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人类曾经被毁灭[李卫东] >

第25部分

人类曾经被毁灭[李卫东]-第25部分

小说: 人类曾经被毁灭[李卫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上一个世纪,当人们认为火星存在生命,而把注意力集中到火星上去的时候,金星并没有被冷落,也格外受到人们的注意。虽然金星有生命的观点并不突出,但人们在寻找宇宙生命的时候,总是设想,金星理应在遥远的时期,曾有过地球目前的自然条件,只是金星自身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生命的黄金时期,我们现在看到的金星,是已经衰老以后的金星,目前它没有生命,并不表示它从前也没有生命。
  另一方面,金星是颗很特别的行星,它与太阳系里的其他星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它公转的方向与太阳系里的其他行星正好相反,惟有从金星上看去,太阳才会西升东落。再者,金星与月亮相同,每当它接近地球的时候,永远是以同样的一面对着地球,好象一个羞羞答答的少妇,将另一面藏得严严实实。
  本世纪以来,随着外层空间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有计划地探测金星。1960年,美国首先发射了“先驱者一5号”,对金星进行考察,次年,苏联又发射了“金星一1号”。到1981年,双方共发射了20多个探测器。然而,由于金星有一圈厚厚的大气层,空间探测器无法勘破气层,使多次的探测结果都不理想,直到今天,我们对金星的了解依然不多。根据这些探测器发回的结果看,金星的表面温度达450℃—470℃,而且昼夜温差极大。人们推测,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生命是无法生存的。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行星学家卡尔·萨格恩指出,似乎不能根据现有资料来否定金星云层下存在某种生命的可能性。也有的人从金星的自然演化角度去推测,认为金星上是可能存在生命的,他们的证据是:一。从太阳系内九大行星及卫星的太空观察看,除金星与地球以外,其他星球呈现的颜色都以褐、红、黄色为主,而金星与地球则是以蓝绿色为其基调,比照地球的生命史看来,这本身就是生命的象征;二、金星的质量为地球的0.817倍,它的演化速度比地球快了800万年,也就是说,它目前相当于800万年以前的地球,按照自然演变的规律,应该曾经有智慧生物存在。在漫长的渐变过程中,金星上的智慧生物完全可能找到一种适合他们继续存在下去的方式。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一次科学研讨会上,前苏联科学家尼古拉·里宾契柯夫博士披露说,根据前苏联无人宇宙飞船探测的结果,金星上发现曾经有2万个城市存在过的痕迹。这些城市散布在金星表面,呈马车轮的形状,中间是一个巨大的繁华都市,从这个中心向四周放射着许多条道路,将2万个城市联系在一起。这些资料是1988年1月,苏联无人宇宙飞船穿过金星表面浓密大气层后,使用雷达扫描时发现的。不过,这些照片不十分清楚,至今还很难辨认出这些建筑物的具体形状。尼古拉博士说:“我们唯一知道的和已经确定的,就是这些城市皆呈倒塌状,这说明它们的历史十分古老,目前还没有任何生物存在的迹象,所以最保守的估计,那里的生物已经灭绝了很久很久。”
  卓尔金星
  在研究玛雅人留下的历法时,人们发现,玛雅人的历法中有三种不同的纪年法,即金星年、地球年、卓尔金年,它们分别是:金星年225天,地球年365天,卓尔金年260天。现在我们知道,玛雅人的金星年、地球年都计算得相当精确,达到了很高的天文学成就,而这两颗天体在太阳系里都能找到。但什么是卓尔金年呢?这让许多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解释说,卓尔金年是玛雅人的宗教纪年法,每年13个月,每月20天,这样刚好是260天。持此观点的人进一步解释说,这个260天日历是用来占卜吉凶的。但是,这种解释没有一点证据,为什么玛雅人要用260天来表示宗教情绪呢?13个月的划分也明显与地球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不相符,而且,现在玛雅人的神话传说中也没有260天或13个月的任何证据。
  也有的人认为,卓尔金年与其他两种历法是相同的,都是用来计算星辰运行周期的,地球年是计算地球运行周期的,金星年是计算金星运行周期的,而卓尔金年则是计算卓尔金星的运行周期。然而,奇怪的是,太阳系里根本找不到260天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行星,我们熟知的九大行星里也根本没有卓尔金星。按照天文学的计算,如果真有一颗周期为260天的行星,它的轨道应该在现在的金星和地球之间。假如卓尔金星是存在的话,它是在什么时间存在的?
  现代天文学发现,金星与地球之间,虽然没有任何星体,但是存在一条陨石带,它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陨石构成,闯入地球大气层的陨石,绝大多数都来自这条陨石带。这一发现启发了天文学家,他们由此推测,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里确实存在一颗周期为260天的行星,其位置正好处于金星与地球之间,有人称它为卓尔金星,也有人直接把它称为玛雅星。后来,这颗行星不知为什么,突然发生了大爆炸,其爆炸后的残骸形成了现在的陨石带。
  人们这样来假设这一天文事故:卓尔金星曾经是一个自然条件十分良好的星球,河流中流动着液体水,高山与平原上到处都是植物、动物。这方水土养育了聪明的人种,他们就是玛雅人。在卓尔金星爆炸之前,玛雅人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文明,甚至超出了地球现有的文明程度,他们已经可以进行长距离的星际旅行。也许是因为自然的原因,也许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卓尔金星爆炸了。但是在爆炸的前夕,玛雅人开始疏散到其他星球,有一部分玛雅人来到了地球。但是,地球与卓尔金星的自然条件毕竟不同,对玛雅人是有相当危害的,尽管他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可是,地球环境中的各种病毒及新的重力条件,最终还是将灾难降临到他们身上,玛雅人因此而灭绝了。
  由于玛雅文明消失的相当突然,解读玛雅文化的钥匙又被西班牙人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因而,卓尔金星也就成了千古不破之谜。太阳系里是否曾经存在过卓尔金星?玛雅人为什么要发明360天纪年法?豆3个月的划分法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了。
  然而,80年代的考古学似乎又勾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思,因为人们在玛雅人生活过的地方,出土了一种新的人种化石,根据化石复原,研究者发现,这一人种与地球人不太一样,一个明显的差别在鼻梁。我们人类的鼻梁无一例外都是凹进去的,可是这种人的鼻梁却是隆起的,即从前额到鼻尖形成一条直线。古生物学家将这种人划归为“已灭绝的古猿类”。但也有些人根本不同意,提出许多证据,证明这种生物与古猿在生活年代上相去甚远,而且他们是人不是猿。孰是孰非,至今没有定论,看来这场官司还要打下去。
  这种“隆鼻人”使我们想起了古代埃及壁画中的神人们,他们也是“隆鼻人”。从地理上讲,埃及与美洲东隔太平洋,西隔大西洋,在遥远的古代,双方不可能有任何的往来,那么两处“隆鼻人”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埃及人在描述他们心中的神的时候,为什么会传到大洋彼岸去呢?这似乎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古埃及人与玛雅人他们见到同一种“隆鼻人”。也就是说,当时地球上确实存在这一人种,但他们与玛雅人及卓尔金年的关系尚不清楚。
  如果从地球生物及文明的进化历程来看,许多人认为,即使太阳系中果真曾经存在过这么上颗卓尔金星,它不会比地球生物进化得更快,毕竟相差不过800万年的时光,这颗星上不会出现超过地球现代文明的文明,大规模向外星系移民似乎不太可能。
  我们认为,金星、火星上的文明遗迹如果真的存在的话,他们的发展当与月球闯入太阳系有关。因为正像我们以上所说的那样,月球比太阳系里任何一颗行星的历史都古老,甚至比太阳还古老。当他们从遥远的宇宙来到太阳系的时候,也许这些星球上正生机盎然,原始的智能生物没有任何抵抗地被他们利用。我们甚至怀疑,金星或者火星的文朗就是被他们毁灭的。事情也许是这样的:当时金星、地球、星都有智慧生物存在,只是发展的程度不一样,但金星与火星的智慧生物及其发展起来的文明,很可能是宇宙间最有害的文明,故而被月球人彻底摧毁了。因为当时地球可能还没有人类,只有一些灵长类动物,文明还没有出现,故而逃过了这次劫难。月亮人在毁灭了金星与火星后,为了确保地球轨道的稳定和自然环境,他们又有意炸毁了地球与金星之间的卓尔金星,留下了一条陨石带。

第六章 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一直是科学上的谜团。达尔文说,人类是从猿猴的一支进化而来的。可人们在不断地追问:剩下的猿猴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的迹象?
  基因科学产生以后,人们又问:人可以像机器一样被制适吗?为什么所有的神话都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

第一节 达尔文进化论是唯一正确的吗
  19世纪,在英国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发现了一套轰动全世界的生物进化理论,他的名字叫达尔文。
  1831年,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海军“贝格尔”号战舰的环球航行,在南美洲地区整整航行了5年,对热带与亚热带动植物进行了广泛的考察。1836年回国以后,达尔文主要从事科学实验与著述。他根据对生物界大量的观察与实验,认为物种的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归纳起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达尔文的这套学说,奠定了进化生物学的基础。他还将进化论用于人类发展的思考,阐明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依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经过一番激烈的学术和宗教的大动荡、大争论后,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在以后的岁月里,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在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人类起源说。他们认为,人类是古猿经过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在万物更迭交替变化中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理论,从其他学科,比如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现代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学科中寻找到了证据。根据这些证据,人们推测地球生物进化的总模式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猿猴类动物——人类。马克思十分欣赏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时认为,在由猿到人的进化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代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中的一支进化而来的,古猿早在3000多万年以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体形较现代猿类小。考古学通常讲的“腊玛古猿”,大约生活在1400万一1000万年前,身高仅1米多一点,体重在15—20公斤左右。所谓的“南方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100万年以前。我们人类就是由南方古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大约200万—30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脱离了古猿类,朝着人类的方向演化。根据化石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