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060-圣济总录 >

第513部分

060-圣济总录-第513部分

小说: 060-圣济总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丘二穴,在足外踝上七寸,少阳所生,治肤痛痿痹,胸胁胀满,颈项痛恶风寒,癫疾 
,针入三分,可灸三壮,兼治 犬所伤,毒不出发寒热,速以三壮,又灸所啮之处立愈。 
光明二穴,在足外踝上五寸,别走厥阴,足少阳络也,治身解寒,淫泺 酸,不能久立 
,与阳辅疗病法同,热病汗不出猝狂,虚则痿痹,坐不能起,实则足 热,膝痛,身体不仁, 
善啮颊,可灸五壮,针入六分,留七呼。 
阳辅二穴,火也,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墟七寸,足少阳脉之 
所行也,为经,治腰溶溶如坐水中,膝下肤肿,筋挛诸节尽痛,痛无常处,腋下肿 马刀喉 
痹,膝 酸,风痹不仁,可灸三壮,针入五分,留七呼。 
悬钟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足三阳之大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治心腹胀满 
,胃中热不嗜食,膝 痛,筋挛足不收履,坐不能起,可灸五壮,针入六分,留七呼。 
丘墟二穴,在足外踝下如前陷中,去临泣三寸,足少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胸胁满痛 
不得息,久疟振寒腋下肿,痿厥坐不能起,髀枢中痛,目生翳膜,腿 酸转筋,猝疝少腹坚 
,寒热颈肿,可灸三壮,针入五分,留七呼。 
足临泣二穴,木也,在足小趾次趾本节后间陷中,去侠溪一寸五分,足少阳脉之所注也 
,为输,治胸中满,缺盆中及腋下肿,马刀疡 ,善啮颊,天牖中肿,淫泺 酸目眩,枕骨 
合颅痛,洒淅振寒,妇人月事不利,季胁支满,乳痈心痛,周痹痛无常处,厥逆气喘不能行, 
疟日发,可灸三壮,针入二分。 
地五会二穴,在足小趾次趾本节后陷中,去侠溪一寸,治内伤唾血,足外皮肤不泽,乳 
肿,针入二分,不可灸,灸则使羸瘦,不出三年卒,侠溪二穴,水也,在足小趾次趾岐骨间 
,本节前陷中,足少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胸胁支满,寒热汗不出,目外 赤目眩,颊颔 
肿耳聋,胸中痛不可转侧,痛无常处,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足窍阴二穴,金也,在足小趾次趾之端,去爪甲如韭叶,足少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 
胁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烦热汗不出,转筋,痈疽头痛心烦,喉痹舌强口干,肘不可举,猝聋 
不闻人语,可灸三壮,针入一分。 
凡此足少阳之脉,常少血多气,刺当出气恶血,其经从头走足,逆则为迎,顺则为随, 
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治足 
少阳之法也。 

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
足厥阴肝经
属性:足厥阴肝之经,起于大趾聚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 
之后,上 内廉,循股入阴毛中,环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 
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 
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 
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洞泄,狐疝,遗溺闭癃,盛者气口大一倍于人迎,虚 
者气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 
睾肿猝疝,实则挺长热,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趾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 
于阴器,络诸筋,其病足大趾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 
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渎之,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 
以知为数,以痛为 ,名曰季秋痹也。 
邪客足厥阴之络,令人暴疝卒痛,剌足大趾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男子立已,女子 
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 
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 
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胸中,长六尺五寸,左右共一丈三尺,凡二十六穴。 
大敦二穴(在足大趾端去瓜甲如韭叶) 行间二穴(在足大趾间动脉应手) 太冲二穴 
(在 
足大趾本节后二寸或一寸半动脉中) 中封二穴(在足内踝前一寸仰足而取之) 蠡沟二穴 
(在 
内踝上五寸) 中都二穴(一名中 在内踝上七寸) 膝关二穴(在犊鼻下二寸陷中) 曲 
泉二 
穴(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 阴包二穴(在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 五里二穴 
(在 
气冲下三寸阴股中动脉) 阴廉二穴(在羊矢下去气冲二寸) 章门二穴(一名长平一名胁 
在 
大横外直脐季肋端) 期门二穴(在不容旁一寸五分直乳第二肋端) 
大敦二穴,木也,在足大趾端,去爪甲如韭叶,及三毛中,足厥阴脉之所出也,为井, 
治猝疝,小便数遗溺,阴头中痛,心痛汗出,阴上入腹,阴偏大,腹脐中痛,悒悒不乐,病 
左取右,右取左,腹胀肿满,少腹痛,中热喜寐,尸厥状如死,妇人经血暴脱不止,可灸三 
壮,针入三分,留六呼。 
行间二穴,火也,在足大趾间动脉应手陷中,足厥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溺难,又白 
浊寒疝少腹肿,咳逆呕血,腰痛不能俯仰,腹中胀,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息,口 
四肢逆冷,嗌干烦渴,瞑不欲视,目中泪出太息,癫疾短气,可灸三壮,针入六分,留十呼。 
太冲二穴,土也,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或一寸半陷中,此穴有动脉,诊之可诀男子死生 
之候,足厥阴脉之所注也,为输,治腰引少腹痛,小便不利状如淋, 疝少腹肿,溏泄遗溺, 
阴痛面目苍色,胸胁支满,足寒,大便难,呕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儿猝疝,呕逆发寒嗌干, 
腑肿内踝前痛,淫泺 酸,腋下肿,马刀疡 唇肿,针入三分,留十呼,可灸三壮。 
中封二穴,金也,在足内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中,伸足乃得之,足厥阴脉之所行也, 
为经,治 疟,色苍苍振寒,少腹肿,食怏怏绕脐痛,足逆冷不嗜食,身体不仁,寒疝引腰 
中痛,或身微热,针入四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蠡沟二穴,在足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足厥阴络,治猝疝,少腹肿,时少腹暴痛, 
小便不利如癃闭,数噫恐悸,少气不足,腹中痛悒悒不乐,咽中闷如有息肉状,背拘急不可 
俯仰,针入二分,留三呼,可灸三壮。 
中都二穴,一名中 ,在内踝上七寸 骨中,与少阴相直,治肠 , 疝少腹痛,妇人 
经血暴脱,因产恶露不绝,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膝关二穴,在犊鼻下二寸陷中,治风痹,膝内痛引膑不可屈伸,喉咽中痛,针入四分, 
可灸五壮。 
曲泉二穴,水也,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取之,足厥阴脉之所入也, 
为合,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汤沃股内,少腹肿,阴挺出,丈夫癫疝阴股痛,小便难,腹胁支 
满,癃闭少气泄利,四肢不举,实即身热目眩痛,汁不出目 ,膝痛筋挛不可屈伸,发狂 
衄血喘呼,少腹痛引喉咽,针入六分,灸三壮,又云∶正膝屈内外两筋间宛宛中,又在膝曲 
横纹头,治风劳失精,身体极痛,泄水下利脓血,阴肿 痛,可灸三壮,针入六分,留十呼。 
阴包二穴,在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足厥阴别走,治腰尻引少腹痛,遗溺不禁,针 
入六分,可灸三壮。 
足五里二穴,在气冲下三寸,阴股中动脉,治肠中满,热闭不得溺,可灸五壮,针入六 
气。 
阴廉二穴,在羊矢下,去气冲二寸动脉中,治妇人绝产,若未经生产者,可灸三壮即有 
子,针入八分,留七呼。 
章门二穴,脾之募,一各长平,一名胁 ,在大横外,直脐季肋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 
,举臂取之,足厥阴少阳之会,治肠鸣盈盈然食不化,胁痛不得卧,烦热口干不嗜食,胸胁 
支满喘息,心痛,腰痛不得转侧,伤饱身黄羸瘦,贲豚腹肿脊强,四肢懈堕,善恐少气,厥 
逆肩臂不举,可灸百壮,针入六分。 
期门二穴,肝之募,在不容旁一寸五分,直两乳第二肋端,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治胸 
中烦热,贲豚上下,目青而呕,霍乱泄利,腹坚硬,大喘不得安卧,胁下积气,女子产后 
余疾,食饮不下,胸胁支满,心中切痛善噫,若伤寒过经不解,当针期门使经不传,针入四 
分,可灸五壮。 
凡此足厥阴之脉,常多血少气,刺之当出血恶气,其经从足走腹,审其从逆,以行迎随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治足 
厥阴之法也。 

卷第一百九十二
奇经八脉
属性:论曰∶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言人之 
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奇经有八脉,督脉督于后,任脉任于 
前,挟任脉者冲脉,能为诸脉之海,阳维则维络诸阳,阴维则维络诸阴,阴阳更相维持,故 
诸经常调,维脉之外,又有带脉者,束之犹带也,至于两足跷脉,有阴有阳,阳跷得诸太阳 
之别,阴跷本诸少阴之别,譬犹圣人图设沟渠,以备水潦,斯无滥溢之患,人有奇经,亦若 
是也,今总集奇经八脉所发者气穴去处,共成一编。 

卷第一百九十二
督脉
属性: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之端,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 
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 
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 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 
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中,此生病从少腹上冲 
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尿嗌干,治在督脉。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 
,虚则头重,取之所别,故难经曰,督脉起于下极之 ,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如为病,令人脊强反折,督脉从头循脊骨入 ,长四尺五寸, 
凡二十七穴。 
素 一穴(在鼻柱上端) 水沟一穴(一名人中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阳明之交会直唇取 
之) 
兑端一穴(在唇上端) 龈交一穴(在唇内齿上缝督会二脉之会) 神庭一穴(直鼻上入发 
际五 
分督脉足太阳阳明参脉之会) 上星一穴(在神庭后入发际一寸) 囟会一穴(在上星后一 
寸) 
前顶一穴(在囟会后一寸五分) 百会一穴(一名参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 
陷 
容豆督脉足太阳之交会) 后顶一穴(一名交冲在百会后一寸五分) 强间一穴(一名大羽 
在后 
顶后一寸五分) 脑户一穴(一名匝风一名合颅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 
风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