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国情备忘录 >

第28部分

国情备忘录-第28部分

小说: 国情备忘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评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会变成矛盾的综合体。他们一面在各种人权报告中对中国这项国策指指点点,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高度赞扬中国控制了人口,减少了世界资源负担。这两种声音如同一个变奏曲,弹了三十年。

  然而就是在这样并不和谐的变奏曲中,命运多舛的中国完成了华丽转身。三十年,中国少生了4亿人,这意味着少消耗粮食1710亿公斤,少消耗水资源1867。5亿立方米,少占用耕地播种面积5。7亿公顷。


人多与人少:孰优孰劣

救赎中国

  与以往的王朝不同。建国后,我们拥有一个统治到每一个角落的稳定社会秩序,这成为人口繁衍的黄金时段。多子多福的生育愿望又推波助澜,中国坐上了人口增长的过山车。

  没有工业经验坚强的政府,也没有力量的政策,而那些充满浪漫主义的试图跨越人类的经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制度等,削弱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土地也在不断萎缩。与生产能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吃饭的人越来越多。饥饿铺天盖地而来,一寸一寸吞噬着人们的生产热情。中国的农村只剩下了三样风景:共产主义理想、无米下锅的食堂以及饿死的农民。人民公社给农民画了一个诱惑的大饼,但农民只能眼巴巴地画饼充饥,却抵挡不住真实的饥饿。

  有了饥饿的教训,中国政府以〃前无古人〃的坚决姿态,开启了计划生育政策的闸门。有人说,这是一个坚强、负责任也是一个不计后果的政府。但紧要关头,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如此控制生命繁衍、波澜壮阔的社会制度,在世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不再拥有生与不生的权利。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很多人快乐和幸福都系在生育孩子身上,尤其是生育男孩,而计划生育政策则大大降低了人们维系生育的幸福指数,没有未来的恐惧一波一波涌上来。恐怕每一个在计划生育浪潮中放弃生育的人们,并不都是自愿的,甚至是带着怨气的。不可否认,在从被迫控制生育到自愿控制的生育伦理的过渡中,最初的经历者承担了更多。同时,计划生育还成为西方攻击中国政府的噱头,大量关于中国人权的美国政府报告,很多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上做文章。

  人口政策到底是好还是坏?答案是显然前者。

  1994年9月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了第3次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中国政府提出,〃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发展问题〃。

  人口数量有效调控,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重要的基本条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抚养比下降1/3左右,创造了较长时间的人口红利期,对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贡献率达1/4以上。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GDP年均增长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200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400美元。据测算,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只有1800多美元。在人口有效控制的同时,也提升了人口素质,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的资源、环境将面临更为沉重的压力,人均耕地、粮食、森林、水资源、能源等将比目前减少20%以上。

  果断的人口政策,及时止住了人口洪流的倾泻。某些西方舆论在煞有介事地拿计划生育做靶子攻击中国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如果中国政府对人口的繁衍放任自流,中国人口势必会膨胀到冲破国界造成国际后果的时刻,恐怕那时他们又会发一通〃中国人口威胁论〃的牢骚了。

  站在历史上的长河中审视人口政策,我们会发现,强制性的人口政策是在救赎中国,也是在救赎世界。


〃人手论〃与〃人口论〃的现实博弈

  究竟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我们应该拥护〃人手论〃还是〃人口论〃?

  不同的国家国情不同,答案也并不相同。在中国,人口基数大也为中国带来了一段激情飞扬的岁月。

  在中国,有〃人口红利〃一说。计划生育为中国大大降低了抚养比,中国的劳动适龄人口相对增加,这就是人口红利。这部分劳动力,为中国制造业的腾飞提供了最有力的跳板。

  中国人的生产力是惊人的:我们生产的粮油畜产全球最多,我们生产的水果蔬菜全球最多。每年我们都能为全世界每个人生产两件新服装,为全世界每个孩子增添两件新玩具。

  13亿,这个数字对于市场,也有巨大的潜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谈到,〃13亿人口要吃要喝要住,它的消费市场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我们知道在经济上,你只有有了市场,你才能去生产,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口总量多,一定的人口规模,对经济是有拉动作用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你这个劳动力,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充分的劳动力的供应,对经济发展是有益处的。〃

  早在2005年,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中国的粮食、肉类、煤炭和钢铁的消费总量都已取代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庞大的人口消费规模,有力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百姓每年要购买1亿3千万部移动电话,这个数字超越了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中国人每年要消费掉3500万台彩电,这个数字目前全球无人能及;13亿人,每年仅凭购买食品和服装,就可以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未来二十年,中国还将成为全球汽车第一消费大国,奢侈品第一消费大国,2015年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俯瞰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潜力正在被加速释放。

  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充裕,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低价劳动力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不过,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既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经济所必须承载的负担。因而,人口众多也是一把双刃剑。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劳动力量上的积累不足以代表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我们在简单的农业生产中依靠体力时,人多就是生产力。现代化的生产,生产要素中光有劳动力远远不够,还需要有资金,有设备,有管理人才,也得有原料。如果只有劳动力,而且还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劳动力,劳动力多并不能增加生产。

  〃人手论〃越来越走下坡路,而〃人口论〃则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逐渐占上风。到上世纪80年代,人口已经不堪重负,人们最看重的吃饭和就业问题并没有因人手增多而迎刃而解。相反,在吃饭问题上,人口平均的粮食越来越少,并带来住房困难、入学困难等问题。人口多,工作就成了〃狼多肉少〃,只得低工资多就业,手里抱的是铁饭碗,工资却很低。

  现代化的生产对人才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了量上的要求,在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都需人才相匹配。

  人口需要与经济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多,超出了一个国家自然资源及社会生存要素的承受力,人口过多反而适得其反。

  我国的资源环境已不能容纳更多的人。单就土地而言,我国的耕地很少,我们的耕地已经到头了,国家死守18亿亩的底线。耕地稀少,中国这么多人吃饭,应该怎么办?科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袁隆平发明了水稻,但再优良的品种如果没有水也是徒劳,并不是每一寸土地都能种植水稻。所以,解决人口问题,不能只靠科学家,还要依靠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

  人口增多也加大了污染环境的系数。西方人认为中国在破坏全球的环境,我们也很委屈中国的人均排放量并不高。但是,从GDP的角度,我们生产同样的GDP,制造的污染要比西方国家高很多。这是粗放型经济增长带来的后遗症。

  哪里人多,哪里水污染就最严重,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当今水问题的一大定律。2007年5月29日,江苏无锡城区的自来水发出了一种难闻的气味,市民们纷纷跑到街上抢购纯净水。与此同时,无锡太湖的水位下降到了五十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中国科学院的调查,这场水危机的〃罪魁祸首〃是太湖沿岸严重的工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人口太多是这造成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太湖地区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这里已经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么多人要生活,必然会产生巨量生活垃圾。这么多人要吃饭,要工作,就要千方百计增产粮食、发展工业,当地农业和工业飞速发展了,污染排放也出现了天量。光是太湖流域每公顷耕地一年的化肥施用量就已经达到将近67公斤,是30年前的3倍!

  〃人口多,底子薄〃的特殊国情,也把就业问题凸现出来。国际上就业年龄即劳动年龄是16岁到65岁,我国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总量为9。09亿,比全世界发达国家人口总数还多三个亿。如何安排这9。09亿人的工作,恐怕哪个国家都不能轻而易举地解决。

  大学毕业生、城镇新增失业人口、农村转移劳动力,再加上原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下岗的没有安排工作的职工,这样每年需要解决的就业岗位就是两千多万个。虽然我们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已经连续四年超额完成任务,目前已经达到一千多万个,但依然有一千多万的巨大缺口。从2003年的212万到2008年的559万,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每年都在以六、七十万的速度递增。他们是中国经济的新生力量,然而这些天之骄子却已经习惯了〃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

  有些人喜欢拿新加坡、日本和中国比较,说这些国家人口密度比中国还大,没有搞人口控制,但就业问题不是也解决得很好?这里面忽略了一个最大的国情,就是我们的人口基数要远远大于这些国家。当年'四小龙'的就业问题可以靠外贸,甚至劳务输出来解决,但我们不可能到2010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总量比全世界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还要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国外资源来解决就业问题,把自己的问题推给别的国家。

  人手论已无用武之地,我们需要正视人口的利弊,如果我们控制人口不得力,将是利多弊多甚至利少弊多。


中国怎么办

中国改变了世界人口格局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全球化不是风靡一时的时尚,更不是一场各国短暂扮演各种角色的天堂游戏,而是一种趋势。全球化在以特有的逻辑、规则,潜移默化地对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使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于到世界的竞争中来;在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中,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国家之间早已没有了国界。

  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与全球经济甚至政治共冷暖。同样,中国人口生产革命能否成功,一样与世界息息相关。

  在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数据是最受关注的统计数据。我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被称为10亿人口普查,接着11亿人口日、12亿人口日,也都作为人口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记入史册。之所以重视以亿计算的人口里程碑,目的就是提醒人们对待人口问题要有忧患意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