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060-圣济总录 >

第274部分

060-圣济总录-第274部分

小说: 060-圣济总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寒疝、心腹痛不可忍,汗出闷绝,椒附汤方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二百粒)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枚) 粳米(半盏) 干姜(炮 
半两) 
上六味, 咀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枣二枚劈破,煎至一 
盏,去滓温服,空心食前。 
治寒疝心腹痛,附子丸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二两) 桃仁(去皮尖双仁别研膏三两) 蒺藜子(炒去角一升) 
上三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不拘时。 
治寒疝心腹痛,汗出厥冷,地黄汤方 
生干地黄(焙三两) 甘草(炙) 白茯苓(去黑皮) 人参 当归(切焙各二两) 羊 
肉(去 
脂切三斤) 
上六味,前五味细锉,将羊肉用水二斗,煮取汁一斗,去羊肉入诸药,煮取七升,入 
葱白一把切,枣十四枚劈破,再煮取六升,绞去滓,每温服一盏,不拘时。 
治寒疝心腹痛里急,当归汤方 
当归(切三两) 生姜(切五两) 羊肉(去脂膜切作片一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每温服一盏,不拘时,日三夜二。 

卷第九十四诸疝门
寒疝积聚
属性:论曰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盖积者阴也,阴沉而伏,发则不离其部,聚者 
阳也,阳浮而动,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定处,令人洒淅恶寒,饮食不为肌肤,或吐利胀满, 
或心下如复杯,腹中如人臂所横,皆寒疝积聚之证也。 
治寒疝邪气往来,坚固积聚不散,多寒不得卧,苦汗出,大小便不利,桔梗丸方 
桔梗(锉炒半两) 葶苈子(纸上熬一两一分) 藜芦(去芦头炙半两) 浓朴(去粗 
皮生姜 
汁涂炙锉一两一分)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五十枚) 桂(去粗皮) 人参 沙参(各三分) 
特 
生石(一两烧半日许)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一分) 
上一十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或七丸,米饮或温酒下,日三 
治寒疝积聚,大如鳖形,小如杯状,乍来乍去,肠胃胀满,寒则肠鸣,心下寒,气上抢, 
胸胁支满,芫花丸方 
芫花(醋炒)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各一分) 大黄(锉炒一两半) 细辛(去苗 
叶一两 
半) 桔梗(炒一两一分) 乌头(炮裂去皮脐一两) 吴茱萸(汤洗焙干炒) 芍药 白 
茯苓(去 
黑皮各三分) 龙胆(半两)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一分)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或温酒下、日三,利 
下毒物为效。 
治寒疝积聚,邪气往来,厥逆抢心痛,羸瘦少气,胸胁满,不嗜食,绩命丸方 
食茱萸(二两半炒) 芍药 细辛(去苗叶) 前胡(去芦头各一两一分) 干姜(炮) 
乌头 
(炮裂去皮脐各二两半) 紫菀(去苗土) 黄芩(去黑心) 白术 白薇 芎 人参 生 
干地 
黄(焙各一两一分)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 桂(去粗皮各二两半) 
上一十五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米饮或温酒下,食前服。 
治寒疝积聚,来去攻击疼痛,不欲饮食,木香汤方 
木香 诃黎勒皮(炮) 槟榔(锉)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锉) 青橘皮(汤浸去 
白焙各 
半两) 白术 人参 桂(去粗皮各一分) 赤茯苓(去黑皮三分)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寒疝积聚,胸腹坚急胀满不食,槟榔汤方 
槟榔(生锉) 桃仁(去皮尖双仁炒) 郁李仁(炒去皮) 木香 京三棱(炮各一两) 
桂( 
去粗皮)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半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寒疝积聚,心腹结痛,饮食不下,鳖甲汤方 
鳖甲(醋炙去裙 ) 京三棱(炮锉) 大黄(锉炒各一两) 当归(切焙) 桂(去 
粗皮) 赤 
芍药 木香 枳壳(去瓤麸炒) 诃黎勒(炮取皮) 槟榔(锉各半两)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寒疝凝结,积聚不散,攻注腹内疼痛,不下饮食,白术汤方 
白术(二两) 赤茯苓(去黑皮) 枳壳(去瓤麸炒) 人参 桔梗(锉炒) 桂(去 
粗皮) 京 
三棱(炮锉) 槟榔(锉各一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寒疝积聚,结块攻注,心腹胀满,槟榔汤方 
槟榔(生锉) 芎 桔梗(锉炒) 当归(切焙) 桂(去粗皮) 赤芍药 白术 木 
香(各 
半两) 大黄(锉碎微炒一两)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寒疝积聚,心腹疼痛,结块不消,桂心汤方 
桂(去粗皮) 大黄(略炮) 桔梗(锉炒) 附子(炮裂去皮脐) 木香 白术 当 
归(切焙) 
上一十二味, 咀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寒疝积聚,脐腹疼痛,两胁胀满, 香子散方 
香子(炒) 槟榔(炮锉) 京三棱(炮锉) 青橘皮(汤浸去白盐炒黄各半两) 木 
香(一 
分) 
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计时候。 

卷第九十四诸疝门
七疝
属性:论曰疝病有七,厥逆心痛足寒,饮食则吐者,名厥疝,腹中气满,心下尽痛,气积如臂 
者,名坚疝,寒饮则胁下腹中尽痛者,名寒疝,腹中乍满乍减而痛者,名气疝,腹中痛在脐 
傍者,名盘疝,腹中痛在脐下,有积聚者,名 疝,少腹与阴相引而痛,大便难者,名野狼疝, 
凡此七疝,皆由寒气内积,血气凝涩,不得通利,冷剧则痛,故皆谓之疝,难经曰,任之为 
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盖以此也。 
治七疝诸寒在脐傍痛,上冲胸中满少气,椒姜丸方 
蜀椒(去目及闭口炒汗出一两一分) 干姜(炮)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 黄芩 
(去黑 
心) 细辛(去苗叶) 芍药 桂(去粗皮各一两) 桔梗(炒半两) 乌喙(炮裂去皮脐 
一分) 
柴胡(去苗) 白茯苓(去黑皮) 牡丹皮(各一分)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米饮下,日三服。 
治诸疝,桃仁汤方 
桃仁(去皮尖双仁炒) 吴茱萸(汤洗焙干炒)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海藻(洗去 
咸) 白 
茯苓(去黑皮) 羌活(去芦头) 蒺藜子(炒去角各三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一枣大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七疝,或心腹厥逆,不得气息,痛达背膂,或心下坚痛,手不可近,或脐下坚痛,得 
寒冷食辄剧,或胁下坚痛大如手,或少腹胀满,引膀胱急痛,或女子月事不时。椒附丸方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一两) 桔梗(锉炒) 芍药 干姜(炮) 浓朴(去粗皮 
生姜汁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或温酒下,日三服。 
治七疝脐腹坚痛,蓬莪术丸方 
蓬莪术(炮锉) 木香 大黄(锉炒) 当归(切炒) 芎 京三棱(炮锉) 草豆 
蔻(去皮) 
令烟出一两)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醋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生姜汤下,不拘 
时。 
治七疝肢体寒,脐腹坚痛满闷,浓朴丸方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附子(炮裂去皮脐) 香子(炒) 白术(锉炒) 桂(去 
粗皮) 
干姜(炮) 枳壳(去瓤麸炒)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芎 乌头(炮裂去皮脐) 木 
香(炮)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生姜汤亦得, 
不拘时。 

卷第九十四诸疝门
蛊疝
属性:论曰内经谓脾风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夫脾受风邪, 
传于肾经,邪热内烁,故其证少腹冤热而痛,真精不守,故其证溲出白液,病名曰蛊,以邪 
热内烁,真精不守,久而弗治,适以丧志也,水之精为志,志丧则精从之,左传谓惑以丧志 
为蛊者,如此。 
治蛊病,少腹急痛,便溺失精,大建中汤方 
黄 (锉) 远志(去心) 当归(去芦头) 泽泻(各三两) 芍药 人参 龙骨 甘 
草(炙各二两) 
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劈破,煎至一盏,去滓 
温服,不拘时候。 
治蛊病,少腹冤热而痛,精气不守,溲便出白,泽泻丸方 
泽泻(锉) 补骨脂(炒) 巴戟天(去心) 五味子 石槲(去根) 芍药 人参 甘 
草(炙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或盐汤下,空心日午临卧各 
一。 
治蛊病,少腹冤热而痛,便溺出白,肉苁蓉丸方 
肉苁蓉(去皴皮酒浸切焙) 白茯苓(去黑皮) 黄 (锉) 泽泻 牡蛎(火 研) 五 
味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心日午临卧各一。 
治蛊病少腹热痛,精液出白,磁石丸方 
磁石(火 醋淬七遍) 龙骨(各一两) 白茯苓(去黑皮) 牡蛎(火 各二两)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空心日午临卧各一。 
治蛊病,精气不守,便溺出白,少腹冤热而痛,干地黄丸方 
熟干地黄(焙二两) 钟乳粉(半两) 龙骨 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 磁石(火 
醋淬七 
上七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盐汤下,空心日晚 

卷第九十四阴疝门
阴疝统论
属性:论曰疝者痛也,邪气聚于阴,致阴器肿大而痛者,阴疝也,一名 疝,其类有四,即肠 
卵胀气 水 是也,世俗云疝气,亦云小肠气,或曰膀胱气,原其病本缘肾气通于阴,与 
膀胱为表里,胞囊者、膀胱之候,此二经不足,下焦受寒,皆能致阴卵肿大,或发疝痛,故 
通称曰阴疝,若寒湿之气,有连于小肠者,即少腹控睾而痛,阴丸上下,谓之肠 ,寒气客 
于经筋,足厥阴脉受邪,脉胀不通,邪结于睾卵,谓之卵胀,肾虚之人,因饮食不节,喜怒 
不时,津液内溢,下流于睾,寒气结聚不散,谓之气 ,水气盛则津液内结,谓之水 ,水 
气 ,病生于标,故针灸可治,其疾易愈,肠 卵胀,病生于本,邪气入深,其治难瘥。 

卷第九十四阴疝门
阴疝
属性:论曰黄帝针经曰,足厥阴之脉,环阴器,抵少腹,是动则病丈夫 疝,即阴疝也,嗜欲 
劳伤,肾水涸竭,无以滋荣肝气,故留滞内结,发为阴疝之病,世俗论阴疝者,为肾余气, 
殊不知邪实又本于肝经也,治法宜泻邪气之实,补肝经之虚。 
治阴疝,牵引少腹痛,桃仁汤方 
桃仁(去皮尖双仁炒) 吴茱萸(汤洗焙干炒) 陈橘皮(去白切炒) 桂(去粗皮) 海 
藻( 
榔(十枚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阴疝,蒺藜汤方 
蒺藜子(炒去角) 附子(炮裂去皮脐) 山栀子仁(各一两) 
上三味, 咀如麻豆,每服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