土茯苓、肥玉竹、胡麻仁各15g。上药水煎取汁,日服
·426·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2次,每日1剂。有养血熄风、滋阴润燥之功。
9加减荆防汤
荆芥、防风、黄柏、苦参、白鲜皮、黄芩各9g,蝉衣、甘草各6g,
生石膏30g,连翘12g。上药水煎取汁,日服2次,每日1剂。有祛
风清热、利湿解毒之功。
10凉血消风汤
白茅根、生石膏、生地各30g,白芍12g,银花15g,升麻3g,元
参、知母、牛蒡子、荆芥、防风各9g。上药水煎取汁,每日服2次,
每日1剂。有凉血清热,解毒祛风之功。
11加减痒疹方
生地、土茯苓、刺蒺藜各30g,银花15g,荆芥、防风、红花、赤
芍、三棱、莪术各9g。上药水煎取汁,每日服2次,每日1剂。有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
12系列秘验方
(1)刺蒺藜、钩藤、鸡血藤各15g,当归、炒白芍、生地各12g,荆
芥、防风各6g,何首乌、生黄芪各10g,川芎45g。上药水煎,每日
服2次,每日1剂。
(2)益母草、丹参、地肤子各12g,防风、当归、生地、胡麻、炒牛
蒡子、黄芩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