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情商(eq)决定你的命运-牛津情商管理 >

第31部分

情商(eq)决定你的命运-牛津情商管理-第31部分

小说: 情商(eq)决定你的命运-牛津情商管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的热忱者。热忱是一个人对所做事情的感觉和兴趣。没有热忱,肯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会尽心尽责,不会精益求精。有些人正是因为过于冷漠,对工作缺乏认真,干到哪儿算到哪儿,因此不能赢得尊重,更谈不上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了。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需要的不是冷漠,而是热忱。多一分热忱,就会多一分收获。伦敦有一位著名的建筑师,在伦敦的许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刻有他名字的纪念碑,上面写着:本教堂和本城的建造者,克利斯托夫·雷恩长眠于此。去世时他已年过90,这么漫长的一生,他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公众利益而活着。这些纪念碑所纪念的这位建筑天才,他一生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却总共为这个城市建造了55座教堂、35座大厅。一次,他为了修复伦敦的圣彼得大教堂,特意去法国观摩巴黎的建筑。在卢浮宫前,他感慨道:要是能够设计出这样宏伟的建筑,即使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他所设计的汉普顿宫、肯星顿宫、德鲁里兰剧院、皇家交易所和大纪念碑等建筑物,都展现了他举世无双的才华。他把格林威治宫改造成了海员的休憩之地,并在牛津设计建造了许多教堂和学院。在伦敦大火之后,他又为城市重新提出了新的规划方案,而他最重要的一件作品就是圣彼得大教堂,他为这件工作倾注了35年的心血。克利斯托夫·雷恩晚年身体仍然非常健康,其实他自幼时却体弱多病,一直让父母很不放心。这样的身体条件却能拥有那样不可思议的力量,正是由于他那无与伦比的热忱。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贺拉斯·格里利曾经说过,只有那些具有极高心智并对自己的工作有真正热忱的工作者,才有可能创造出人类最优秀的成果。萨尔维尼也曾经说:热忱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如果你能够让人们相信,你所说的确实是你自己真实感觉到的,那么即便你有很多缺点别人也会原谅。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你一定要努力,否则,再有才华也会一事无成。
第154节:多一分热忱,多一分收获
美国最著名、最受人敬仰的总统之一西奥多·罗斯福很早即有一个梦想,希望美国的船只能够直接从太平洋开到大西洋,而无须远远绕到南美洲顶端的合恩角去。要实现这个愿望,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首先,他遇到了国人的反对,这些人没有预见到开挖运河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繁荣的前景。他还遇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反对,他们不希望主持这一大型工程的权力落到美国人手里;南美洲的国家首脑则由于他们国家的主权受到侵犯而提出反对意见。罗斯福总统没有被这些反对意见所吓倒。他对这个理想抱着热忱,同哥伦比亚和巴拿马两国政府进行谈判,终于取得了从大西洋岸边的科隆岛至太平洋岸边的巴拿马城开凿一条运河的权力。问题并没有全部解决,由于中美洲的蚊子和黄热病,计划几乎全盘搁浅。罗斯福总统以其特有的风格解决了这两个困难。为了对付黄热病,医药发明出来了;为了对付蚊子,又生产出了杀蚊剂。他开凿运河不光为了通航,还要把这个地区变成旅游胜地。他意识到,要是健康得不到保障,人们就不会来观光游览。当运河开凿完成时,巴拿马城已成为了卫生的样板。这是罗斯福总统的热忱与决心得到的报偿。有一个词语叫做满腔热忱,意思是我们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激情,而激情的实质是要发泄或者说显示自我。热忱是可以激发的,又是可以控制的,它可以从一个人身上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热忱的能量与无线电信号相似,可以传遍全世界。热忱可以发送,可以接收;当一个人群拥有了某种热忱,它便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罗斯福总统就是高情商的代表者,他深深懂得这样一条生活法则:热忱创造奇迹。
第155节:挑战坏心情
挑战坏心情用微笑开启快乐的源泉很多人把笑对人生,快乐生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们这种积极快乐、热爱生活的态度和习惯使他们的生活充满生机与阳光。有一位老先生得了病,头痛、背痛、茶饭无味、萎靡不振。他吃了很多药,也不管用。当听说来了一位著名的中医,他便去看病。医生诊断后,给他开了药方,让老先生去按方抓药。老先生来到药铺,给卖药的师傅递上药方。师傅接过一看,哈哈大笑,说这药方是治妇科病的,是不是医生犯糊涂了?老先生赶忙去找医生,医生却出门了,说要一个多月才能回来。老先生只好拿起药方回家了。回家路上,他想糊涂医生开糊涂方,自己竟得了月经失调的妇女病,禁不住哈哈乐起来。这以后,每当想起这件事,老先生就忍不住要笑。他把这事说给家人和朋友,大家也都忍不住乐,一个月后,老先生去找医生,笑呵呵地告诉医生方子开错了。医生此时笑着说,这是他故意开错的。老先生是肝气郁结,引起精神抑郁及其他病症。而笑,则是他给老先生开的特效方。老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这一个月,自己光顾笑了,什么药也没吃,身体却好了。由此可见,笑对一个人的生活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它关系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心情,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我们事业的成败,我们生命的意义。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善说笑话的人,往往有先见之明。心里最好常保快乐,如此就能防止百害,延长寿命。开心地笑吧,不要使冰霜结在你的脸上。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生活态度。我们忙忙碌碌地生活在这个世上,每一天都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我们要维持自身和家庭的生活水准不至于太低,我们要时时提防天灾人祸的发生,我们面对着生老病死的困扰,我们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我们不懂得调节自己,苦恼、忧愁、烦躁、愤怒、痛苦……这些不良的情绪就会严重地损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而最好的自我调适方法,就是笑,就是乐观地生活。俗语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的确,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口常开,是大大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笑,身心在极度放松的状态下,是很难引起焦虑的。
第156节:微笑是无声的力量
微笑是无声的力量现实的工作、生活中,一个人对你满面冰霜、横眉冷对;另一个人对你面带笑容,温暖如春,他们同时向你请教一个工作上的问题,你更欢迎哪一个?当然是后者,你会毫不犹豫地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对前者,恐怕就恰恰相反了。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亲切、温和、充满喜气,远比他穿着一套高档、华丽的衣服更吸引人注意,更容易受人欢迎。大卫·史汀生是美国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总裁,他还十分年轻。他几乎具备了成功男人应该具备的所有优点,他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己和别人的毅力与信心;他大步流星、雷厉风行、办事干脆利索、从不拖沓;他的嗓音深沉圆润,讲话切中要害;而且,他总是显得雄心勃勃,富于朝气。他对于生活的认真与投入是有口皆碑的,而且,他对同事们也很真诚,讲求公平对待,与他深交的人都为拥有这样一个好朋友而自豪。但初次见到他的人却对他少有好感。这令熟知他的人大为吃惊。为什么呢?仔细观察后才发现,原来他几乎没有笑容。他深沉严峻的脸上永远是炯炯的目光、紧闭的嘴唇和紧咬的牙关。即便在轻松的社交场合也是如此。他在舞池中优美的舞姿几乎令所有的女士动心,但却很少有人同他跳舞。公司的女员工见了他更是畏如虎豹,男员工对他的支持与认同也不是很多。而事实上他只是缺少了一样东西,一样足以致命的东西带着动人的微笑的面孔。微笑是一种宽容、一种接纳,它缩短了彼此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喜欢微笑着面对他人的人,往往更容易走入对方的天地。难怪学者们强调:微笑是成功者的先锋。真正的和诚实的微笑几乎就像一只魔力开关能立即沟通与他人的友好感情。的确,如果说行动比语言更具有力量,那么微笑就是无声的行动,它所表示的是:我很满意你、你使我快乐或我很高兴见到你。笑容是结束说话的最佳句号,这话是非常正确的。你希望别人高兴来见你,你就必须高兴会见别人。这是一位行政单位的秘书的经验之谈。他说他所在的办公室主任只要是见到上司总会微笑着打招呼、点头,上司也以同样的态度回应他。可一回到自己的科室,对下属便很冷淡,很严厉,从没有笑脸,这样他也就得不到下属们的微笑与拥护了。对人微笑是高超的社交技巧之一,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它显示出一种力量、涵养和暗示。一个刚刚学会微笑的中年领导干部说:自从我开始坚持对同事微笑之后,起初大家非常迷惑、惊异,后来就是欣喜、赞许,两个月来,我得到的快乐比过去一年中得到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还要多。现在,我已养成了微笑的习惯,而且我发现人人都对我微笑,过去冷若冰霜的人,现在也热情友好起来。上周单位搞民主评议,我几乎获得了全票,这是我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喜事!微笑面孔的人总会有希望。微笑是高情商的体现。没有人喜欢帮助那些整天皱着眉头、愁容满面的人,更不会信任他们。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情商运用的高手,第一步就要先学会微笑。只要活着、忙着、工作着,就不能不微笑……
第157节:用乐观的心态挑战人生
用乐观的心态挑战人生古希腊有一则引人深思的神话,说古希腊公主潘朵拉因美貌遭神嫉,故意送给她一个神秘的盒子,叮嘱她绝不可打开。一天,潘朵拉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掀起盒子一角偷窥,从此释出人世的一切苦难:疾病、痛苦、疯狂。所幸一个好心的神祗助她及时盖上盒子,才没有放走让人类得以忍受一切痛苦的良药:希望。现代研究人员发现,希望不只是痛苦时的慰藉,它还在生活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学业或事业,在各领域都能让人更占优势。希望的意义不只是乐观的心态,据史耐德的定义,希望是相信自己具有达到目标的意志力与方法,不管目标是什么。当然每个人的自信程度都不相同。有些人自信总能摆脱困境,解决难题,有些人则怀疑自己没有达到目标的精力、能力或方法。史耐德发现高度乐观的人具备若干共同特质:较能自我激励,能寻求各种方法实现目标,遭遇困境时能自我安慰,知道变通,能将艰巨的任务分解成容易解决的小部分。麦特·毕昂迪是美国知名游泳选手,1988年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被认为极有希望继1972年马克·史必兹之后夺得7项金牌。但毕昂迪在第一项200米自由式竟落居第三,第二项100米蝶式原本领先,到最后一米硬是被第二名超了过去。各报都以为两度失金将影响毕昂迪后续的表现,没想到他在后五项竟连连夺冠。只有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沙里曼对这项转变不感到意外,因为他在同一年稍早曾为毕昂迪做过乐观影响的实验。实验方式是在一次表演后,故意请教练告诉毕昂迪他的表现不佳(事实上很不错),接着请毕昂迪稍作休息再试一次,结果更加出色。参与同一实验的其他队友都因此影响表演成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