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知道点+中国名人 >

第4部分

知道点+中国名人-第4部分

小说: 知道点+中国名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最早的无神论者王充




  王充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他在批判当时的神学迷信中,捍卫和发展了先秦以来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建立了元气自然论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成就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也被称为是中国最早的“通明博见”的无神论者。
  王充自幼就很聪明,6岁开始读书识字,8岁到书馆读书,品学兼优。因此,后来被保送京师太学深造,跟大学者班彪(《汉书》作者班固的父亲)学习。他却不拘守一家之言和章句之末节,而是博览强记,通览百家之言。正是因为这种学习精神,加上自己的学术见解与班彪合不到一起,不久王充就离开了班彪,自己独立进行研究。他游学洛阳,时间长达十六七年之久。洛阳当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各种学说和思想争论和斗争的中心。他生活很贫困,无钱买书,只能到市上书肆去博览群书,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的书籍。洛阳游学对王充思想的形成,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游学的过程中,王充不盲从当时的“世书俗说”,常“考论虚实”,独自研讨,终于成为一个学识超群、“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大学问家。
  有一天,王充路过街头,见围满了人,便挤了进去。只见一个道人盘腿而坐,面前放着一尊金佛,黄绫上写着“如来算命”四个字。那道人口里念念有词:“各人吉凶祸福,佛祖了如指掌。要说出事由,佛祖明示祥歹。详者佛祖点头,歹者佛祖不动。”  
  王充逢场作戏,问:“我想做生意,不知能否赚钱?”只见那老道对佛像深深一揖,微睁二目,自动两唇,然后拿起金戒尺,在佛像前后绕了几绕,佛像当即频频点头,老道双手合十,说:“恭喜,恭喜,后定发财!”并要了王充三两纹银。 
  第二天,王充带了个泥塑金像又来到街上,对那老道佯笑曰:“请试试这个如来菩萨灵不灵。”老道一楞,急得半句话也说不出,慌忙拿起那尊小金佛溜了。就这样,王充在众人面前破了那道人的骗人机关。原来,佛像是铁制的,佛像的头可以动。那金戒尺则一头是铁,一头是磁石。那道人如要佛像点头,便握铁质的一端,使磁石的一端在佛像头部绕动,哪有不点头之理,反之则一摇不摇。
  王充生活的年代,正是东汉政治稳定、生产发展时期。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大肆宣传“君权神授”的“谶纬之说”,宣扬天人感应,用神学化的儒学进行思想统治。王充继承前辈唯物主义思想家的优良传统,吸收汉代自然科学成就,写成《论衡》一书,以元气自然论批判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他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最原始的物资基础,天是物质的、自然的天,没有情感,没有意义,从而动摇了天人感应的基础。他还论述水旱、雷电、日食、月石等都是自然现象,绝不是上天的谴责,明确得出“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的正确结论。在形与神的关系上,王充认为精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为了批判“人死为鬼,有知,能害人”的错误观点,王充在《论死》篇中除正面说明无鬼外,还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认为自开天辟地以来,死人以亿万计,大大超过活着的人数,如果人死为鬼,那就会“一步一鬼”,到处都是,为什么主张有鬼的人却说只见到一两个鬼呢?这种批判虽不深刻,却闪耀着机智的光芒。王充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反对生而知之的唯物主义先验论。他写下《实知》、《知实》两篇文章,专讲认识论,批驳圣人能“前知岁月,后知万世”的错误观点。他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器官和外界的接触,“如无闻见,则无所状”,即使是圣人,同样“须任耳目以定情实”。
  王充壮年时代曾做过地方小官,但他性格耿直刚烈,不卖弄聪明去追求俸禄,不为个人利害去巴结长官。经常说别人的长处,从不炫耀自己。结交朋友着重品德和才能,非志同道合的,他终日不言。由于不肯同流合污,他曾遭到诬陷。因经常与长官意见不合,他自动辞去了官职。面对仕途的坎坷,人情的冷暖,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伪书俗文的虚妄,他居贫苦而志不倦,幽居独处,闭门潜思,断绝一切礼节性的往来,专心致志地著述。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封建时代下层知识分子不幸遭际的一个缩影,但是他不屈的战斗精神、求实的态度和发展哲学理论上的毅力,却是永远不能磨灭的。
  王充的晚年是非常凄苦的,孤独无靠,贫无供养,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公元90年至91年间,六十四五岁的王充,仍精力充沛地写了《养性》一书。因感到自己的生命不久,于是又着手将自己历年写下的一百多篇作品整理成一部“新书”。王充说,这部书所讨论的问题有上百个,上自传说中的黄帝、唐尧,下至秦朝、汉代,“幼老生死古今”全都涉及到了。王充认为,这部书用圣人的道理作为评论是非的准则,从博通古今的人那里找依据来剖析事理,就象用秤称物品那样公平,又如拿镜子照东西那样清楚。这大概就是他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论衡”的原因。这部书的序言,就是王充临死前写的《自纪篇》。 

 




理学宗师朱熹




  朱熹是南宋最博学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学者,程朱理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世称朱子。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朱熹的父亲朱松是一个很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他因为不满于南宋王朝求和苟安的做法,把家搬到了福建。出生在书香门第的朱熹,从小就博览群书,广读词章,出入佛老,对各种学问有着极为广泛的兴趣。从二十四岁起,他受学于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开始真正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
  朱熹18岁就中了进士,曾担任过秘阁修撰等职。他一生做官的时间不过十几年,但却教了四十多年的书。在教学的过程中,朱熹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朱熹的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在先秦诸子、佛道思想、史学文学、天文地理、文字音韵、训诂孝据、典章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许多方面,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及不小的成就。朱熹哲学发展了程颐等人的思想,集理学之大成,构建起了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失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认为“理”、“气”不相离,但“理在先,气在后”,“理”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和根源。朱熹的著作很多,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儒家学者之一,《宋史·艺文志》中著录的有四十余种,未著录的尚有二十余种,另外由其弟子或后人编纂的著作也有二十余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周易本义》、《西铭解》、《太极图说解》,以及后人编纂的《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等。
  朱熹生活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的时代。他出生那年,就爆发了钟相、杨幺起义。起义最后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各地的农民反抗活动仍然时有发生。由于偏安一隅,南宋王朝每年还要向金朝进贡,被勒索不少金银钱财。在刚走上仕途时,朱熹曾力主抗金,进行北伐,但后来就慢慢泄气了。他从封建正统思想出发,认为搞好内政才是重要的,所以应该对农民起义进行镇压。所以,对当时普遍的农民反抗活动,他不仅感到担心,而且还亲自参加了镇压活动。与此同时,他建议朝廷和地方官们要注意对农民进行赈灾,注意轻徭薄赋,从而减少阶级对抗,从根本上消灭人民的反抗意识。为此,朱熹曾设立过“社仓”,由政府借贷粮食给农民,让他们渡过生活中的难关。朱熹认为,这样可以杜绝祸乱之源。朱熹认为,人心都是会感恩戴德、害怕威严的,这样做可以既让农民感念官员的恩德,又会畏于官员的威严而不敢反抗。朱熹的这一套想法和做法,都是为了维持统治阶级的需要。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朱熹是我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早在北宋时,程颢、程颐兄弟就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在这套体系中,他们提倡理学,说“理”就是世界的本源,万物皆由理而出。朱熹接受了他们的学说,并且有不少发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伦理体系。他把三纲五常说成是永恒不变的天理,认为“君臣有君臣之礼,父子有父子之礼”。他认为,“天分即天理”,应当父安其父之分,子安其子之分,君安其君之分,臣安其臣之分。他极力宣扬,人应该“存天理,灭人欲”,对一切不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和学说,都应该扑灭。与二程兄弟一样,朱熹的思想也是为维持封建统治服务的。因为朱熹的学说主要是从二程继承过来的,所以,在后世人们往往将程朱并称,他们奉行的一套哲学则被称为“程朱理学”。
  为了提倡理学,同时为统治阶级培养合格的统治人才,朱熹花了自己一生的大部分精力来进行教育活动。即使是在做官时,他也不忘提倡理学。他做官每到一个地方,最重视的就是教育,就是整顿当地的学校。在他的主持下,创办了武夷精舍书院,并且使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得到了恢复。朱熹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明人伦,整顿封建伦理道德。在教育上,朱熹主张应该按人的年龄、心理及理解能力,设小学、大学等各类学校。他还主张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熟读深思。朱熹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不少的影响。 

 



  王守仁是浙江余姚(今属浙江)人,因为他曾经筑室于绍兴阳明洞中,后又创办阳明书院,所以被称为阳明先生。在我国古代诸多思想家中,王阳明是很特殊的一位。他是哲学家、教育家,却又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名将。在印象中,满口子曰诗云,摇头晃脑的老学究形象,和战场上壮怀激烈、身先士卒的名将形象相差太远了吧!即使中国历史上最书生气的儒将,羽扇纶巾、挥斥方遒、指挥若定,也绝没有王守仁这般是真正的大学者、大思想家的。
  王守仁的故事很有趣,史籍中提到,他五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一个异人摸了摸他的头,替他改成“守仁”这个名字,于是就能开口说话。从这时候起,他就是个孩子王,常玩带兵打仗的游戏,同时也常保护弱小的孩子,拥有相当的声望。他的这些表现,让当时人在他身上丝毫也看不出有多少哲学家的影子。
  长大后,王守仁步向了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他一面任侠,一面热衷于弓术及兵法,也努力于文学,终于在科举中及第而做官。由于他反对恶名高涨的宦官刘瑾,在受了四十大板之后被流放到了贵阳。但他并不因此而气馁,以边境知事的身份努力为政,甚至连被捕的盗贼都慕他的名,对其感恩戴德。正是在这里,发生了哲学史上有名的“龙场顿悟”事件。王守仁本来是对程朱一派的学说死心塌地的,这一顿悟不得了,让他感觉到了程朱理学太僵化了,没什么意思,于是转而攻击起它来。在与程朱理学唱反调的过程中,他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