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地质旅行 >

第22部分

地质旅行-第22部分

小说: 地质旅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漠地貌,主要着眼于岩石的裸露,裂隙的发育,露头的崩解破碎。有些水平岩层或火成岩类往往风化呈城堡状的露头形。素描时着重于轮廓线的勾勒。画沙漠地区的沙丘,特别如新月形沙丘,除轮廓线的勾勒需清楚外,在其凹洼处用阴影线表达也十分重要,柔和弯曲的阴影线要平行地画,切忌交错起来(图7。16)。
  海滨、湖滨地貌素描,重要的是从成因类型出发取景。画湖泊地貌,还要注意其发育的阶段性问题。除地貌轮廓外,湖岸与湖内生长植物的情况尽量接近实际画下来,它们的繁茂程度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湖泊的发展史,甚至植物的性质(名称、特征)也宜细致描绘。
  (4 )化石素描换换换换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室内的,一是野外的,要求各有不同。
  野外化石素描,多用于露头范围较大,或化石的色调与岩层的色调一致,反差不大等情况,此时用照相摄影,效果不见得好,可以素描代替。况且这种化石露头对于研究生物群落、古生态、化石埋藏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素描时还可根据作者研究的需要在某方面有所侧重。
  比如在某地露头上沿层面分布着众多的化石(如石灰岩中的生物礁、煤系地层中的植物群体化石),对于研究各类动物或植物间的共生关系至为重要,恢复它们的群落也极有意义。因此,素描的侧重点就应放在化石的形态上,使读者能大致分辨出它们的门类以至属的名称(图7。17)。其他在露头上的有干扰的物件(岩石破碎,植物生长之类)可以省略不画。就是在画这些化石时,也应着重于它们的轮廓形象,不求其内部构造的细微描绘。同时,各类化石的数量关系、个体的大小比例关系等也应注意,尽量符合实际情况。
  如果素描的对象是为了研究古生态或埋葬群的特点,则化石的位置、定向与岩石结构或构造的关系等方面均需作重点描绘,甚至它们在地层中的倾斜角度、附着情况都要如实素描,而化石体的若干微细构造可以简略一些,只求能分辨出轮廓特征,大致叫得出门类的名称也就行了,特别是它们的生长方式或化石的排列方式与层面的关系要切实注意。例如竹节石、软舌螺等长锥形化石的排列方向往往可指示当时的水流流向。煤系地层的基干化石的排列方向(图7。18)可以指示煤层是原地形成的,还是经过搬运以后埋藏的,由此,还可以对煤层的经济价值作参考性的评价。当观察清楚以后,可以在不损害科学事实的前提下,适当地运用夸张手法使化石埋藏的特点更具典型化,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
  大型脊椎动物化石,往往见到全身各部的骨骼散乱地保存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比如在十几平方米以内),表示基本上是原地埋葬的,这时候,除画清楚这些部位骨骼(头,胸、脚部)的轮廓外,还应注意相互间距的比例关系(图7。19)。
  有时,要利用化石的埋藏特点说明岩层的形成环境,则素描此类化石(例如贝壳滩)要着重于它们的堆积特点,不必拘泥于各个化石的细微形态,有个大致轮廓也就行了。
  化石的室内素描,一般说来,并不是地质旅行中的任务,不过对于训练画个别化石的形态特征仍有帮助,不妨在此作些简介。
  个别化石素描的关键在于形态逼真,立体感强。总的说来,要求用笔细腻,凡化石上的微小特征都要表达出来(图7。20)。不过,也不尽然,因为每一个化石的特征有主要的,次要的;也有属于属一级特征的,也有属于种一级特征的。一般而言,能画到属一级的特征已算是很不错了。因此,属于种一级的特征就可以画得粗略一些。
  其次,有些特征在天然标本上保存比较模糊(因风化关系),而实际上这个特征是存在的,那么,在素描时可以使其“完整化”,有意识地将其“补充”起来。、再次,为了使化石标本显眼,在其背景衬托上可以适当运用“美化”的办法,例如加浓色调,或减轻色调(往往用阴影线的浓密、疏淡表示)。
  有时候,我们还会碰到化石由于保存的原因而出现一些细小的裂缝,或附着一些难以去掉的杂质,或带有铁锰锈斑之类。如果如实描绘时,必然影响到化石的应有特征,形成干扰。这时候,只能排除干扰,凡与化石本身特点无关的杂质、裂缝、锈斑之类完全不画出来,使化石“净洁”醒目。如果遇到大型化石,其上附有裂缝、杂物,而不会影响该化石的特征时,适当地画几笔也无妨,有时反而增加其天然情趣,有逼真的“化石感”。
  哪些该去,哪些该画,由作者根据需要而定。
  即将结束本章内容的时候,必须指出:素描的成功与否在于执笔者的多多练习,而不在于了解或熟记多少基本知识、步骤、技法之类。画多了,熟能生巧,肯定能创作出既合乎科学道理、又合乎美学要求的素描图来。
    
  附一  重要矿物肉眼鉴定
  自然金:多为分散的粒状,或不规则的树枝状集合体。金黄色,随其成分中含银量的增高则渐变为淡黄色。条痕与颜色相同。有强烈的金属光泽。硬度2。5 ~3。具强延展性,可以锤成金箔。纯金的比重为19。3。 导电性良好,化学性能良好,除溶于王水外,不溶于任何酸类。熔点1062℃。用于货币,制造精密仪器及装饰品。
  主要产于石英脉中,自然金常富集成沙金矿床。
  金刚石:晶形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较少呈立方体,而大多数呈圆粒或碎粒状产出。无色透明或带有蓝、黄、褐和黑色。标准金刚光泽。具强色散性。硬度10。 性脆。比重3。50~3。52。 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生黄、绿、紫荧光。用于精密及特种切削工具,制造金属钢丝的拉模、钻头及贵重的宝石。
  常产于超基性岩的金伯利岩(即角砾云母橄榄岩)中。当含金刚石的岩石遭风化后,可形成金刚石砂矿。
  石墨:常呈鳞片状、块状或土状集合体。颜色和条痕均为黑色。半金属光泽。
  极软,硬度1 ~2 ,有滑感,易污手。比重2。21~2。26。 由于其熔点高、抗腐蚀、不溶于酸等特性,可用于制作冶炼用的高温坩埚。具滑感,可作为机械工业的润滑剂。导电性好,又可制作电极等。高碳石墨可做原子能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及国防工业应用。
  石墨在沉积变质成因的岩系中分布最广,系富含有机质或碳质的沉积岩受区域变质作用而成。
  高岭石:常呈土状、粉末状、鳞片状。纯净者颜色白,如含杂质,则染成浅黄、浅灰、浅红、浅绿、浅褐等色。蜡状光泽。硬度极低,1 ~3 度。比重2。6。吸水性强,舌舔有黏性。
  为陶瓷、造纸、橡胶等重要化工原料。
  高岭石的来源,有黏土沉积形成,有长石、霞石等风化而成。
  磷灰石:单晶体为六方柱状或厚板状,集合体为块状、粒状、结核状。其颜色因成因而异,纯净者无色或白色,但少见。一般呈黄绿色,亦有灰、绿、褐、蓝、紫等色。油脂光泽。
  主要用于制造磷肥以及化学工业上的各种磷盐和磷酸。
  海相沉积成因者形成胶磷矿,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有时与火成岩有关者,也可能有经济价值。
  磁铁矿: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晶体形状为小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颜色呈铁黑色,半金属光泽。硬度5。5 ~6。5。性脆,具强磁性。为重要的铁矿石。形成于内生作用和变质作用过程。
  赤铁矿:常呈片状、致密块状、鲕状、肾状、土状等。颜色呈红… 铁黑色,条痕为樱桃红色,半金属光泽,硬度5。5 ~6。5。无磁性。也是重要的铁矿石。赤铁矿是自然界分布很广的铁矿物之一,可形成于热液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作用的环境中。
  硬锰矿:通常呈葡萄状、钟乳状、树枝状以及土状集合体。灰黑至黑色,条痕褐黑色至黑色。半金属光泽,如土状者,则无光泽。硬度4 ~6。性脆。比重4。4 ~4。7。为提炼锰的重要矿物原料。常见于沉积锰矿床和锰矿的氧化带上。
  黄铜矿:常为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黄铜色。条痕墨绿色,金属光泽。硬度3~4。性脆。比重4。1 ~4。3 ,能导电。是提炼铜的重要矿物原料。黄铜矿可形成于各种地质条件。
  黄铁矿:晶形常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集合体常呈致密块状、散染粒状。
  浅黄铜色。条痕绿黑色。金属光泽。硬度6 ~6。5。性脆。比重5。断口参差状。黄铁矿是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也可提炼硫磺。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形成于各种地质条件下,其中多见于火山岩系中。
  方铅矿:晶体常呈立方体,通常成粒状、致密块状的集合体。颜色为铅灰色。
  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硬度2 ~3。比重较大,为7。4 ~7。6。具弱导电性和良检波性。
  是提炼铅的最重要矿物原料,并常含银、锌作为副产品。
  自然界分布较广,热液过程者最为重要,经常与闪锌矿在一起形成硫化矿床。
  闪锌矿:晶形多呈四面体,菱形十二面体,但常见者是粒状块体。颜色因含铁量的不同而有差异,灰色、浅黄、棕褐直至黑色。条痕白色至褐色。光泽由松脂光泽至半金属光泽。从透明至半透明。硬度3。5 ~4。比重3。9 ~4。1 ,随含铁量的增加而降低。
  闪锌矿是提炼锌的重要矿物原料,并从中可得镉、銦、镓等元素。常产于热液矿床中。
  黑钨矿:常呈板状及粒状。颜色棕至黑。条痕暗褐色。半金属光泽。硬度4。5~5。5。比重6。7 ~7。5。含铁较多者具弱磁性。
  黑钨矿为提取钨的重要矿物原料,主要用于冶炼合金钢及电子工业。常产于高温热液石英脉及与花岗岩有关的矿床中。
  锡石:其形态随形成温度、结晶速度、所含杂质的不同而异。晶体常呈双锥柱状、长柱状、针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粒状。一般呈红褐色,无色者极为少见,含钨者呈黄色。条痕淡黄。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6 ~7。性脆,贝状断口,比重6。8 ~7。0 ,是提炼锡的主要矿物原料。
  其形成与花岗岩有密切关系,气化… 高温热液成因的锡石石英脉最有价值,风化后,常富集为锡矿砂。
  辰砂:单晶体呈厚板状或菱面体形。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以及被膜状。
  红色,有时表面呈铅灰的锖色。条痕红色,金刚光泽,硬度2 ~2。5 ,比重8。05,导电性极差。
  辰砂是提炼汞的最重要的原料。其单晶晶体可用作激光调制晶体,是当前激光技术的关键材料。形成于低温热液过程中。
  辉锑矿:单晶体呈柱状或针状,柱面具明显的纵纹。集合体为放射状或致密块状,铅灰色,条痕黑色,晶面常带暗蓝锖色,金属光泽,硬度2 ,性脆,比重4。6。辉锑矿为提炼锑的重要矿物原料。用以制造合金及化工原料。
  辉铜矿:单晶体少见,晶形呈假六方形的短柱状或厚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粉末状。暗铅灰色。条痕暗灰色。金属光泽。硬度2 ~3。略具延展性。小刀刻画时不成粉末,却留下光亮刻痕。比重5。5 ~5。8。导电性好。
  辉铜矿是含铜最富的硫化物,为提炼铜的重要矿物原料。
  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