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9-李敖:李敖的诗 >

第9部分

19-李敖:李敖的诗-第9部分

小说: 19-李敖:李敖的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摩诃班若波罗蜜多 
   (通过智慧到达彼岸)  
   是何等狰狞的慈悲 
   又是何等恐怖的怜悯: 
   不能飞得再高了 
   不能走得再远了 
   你于是在这里找到了 
   你的心之王 
   10月7日于北京1996年
     
    大病初愈读许以祺摄影作品天葬台公刘 
   肯定是你自己的麻袋 
   如今裹自己的尸骸 
   肯定是你自己的铁锤 
   且随灵鹫飞往天外 
   回头再瞅瞅这座平台 
   也许你会暗自惊心 
   到底是远游还是归来 
   且随灵鹫落下尘埃 
   才发觉那祭坛竟是别一世界 
   但转念一想 随它去吧 
   无所谓快乐也就无所谓悲哀 
   其实灵鹫们又何尝自在 
   金刚身与五色幡轮番朽败 
   那如你早早地投入顽石 
   不黑不白恍如混沌未开。。。。。。 
   1996年9月19日于安徽合肥 
   咏天葬台步前人名篇韵/何满子 
   死人不怕上天难 
   背井离乡视等闲 
   鹰鹫有灵御骨肉 
   尸骸不用葬泥丸 
   何愁身后置罗密 
   犹忆生前肝胆寒 
   咤叱声中齐息喙 
   可怜文士尽无颜 
   死人不怕上天难 
   饮露餐霞亦等闲 
   鹫鸟高飞留石壁 
   雄关俯视尽泥丸 
   尝闻莺燕歌犹热 
   谁念蒸黎釜早寒 
   料是君王方舞罢 
   沉香阁里拥朱颜 
   死人不怕上天难 
   血雨腥风早等闲 
   白骨但凭埋鸟腹 
   荒冢何必用泥丸 
   红幡蔽日心先乱 
   黑字当胸胆更寒 
   却喜大行如捷报 
   兆民额首尽开颜 
    1996年10月14日于上海 
    天 葬/王渝 
   鹰群沿着最急迫最饥饿的弧线 
   冲刺而下 
   灭中求生 
   生中多变 
   清净的莲花丛中 
   美丽的云朵伴你而起 
   你不再是你 
   比风还轻 
   比空气还透明 
   超越裹紧你一生的高原 
    五维空间; 六维空间以及 
    大千世界的 
   设限 
   前生那些有无之间的脚步声; 
    一记一记地 
   被涅盘的宁静拾取 
   1996年10月28日于美国纽约
    好 了/管管 
   好了。 这就好了。 
   吾破了。 好了。 这可好了。 
   吾没了。 好了。 这更好了。 
   吾被吃了。 好了。 这最好了。 
   吾飞了。 好了。 这绝对的好了。 
   老鹰成了吾的布袋 
   这一点不好不了。 
   吾成了老鹰的一朵屎 
   虽然化为粪土还是不了不好。 
   其实成了飞成了神仙。 
   也是非常的不好不了。 
   立地成佛呀; 即心即佛呀。 
   呸  呀; 没完没了呀。 
   白白浪费了草鞋的钱。 
   悉达多太子多管了闲事! 
   1997年5月27日于台北 
   白云三愿/周梦蝶 
   西藏拉萨地区人死后;则由其亲属以刀 斧碎其骸骨;置之高台;以饲鸟鸢鹰隼之属; 曰天葬。 余友许以祺教授;曾亲莅其地摄影以归并广徵题咏。余不敏;勉缀数言;枯槁支离 
    聊以践诺;塞命而已。 
   自至亲至爱的人的手下;无端 
   穿入灰鹞或鸟鸢的腹中 
   于是;本不知愁不知惊不知痛的我 
   遂一身而多身 
   且不翼而能飞了 
   不知我生之初之初 
   曾几度为鸟为鸢?几度 
   鸟鸢为人;人复为鸟为鸢 
   如轮转风发? 
   如是果如是因如是缘: 
   然则;自受自作;亦无所用其怨与怒了! 
   天若有情;念力若不可思议 
   愿此鸟此鸢永不受身为鸟为鸢 
   我亦不复受身为我; 
   天若有情;念力若不可思议 
   愿昨死今死後死 
   亦不复闻天葬之名 
   俺。 悉答多步答蜡。 悉答多步答蜡。。。 
   1997年7月于台北 
   注: 
   1。 南华经: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郭;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斋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此与彼;何其偏也! 
   2。 民初硕儒马一浮先生;于学无所不窥;尤遽于内典;兼通拉丁等多种语言文字;弘一法师誉为生而知之者。十九岁丧偶;迄于85岁谢世;泊然独处。其间曾有以无后不孝;敦劝其鸾续者;则诗以谢之;有他日青山埋骨後;白云无尽是儿孙之句。 
   3。 悉答多步答腊为佛顶神咒咒心;意译为一切究竞坚固。
    题许以祺摄西藏天葬台/李敖 
   生前不知死; 
   死后觅阴宅。 
   生前聊知死; 
   死后随处埋。 
   生前焉知死; 
   死后梦三槐。 
   生前颇知死; 
   死后归去来。。。。 
   生在水之湄; 
   死在山之崖。 
   生前真知死; 
   碎骨天葬台。 
   1997年6月21日在中国台北 
   以祺老友嘱为西藏天葬台摄影题诗; 1997年6月21日傍晚得其天葬台集诗小册;乃在晚餐时一边吃鸡腿;一边写出草稿,今早改定寄以祺。故国神游其知我者。 
   李敖附及 
    无 题为许以祺先生所摄天葬台题记/巴荒 
   白夜之光 这天国温柔的手 
   伸出神喻的指头 抚摸我 
   铸造在高原墓地的祭石和碑纹 
   逝者 以我的身躯 
   拨响天国的玄音 
   永恒的铁锤和恒古的石头和利刃 
   修筑生灵的祈愿 我 
   这千千万躺过这里的生命之躯 
   我吟诵神喻的祭文 用我的血我的肉我的骨 
   在天国的碑石和地狱的天平上 我 
   炼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次 
   以刚烈幻化为柔美的飘渺音律 
   我书写火红火红的乐章 
   编织出永生的赞词 于是 
   轮回的绝唱 
   为我筑通天国之行神秘的旅途 
   神喻之光 冉临 
   这天国之旅朝圣的驿站 
   我铸造精美的凹槽 为 
   收留这满世流荡的精灵 
   等待黑夜和黎明的复始 静静地 
   等待神使光临时分的祭祀 
   等待天鹰 
   1997年10月于北京
    主角引去的舞台复许以祺先生; 为其摄影作品天葬台题句/昌耀 
   你以一帧人生剧照完竣对人生的写照。 
   生命主题衍射出生命穆穆的华彩。 
   雄强的天使收落双翼退至幕後;回避而去。 
   还有偕行的农妇;僧侣;工匠或骑士。 
   落寞此刻唯一生动仅馀道具明器蛇行不觉的日影; 
   我听到经幡吹动六字真言忽有了豆马神兵之倥偬。 
   人所敬畏的无常本是人所敬畏的宿命。 
   唯九死九生者可得而轻言贫富贵贱悲喜祸福。 
   趋奉死而平等是古往今来不刊之论; 
   喜马拉雅一个背尸的仵工穿透静物背景。 
   他沉勇旷达坚忍睿智漠对死亡面具。 
   他执信永生而不懂为亡灵垂泪啼哭。 
   他解开链索还无染的魂魄脱出尘世不洁之躯。 
   万籁俱寂;暮色冥蒙;六合之内几岁几枯荣; 
   沉雄可闻;环形花岗岩山体别有钟声远播而人所不知。 
    1998年1月6日于青海


 
李敖研究网发布
蛋蛋 制作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评改余光中的一首译诗

余光中《英诗译注》共收三十七首英诗。“译者希望这本小册子能符合初英文者的需要。每首诗都中英对照,并附原文难解字句的诠释、创作的背景、形式的分析、作者的生平等等。” 
余光中的目的在“务求初习者有此一篇,不假他求,且能根据书中所示的途径,进一步去了解、欣赏更多的英美作品”。 
余光中说他是“新诗的信徒,也是现代诗的拥护者”。但这本书中所选,“并非尽属一流作品”。因为“译诗一如钓鱼,钓上一条算一条,要指定译者非钓上海中那一条鱼不可,是很难的”。这是余光中的精巧声明。 
书中包括的名家,自琼森(Ben Jonson)起,共三十一人。其中英国人占六分之五强。即除了西班牙人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加拿大人麦雷克(John McCrae)和美国人昂特迈耶( Louis Untermeyer)、弗朗西斯( Robert Francis)、纳什( Ogden Nash)等等五人外,都是清一色英国人。 
书中最引我注意的是桑塔亚纳那首《悲悼》。余光中把英文原题印成With You a Part of Me ,显然就有问题。因为这诗本是桑塔亚纳《给W。P》(To W。P)诗的第二首,余光中的错误,可断定是照抄 Louis Untermeyer的“ The Concise Treasury of Great Poems ”而来。因为Louis Untermeyer书中页三九七里,有介绍桑塔亚纳的原文是: 
A Spaniard by birth (Madrid;December 16;1863);son of Spanish parents;Santayana was taken to Boston at the age of nine。Educated at the Boston Latin School and Harvard; he began teaching philosophy at Harvard in his mid…twenties。 In the 1900's his studentsamong whom were T。S。Eliot;Conrad Aiken; and Felix Frankfurterconsidered him an inspired teacher;but Santayana actively disliked the academic tradition。 Shortly before his fiftieth birthday he received an inheritance; resigned his professor…ship; and went abroad。 He lived for a while in Oxford and Paris and finally settled in Rome where ;in his eighty…ninth year; he died of a stomach cancer;september26;1952。 
而余光中书中第七十八页里,竟有这样介绍桑塔亚纳的中文: 
作者: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西班牙籍的美国哲学家,一八六三年十二月十六日生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九岁时迁往美国。他毕业于哈佛大学,二十七岁起以迄五十岁止的二十三年间,一直在原校任哲学教授,艾略特(T。S。Eliot)、艾肯(Conrad Aiken)和法兰克福特(Felix Frankfurter)等都是十分敬佩他的学生。但是桑塔亚纳却非常厌恶学院的传统,果然在五十岁那一年,他继承了一笔遗产,便立刻辞去教职,去欧洲漫游,先后在伦敦和巴黎各住了一个时期,终于定居于罗马。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在该城患胃癌逝世,享年八十九岁。 
这段中文不注明出处。但与上面一对照,我们自然立刻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来源如此真不知道这算不算“以翻译代替著作”也! 
桑塔亚纳的《给W。P。》诗的第二首原文是: 
With you a part of me hath passed away; 
For in the peopled forest of my mind ; 
A tree made leafless by this wintry wind ; 
Shall never don again its green array。 
Chapel and fireside;country road and bay; 
Have something of t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