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谛闲大师遗集 >

第274部分

谛闲大师遗集-第274部分

小说: 谛闲大师遗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反释上文、以明得记所以也。佛恐众生不能深信发心无法之旨。是以再拈本因、展转伸示。故曰。若我有法得菩提、佛不与我授记。佛既授我记。正显无法得菩提也。
○三转释无法义二 初约法释二 初正释无法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转释上文得记无法之所以也。首句谓。(何所)以定须无法、方得记耶。盖谓燃灯记我名佛、是法身第九号。记名如来、是第一号。法身之外。别无一法、名为如来。言(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言法如者、即阴入界等、诸有为法之真如义也。佛证此理、如理而来、名如来也。良以六道凡夫、来而不如。二乘圣人、如而不来。权位菩萨、虽能如、未能尽如。纵能来、未能尽来。唯佛才能尽如、亦能尽来。尽如、则尽真如际。尽来、则情界皆空。由是义故、方名如来。世人不知如义。将谓别有一法、得菩提者、始名如来。若是。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矣。以如来乃从诸法如义中来。则一切时。一切处。无不是如。无不是来。所谓如不住如、无往弗如。来亦无来、无来不来。是则事事皆如。法法具来。燃灯实无与。我亦无法得。故曰。实无有法得菩提也。
○二释法非法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此(双释)上文以无实无虚释无记□中、而得记□也。此中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以释诸法如义也。谓如来所得菩提之法。即三无差别之理。个中并无余欠。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即是平等真如。实相妙法。不可以色相见。不可以言说求。故曰无实。上文所以言实无有法、以有法、(不得记者)此也。然亦不在色相外、别有平等真如。不离语言外、别有实相妙法。故曰无虚。上文所以言佛与我记。号为牟尼。以无(法而得记者此)也。一切法、指世间法。佛法、谓即如义。释上诸法如义也。所言下、结成无实无虚之义。谓佛所言一切法者、无非为一切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是故如来称性而谈。则无一法而非真如。所谓世谛语言皆合道。谁家弦管不传心。须知佛依俗谛、说一切法。依真谛、说即非。依中谛、便说是故是名也。
○二约喻释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此以喻结法也。前以须弥大身、喻结无住上心。今以非身大身。喻即非一切、是名一切。以结实无有法、发菩提心也。盖佛说譬如人身长大。配上文所言一切法喻真如法身、□在俗谛、具无量功德、名为大身。乃用大也。空生言。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配上文即非一切法、喻真如法身、离一切障、独居真谛、名为大身。乃相大也。是名大身。配上文是名一切法、喻真如法身、即俗即真、有用有相、常居第一义谛、名为大身。即体大也。此中空生所言、并非答词。乃佛拈前无住章中、当机已解之文、于此结证。如云。我说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以明真如法身、非大为大。曾对汝说譬如人身长大。汝须菩提言、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汝既知前无住为大。应亦知此无法为大。更复何疑。此正喻结实无有法也。
○二约因示三 初明度生无法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此示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应前当生如是心也。由上如来引己无法发心、为菩萨作则。故此特示云。菩萨亦如是。设作一念、我当度生、即非菩萨。何以故。以其有生可度、则能所不忘。四相宛尔。故即不名也。佛自征云。何故尔耶。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皆无四相、尽是佛法。有四相、即非佛法也。
○二明严土无法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此示真如自性、即是法身。法身地上既无能严之身、即无所严之土也。若菩萨凡萌一念谓我能庄严佛土。则自夸其德。即自伐其功。便为三轮未泯。四相不空。不得称为上求下化之菩萨。故云不名也。何故尔耶。常闻如来教菩萨庄严者、何也。盖如来寻常教菩萨庄严者、顺俗谛说法身有庄严也。今言即非者、乃顺真谛说真如法身、本来清净。体若虚空。若欲庄严、即是为混沌开窍。代虚空画眉。故云即非。此明当体全空也。言是名者、乃就中谛说真如法身。不落有无、远离凡圣。虽无庄严、而亦不废庄严。故云是名。是于无庄严中、说庄严也。
○三明达我无法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此结实无有法、谓之菩萨也。言通达无我法者。无我、即无四相、人空也。无法、即无法相、并无非法相。无法相、法空也。无非法相、空空也。所谓一通一切通。三执全消。三空全显。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二直显般若本体二 初审示二 初约知见圆明示三 初示佛眼圆见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细研此科文意、不得不先预知之。因前佛说通达无我法者、真是菩萨。唯恐当机、闻不达意。将谓以无我法、为究竟。未免又坐俱空境上。古德云。仔细检点将来、有甚么气息呢。亦是病也。而又向死水里损煞了也。故佛历历审问、以发明之。良以佛具五眼、故彻见三心。以心非心、则众生性空。悟得性空、虽终日度生、而无度生之相。乃教菩萨虽无我法、不妨称性起用。而炽然度生也。故说如来五眼、不离肉眼。以证上文佛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义也。于意句、正审词。有肉眼不、是问词。当机云有者。谓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故答云有。与众生肉眼一样、是明生佛平等也。问有天眼不。谓佛是天中之天、故答云有。是天佛平等也。问有慧眼不。谓佛是(圣上之圣、故答云有。)是小大平等也。问有法眼不。谓佛(为法中王、故答云有。)是因果平等也。问有佛眼不。谓佛是三觉圆明、(奚无佛眼。是佛佛道)同也。故一一答有。须知不但佛与佛同。而且在凡同凡。在天同天。在圣同圣。在菩萨同菩萨。乃至在畜生同畜生。无可不可。古德云。溪山虽别、风月是同。正明平等真如、实相本体。凡不减、圣不增。是故佛说一切法、皆佛法者、正此谓也。若局而论之。各有区别。偈云。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以是义故、后后胜于前前。故凡唯一。天通二。小圣具三。菩萨有四。唯佛全五。所以彻见真如、生佛情空、一相平等也。
○二示佛知圆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上明能见之佛眼。此明所见之生心也。此一节文、宜剖五段。初自于意去、至说是沙。以证(佛具肉眼)之实。以凡夫说沙、佛亦说沙。然凡夫但知(是沙)不知一河之沙。数有多少。佛则知之。凡夫所不及也。二从须菩提、至甚多世尊。以证天眼之实。谓河长一由旬。沙细如面。复以一沙派一河。派尽其沙。则河之多、已为无量。复以无量恒沙、以派世界。一沙计一界。每一界、各有三千大千之数。则世界复成无量无边。诸天之眼。纵能知一河之沙数、足矣。佛能知如是恒沙世界之数。则诸天复不及矣。三从佛告、至悉知。以证(佛具慧眼)之实。言国土、即世界也。谓无量恒沙世界。每界有若干众生。一一众生、有若干种心。二乘慧眼、纵有他心、亦不及之。佛之慧眼、一切悉见。二乘复不及也。四何以故下。以证(佛具法眼)之实。谓众生心行、总是颠倒妄识为心。非真心也。故佛谓非心。言是名者、以妄无体、徒有心名而已。菩萨虽有法眼。尚未彻见生心皆妄、诸法尽空。佛能尽知尽见。则菩萨又不若矣。所以者下。以证(佛具佛眼)之实。首句征词。谓沙界如是多。众生如是多。种心如是多。佛悉尽知尽见者、何也。良以一切众生、三世迁流。妄想之心、原无实体。皆不可得也。故云过现未、俱不可得。谓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停故也。古德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原无。妄缘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故知佛眼、乃五眼之最。求其致极、不出觅三世心不可得处而见。所以前来、教菩萨发心、度生严土。皆以不可得的实无有法而为心者、此也。故神光二祖。答以觅心了不可得、即受西来心印。足见佛与祖、无二鼻孔出气也。
○三示实福非福二 初明有实非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承上谓我言三心皆不可得、于汝之意云何。设若有人、以不可得心为因。用满大千界宝为缘。布施与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答以如是、世尊。言如是者、正明以不可得心、如于真如性空之是。言此人既以空心为因。宝施为缘。复不住相。则(福感)无漏、诚甚多矣。
○二明无实乃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此就当机答福德多处、急转一语。令其升堂、而入室也。若福下二句。反显有心非实、福亦不多。以福下二句。顺释无实乃多。此中无字、正离相无住之无。故佛言得福多也。
○二约色相言说示三 初示即色非色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此跟释上文、无实乃多意也。谓世出世间、福德之多、莫过于佛。所谓有百福相好、万德庄严、可谓多矣。故拈色身见审。欲令知此福德有实、则不说多之所以也。故云(可以)具足色身见不。对曰不也。只此一答。是福德有实、不说多之义、则不待辨、而自明矣。故决之曰。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盖清净法身、犹若虚空。岂可以色见哉。乃征之曰。如来寻常说自百福相好、万德庄严者、何所以也。以顺三谛说、曰具足。曰即非。曰是名也。
○二示即相离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