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谛闲大师遗集 >

第314部分

谛闲大师遗集-第314部分

小说: 谛闲大师遗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四月间曾允京都之请。故于二十日起。为本寺研究生先讲大乘止观。至二月底方完。即于三月朔续讲净要。至四月中。无论讲至几要。乃当北行也。会义杭板亦佳。圆觉经先读憨山直解。念本属心。注想念、即心念也。澄心念、即神念也。夫念佛一法。万勿希图玄妙。只要老实念去。并不劳观想及与参究。亦不必近时便见□验。但能时时作西方想。刻刻作临终想。管取临终。稳坐莲中。只此二语。可值千金之价。幸勿说过便罢。是所深望。肃复。并候新祺。观宗老朽闲复。
覆嵊县张德威居士书(二)
  前由海盐徐蔚如之老母。印送一万本。寄来二千份。尚有数百本未曾分完。倘后有人要时。再以函告。夫专修念佛三昧。只消二六时中。持诵不辍。念念相续。如母忆子相似。读楞严第五卷文尽。大势至圆通章。乃专修之方法也。所言喉咀气升者。良以未得善巧。舌动于心。心火上炎故也。念佛不得太高。亦不得太急。更不长念六字。须以四字为常。复不得尽气念。宜摄心而念。徐徐而念。念极情忘。自然得入三昧矣。附上沪报征启一纸。请照收。并候炉安。 闲复。
覆厦门瑞竹岩古松上人书
  古松老宿慧鉴。鄙人以精神疲惫。调摄于苏垣灵鹫寺中。暂谢诸缘。即宗教会最紧要事。亦少顾问耳。座下所示手教二番。在阴历重九日。始得展读。方知前寄奉之楞严要解。中途失去。不胜痛切。有辜悬悬之望。兹将自己所藏之本。复申覆命。还祈哂鉴。然则此书刊印流传。环老人之法灯再焰永曜。无明世界。转为不夜之天者。皆座下之愿力所摄持耳。鄙人不过以三寸舌根。区区之意。何足道哉。座下不必过誉。老朽愧无以堪。况为法为人。亦衲僧所分内事。功可不必计也。何须以丹青而点画太虚哉。公其实心为法。尽未来际。同报佛恩。亦非过分量也。山海遥遥。人身渺渺。以正眼瞩窥。在大圆妙心之中。犹海之沤。空之尘也。若眚翳一丝未消。未免狂华乱舞。依旧颠倒轮转耳。何其娑婆之险耶。公其知之乎。不若随鄙人学愚夫妇行。真实发愿。决志求见弥陀。然后乘愿回入苦海。普度冤亲。公其满我所愿乎。又不卜尊意为如何也。并候定安。 旅沪净土庵宗教会事务所谛闲覆。
覆上海西池庵圣莲比丘尼书(一)
  圣莲鉴。读来函。领悉一切。创办莲社。非分外事。当兹法弱魔强。狮子身虫。自食狮肉。原非外虫所能食也。佛弟子自败佛法。实非外人所能败耳。依愚之见。尔侪尼众。工程告竣后。自当杜门谢客。认真精修。以期自度。庵内同修眷属。设有信心女士。志慕莲修。随缘领受。切勿外驰。虽无恒产。不患资助无人。曾记禅林宝训有言。但患道德之不在身。不患势利之不在己。欲挽既倒狂澜。先从自庵下手。所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吾徒年逾半百。后之光阴。尔知还有几何。趁此身体未衰。精神尚堪勉力。直须先身修而后家齐。使家齐而后国不治而自治矣。肃复并候安乐  老人手示。
覆上海西池庵圣莲比丘尼书(二)
  圣莲吾徒鉴。当此风声鹤唳之时。增吾人厌离娑婆之心愈切。以道念会之。未始非增上缘也。然则尔我之两省烽火不息。必致牵动各省。使全国皆兵。众生之业累所感。实无可如何。因必招果。缘必招报。只好听之而已。有一定之道理。非人力所可挽回也。吾人直须以唯佛是念。唯净土是归。无别方法可想耳。将来为制造局。势必有一番攻击。贵常住相距不远。唯恐大受惊惶。夫因缘果报。悉有前定。庵内诸师。宜早夜翘勤。投诚礼佛。转大事为小事。化小事为无事。使依正无恙。老幼均安。是老人所深望也。老人病体已瘥。而色力尚未完复。请勿锦念。并候合庵均庆。 老人亲笔覆。
覆上海西池庵圣莲比丘尼书(三)
  圣莲鉴。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精神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光阴可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当念念执持佛名。知光阴之可爱惜。则不虚度。当时时熏修净业。倘置佛名。而别三乘圣行。亦是浪用精神。譬千钧之弩。为小鼠而发机。倘置净业。而别取权乘小果。亦是虚度光阴。譬如以摩尼宝珠。而贸一衣一食。诚可惜也。宁不悲乎。老朽以吾徒是名门出身。不比泛泛时流。况是有志出家。可作法门良器。若不杜绝尘缘。认真行道。譬如怀珠作丐。岂不大可哀悯耶。周氏奠事。头陀寺请不必代。老朽也不闻问。尘缘扰扰。若不一刀两断。到得尽未来际。摆脱无期。思之思之。又重思之。肃复。 闲示。
覆上海西池庵圣莲比丘尼书(四)
  圣莲吾徒慧照。阎浮苦土众生苦人。不生西方。无由解脱。是以韦希提夫人白佛言。世尊。我今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畜生、饿鬼、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是第一个创始净土法门之发起人也。佛世尚尔。况至今日又过三千年矣。人性浇漓。愈流愈下。若不努力求生西方。苦海无涯。有何底止。居此枪林弹雨之中。民不聊生。岁无宁日。正吾侪求生极乐之增上大因缘也。本寺驻兵一节。前二次来时。因有相识地方长官。一说即罢。唯今第三次。以各相识之长官。均皆离甬。阻止莫由。多亏陆军军律严肃。住在寺中。毫不侵扰。不过暂驻十朝半月而已。无甚妨碍也。曹家参记之银据一纸。存贮此间。请勿纪念。老人病躯尚好。唯佛是念。亦唯佛土是归。目今兵事虽歇。非长安之久计也。此复并候大小均安。 老人闲复。
复觉明比丘尼书(一)
  觉明大德慧照。读来函。欣悉病中获益。境异寻常。不作圣解。名善境界。是为脚跟下入程初步。直须稳密增修。本无奇特。幸勿作圣证会也。须知众生界中。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经云。云何我相。即于功用中所证者是。乃至证到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犹名我相。云何人相。即指心悟证者是。纵使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犹名人相。云何生相。即指心自证悟所不及者。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即名生相。云何寿相。即指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若于此四相中。如有一相未忘。依然认贼为子。且尔所见者。犹在电光三昧之幻影耳。况又谬起思惟。妄生分别。堕入文字窠臼。不自知觉。深为痛惜。足证陈习。不易祛除。当思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如理正思。实心实行。全理成事。全性成修。依四安乐。实事求是。即向事上蓦直做去。事到理圆。庶不负尔卓志精修也。幸毋忽焉。并候常乐百益。 谛闲手复。
复觉明比丘尼书(二)
  觉明大德慧鉴。当斯五浊恶世。法弱魔强。显荫命夭。亦是魔所使然。此子夙所培植者。但知修慧。而不知修福。所谓单轮不能远致。只翅安得高飞耶。伊不自量。乃招此报耳。老朽早曾觑透。奚必感伤。可怜一亭居士。苦心孤诣。徒费一番照应也。大德宜适中行道。一志直前。幸勿拖泥带水。是复。并候安乐百益。闲复。
复觉明比丘尼书(三)
  觉明大德慧鉴。老僧初六日到山。护法朱性延居士登山求戒。可谓有志于道。皆因宿植善根深厚。故能忍苦耐劳。想于日昨堪旋沪上。山中苦况。必能尽吐衷肠矣。兹不赘辞。愧承法财兼施。怀感莫名。难宣寸楮。今日由观宗寄来二十三日手教。展读之下。欣悉包君寿钦。护助长关。足证道不虚行。谚云。一人行道。忙煞伽蓝。不我欺也。矧大德勇猛精进。为法忘情者乎。日前与性延居士言定。订于四月初八午前启封。届期自当预日到沪。若无大事障碍。决不食言也。肃复并候安乐百益。老人谛闲拙笔。
复觉明比丘尼书(四)
  觉明大德鉴。读手书。领悉一是。老朽无法为人说。何言安尔心。孰料尚有两个念头未能放下。即此未放下之念头。我不敢道尔非。又不肯说尔是。一者。怀念师恩。未尝不是。为皈依师念百日佛七。不特于师获利。即于自亦大益处。此事我极表同情也。二者。为剃度师募石碱。闻尔师是海会寺妙参和尚。尔师门下。有法剃两派门徒。龙象蹴踏。毋须尔女弟子募建也。若非妙老。非我所知。尔当立大誓愿。百劫千生。行菩萨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如是则不惟一生的父母师长。而生生的父母师长之子职俱能尽得。不惟一人之父母师长。而人人之父母师长俱能尽其子职也。昨月间与王公一亭同居万年寺中。老朽受诸求戒弟子。如朱性延辈诸多供养。时怀惭愧。心常不安。承一老以善言慰谕。教我述一篇示新戒语。以一老之笔。代我书印。散诸戒子。愧我不文。无法可说。兹承尔请说法华经偈。未知聊可塞白否。如能稍可敷演。请朱护法差送南门梓敬里。乞求一老大笔书成。石印千张。与安乐行品同结净缘。以此功德。庄严净土。未审高明以为善耶。否则作罢。希裁夺是荷。并候安乐。 闲老人亲笔。
复觉明比丘尼书(五)
  觉明大德慧照。读三次手书。足见尔为法情殷。念头纯粹。全无一点尘劳妄想。可敬可喜。切惟勇励过分。似亦不宜。前者发心。拟欲山中长关。(老朽)以为大不相宜。今以包君护法不当。决意坚辞心窃喜之。可谓开正知见也。兹谓以后拟欲沿门乞食。身坐四衢。此等办法。我亦不肯称善虽学头陀之行。非尔所宜。终非久计。不可以不慎于始也。论尔之志。固然坚强。论尔之身。宛尔不足。勉力从事。安得久长。况人命无常。犹如转烛。一息不还。便同灰壤。道业未成。此身先丧。宁不痛惜。古德有言。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国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是以往圣先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过于净土一门也。经云。末法时代。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呜呼。今正是其时矣。依我鄙见。论尔身材。宜居稠林尼众之中。于二六时间。具大威仪。令他取法。以信愿持名。往生乐国为宗旨。抱定宗旨。一志不移。任他八风吹来。尔当孤然不动。只此法门。真可一生直捷了当。世之最可珍贵者。精神也。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苟起一念。即落十界。精神宁不珍贵乎。世之最可爱惜者。光阴也。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光阴宁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贵。宜念念执持佛名。若不向佛界缘起而念佛。凡夫之世。心无二用。不念佛名。举念即落众生界矣。险乎险乎。苟知光阴之可爱惜。当时时精修净业。日用之中。身口安保不作。心念奚能不起。不向净土精修。以身口意三。即造尘劳之业。纵使不恶。宁免八苦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