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谛闲大师遗集 >

第230部分

谛闲大师遗集-第230部分

小说: 谛闲大师遗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转语词。上文普通讲,下为出家人说。若舍俗出家之人,能发明心地,得道成功。则一子成佛,九祖超升。父母之恩,不报而自报矣。若未能得道证果,而冬参夏学,精勤道业。或念佛诵经,持咒礼拜。二六时中,不致虚耗。凡有善事,无不兴崇。积功累德,无暂停息,则日后必能感报劬劳之厚恩。其有不勤学问,虚消信施,则报恩无期矣。能报与否,全在当人自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之耳。如其身虽出家,心不向道,徒滥释子之称,全无沙门之实。甘旨不供,祭扫不给。生不能养其体,死不能导其灵。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两途皆失,重罪难逃,岂不哀哉!今唯生大惭愧,至心礼佛。奉为有识神以来,经生父母,历劫亲缘,一切眷属,归依世尊。
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智聚佛。南无调御佛。南无如王佛。南无华相佛。南无罗□罗佛。南无大药佛。南无宿王佛。南无药王佛。南无德手佛。南无得叉迦佛。南无流布王佛。南无日光佛。南无法藏佛。南无妙意佛。南无德主佛。南无金刚众佛。南无慧顶佛。南无善住佛。南无意行佛。南无梵音佛。南无师子佛。南无雷音佛。南无通相佛。南无安隐佛。南无慧隆佛。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菩萨。
  别礼也。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总礼也。
愿以慈悲力,同加摄受。愿父母亲缘,各及眷属;从今日去,至于菩提。一切罪障,皆得除灭。一切众苦,毕竟解脱。结习烦恼,永得清净。长辞四趣,自在往生。亲侍诸佛,现前受记。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常不离行。四无碍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得佛十力,相好严身。同坐道场,成等正觉。
  此为愿词。愿仗三宝慈悲之力,摄受我之父母眷属,从今日以至成佛,除灭惑、业、报、三障,解脱生、老、病、诸苦,永断见思结习,无明烦恼。长辞四趣恶道,往生诸佛净土。面见圣容,亲侍诸佛。耳闻妙法,现前受记。得佛十力,微妙相好庄严,同坐菩提道场,得成无上正觉。
  ○奉为过去父母礼佛第二十三
  此言过去,乃现在之过去,指现生已亡者而言,而前节文中。有过去父母,乃指过去之过去,乃至过去之未来,而为过去三世父母也。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其中若有父母,少便孤背,难可再遇,空想悠然。既未得神通天眼,不知父母舍报神识,更生何道?唯当竞设福力,追而报恩,为善不止,功成必致。
  此为现生之过去父母,礼佛报恩。或于幼小三四岁时,父母双亡,弃我背养。及至成人,念及亲恩,而欲尽孝图报,难可再遇。实有风木之悲,徒然空想,欲报无从。而道眼未开,不知亡亲,受生何所?如昔目连,与舍利弗,始投外道梵志。但深知未尽道妙,于是商议,别访明师。后目连途遇马胜比丘,方袍圆顶,堂堂大相,一望即知为非常弟子。乃问其师为谁?法何所修?答曰:我师释迦,在王舍城。我是初出家,无法可说。尝闻师云:万法从缘生,万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目连闻言大悟,即求马胜比丘引见。还复告知舍利弗,亦心开意解。乃各与一百弟子云:我现欲投沙门出家,汝等可自便他去。而诸弟子不欲相舍,愿随二师,同至佛所,投佛出家。时目连于七日内,即得四果。非但天眼开朗,亦且慧眼洞达,六通具足。目连初心为报亲恩出家,今既具神智。即以道眼,遍观上天下地,寻觅父母生处。知父生善道,而母则在饿鬼道中。皮骨连立,苦恼非常。目连即大悲哀,痛哭流涕,遂托〇饭往饷其母。母得〇饭,左手障〇,恐人夺食,右手食。此即悭贪宿习,因业报所感,满〇变成火炭。目连知母罪重,求救于佛。佛言:汝母罪根固结,一人之力难拯,必仗十方大德僧伽,方克济度云云。然吾等既非目连,未开道眼,不知父母舍报神识,转生何道之中?为在三善道?抑在三恶道耶?唯当勇猛增进,竞修福力,追而报之。众善奉行,力修不懈。言善之一字,一言难尽。如世间一切善事,我辈淡泊禅和子。力不从心,无可为也。唯有勤求礼拜,诵经念佛;身礼敬三宝,口颂赞三宝,意观想三宝。二六时中,念兹在兹。三十年,四十载,以斯三业精勤之功德因缘,必能报父母劬劳之恩。功成必致,非唐捐也。其实将所有念佛持经功德,当即一一回向父母,父母即于此时而超脱,何待功成而方致耶?
经言:为亡人作福,如饷远人。若生人天,增益功德。若处三涂,或在八难,永离众苦。生若值佛,受正法教,即得超悟。七世父母,历劫亲缘,忧畏悉除,同得解脱。是为智者至慈至孝,最上报恩。相与今日,应当悲泣,追怀懊恼,呜呼哽恸,五体投地,奉为过去父母,历劫亲缘,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此引经,以示作福报恩非虚也。如契经所云:为过亡人作福资荐,如送财物与远人,必蒙接济得益。功有攸归,非徒劳也。或建水陆,或礼梁皇,或供佛斋僧,或赈灾布施,此皆可为亡人作福也。所作功德,有功德司官转递,虽一丝一毫,不致遗漏,皆资于亡人也。如有亲缘,远在湘、蜀、粤、滇、等处,寄送衣物与彼,有邮政信局转运,远人未有不收到者。今亡人作福,亦复如是。不过非直接收取,须间接投递耳。如先人已转生人天善道,则福上加福,增益功德。如已堕三途恶道,则可灭罪生福,离苦得乐,免三途八难之苦。上来经语佛说,佛言不信,谁言可信?须知平常之父母,一生无大善恶,死后仍复为人。或为世间营商之人,偶进一批贱值之钜货,忽而涨价,遂得利数十万。不知者以为运佳,实则其过去子孙,做水陆等佛事之功德也。若佛法并无何等效验,岂有几千年来,做佛事有如此兴盛耶?至或有倒运之人,亏耗万千。则其子孙为其做阴寿,害生灵,以致先祖在世做人,颠颠倒倒,弄得不得了也。此乃依理推寻,信而有征之事。又或父母已故,子生佛世,亲□慈颜。面受苦、空、无常、无我、之正法,四谛、十二因缘、之大教,从此一闻千悟,获大总持。则过去七世父母,历劫亲缘,皆蒙超升。悉除忧悲苦恼,同得自在解脱。吾等虽生末法,而犹闻法华、楞严、皇忏、等正法大教,则与值佛无异也。能从闻、思、修,精勤办道,则过去父母亲缘,亦可离苦得乐,同得解脱。如此方谓有智者之大慈大孝,乃无上之报恩也。如我佛释迦世尊,无量劫来度生,是乃大孝报恩。所谓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是也。我辈应追怀亲恩,悲泣哽痛,至诚代为过去父母亲缘,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梵王佛。南无牛王佛。南无利陀目佛。南无龙德佛。南无实相佛。南无庄严佛。南无不没音佛。南无华德佛。南无音德佛。南无师子佛。南无庄严辞佛。南无勇智佛。南无华积佛。南无华开佛。南无力行佛。南无德积佛。南无上形色佛。南无明曜佛。南无月灯佛。南无威德王佛。南无菩提王佛。南无无尽佛。南无菩提眼佛。南无身充满佛。南无慧国佛。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别礼也。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总礼也。
愿以慈悲力,救护拯接。愿过去父母,历劫眷属;从今日去,至于道场。一切罪缘,皆得消殄。一切苦果,永得除灭。烦恼结业,毕竟清净。断三障缘,除五怖畏。行菩萨道,广化一切。八解洗心,四弘被物。面奉慈颜,咨承妙旨。不起本处,尽诸有漏。随念逍遥,□诸佛土。行愿早成,速登正觉。
  此为愿词。愿三宝慈力,救护之,拯接之。令历劫父母亲缘,从今以至成佛,烦恼结使等,一切罪缘,皆得殄灭。断除三障,五畏等,一切苦果,永得消除。行大乘菩萨之道,广化一切众生。八解脱水,洗心垢以自益。四弘誓铠,被众物以益他。面奉诸佛慈颜,亲承慈音妙旨。不动本处,断尽有漏结使。随念向往,逍遥遍游佛土。早圆度弘行愿,速证无上菩提。
  ○奉为师长礼佛第二十四
  师长有二:一为在家师长,教我礼貌,训我才能。二为出家师长,示我佛法,指我进修。莫道出世师长,即世间师长。启迪善教之德,学业造成之恩,亦至深且厚。如最初洗掌求师,愿通经义。其为师者,循循善诱于童蒙。教以规矩礼貌,授以诗书经义。令其博通今古,成为英才。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为恩也至矣故古之仰沾时雨之化,感沐春风之被。有负笈千里,从师之诚,立雪程门,敬师之至也。是知若非师长,教之以礼貌,则举止同于异类。若非师长,授之以经书,则出言近于粗犷。故言在家师长之恩,亦可谓大矣。至于出家师长之恩,则更笔舌难尽。初则诱进童蒙,令离俗出尘。继则教授经书,使持诵礼拜。殷勤提携训诲,满望成就良材。训经以达义,从义而悟理,依理而起行。教以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令了生死,离苦轮。发大心,成佛道。断惑证真,超凡成圣。指迷途而登觉岸,导险路而入康庄。成就法身、慧命。令得菩提、涅槃。若非师长造就,不过一光头俗汉耳。是则父母,但生我色身,师长实我法身之父母,今应代为礼佛以报恩也。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已为,父母亲缘,礼佛竟。次复应念师长恩德,何以故尔?父母虽复生育我等,不能令我速离恶趣。师长于我恩德无量,大慈奖喻,恒使修善。愿出生死,到于彼岸,每事利益,令得见佛,除烦恼结,永处无为。如此至德,谁能上报?若能终身行道,止可自利,非报师恩。所以佛言:天下善知识者,莫过师长。既能自度,亦复度人。
  此明师长恩,须报答也。父母至恩,人所共知。然虽十月怀胎,三年乳哺,昊天罔极之恩德。而不能令我离恶趣,出三界。仅有生育之恩,并不能活我法身。今我等粗知礼义,?解佛法,袈裟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皆从师得。今言师长,乃我法身之父母。盖师长于弟子,念念要我了生死,乃大悲心也;念念使我得无上觉法寂静之乐,乃大慈心也;四等中之大慈大悲也。运大慈心,褒奖劝勉,比况譬喻。于幽深玄妙之理性,恐难领会。故以浅近之事相,以晓喻之。全得了解,如以指而见明月,若筏喻能达法相。常劝修众善,精进奉行,如普度慈航。令离生死此岸,渡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恒使修戒、修定、修慧,令出红尘滚滚,白浪滔滔之生死苦海。不出生死到彼岸,则枉在袈裟之下,做一番生活也。勉励三业:身则礼拜佛像,口则读诵大乘,意则缘念三宝。以如是从事三业之利益,令得将来弥勒成佛。龙华初会,即受记□。除烦恼之结使,永证无为寂灭真谛涅槃之理。从此寂光常照,截断生死根株,免绝轮回流转。而父母生我一世之报身,难免未来舍身受身,复须经生无量生死。今得师长提携之德,竟能脱离苦海。其为恩也,虽邱山固不足比,言昊天亦不足拟议矣。以如此至恩至德,谁能上报耶?若但顾自己终身行道,止为自利,无利他之心,非报师恩也。今欲报师恩者,当发大乘度生之心,己了生死,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