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

第79部分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第79部分

小说: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塞性脉管炎11例,结果:均于1个疗程后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
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无其他不良反应。
35.阴阳二气丹
天门冬(捣膏)、麦门冬(捣膏)、五味子(研、炒)、黄柏、人中白
(小儿溺者,生用,研)、玄参(汤泡,去粗皮,捣膏)各30g,青黛(色
娇嫩者)、甘草、枯矾、朱砂(为衣)、泽泻各9g,冰片3g。上药除三
膏和朱砂外各研细末,加炼蜜少许,同三膏一并捣千余下,使软硬
适度,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60g,宜空腹服。以童便、乳
汁各150ml送下。
本方出自《外科正宗》,有滋肾养阴、泻火解毒之功。适用于血
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服药后安睡一时,其效如神。
36.强力丹胶丸
当归、川芎、丹参、赤芍、鸡血藤、桂枝、水蛭、人参、菟丝子、巴
戟天各15g,红花、桃仁、淮牛膝各12g,附子、姜黄、淫羊藿各10g,
川乌3g,草乌2g,白花蛇3条,制马钱子05g。取制马钱子、白花
蛇、淫羊藿磨成细粉。其余17味药加水21公升,浸泡2小时,煎
煮两次,第1次沸后2小时,第2次沸后15小时,两次药液合并,
滤过,浓缩成膏,干燥,磨成细粉。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匀,装入1
号胶囊,平均装量为(03±003)g。
以黄酒50g或白酒25g加适量白开水送服,每晚睡前服1次,
第1次5粒,每日增加1粒,第8次增至12粒,即不再增量。增量
过程中开始有反应者亦不再增量。若反应较大,喝1杯凉开水。
连续用药4周为1疗程,间歇3~5天。用药期间忌吃辣椒,节制
房事,局部避免外伤及受寒凉,忌饮茶水。
本方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血栓闭
第十章 血管性皮肤病方·515·
塞性脉管炎150例,结果治愈率为86%,总有效率为98%。治疗
时间最短10天,最长18个月,10天以内即见明显效果者约占半
数以上。无论早期、晚期、寒型、热型、血虚型、血瘀型及体质虚实,
均有同等效果。
37.通塞脉片
当归、党参、石斛各12g,生黄芪15g,玄参、牛膝、银花各9g,
生甘草6g。制成糖衣浸膏片,每片含生药27g,每日3次,每次
15片。2~3个月为1疗程,必要时可连服数个疗程。
本方有培补气血、养阴清热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血栓闭
塞性脉管炎(Ⅰ、Ⅱ、Ⅲ期)100例,结果治愈48例(Ⅰ期5例,Ⅱ期
7例,Ⅲ期1级25例,Ⅲ期2级11例);显效45例(Ⅱ期10例,Ⅲ
期1级18例,Ⅲ期2级15例,Ⅲ期3级2例);好转4例(均为Ⅲ
期1级);无效3例;总有效率97%。
38.四虫片
蜈蚣、全虫、土鳖虫、地龙各等份。上药共研细末,压制成
03g的片剂,或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晾干。每服5~10片或15
~3g,每日2~3次。
本方有解毒镇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闭塞性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血栓性静脉炎
等有良效。
(二)外治法
1.熏洗方
透骨草、伸筋草各30g,红花、川乌、草乌各25g,川芎、干姜、川
椒、细辛各20g。将上药加水约3000ml,浸泡30分钟,置中等火焰
上煎煮20分钟,取汁2000ml;二煎加水1500ml,煮15分钟,取汁
1000ml,两煎药汁混合,趁热将患肢放盆上熏蒸5~10分钟,待药
·516·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液温度降至40~45℃ 时。再浸泡患肢20~30 分钟,每日2
次。 
本方有温阳通络,活血除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血栓闭
塞性脉管炎38例,结果治愈10例,显效12例,进步15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737%。其中治疗1个月以内者12例,6个月以上
者2例。
2.血竭膏
血竭30g,当归、黄蜡各60g,紫草9g,轻粉、三七粉各3g,麻油
250ml。将当归、紫草入油浸1天,炸枯,去渣滤净,入血竭、轻粉
煎熬5分钟,再入三七粉、黄蜡,黄蜡熔化后收膏。用时摊于消毒
纱布上贴敷患处。
本方有活血生肌收口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血栓闭塞性脉
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等溃破疮口有良效。
3.全蝎膏
蜈蚣3条,全蝎21个,冰片6g,凡士林375g。将凡士林熔化
后,入蜈蚣、全蝎,煎至冒白烟为度,去渣滤清,加入冰片,搅匀收
膏。用时摊于消毒纱布上贴敷患处。
本方有祛腐生肌、清热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血栓闭
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等溃破疮口有良效。
4.松桐膏
松香适量,研极细末,加入适量生桐油调成糊状。用时先以
10%食盐水清洗溃疡面,去除腐肉死骨,然后将松桐膏敷满溃疡
面,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
本方有消炎杀菌、去腐生肌、活血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创面有良效。
5.针刺法
取穴:1组选经渠、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上巨虚、下
巨虚、太渊,均取双穴;2组选经渠、列缺、尺泽、血海、足三里、膈
第十章 血管性皮肤病方·517·
俞、上巨虚、下巨虚,均取双穴;3组选太溪、复溜、列缺、尺泽、鱼
际、经渠、血海、阴陵泉,均取双穴;4组选经渠、列缺、鱼际、尺泽、
阴陵泉、足三里、上巨虚、血海,均取双穴;5组选尺泽、经渠、膻中、
膈俞、阴谷、太溪、三阴交、血海,均取双穴。
操作:按上述5组穴位分别操作。1组温针,行捻转补法,每
日2次,每次40分钟,灸太渊9壮;2组行平补平泻法,每日2次,
每次15分钟;3组行提插泻法,每日3次,每次20分钟;4组行捻
转补法,每日1次,每次60分钟;5组行捻转补法,每日1次,每次
60分钟。
其中1组适用于寒湿证;2组适用于血瘀证;3组适用于热毒
证;4组适用于气血两虚证;5组适用于肾虚证。有报道运用本法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77例,结果治愈52例,显效13例,好转8
例,无效4例。其中1组45例,治愈35例,显效5例,好转4例,
无效1例;2组18例,治愈13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1例;3
组4例,治愈1例,显效1例,好转1例,无效1例;4组8例,治愈
3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1例;5组2例,显效1例,好转1
例。
(三)食疗方
1.丹参酒
白酒500g,紫丹参90g。浸泡1周后,每次饮30ml,每日1~2
次。适用于脉管炎初期肢冷麻木者。
2.红花酒
白酒500g,红花20g。浸1周后可以搽擦患侧肢体,凡皮肤未
破溃者均可外用。有活血止痛之功,适用于趾端疼痛、皮肤红紫
者。
·518·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3.通脉酒
走马胎、七叶一枝花、当归尾、桑寄生、威灵仙各30g,牛膝、桂
枝、红花、桃仁、皂角刺、黄芪、党参各15g,乳香、没药各9g,三花酒
5~6斤,浸泡3周。每日4~6次,每次饮用20~100ml,以不醉为
度,1个月为1疗程。
本方有活血通脉、化瘀止痛之功。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阴寒型或气滞血瘀型偏寒者。
4.赤豆煮米仁
赤小豆100g,生熟米仁各30g,红枣7枚,红糖适量。煮熟后
服食。适用于肢体浮肿者。
5.当归炖羊肉
当归30g,生姜10g,羊肉200g。加水,放适量黄酒后放炖盅
内隔水炖熟服用。适用于初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6.杜仲猪腰汤
猪腰2只,杜仲30g。煮汤食腰子及汤。适用于伴腰酸遗精者。
7.冬青猪蹄汤
毛冬青根120~180g,加猪蹄1只或猪骨适量,水煮3~4小
时,每日分3次服完,坚持服用1~3个月。
8.丹参煮猪脚
猪脚2只,丹参15g,黄豆30g。同煮服食。适用于肢冷麻木、
筋脉板滞者。
9.天冬当归汤
天冬、当归各30g。用清水3碗,煎至1碗半,加入红糖再煮
开,温服,每日1次。适用于肢冷麻木者。
10.黄豆冬瓜皮汤
冬瓜皮、黄豆各60g。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饮用。适用
于患肢浮肿、全身贫血者。
第十章 血管性皮肤病方·519·
11.赤豆桃仁莲藕汤
桃仁15g,赤小豆60g,莲藕100g。将莲藕洗净切成小块,加
清水适量同2药煮汤,以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赤小豆及莲藕。适
用于肢冷血脉不和者。
·520·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四、血栓性静脉炎方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内腔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包
括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血栓性疾病。
静脉血栓可以导致炎症,静脉的炎症也可引起血管血栓,两者
互为因果,但在病理和临床经过方面各有不同。血栓性静脉炎根
据发生部位的不同有不同的命名,发生在下肢大隐静脉和小隐静
脉的分支,及上肢头静脉或贵要静脉及其分支的,称肢体血栓性静
脉炎;如发生在胸腹壁静脉,称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如发生在下
肢浅静脉、小腿浅静脉与足部浅静脉,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以上统称浅静脉炎。病变发生在下肢髂腹静脉、腘静脉及小腿深
部小静脉丛以及上肢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则称为深静脉炎。
本病发生原因较多,与感染、肢体外伤、静脉内留置插管超过
24小时、静脉内注射高渗溶液和硬化剂、长期卧床的病人以及手
术后恢复期的病人、血液凝固性增高等有关,还与癌肿、淋巴瘤等
疾病有关。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抗炎止痛药物、抗生素药物,同时
严重者配合溶栓疗法、抗凝药物、扩管药物等治疗。外科手术则采
用静脉切开取栓术或旁路转流术等。
本病属中医的“脉痹”、“血痹”、“肿胀”、“血瘀”等范畴。其病
因病机较复杂,但归纳起来,仍不外虚实两类。虚者为脾、肾、气
·520·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血、阴虚;实者为湿热、气滞、血瘀。其中脾肾虚弱,湿热为患为多
见。治疗大法,亦多据证在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清热凉血解毒,温
肾健脾利湿,滋阴益气等法的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通络为治。
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一)内服方
1.曲直汤
当归、知母、赤芍各10g,丹参、银花、地龙各15g,乳香、没药、
山茱萸各9g,桃仁12g,红花8g。热重者加黄柏、蒲公英、紫花地
丁;湿胜者加薏苡仁、萆薢、赤小豆;痛甚者加地鳖虫、玄胡;气滞者
加香附、刘寄奴;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病变在上肢加桂枝、王不留
行;在下肢加牛膝、木瓜;水肿者加木通、车前子、甘遂。每日1剂,
水煎2次分服。
本方有活血化瘀、清热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血栓性
静脉炎25例,结果痊愈1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